2012届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惠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doc
《2012届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惠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惠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惠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 1分 ) ( 1)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 2)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 3)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氓) ( 4)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 5)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 1)术业有专攻 ( 2)哀吾生之须臾 ( 3)信誓旦旦 ( 4)渚清沙白鸟飞回 ( 5)谈笑有鸿儒 ( 6)谁家新燕啄春泥 按照要求,将下列词或短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删词语。( 3分
2、) 学校报告厅 主题 的 在 “阅读与人生 ” 张莉元老师 举行 是 讲座 ( 1)强调主题: ( 2)强调人物: 答案:( 1)强调主题:张莉元老师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的讲座主题是 “阅读与人生 ”。 ( 2)强调人物:在学校报告厅举行 “阅读与人生 ”主题讲座的是张 莉元老师。(或:是张莉元老师在学校报告厅举行 “阅读与人生 ”主 题讲座的 )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 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 “二十文章惊海内 ”,留学
3、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 “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大师在音乐上的造诣颇深。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 音乐小杂志。他竭力提倡音乐 “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 ”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义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
4、。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执教杭州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 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 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艺术团体 “春柳社 ”。 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
5、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 19001907 年)间的 20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 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 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 “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 D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 “做一样,像一样。 ”执教杭州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
6、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 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B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C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 “陶冶性情,感精
7、神之粹美 ”的音乐主张。 D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贴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E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 “做一样,像一样 ”。 【小题 2】文中夏 D尊先生说李叔同 “做一样,像一样 ”,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3】作者认为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 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C、 D ( 5分) 【小题 1】 音乐方面,他创作了我
8、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提倡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且在教课中采用了男 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在戏剧是发展史上,他组织成立了 “春柳社 ”,扮演过茶花女,因演技高超而受到日本戏剧家的高度评价。 在文坛上,他创作的诗词题材博大,内容深广,超越世人。 在做教师时,他脱下西装, 穿上黑马褂、布鞋 ,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每答对 1点给 1分,答对其中四点给满分。) 【小题 1】(示例)赞同作者的观点。 李叔同先生在做学问上非常严谨。这主要表现在他无论在哪一领域,都能认真去做,非常负责任。如教书,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为人师
9、表,一丝不苟。( 3分)同时李叔同先生一点也不拘束。他在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音乐,还 是美术、戏剧,都极度创新意识。如他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 音乐小杂志,首倡男性裸体模特写生,改变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等。( 3分) 不赞同作 者的观点,只要结合原文,言之有理也可。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扁平时代的写作 韩少功 美国学者托马斯 弗里德曼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 “民主化 ”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
10、学。 “民主化 ”的文学是否可能?如果说 “民主化 ”意味着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值得欢呼? 这当然是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一个 “扁平 ”的世界里众声喧沸。从原则上说,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每一个 IP 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不 过问题的另一面是,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文化产量中庸质与恶质的占比大大攀升,低端文化产业不仅无法淘汰,还可能日益滚大和做大。一些优秀作品即使生产出来,也可能在过量的文化淹没中,
11、在受众们暴饮暴食式的阅读之后,在食欲不振的这些快餐者们那里,出现影响力的严重折扣。 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也都无济于事 。 一个 “扁平 ”的世界里多数为王。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潮流可以修复民众良知,是真理的脱颖而出;有些潮流泯灭民众良知,是泡沫和垃圾的霸道横行。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那么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尚有机会,而冷门的、偏僻的、艰险的、高难的 又常常是重要的文化探索,则 可能缺氧。一种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难以避免。 一个 “扁平 ”的世界还有易破难立的特点。特别是自 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敬畏感随着上帝一同消失。叛逆比服从更流行,权
12、利比责任更动心,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 获得解构主义一番学术装备后更是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一个扁平的世界就是没有方向的世界,是无深度和无高度的世界。即使有成打的托翁和莎翁再世,他们通常也形同刺猬而不是狮子,是暗燃而不是火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年的统计报告显示,高达 47左右的公众已经不信任或不太信任网络。时值二十一世纪,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由选择权,但为什么从这时起人类倒变得如此犹疑不定、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茫然无计,竟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和需要的东西?如果人类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文化 消费中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对抗,那么这种所好即
13、所疑、所乐即所耻、所爱即所憎的左右两难,是不是一种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死机状态? 也许需要重新启动,重新确定一个方向。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 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一种非 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级差以及组织,即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是的,在这里我愿意重新使用 “教化 ”这样一个词,在人类几百年来钟情于 “自由 ”一词以后,在有效教化与宽幅自由互为条件的奇诡历史之中。 【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 弗里德曼认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 随着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以及技术、资本、信息三个 “民主化 ”的同时到来而发生着深刻改变。 B如果多
14、数人的理解 力构成潮流的边界,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可能被接 受,冷门偏僻、艰险高难但又十分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容易被冷落。 C每一个 IP 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因此,由编辑、 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优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淹没。 D自 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叛逆,无论左右 翼都造反成癖,以至发展到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小题 2】下列对 “扁平时代的写作 ”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作品在数量上没有优势,并且影响力下降。 B文学 “民主化 ”可能意味着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被 一
15、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取代。 C容易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缺乏方向、深度和高度。 D拥有文化自由选择权,但缺乏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 【小题 3】根据文意 ,理解 “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也都无济于事 ”的含义。(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大 量庸质与恶质作品( “粗品 ”“低端文化产能 ”)败坏(妨害、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情趣(兴趣、享受、习惯等) (2分 ),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1分)。(相关意思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 【小题 1】此项判断属于 “强加因果 ”, “每一个 IP 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
16、媒体 ”不是 “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优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淹没 ”的原因。 【小题 1】此项的表述是非颠倒。原文的表述是 “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 ”。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叶 嘉 传 苏轼 叶嘉 ,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 “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 操。或劝之业武。曰: “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 ”因而游见陆先生 , 先生奇之,为著
17、其行录,传于时 。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 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登车。天子见之,曰: “吾久饫 卿名,但未知其实尔, 我其试哉! ”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 ”嘉勃然吐气,曰: “臣山薮 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已而,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
18、嘉,视其颜色,久之,曰: “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遂引而宴之。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 “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 启乃心沃朕心 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 “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 “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 “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 ”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 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福建省 中学 安溪 一中 惠安 中高 下学 期期 联考 语文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