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上学期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恰当 的一项是( )( 3分) A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初生之犊 ,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轮奸罪再陷囹圄,其 “坑爹 ”行为引起人们对 “星二代 ”的热议。 B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 一饭千金 ,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C面对 “义而致富,仁而致富 ”,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 箪食瓢饮 、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D上海在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进行城镇企业职工 “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
2、”尝试。不过,据当地媒体报道,试点两年多,参与人数仅 数以千计 。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 你不想要它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 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它却如影随形 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对于央视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革命性的改革来说应该被给予掌声和鼓励,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 B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 “向雷锋学习 ”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然而有一部分网友却对雷锋及雷锋精神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所谓质疑。 C韩白之争、韩高之争、现代诗歌之争等网络事件之后,作家韩寒的博客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点击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博客名人。 D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富汗总统卡 尔扎伊强烈谴责美军对古兰经的亵渎行为,并要求美方将巴格拉姆监狱交由阿富汗政府管理。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他们将停车场称为 “搁置的资产 ” 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
4、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 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 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 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 1 4的电力。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
5、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 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 既输出能源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而且混合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在混合型能源网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 汽油,而是氢。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
6、,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只要在用电高峰期、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白天在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它可以引起人们对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电 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 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更大的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在
7、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于严重,于 1993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现在约 17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电。一个名叫五百川的 1997年在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装置,当时花了约3 3万美元,其中政府补贴了约 1万美元。此后,他每年通过向电力公司卖电获得收入约 460美元,足以抵消家里的电费。美国、新西兰和德国等地都出 现了这种趋势。 当然,开放能源网对印度等电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最有好处。由于常常停电,印度的糖生产商已经开始用甘蔗发电了。 【小题 1】下列对 “混合能源网 ”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开发
8、和利用各种能源并将它们容纳在一:个共同的能源网络中。 B将停车场停放的汽车接入电网使它成为一座小型发电站。 C一种可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受高负荷、风暴及恐怖袭击破坏可能性变小的能源网络。 D一种既能输出能源又能接受家庭、工厂、城市输送回来的能源双向输送的灵活电网。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混合能源网还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创意,尽管现在的电网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绰绰有余,但是混合能源网的具体实施还缺乏基础和条件。 B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电力行业又面临重新制定很多标准和规范的障碍,他们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带来的变革。
9、 C现在的输电线都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因而这种单向的能源输出网络很难利用停车场这种 “搁置的资产 ”。 D目前,在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将汽车发电变为现实,开始利用汽车中添加的新型燃料 氢来发 电,有效地缓解了能源紧缺的压力。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混合能源网几乎能使任何一种能源由氢向电转化,这就使得人们所关注的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的问题再也没有讨论的意义。 B世界经济对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的依赖使人们去设想建立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的混合能源网。 C尽管目前电力行业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的变革,但日本、美国、新西兰、瑞典、德国及印
10、度等国都已经出现了开放能源网的迹象。 D混合能源网能使停车场的的汽车成为不用汽油而加氢的一种发电站,从而使停车场不再被人们称为 “搁置的资产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据,否则作答是很难的,往往要耽误时间。文章中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 ”而答案:中把如果一丢掉,将假设变成了一种必然,因而错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 A对应的原文 “去年东 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
11、,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混淆了逻辑范围。 C中对应的是 “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 ”答案:中丢掉大多,意义改变,错。 D讲的是未来的,还没有成为现实,因而错了。答案: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选项 C,无中生有,文中根本没有提到 “瑞典 ”这个国家的名字。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以文章为依据,有些事情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在文中没有依据应按错误处理,即使是推理的题目,也要也原文已有的信息为依据。 考点:筛 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学问
12、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 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 11月 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 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老人陨落。 王世襄生于 1914 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母亲是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是精通的,但他更关注的 却是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等。他的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就不被许多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13、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他被称为 “京城第一大玩家 ”。少年的 “王家二少爷 ”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 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 “玩物 ”是 “研物 ”,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
14、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 “雕虫小技 ”,王世襄都 “玩 ”出了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 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 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 l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重又缝合。 l945年 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
15、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其 父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 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 “宴乐渔猎攻战铜壶 ”、 “商饕餮纹大钺 ”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都拍卖回流到了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 “散尽 ”,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 “书呆子 ”,在 “反右 ”已经
16、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 “芳嘉园 ”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集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 “大床 ”写了一副对联 “ 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 ”,横批 “ 斯是漏室 ”。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袁荃猷买菜用了多 年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 “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 ”的情景。
17、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两个墓穴之间,能与妻子 “生死永相匹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 “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 “玩物 ”投 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 “杂 ”与 “通 ”。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 “雕虫小技 ”,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
18、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小题 2】从全文看,文章表现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王世襄说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 能把工作干好吗? ”而他又对自己的判断是 “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标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既概括王世襄先生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 “学问与乐趣 ”、 “藏与散 ”这两组关
19、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 D 【小题 2】 研究民俗方面,是杂家也是通家,特别关注的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停留在 “玩 ”的层面,还进行艰苦深入的研究,使之有助于文化发展; 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而费尽心力, 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 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自甘淡泊,待人热情,重视亲情。 【小题 3】不矛盾。 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与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 后一句是王世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 表明自己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 “学问 ”,乐此不疲
20、,很有收获。(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示例:学问与乐趣。 “知之不如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 ”,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在做学问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发现、创新乐趣 ; 在研究学问中,由 “乐 ”而产生的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研究学问不再是枯燥的行为,而成为有意义的探索过程; 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 藏与散。 对一切收藏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物质上的占有; 散是对藏品进行一种更合理的再分配,散于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 人对喜爱的东西
21、应该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洒脱。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 D给 3分,答 A给 2分。 A项 “并不是在 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 B项 “也说明了他的杂 与 通 ”的表述正确,但 “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 玩物 投入热情 ”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源于乐趣。 C项 “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 ”与文不符。 E项 “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 ”的表述错误,应该是
22、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一般来说,本题属于简单题,结合文本,从内容加形式作答即可,分点作答,把人物的多侧面、复杂性写出即可。注意作答时的全面性。解答本题需要对文本进行分层次阅读,并筛选信息, 研究民俗方面 抢救收藏文物方面 为人处世方面,答出一点给 2分,其中概括 1分,分析 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作答。首先表明观点,旗帜鲜明,再次说明理由,作答时几点谨记:分点作答,标明序号。在传 记中,直
23、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 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 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24、查学生对文章综合阅读与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作答。首先表明答题内容,看清题目,不做无用功,再次说明理由,作答时几点谨记:分点作答,标明序号;字数多写点好,不要太简单。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告别语 铁 凝 这是二楼闲置的一间客房,窗子朝北,窗外是邻居的前院。朱丽每次来舅舅家,都住这间。 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北京的舅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但在她
25、眼里,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 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日,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集声音。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 像是主人出来送客 ,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 “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 ”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 “小宝 ”的 “再见 ”,可是,迟迟没有听见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 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 “小宝,和叔叔、阿姨
26、说再见! ”或者 “小宝,和爷爷、奶奶说再见! ”然后照例是短暂的安静。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 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他根本不认识 的大人说 “再见 ”。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个 “再见 ”也没对大家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
27、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 ,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般向她涌来。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 初夏过去,暑天袭来。 一个下午,朱丽迷迷糊糊之中,窗外的声音再一次飘进房间。她又听见早已熟悉的提示: “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小宝,和露露说再见! ” 朱丽继续迷糊,兼听那必然到来的短促的安静。她果然 “听 ”见了那短促的安静,之后是主人、客人寒暄着告别,杂以孩子们稚嫩的嘁嘁喳喳。接着她耳边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童音: “再见! ”那童音分明是小宝的。 这是个宝贵的时刻,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 “再见! ”小宝说。 “再见! ”另一个童音呼应着。 朱丽
28、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赶往窗口,像是怕错过什么,又以为是听错了什么。她看见门廊下站着小宝和家中大人 ,另外一对男女,正领着一个身穿印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往院子门口走。 这前所未有的 “再见 ”之声原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道别,与他人的引导无关。 “再见! ”小宝放大了声音,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 ”露露站住不走了,也有点扯着嗓子。 “再 见! ”小宝拖着长声跺起脚来 ,仿佛对 “再见 ”这个词不依不饶。 “再 见! ”露露也拖起长声,像是要迈步跑向小宝。两人无休无止地 “再见 ”起来,好似耍贫嘴,逗乐子 ,“人来疯 ”。 小宝更激烈地踩着脚,弯下腰,拼尽全力高喊着 “再见,再见, ” 他顽强地、势不可当地
29、向露露表达着再见的意愿。到后来 ,憋红了小脸, 易牌 灾劣谀恰霸偌 鄙 涞枚叨哙锣拢 先拖袷恰霸侔 侔 br这实在不像耍贫嘴,逗乐子 ,“人来疯 ”。 那像是欢欣和绝望情绪的一种混合,激烈而壮观。像冰河在春日太阳的照耀下突然融化, “嘎啦啦 ”地迸裂着自己,撕开着自己。叫人觉着,生活其实是从 “再见 ”开始的,当小宝和露露那么急赤白脸地用 “再见 ”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 她站在房间的穿衣镜前看自己,脸色苍白,缺少血色的嘴唇含混地嚅动了几下,仿佛在练习一个忘却已久 的老词。她发现,自己对 “再见 ”这个词从来都是漠然的,不管对一座房
30、子,还是对一个亲人。一种对自己的陌生的疑惧陡然从心中升腾起来,她环顾这房间,伴着窗外那声声不断的 “再哎哎哎哎见 ”,琢磨着,现在最该做的,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 (有 h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朱丽觉得舅舅趣味狭窄,所以,她对舅舅和他家的客房没有太深印象,也不曾发现二楼的 “客房 ”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B小宝告别露露时的热情与告别大人时的漠然构成对比,那此起彼伏的 “再见 ”声,是 他们对不能相见的绝望的激烈表达。 C “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 ”一句生动地写出了小宝那一声 “再见 ”的难得和宝贵,也表现出朱丽听到这声
31、音时的意外。 D大人要小宝与他不认识的人说 “再见 ”,小宝不愿合作,这说明世故的 “大人 ”和率性的 “孩子 ”之间有很深矛盾。 E小说中的 “客房 ”,是故事发生的环境,对 “客房 ”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也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 【小题 2】朱丽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小说以 “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 ”结尾,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 用。( 6分) 【小题 4】你是否赞同 “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 ”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5分) E项 3分, C项 2分, 【小题 2】 以自我为
32、中心(不懂事)。对房子、亲人都很少说 “再见 ”,凡事只顾及自身感受,不考虑他人;离开舅舅家时还将一些装衣服的纸袋子遗弃在壁橱里;爱乱花钱,每次到舅舅家后,都大量购物。 消极逃避,不负责任。走不出父母失败的婚姻给自己带来的阴影,害怕遭逢母亲般的命运,拒婚逃婚,关闭手机,对母亲、新郎、亲朋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能自我反省。为逃婚行为而心怀愧 疚;能从 “小宝 ”不愿与客人告别到主动与客人告别的偶然变化中自我反省,琢磨着要打开手机。 爱面子。逃婚来到舅舅家后,感到难为情,哪儿也不去。 容易冲动,不冷静。婚礼上,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不顾一切地逃跑了。 【小题 3】 含蓄地写出朱丽的醒悟,完成人物形象
33、的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与上文 “关了手机 ”遥相呼应,并照应 “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 ”,使情节完整、合理。 结尾表明,朱丽在两个孩子的启发下,对于怎样对待他人、怎样与人交流有了新的认识,暗示了小说主题。 小说戛然而止,把朱丽 将要做什么事,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题 4】 观点一:同意。理由: 文中的 “小宝 ”用 “再见 ”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的生命。 “小宝 ”从对客人毫不在意、一心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到向客人打招呼、说 “再见 ”,意味着一个孩子迈出了走向外部世界的步伐,真诚地向外部世界打开一扇心灵之窗。 朱丽通过对一个孩子成长
34、变化的偶然发现,反省自己对 “再见 ”一词的漠然,醒悟后有了打开手机的想法,要与外界联系,回到她真正的“生活 ”。一个从婚礼上逃出来的、不顾及亲人朋友的感受、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女孩,看到了自己以外的 世界,并决定积极面对。 能发自肺腑地对亲人、朋友,甚至房子说 “再见 ”,其实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身被忽略的情感世界的发现,也是尊重他人、关注外部世界的一种表现。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 生活是从真诚的交流开始的。 “小宝 ”的 “再见 ”建立在与露露有共同语言、彼此间交流玩耍的基础上,所以露露离开时,小宝才会依依不舍,想要与对方再次相见,他们的生活开始于两人的真诚交流。 生活是从勇敢面对开始的
35、。朱丽逃婚是惧怕自己的婚姻生活像母亲那样不幸,对婚姻的逃避其实是对未来生活的逃避,后来,小宝对待客人态度的转变影响了她,使她想 要面对生活。 生活是从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开始的。朱丽的转变虽然受到了小宝行为的启发,但更重要的是她藏身客房时对自我行为的反省,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因果关系不当,对舅舅 “没有太深印象 ”缺乏依据; B项 “不能相见的绝望 ”理解不准确,文中的 “绝望 ”应主要指小宝因露露要走,挽留不住而感到绝望; D项 “暴露了世故的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一般来说,
36、本题属于简单题,结合文本,从内容加形式作答即可,分点作答,把人物的 多侧面、复杂性写出即可。注意作答时的全面性。解答本题需要对文本进行分层次阅读,并筛选信息,答出一点给 2分,其中概括 1分,分析 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叙事写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人物形象、结构、主题三方面思考,对文本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作答时几点谨记:分点作答,标明序号;内容结合形式,内容、手法点明确;能多些不少写。答出一点给 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综
37、合阅读与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作答。首先表明观点,旗帜鲜明,再次说明理由,作答时几点谨记:分点作答,标明序号;观点明确 2分,论据充分,言之有理,要点清晰, 6分。 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拜住,安童孙也。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 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 ”竟不往。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
38、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 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奏曰: “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从之。帝尝谓拜住曰: “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 相 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 P。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 “论道经邦, 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 责 之,可乎? ”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 引 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 “大臣
39、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 。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 视 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上悟,夺其官。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 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0、) A以乃祖安童 相 世祖克成善治也相:辅助 B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 瘼 瘼:疾苦 C铁木迭儿复 引 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引: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 视 世祖时顿增数倍视:观察 【小题 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 “贤 ”的一组是 ( 3分)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遣使赴上都告变 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拜住是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 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B拜住支持
41、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 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异己,滥杀 大臣。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P得 以保全。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 , 拜住则不予计较。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 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小题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5分) ( 2)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42、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1)拜住跟随皇帝到上都,皇帝认为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扩建它。 “制度 ”“卑隘 ”“广 ”及句子大意 2分) ( 2)张思明现在因为右宰相仇恨我,我便谋求报复他,这不只是我们两人的不幸,也 是国家的不幸。( “仇 ”“报 ”“特 ”,句子大意各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 “代入法 ”,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 “视:比照,与 比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目中要求的是 “直接表现拜住贤 ”内容的,我们分析语句可知 是拜住的行
43、事准则 是晋王所为 是间接表现, 不是直接体现出,用排除法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筛选原文的信息,就要以传记中的人物为核心,阅读全文来做。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 A拜住不与太子结交是防止天子猜疑,二人都因之获罪,而非他要得罪太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一个字翻译成两个字,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 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句子要熟读原文要求翻译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翻译,翻译时要抓
44、住重点的词,尽量要直译。翻译时候回忆一下高中有关例句用法,融会贯通。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分别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拜住是安童的孙子。至大二年,承袭祖上职位担任宿卫长。英宗做太子时,向身边侍卫询问宿卫的情况,侍卫们都说拜住这个人很贤能。英宗派人去召他前来,要和他交谈。拜住对使者说: “在可能产生嫌疑的时候,君子应该小心对待。我担任天子的宿卫长,如果与太子私自往来,我固然会获罪,大概也不是太子的幸事吧? ”他最终也 没有去见太子。至治元年正月,英宗想在宫中搭建彩楼,元宵节夜晚张灯设宴。当时英宗还处在为先帝服丧期间,参议张养浩上书劝谏,拜住认为应该进谏,便带着张养浩的奏疏向英宗
45、上奏,英宗高兴地接受了劝谏,停止了喜庆活动,并赏赐锦帛给张养浩,来表彰他敢于直言。三月,拜住跟随皇帝出巡上都,皇帝认为当地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加以扩建。拜住上奏说: “陛下刚登上大位,不去了解民间疾苦,却急于大兴土木导致影响农业生产,恐怕会让老百姓失望。 ”英宗听取了拜住的意见。英宗曾对拜住说: “我把重任委托给你,是因为你的祖父安童辅佐世祖能够很好 地治理天下。 ”当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多次杀害大臣,买卖官司,卖官鬻爵,大肆结党营私,凡是不肯依附自己的一定借故除掉。尤其憎厌平章王毅和右丞高 P,以京城各粮仓储藏的粮食缺失为理由,要上奏英宗将二人杀掉。拜住私下对皇帝说: “讨论治国大计,是丞相
46、的职责,如果用钱粮上的小事来责罚他们,合适吗? ”英宗认为他说得对,于是王毅和高 P都得以活命。铁木迭儿又推荐参知政事张思明担任左丞来帮助自己。张思明忌恨拜住为人正直,阴谋中伤陷害拜住。拜住身边的人得知内情后,就找机会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拜住,并且提请拜住防备他们。拜住说: “大臣合作协调,是国家的幸事。现在因为右宰相仇视我,我便想法报复,这不只是我们二人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你们不必再说了。 ”夏季六月,拜住因为从江南海运来的粮食比起世祖时代剧增了好几倍,现在江南百姓困苦到极点,而京师的粮食又很充足,便上奏请求每年减少二十万石海运的粮食。英宗于是减免了运粮。这时,铁木迭儿的罪过一天天地暴露出来
47、,拜住将他所有的罪恶都上奏英宗。英宗醒悟过来,于是剥夺了铁木迭儿的官爵。铁木迭儿的党羽铁失等人十分害怕,于是便萌生了谋反之心。当时晋王也孙帖木儿镇守北方边境,铁失暗地里派人到晋王那里,把造反的 阴谋告诉他,相约事成后推举晋王做皇帝。晋王下令将报信的人囚禁起来,派使者到上都举报奸党的阴谋。使者还没有到达上都,英宗皇帝已经返回南方,停留在南坡,铁失等人在夜间用他们统领的阿速卫兵作为外应,杀死拜住,又在营帐中杀死英宗。晋王登上皇位,铁失等人被处死。晋王下令有关部门安排仪仗队,由百官和有才德的老人在前面引路,抬着拜住的画像送到海云寺,在那里举行大规模的佛事。参观仪式的有一万多人,没有不感叹惋惜而流下眼
48、泪的。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小题 1】 “寒钟过雨声 ”一句中 “过 ”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6分) 答案: 【小题 1】 “过 ”,动词,穿过(超过,盖过);( 1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 2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 ,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2分)(意思对即可,共 5分) 【小题 2】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 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