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1984年 9月 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金县马桥子兴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 10月 15日开发区开工建设,这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及开发区。如今繁华的开发区,也曾有过 一文不名 的过去。 B “医生微博门 ”事件凸显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管是处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人性中最该留存的善良与温暖是 不可或缺 的。 C达芬奇公司 反戈一击 ,底气何来?寂静沉寂了两个多月的达芬奇 “假洋品牌 ”事件又起波澜。达芬奇家居 24日凌晨突然发布声明称遭
2、到媒体以 “虚假新闻 ”诬陷,并表示,目前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期待得到 “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 D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防爆墙的数量,但恐怖袭击总会 如约而至 ,迫使计划取消。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 A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从句意中,并没有过去很穷的依据。 B项不可或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 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C项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与句意不符; D项如约而至,按照约定的时间赴约,与句意恐怖袭击不符。所以选 B。 考点: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土地怀有如此恒久深厚、无法割舍的情结。 , 。 , 。 , 。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这句名言,是清代诗人汪文柏赞美宜兴紫砂陶土的诗句。 陶土之精华紫砂,融 工艺与人文之精髓而成 从土地里升华起来的中华文明 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传世名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而陶器中堪称千年国粹的当数宜兴紫砂壶了 就是对这一 “中华民族土地情结 ”生动而艺术的诠释 其中与土地结合最紧密、也
4、是最具有特色的文明产物,除了中华瓷器之外就是陶器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紧承上文 “对土地怀有如此恒久很厚,无法割舍的情结 ” 中的 “这 ”指代艾青诗,因而 应组合在一起,据此可排除 AB两项。 中的 “其中 ”指代 中的 “中华文明 ”,因而 应该组合在一起,据此可排除 D。所以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中国金花李娜克服开局慢热的不利 ,逆
5、转战胜德国新星科贝尔 ,终于收获个人赛季第一个单打冠军。 B面对不断上涨的人均工资,城市居民的幸福人数却似乎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年收入 10万元仍是居民休闲的一道门槛。 C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权力的影响力,通过子女、配偶、亲人或朋友等,在市场中或者暗地里,通过权力的运作对稀缺资源的倒卖、获取,进行资本运作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权力行为。 D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现在有 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在未来 10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进而导致某些鲨鱼物种整体灭绝。 答 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
6、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成分残缺,克服。局面; C概念交叉 ,顺序不当:获取 倒卖; D搭配不当,应为 “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所以选 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 “君子动口不动手 ”,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
7、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 “自我隐蔽 ”的状态。就像我们所戴的眼镜,当 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 “得鱼忘筌 ”,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
8、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 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笛卡尔也说, “我思故我在 ”。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
9、压弯,所以人很渺小 ;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 传统 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 “外在者 ”的技术,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小题 1】对文末 “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 ”中 “传统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 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
10、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于工匠和民众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很久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只被当做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 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小题 3】对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 B古代
11、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 C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对技术的理解没有影响力,难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 D人类发展中主流的社会思想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而使技术受到轻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找到原文与 “传统 ”相关的语段,把选项带回原文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取舍。 D项 “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表述不准确,它不是传统,是传统改变后的认识。所以选 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
12、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辨析。D项 “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认识技术的意义,并不表示要动摇思想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选 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结合着对原文大意的理解,从文中找到与 “对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原因 ”相关的语段进行辨析。 C项 “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对技术的理解没有影响力 ”理解不准确,从原文可知,只是缺少足够的影响力而不是没有。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晚清名臣沈葆桢
13、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 1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 丽。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 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
14、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 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 “挪川费百金 ”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 “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 ”,为此他还发出了 “屋价之贵,可谓极矣 ”的感叹。 1855年, 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 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
15、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 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 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 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
16、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 “先行接办 ”, “不准固辞 ”。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8年时间,造出 了 5艘商船和 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 “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 ” 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
17、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 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 “沈葆桢厅 ”。 1879年 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 “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
18、嫌其淡 ”。 (节选自文史参考 2011年总第 44期,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 徐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为了照顾他的健康,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
19、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小题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作为 “晚清名臣 ”,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成就沈葆桢 “名臣 ”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 “出身 ”、 “读书 ”、“无私 ”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 6分) 郁达夫的话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内容作用) 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手法作用) 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作铺垫。(
20、结构作用)(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6分) 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 ; 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 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 明确提出 “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的主张; 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答对一点给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 8分)观点一:出身有可能帮助人获得声誉。观点二:读书能帮助人获得成就和声誉。观点三:无私一定能帮助人获得美誉和成就。(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
21、充分,给 6分) 【小题 4】示例 :出身有可能帮助人获得声誉。 一个人的出生可能让他接触的人,受到的教育,所处的环境等与别人不同,可能会比其他人多了更多的机会。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这双重身份无形之中帮助他较快地获得了声誉。林则徐是当时朝中的重臣,他的亲人自然会更早地引起左宗棠等要员的注意,使之得以在官场施展身手。更为关键的是, “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林则徐,在给他耳濡目染的同时,也为他带了光环。 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政界、学界、演艺界,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已经小有名气的房祖名是大名鼎鼎的成龙的 儿子。这些特殊的出身,都有形无形地帮助他们获得了声誉。当
22、然,我们在肯定出身能帮助人获得声誉的同时,不能迷信出身,而要打破出身的束缚,敢于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辨析,做出取舍。 B林则徐也没有以健康状况取人, “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 ”的说法曲解原意。 C “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的说法与前面文意联系不确切。 D “三顾茅庐 ”的具体内容属无中生有。所以选 AE。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 题分析:此类题一般都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有时还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作答。找到第一段关于郁达夫的话,通过分析概括出描写的内容
23、,如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在表现手法方面,借用郁达夫的话也是从侧面来衬托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沈葆桢做铺垫。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概括功绩的题比较简单,在原文中,很容易找到,可围绕着 “功绩 ”大事从全文中的相关语段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如第五段结尾, “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 ,七战七捷,扬名官场。 ”可概括为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如文章第七段 “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8年时间,造出了 5艘商船和 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吉林省 实验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二次 阶段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