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 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 渲 染 /绚 丽 着 陆 /着 迷 量 体裁衣 /车载斗 量 B 箴 言 /缄 默 角 色 /角 逐买 椟 还珠 /老牛舐 犊 C 癖 好 /偏 僻 楷 模 /模 具开门 揖 盗 /缉 拿归案 D倥 偬 /葱 头 古 刹 /刹 车虚与 委 蛇 /群山 逶 迤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为生僻字和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A xun、 zhu/zho、 lin /lin; B
2、zhn/jin、 ju、 d; C p/p、 m/m、 y/j; D zn/cn、 ch/sh、 w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本土艺术品投资市场历来 充斥 着各种制假、售假、拍假等乱象。莫言假墨迹泛滥,除了要抨击市场的无序、相关法律监管的缺位之外, “消费名人 ”倾向,藏家的 急功近利 、过度投机等,也给不法商贩留下太多 谋利 空间。莫言在未获诺奖之前,其书法一度被人斥为 “缺乏笔墨根底 ”。 情随事迁 ,目前,他的一幅字在拍卖市场动辄就被叫卖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已超过一代书法大家启功作品的价格。 A充
3、斥 B急功近利 C谋利 D情随事迁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此处可换为 “时过境迁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 9月 11日,日本爱知县警方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逮捕了丰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寺田武久,警方认为他因在华业务而向广东省内地方政府官员支付了现金。 B美国之所以通过立法和司法查办美国公司的海外贿赂行为,奥巴马他们并不是因为关心外国的廉政建设,而是因为这涉及美国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涉及美国
4、社会的法治环境。 C李克强总理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来未必有利。 D “红十字会强行募捐 ”、 “动车事故天价赔偿 ”之类的网络 谣言是否广泛传播,关键并非 “网络推手 ”有多么神通广大,而是公共责任有所欠缺,从而让 “网络推手 ”钻了空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成分残缺,在 “反不正当竞争法 ”后加 “为由 ”; B中途易辙,将 “奥巴马他们 ”挪到 “因为 ”后面; D两面对一面,去掉 “是
5、否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多年来,诸如 “金光大道 ”、 “我们走在大路上 ”、 “高大的 ”、 “雄伟的 ”、 “宽阔的 ”、“全新的 ” 这类大词一直很流行。 唯有如此,才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形象。 这些词代表的是对国家形象的想象、象征。 在我看来,它们更是那些大词的具体化、符号化、空间化、物质化。 后来,这些大词就不仅仅是文学性的想象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世界本身。 许多人说到今天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都说它们是马赛克、瓷砖、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同质化。 转眼之间,一条条 “金光大道 ”、一座座高大、雄伟、宽
6、阔、光芒万丈的城市在中国拔地而 起,黑暗望风而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充分利用句子间的关系来排序。紧承 “这类大词 ”,应该是 ,另外, 应该是紧密相连, 也应该紧密相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 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 “木心 ”吗? 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 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
7、 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 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 陈丹青:我不称为 “矛盾性 ”,是复杂感吧。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 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 。 陈丹青: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来。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 有一组人物他翻来覆去说。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 新周刊:因为他也受到达摩的影响,他最
8、喜欢的三个人是达摩、老子和耶稣。那他说的天才论,是否可以从轮回去解释? 陈丹青:我不评论木心的文学与思想,还不到时候,不要着急从他那里归结什么,别执迷于他的 “最 ”。他的警句格言 其实是短语 是反警句、反格 言的。 他说:宗教是回头是岸,艺术是回头不是岸;宗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艺术是放下屠刀不成佛 为什么不是岸?为什么不成佛?你仔细去想。如果想明白了,木心还有一句话 “ 不要说出来。 ” 新周刊: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木心? 陈丹青: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你在一幅画前信步停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 九八年,阿城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吃完饭往回走,在一家人家的花园外停下来。鸡冠
9、花开了,暮色里很猖狂的猩红色。当时阿城正在说京城哥们见面就聊政治新闻: “怎么样?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 ”木心对着鸡冠花笑 说: “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 ” 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 “重要 ”,我的意思很简单,中国有这么多作家,我也知道一位,你们来读读他。我一直姿态很低:你愿意读,你就读读看。 新周刊:今天看来,在文坛之外,反而许多年轻的求知者能理解木心,走近木心。这使您对 “恢复传统 ”、 “回到原典 ”或 “文艺复兴 ”有期待吗? 陈丹青:没有期待,能回常态就不错。不要拿了木心当 “有用 ”、 “有为 ”。无为地读他,反倒或者有用的。他讲课说,别期待文艺对国家社会有用。文艺有什么好
10、处呢?写着写着,作者自己倒好起来。 新周刊:他所谓 “流亡 的美学 ”应该如何看待? 陈丹青:那是乔伊斯说的,木心倒过来,说成 “美学的流亡 ”。他 “精 字词 ”,常用前人的原句调换调换。可你真的解作 “玩 ”,错了,上当了。他常以玩句表达深沉的意思,如 “视死如归,视归如死 ”。 这句话,乔伊斯的核心是 “流亡 ”,木心的核心是 “美学 ”。流亡者大谈 “流亡 ”,犯忌的,流俗了。木心来个反拨。其实, “美学 ”也不过虚晃一枪,他从来不玩什么 “美学 ”之类理论腔,但这么一借,反倒将 “流亡 ”说出来了,东欧苏联那么多流亡者痛说流亡,见这一句,会惊异的。 “美学的流亡 ”也可解作他自己的写
11、照。他弄艺术(亦 即所谓 “美学 ”)从来无视地域和时代。 (选自新周刊的请给木心先生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 【小题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 5分) 【小题 2】访谈中,陈丹青引用 “九八年阿城与木心聊鸡冠花 ”有何作用?( 4) 【小题 3】流亡,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地理上的故乡 ,更意味着失去精神上的故乡。请分别从 “流亡的美学 ”与 “美学的流亡 ”两个不同角度,分析 “屈原 放逐(遭流放),乃 赋 (写)离骚 ”这一现象。( 6分) 答案: 【小题 1】( 1)文学回忆录中所表现的木心的哲学观(或:主要内容、主要思想)。( 2分) ( 2)为什么要读
12、木心的作品(或:读木心作品的原因)。( 2分) ( 3)陈丹青如何看待 “流亡的美学 ” 。( 1分) (前两点每点 2分,第三点 1分,共 5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2】( 1)回答了 “为什么要读木心 ”这个问题,( 1分)形象、含蓄而深刻。( 1分) ( 2)同时告诉我们,应该用无为的审美的眼光( 1分)阅读木心,关注生活( 1分) 【小题 3】( 1)流亡的美学,核心是流亡。( 1分)屈原被放逐,失去了地理上的故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 2分) ( 2)美学的流亡,核心 是美学。( 1分)屈原那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揭露的是美被践踏的状况;同时,这种状
13、况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局限的。( 2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试题,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主要就三个方面的内容来采访的,所以必须概括出三个方面,才可以得满分。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的题目,这句话主要考查它的内容作用以及对其含义的准确理解。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意深刻理解后知识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其基础建立在对文意深刻而正确的解读之上。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4、。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永恒的灯光 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单门独户的红砖瓦房里。夜晚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出门上厕所还要打着手电筒。每次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都吓得脊背一阵发凉。后来,我家搬到了楼房里,而且周围也全是楼房。每天夜晚,即使熄灭房内的所有灯火,也能被对面楼的灯光照得像黎明时分一样,有着灰蒙蒙的可见度。因此,为 了睡个好觉,就不得不在卧室的窗户后面挂上厚厚的窗帘,来抵挡这些入侵的光线。 其实, 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夜晚中来自他方的光亮 。 我常常在熄灯睡下之后,眼睛半睁半闭地望着那些从窗帘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里溜进来的光线。我感到自己尽管在黑暗中独自一人,
15、但那些光线却给我带来了持久的抚慰与温暖。有时候,我闭着眼睛还没有睡着,但突然感到眼皮上方一下子暗下来了,似乎有什么庞然大物快要落下来,我赶紧睁开眼睛,但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黑暗的压迫。那个时刻,我对那片突然消逝的光亮产生了深切的怀恋。我的有着小小失落的内心甚至对提早熄灯的人 有了一丝淡淡的怨怒。 或许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窗外的灯光让我意识到他人与我同在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获得了某种平静。我喜欢在晚上读书写作的间隙望望窗外的灯光,至少有几百扇发光的窗户能够进入我的视野。刚刚进入夜晚的时候,四周的窗户几乎全部都是灯火通明,而且能够看到窗户上的阴影在闪烁和跳动 那是电视屏幕的亮光。这时候的外界的灯光对
16、我而言意义不大,我觉得过于热闹,而我自己的内心也还停留在白天的喧闹之中。等到再晚一些,那些窗户就接二连三地失去了光明,剩下的还亮着的窗户开始显得更耀眼了,也更突出了。它们在我眼里有了明确 的方位和坐标,就像一个人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我望着它们,想想它们后面的主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我觉得自己以这种方式和他人乃至人类达成了深刻的精神关联,尽管这个他人是无名的、未知的、想象的、陌生的、虚构的。 我是个喜欢晚睡的人。关心我的人总劝我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我自己其实也想改掉,因为我觉得人的生活不能违背天然的规律。但我晚睡成瘾,难以戒除。很多人晚睡是因为城市的夜晚充满了各种娱乐的诱惑和骚动,而我置身在城市的
17、夜晚则是想索取一点属于自己的宁静。由于晚睡,我的整个生活时间和社会的运作时间产生了巨大的错位,我经常 要气喘吁吁地从自己的生活时间中赶到社会的运作时间中。这种错位的张力经常让我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 我有时会想起米兰 昆德拉的一句话: “艺术通过对抗时代来取得自身的进步 。 ”难道我就是这样一位 “对抗时代 ”的 “艺术家 ” 我可以这样自嘲,但实际上我是迷恋于一种生活的虚拟的自由,就像一个孩子偷偷脱离了旋转木马的轨道,他获得了短暂的自由,看到了另外的风景。我就是那个孩子,我看到了夜晚的灯光,我觉得那些光线像是特殊的道路 :它们通向他人,也通向比他人和自己更大的存在。 (选自散文 2012年第
18、6期窗下的事物,作者王威廉) 【小题 1】作者为什么说 “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些夜晚中来自他方的光亮 ”?请联系全文回答。( 5分) 【小题 2】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本文写了大量 “我 ”在成长历程中对 “灯光 ”的感受。作者这样写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因为在 “我 ”独处于黑暗中时,那些光线给我带来了持久的抚慰与温暖; 因为窗外的灯光让我意识到他人与 “我 ”同在,内心获得某种平静; 因为望着窗外稀疏的灯光, “我 ”觉得自己以这种方式和他人乃至人类达成了深刻的精神关联。 因为我看到夜晚的灯光,就觉得
19、那些光线像是特殊的道路 :它们通向他人,也通向比他人和自己更大的存在。 (一点 1分,两点 2分,三点 3分,四点 5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2】 丰富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分)用米兰 昆德拉的话引起对自身错位生活现状的思考,既有自嘲式的宽慰,又有理性的反省和认知。( 1 分) 过渡。( 1 分)从晚睡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叙说过渡到一种对生活意义、生存状态的思考。( 1分) (一点 2分,两点共 4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3】 真实、 亲切地( 1分)呈现出灯光的丰富意蕴( 2分)。 由 “喜欢 ”到 “怀恋 ”再到 “
20、迷恋 ”,灯光一步步进入 “我 ”的生活,影响着我的性格,影响着我对生存方式的思考,( 2分)使文章自然贴切地表现出灯光的永恒含义。( 1分) 以小见大,( 1分)将深刻的生命哲思融入到对灯光感受的细小处,启人深思。( 2分) (每点 3分,答对两点即得 6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语句题,根据题干 “请联系全文回答 ”提示,答案:应该在全文范围内概括整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语句作用的题目,此类题目答题的思路是先考虑结构作用,
21、再考虑内容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作者写大量的对 “灯光 ”的感受,目的为突出强调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小说的智慧 今天我是作为 “小说家 ”的身份来领奖的,不是 “作家 ”。 照福楼拜的说法, 小说家是一位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 。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就是说拒绝公众人物的角色。这在今天并不容易。今天,任何略微有些重要性的东西都必须登上被大众媒体照耀得让人无法忍受的舞台,这些大众媒体使作品消失在它
22、的作者的形象后面。在这种没有人可以完全逃避的处境下,福楼拜的观察让我觉得几乎是一种警告: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立场的附庸。而小说家绝非任何人的代言人,并且我要将这个话说透:他甚至不是他自己想法的代言人。 当托尔斯泰写下安娜 卡 列宁娜初稿的时候,安娜是一个非常不可爱的女人,她悲剧性的结局是应该的,是她应得的下场,而小说的最后定稿则大不相同。但我并不认为托尔斯泰在其间改变了他的道德观。我觉得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聆听了一种我愿称之为 “小说的智慧 ”的东西。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一高于个人的智慧,因此伟大的小说总是比
23、它们的作者聪明一些。 这一智慧到底是什么?有一句精彩的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受到这一格言的启发,我总爱想象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就这样孕育出第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的想法。我喜欢想象小说的艺术是作为上帝笑 声的回声来到这世界上的。可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那是人在思考,却又抓不到真理。因为人越思考,一个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个人的思想相隔万里。还有,那就是人永远不是自己的所想的那样。最早的欧洲小说家看到并抓住了人的这一处境,并在这一新处境之上建立起新的艺术,即小说的艺术。 拉伯雷发明了一个新词: Aglaste(不会笑的人,没有幽默感的人)。小说家与不会笑、没有幽默感的人之间是
24、不可能有和平的。那些人从未听到上帝的笑声,坚信真理是清晰的,认为所有人都必须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他们本人完全就是他们所想的那样。但是,正 是在失去对真理的确信以及与他人的一致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个体。小说是个体的想象天堂。在这一领地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真理,既非安娜,也非卡列宁,但所有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不管是安娜,还是卡列宁。 小说的智慧跟哲学的智慧不同 。小说并非诞生于理论精神,而是诞生于幽默精神。欧洲的失败之一就是从来都没有理解最欧洲化的艺术 小说;既没有理解它的精神,又没有理解它巨大的知识与发现,也没有理解它的历史自主性。从上帝的笑声中获得灵感的艺术,从实质上看,不从属于意识形态的确定性
25、,而是与这种确定性相矛盾。 在这里,小说与哲学间 接地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对话。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建立在莱布尼茨 那句著名的话上:凡存在皆合理。被这一信念鼓舞的科学带着热情审视一切事物的 “为什么 ”,以至一切存在似乎都是可以解释的,也就是可以计量的。一个希望自己生活有意义的人会放弃没有原因与目标的每一个行为。所有的传记都是这么写出来的。生活好像是一系列原因、结果、失败与成功的明亮轨迹,而人,用急迫的眼光紧紧盯着他行为的因果之链,奔向死亡。 面对这一将世界简化为一系列因果关系的事件的做法,斯特恩的小说 仅凭他的形式,就向人表明:诗性在因与果之间的桥梁被打断之处,在 离题中,在不可计量中。它超越于因
26、果关系之上,它是没有理由的。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世纪的精神,不能仅仅依据它的思想,它的理论概念,而不去考虑它的艺术,尤其是它的小说。 (节选自米兰 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题目由编者所加) 【注】 莱布尼茨: 17世纪德国哲学家。 思特恩的小说:劳伦斯 斯特恩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他的小说项狄传中,描述主人翁开始在母体里骚动那一夜。走笔之际,斯特恩突来灵感,想起另外一个故事。随后上百页的篇幅里,小说的主角居然被遗忘了。 【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 意的两项是( 5分) A福楼拜警告小说家不能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否则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 B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
27、色,他的小说就可能成为小说家所持立场的附庸。 C托尔斯泰在写安娜 卡列宁娜最后定稿时,把安娜写成了一个喜剧的结局。 D最早的欧洲小说家在人类思考的困境之上建立起新的艺术,即小说的艺术。 E小说家从未听到上帝的笑声,坚信真理是清晰的,所有人都必须做同样的事。 【小题 2】根据文意,下面各项对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的理解 有误 的一项是 ( 3分) A人们一直在思考,却又往往找不到真理。 B人们愈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 C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 D拉伯雷因为有一天听到上帝的笑声,于是孕育出第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 【小题 3】第二段中 “小说家是一位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
28、面的人 ”一句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4分) 【小题 4】巴奴日是拉伯雷小说巨人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一直受 “是否要结婚 ”这个问题的困扰,于是,他向各个哲学家请教。这些人又引用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等哲学家的话,但也说不出所以然。巴奴日仍不知道他是否应该结婚 。请结合文中提到的 “小说的智慧跟哲学的智慧不同 ”这一说法,对以上的现象进行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 D 【小题 3】 小说家不能担任公众人物的角色。 小说家不是任何人的代言人,甚至不是他自己想法的代言人。 小说家应该听从 “小说的智慧 ”,不应该自认为比他们的小说更聪明。 【小题 4】 哲学家认
29、为,一切存在似乎都是可以解释的。( 1分)因此,小说中,哲学家们试图为巴奴日解决 “要不要结婚 ”问题。( 1分) 小说家认为,小说超越于因果关系之上,它是没有理由的( 1分)。 (或:小说的诗性在因与果之间的桥梁被打断之处,在离题中,在不可计量中。 或:小说并非诞生于理论精神,而是诞生于幽默精神,从实质上看,不从属于意识形态的确定性,而是与这种确定性相矛盾。) 因此,小说中,哲学家无法解释巴奴日 “要不要结婚 ”的问题。( 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A原句为 “福楼拜的观察让我觉得几乎是一种警告: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 ”; C原句
30、为 “当托尔斯泰写下安娜 卡列宁娜初稿的时候,安娜是一个非常不可爱的女人,她悲剧性的结局是应该的,是她 应得的下场。而小说的最后定稿则大不相同 ”, “大不相同 ”并非一定写成喜剧结局; E原句 “那些人从未听到上帝的笑声,坚信真理是清晰的 ” , “那些人 ”指不会笑的人,没有幽默感的人。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D原句 “我总爱想象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就这样孕育出第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的想法 ”。 A原句 “那是人在思考,却又抓不到真理 ”;B原句 “因为人越思考,一个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个人的思想相隔万里 ”;C原句 “那就是
31、人永远不是自己的所想的那样 ”。 考点:理解 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文中重要诗句的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是 “同义互解 ”,即到原句的上下文中寻找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语句,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加以整理。“小说家是一位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 ”这句话,在下文有三处呼应的句子,应该不难看出。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道题实质上是对文章中重要概念理解的考查,只要吃透了文章的意思,真正明白了 “小说的智慧跟哲学的智慧 ”二者之间的区别,答案:就不难得出。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 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2、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22分) 何实,字诚卿, 其 先北京人。曾祖抟霄 雄 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其雄略,咸归心焉。 岁乙亥,中原盗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遣使纳款 于 太祖。寻以叛伏诛。鲸弟致初以叛 谋 于实,实厉声叱曰: “天之历数在朔方,汝等恣为不轨,徒自毙耳! ”乃 籍 户口一万,募兵三千,丙子春,来归。 大将木华黎 与 论兵事,奇变百出。拊髀 欣跃, 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 。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贼遇于神水县,
33、挺身陷阵,殊死战,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木华黎奏赐鞍马弓矢 以 励之。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癸未,木华黎卒,子孛鲁嗣。武仙叛,据邢。 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是夜,仙党遁去。实下令,敢有擅剽掠者斩,军中肃然,士民按堵 。 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 。 丁酉,太宗数召入见,实贡金币纹绮三篚。次陵州,遇寇,实 与 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朝于幄殿,帝欢甚,问遇盗之故,命所获寇勿杀,仍以赐实。 是日,赐坐,与论军中故事,良久,曰: “思卿效力有年,朕欲授以征行元帅,后当重任。 ”实叩头谢曰: “小臣从事锋镝二十余年,身被十余
34、枪,右臂不能举,已为废人矣。愿辞监军之职,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岁献织币,优游以终其 身, 于 臣足矣。 ”帝默然不悦,令射 以 观其强弱,实不能射。命入宿卫,密使人觇之,实臂果不能举。固辞十余,始可其奏。遂锡宴,取金符亲赐之,授以汉字宣命 ,充御用局人匠达鲁花赤 ,子孙 世 其爵。 丁巳,卒于博。 (元史 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注释】 拊髀:拍打着大腿。 按堵:安居,安定。 宣命:皇帝的诏命。 达鲁花赤: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 雄 于赀 雄:雄厚 B初以叛 谋 于实 谋:计谋 C乃 籍 户
35、口一万 籍:登记 D子孙 世 其爵世:世袭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其 先北京人优游以终 其 身 B大将木华黎 与 论兵事实 与 左右射之 C遣使纳款 于 太祖 于 臣足矣 D木华黎奏赐鞍 马弓矢 以 励之令射 以 观其强弱 【小题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实帅师五千围之 /立云梯先 /士卒登堞横槊 /突之城破 /武仙走 /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B实帅师五千围之 /立云梯 /先士卒登堞 /横槊突之 /城破 /武仙走 /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C实帅师五千 /围之立云梯 /先士卒登堞横槊 /突之 /城破 /武仙走 /逐北四
36、十里 /大破之 D实帅师五千 /围之立云梯先 /士卒登堞横槊 /突之城破 /武仙走 /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实少小时成为孤儿,依靠叔父长大成人,通晓多国语言,又英勇善战,周围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略。 B何实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对叛军张致进行严厉斥责,并带领三千士兵归顺朝廷,获得了木华黎的赏识。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战场,表现非常英勇。 D何实以身体为由婉拒太宗的重用,太宗于是派人秘密观察,确认其身体真的不佳后,马上同意了他的奏请。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37、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 军民之数。 (3分 ) 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 4分) ( 2)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体现何实军事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A 【小题 5】( 1) (木华黎)对何实十分称赞欣赏,于是拉他去拜见太祖,(何实)献上了治理军队和百姓的方法(或:策略)。 孛鲁命令(何实)在邢地戍边(或:戍守、镇守),何实多实施(或:施行、推行)良好的政令,邢地的百姓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 ( 2) 大将军木华黎和他
38、讨论军事时,他的用兵方 法奇特多变。(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 何实在神水县与叛军作战,取得了胜利。(实与贼遇于神水县,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 何实在邢地攻打武仙叛军,大获全胜。(实帅师五千围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仙党遁去。) 在陵州,与手下击退了路遇的敌寇。(次陵州,遇寇,实与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 (答对 1给 2分,答对 2点给 3分。找出的例句要能体现何实的 “军事才能 ”,方可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 解。 B谋应为 “谋划,商量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
39、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 “意义和用法 ”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D都为表目的的连词。A分别为 “他的 ”,代词; “我的 ”,代词。 B分别为 “和 ”,介词; “和 ”,连词。C分别为 “向 ”,介词; “对于 ”,介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 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
40、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 B “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不对,那时还是群雄纷争,他是对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而且他获得木华黎的赏识不是因为带兵归顺。 C在邢地作战时,何实跟随的是木华黎的儿子孛鲁。 D太宗并不是在知道他身体不佳后就马上同意了他的奏请,而是他又坚决地拒绝了十几次后才 获批准的。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 1)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
41、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如 句中第二处省略主语的现象和实词 “数 ”, 句中实词 “戍 ”、 “著 ”和 “敬之如神明 ”介宾结构后置,都是重要得分点,务必翻译准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2)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的能力,根据要求先引用原文内容概括,然后考虑自行概括。 考点: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何实,字诚卿,他的祖先是北京人。曾祖何抟霄资财雄厚,喜欢施舍赐予,乡里人用 “善人 ”这一名号称呼他。何实小时候成了孤儿,依靠叔父生活。长大后,通晓各国语言,骁勇善于骑射,倜傥不羁。远
42、近的人,仰慕他的雄才大略,都真心归附他。 乙亥年,中原乱军四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派遣使者向太祖表示降服,不久因为叛逆被处死。张鲸的弟弟张致当初把起兵的想法和张实商议,张实厉声呵叱他说: “上天显示的继承帝位的次序轮到了北方,你们这些人恣意地做不合法度的事,只是自寻死路罢了! ”于是登记好一万户人口,招募三千士兵,在丙子年的春天前来归顺。 大将军木华黎和他讨论军事,他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用手拍打着大腿,十分高兴激动,对何实十分欣赏,于是把他引见给了太祖,(何实)献上了治理军队和百姓的方法。太祖很高兴,赐给他一套宝剑,命令他跟从木华黎担任前锋 。当时张致再次占据了锦州,何实在神水县与
43、敌军相遇,他奋身而起,冲入敌人的阵地,拼死作战,杀了三百多名敌人,缴获了众多的战马武器,木华黎上奏赐给他鞍马弓箭来鼓励他。因为有功劳,何实担任了帐前军马都弹压一职。 癸未年,木华黎死了,他的儿子孛鲁继承了他的职位。武仙叛乱了,占据了邢地。何实率领五千士兵包围邢地,士兵们树起云梯。何实身先士卒,登上城墙,手持长矛猛冲敌军。城池被攻破,武仙逃跑。何实追逐逃跑的敌军追了四十里,打垮了敌人。当晚,武仙的同伙都逃跑了。何实下令,胆敢擅自抢夺百姓财物的人将被问斩。军中秩序良好,百 姓生活安定。勃鲁命令他在邢地戍边,何实多实施良好的政令,邢地的百姓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 丁酉年,太宗多次召他入京,何实进贡了
44、三筐金币绸缎。何实在陵州停留的时候,遇上盗贼,何实与手下射击他们,击毙了二十多人,俘虏了十几个人。在幄殿朝见皇上,皇上很高兴,问他遇到盗贼的原因,命令所俘虏的盗贼不要杀掉,仍然把他们赏给何实。 当天,皇上赐坐,和他谈论军中的旧事,很久之后,皇上说: “考虑到你效力很多年了,我想把征行元帅的职务交给你,以后还要担当重任。 ”何实叩头谢恩说:“小臣我参军打仗二十多年了,身体遭受了十多处的枪伤 ,右臂不能上举,已经成为废人了。希望辞去监军的职务,有幸得到元佩金符,督率治理工匠,每年向朝廷进献布匹钱币,悠闲地过完自己这一生,对于我来说就足够了。 ”皇上沉默不高兴,命令他射箭,来察看他身体的强弱,何实不
45、能射箭。皇上命令他在宫中担任警卫,暗中派人偷偷观察他,何实的手臂确实不能上举。何实坚决地推辞了十几次,皇上才同意了他的奏请。于是赐宴,取来金符亲自赏赐给他,把用汉字写成的皇帝的诏命交付给他,担任御用局人匠达鲁花赤,子孙世袭这个爵位。 丁巳年,何实在博地去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7分)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注】赵秉文,金代学者、书法家。 【小题 1】作者为什么发出 “劝君莫惜花前醉 ”的感叹?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 3分)
46、【小题 2】试分析下片 “但教有酒身无事 ”中 “但 ”字的意蕴。( 4分) 答案: 【小题 1】作者劝人们不要吝惜花前醉,要欣赏美景,及时行乐。( 1分)理由有二:风雨中,花易凋零;( 1分)花开花谢间,人易白头。( 1分) 【小题 2】但,只要 。( 1分)只要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烦心,有花无花都是“乘兴追游 ”好时节,( 1分)表现了作者积极享受生命美好时光的豁达人生态度(或:对生活的热爱)(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句 “风雨替花愁 ”,语句凝炼,一个 “替 ”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花的关切之情。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娇嫩的花儿该怎么办呢?它们怎堪风雨的摧残呢 ?多情的词人不免
47、 “替 ”花儿深深地担忧。 “风雨里 ,花也应休 ”,想来当肆虐 的狂风暴雨过后 ,遍地残红 ,花期也该成为过去了吧。花开又花落 ,不由人不惜花 ,而那多情善感的赏花人、惜花人 ,也就在这花飞花谢 、 春去春来中白了少年头。所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如流水,莫负春光啊,这也是 “劝君莫惜花前醉 ”的缘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作者却不想用更多的悲凉、迟暮感来感染读者。笔调轻轻一转, “乘兴两三瓯 ”,意境立刻由沉闷 、苦恼转向了明彻、欢快。 “莫惜 ”深化为 “乘兴 ”,揭示人们要积极开创美好的生活,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要尽情享受。两三盏渍酒,听江山清风,观山间明长,柳绿花红,莺飞草长,造物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是这样 的美妙,人们啊,要 “拣溪山好处追游 ”得欢愉时且欢愉 ,莫要自寻烦恼。 “但教有酒身无事 ,有花也好 ,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只要胸襟豁达 ,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缠身,有花也罢,无花也罢,春天永远常在,春光永远无限!这是多么豁达的胸襟,多么美美好的人生感触,愿每人心中都似春光常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两个图表,在横线上填上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