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每天清晨取一至两勺,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 长此以往 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B我们认为,日方应该改变这种扭曲心理,摆正自己位置,习惯并接受别国合理合法的军事活动。则,他们只能深陷所谓 “灰色地带 ”这种 顾影自怜 、自说自话的误区。 C与其在大城市里论资排辈,忍气吞声为 “老板 ”打工,倒不如到需求旺盛的基层挑大梁,当主力, 回肠荡气 地干出一番事业! D现在的党员干部都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当做 清规戒律 来
2、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长此以往 ”指老是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 B项, “顾影自怜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C项, “回肠荡气 ”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应用 “扬眉吐气 ”。 D项“清规戒律 ”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抚仙湖的蓝不在表面,它是透了的; _。 _;_; _, _。而抚仙湖呢,_。 长白山天池的水也是深阔而湛蓝 滇池和洱海的水曾经也蓝的碧透
3、青天,空渺灵动 不在一时一域,它是圆满的 但它们都往往是平明辽阔的写意,或者静美或者波涛汹涌 天山天池的水遥映着雪线,蓝的有层次感,静处山中,当然也蓝的文静、恬媚 它四时有浪,风鼓浪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抚仙湖的蓝不在表面,它是透了的 ”,从句式上与第 句一致;下面接着写长白山天池的水应是第 句,最后再回写 “抚仙湖 ”,接第 句。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克里是中美两国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继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
4、 卢 3月访问中国后,中美高层又一次面对面接触。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树立 “科技自信 ”,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 “科技他信 ”,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C歼 15 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 “飞鲨 ”。 D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 “克里 ”与 “中美高层又一次面对面接触 ”主宾搭配不当; B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 “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 ”; D项,或改
5、为 “关键在于知识 ”或改为 “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
6、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 60%,且 能见度小于 10 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 90%、能见度小于 1 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 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
7、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 0 001-10 000 m,平均直径为 1-2 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 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
8、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 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
9、定与防范 ) 【小题 1】下列对于 “雾 霾 ”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 60%,且能见度小于 10 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
10、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 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小题 3】根据原 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
11、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 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 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只是解释 “雾霾天气 ”目前的存在现状; C项对于 “
12、霾 ”形成的条件列举的不够充分; D项强调 “雾霾天气 ”造成的危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 “雾霾 ”这一概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 “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有误,与原文不符; B项 “大多是在湿度为 ” 原文表述为 “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 ” ; D项 “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过于武断,原文表述为 “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D项中, “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 ”与前面的内容不具备递进关系,“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文中并无此信息,属于无
13、中生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代奇人辜鸿铭 陈 彰 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他以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 “东西南北之人 ”自命。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时,年方 21岁。在英伦完成学业后,又遍游德、法、意、奥各国,先后荣获文、哲、理、工、神学等博士学位,凡十三个之多。 32岁归国后,精研中国学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群籍。因此认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家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国外。 辜鸿铭自幼即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植基深厚,但毫无崇外的观念。我
14、们看他归国后,竟能就其学于西方者撷英汰芜,取精用宏, 以发扬中国之学术,而又终归于儒家一路,躬行实践,迥非当时一般以口耳为学者所可比拟的。他平日与人谈到 “民族精神的异同 ”之点,曾肯定地认为: “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惟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 ”由此可见他对我国故有文化,是何等的推崇!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鸿铭一代奇才,学贯中西,为世所重。王亮畴生前尝称赞他说: “鸿铭先生,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早岁游欧美,精研各种文化科目,均能撷英掇华, 发其秘奥,著为宏论。迨
15、归国后,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更以余闲,从事著述,独具慧眼,尤以用西文翻译我国多种古籍,皆能尽信雅达能事;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其传! ”足证近代学人对他钦佩之一斑。 辜鸿铭虽是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但他为人怪诞,他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而他之好辩善骂,尤为当时人把他列为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解职到中国漫游,游次武昌,时鸿铭在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府任幕僚,当将所翻译出版的英译文论语 ,送一本给伊藤,伊藤因笑问他道: “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如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 20世纪的
16、今天吗? ”鸿铭不假思索地答道: “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是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 20 世纪,其法仍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 ”伊藤听了,一时也无词以对,只是含笑点首。 他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袁世凯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极感不满,他们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讥笑怒骂。原来骂人不但要有艺术,也需要有胆量,辜鸿铭之骂人则兼而有之,他对袁、盛二人,不但背后骂,当面也骂,而且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痛快淋 漓,甚至还编入他的幕府纪闻中,以广流传。鸿铭这一类的骂世讽语,大多是有因而发,却不是无的放矢。这使我们觉得这位狂狷之士,实寓劝世于骂世之外,含妩媚于辛辣之中,殊非当时一般泄泄沓沓的士
17、大夫可比拟的。 鸿铭老当益壮,每一谈吐,诙谐百出,妙趣横生。他家里有一个老佣人叫刘二的,跟随他数十年,可谓形影不离;而他与刘二平日的穿戴打扮,极为相似,又同样在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以至每有生客登门,几无法分辨。他亦明知会使人误会的,因此常笑对友人解释道: “刘二是我的影子,我和他二人的穿戴打扮也差不多。 ” 鸿铭晚年,尝应日本聘 ,主讲 “东西文化 ”,留东瀛十余年,迄民国十六年 (西历1927年 )归国。翌年,以疾复发不治去世,享年七十有二。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辜鸿铭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突出了他的
18、性格特征和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B辜鸿铭早年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后到西方求学,在知名大学深造,加上自己的聪慧和语言天赋,又精通了西学。 C王亮畴中肯地评价辜鸿铭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对他的传奇人生进行了高度概括, “厥功其传 ”四字包含着无限的崇敬之意。 D辜鸿铭怪异的打扮和生活形态,以及一些奇谈怪论,也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E辜鸿铭好辩善骂,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他骂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骂袁世凯和盛宣怀,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 【小题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为一代 “奇 ”人的辜鸿铭的形
19、象特点。 (6分 ) 【小题 3】文章第四、五两段中写到辜鸿铭 “好辩善骂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6分 ) 【小题 4】文中说,辜鸿铭 “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 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C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A给 1分,答 D、 E不给分。 【小题 2】: 学贯中西,涉猎群籍,毫无崇外的观念; (1分 ) 专心讲学,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 (1分 ) 为人怪诞,好辩善骂,谈吐诙谐; (2分 ) 从事著述,尤以擅长用西文翻译我国古籍。 (2分 ) 【小题 3】: 作者从另
20、一个层面揭示出辜鸿铭的性格特点,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 (2分 ) 辜鸿铭所骂之人不是权倾中外就是富甲一方,其恃才傲物的性格跃然纸上; (2 分 ) 选取辜鸿铭惊世骇俗的独到之处,可以更加突出其人之 “奇 ”。(2分 ) 【小题 4】辜鸿铭赞美中华传统文化源于他的深厚学养和爱国情怀,他仇视崇洋媚外思想则与他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所形成的精神压迫密切相关。今天,我们推崇他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祖国的悠久文明,但是不应盲目排外,毕竟,世界多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包含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也应成为当代青年应有的胸怀。 (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传记内容
21、的理解与分析。 A项, “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不正确; D项, “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不正确; E项, “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 ”“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 ”有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从人生经历、个人学识、对待中西文化的不同态度等几个方面详细叙述辜鸿铭作为奇人的形象特点,所以答题时要找准有效区间,然后归纳并整理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传记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除了叙述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甘肃省 兰州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