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2153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复数 i1( i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 A 1 B 1 C i D i 答案: A 试题分析:直接由复数虚部的定义知, i-1的虚部是 1,故选 A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 已知 ,把数列 的各项排列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状,记 A( m,n)表示第 m行的第 n个数,则 A( 10, 11)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三角形状图可知,图中的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 ,分别占了数列 的 1项、 3项、 5项、 ,每一行的项数构成了以 1为首项,以 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图中前 9行占了数

2、列 的总项数为项 A( 10, 11)表示第 10行的第 11个数,则 A( 10, 11)表示的是数列的第 92项,则 故选 A 考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设 ,则 ( ) A 2014 B 2014 C 2015 D 2015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 即为展开式第 2015项的系数,再根据通项公式可得第 2015项的系数为: ,故选 D 考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32+52+ ( 2n1) 2= n( 4n21)过程中,由 n=k递推到 n=k+1时,不等式左边增加的项为( ) A( 2k) 2 B( 2k+3) 2 C( 2k+2) 2 D( 2k+1)

3、 2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32+52+ ( 2n1) 2= n( 4n21)过程中,第二步,假设 n=k时等式成立,即 12+32+52+ ( 2k1) 2= k( 4k21),那么当 n=k+1时, 12+32+52+ ( 2k1) 2+( 2k+1) 2= k( 4k21) +( 2k+1) 2,等式左边增加的项是( 2k+1) 2,故选 D 考点:数学归纳法 由函数 y=x2的图象与直线 x=1、 x=2和 x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 A 3 B C 2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函数 y=x2的图象与直线 x=1、 x=2和 x

4、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实质上为 ,故选 B 考点:定积分在求面积中的应用 运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s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框图知,该算法实质上是计算 ,即输出的结果为,故选 B 考点:程序框图 函数 在点( 1, 2)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 A B 1 C 2 D 3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题意得 ,于是 在点( 1, 2)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2,故选 C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填空题 世卫组织规定, PM2 5日均值在 35微克 /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35微克 /立方米 75微克 /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 75微克 /

5、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清远市环保局从市区 2013年全年每天的 PM2 5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取 15 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如茎叶图所示(十位为茎,个位为叶),从这 15天的数据中任取 3天的数据,则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概率为 _ (用分数作答) 答案: 试题分析:由茎叶图知随机抽取 15天的数据中, PM2 5日均值在 35微克 /立方米以下的天数有 5天,因此从这 15天的数据中任取 3天的数据,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考点:茎叶图 现有 4个男生和 3个女生作为 7个不同学科的科代表人选,若要求体育科代表是男生且英语科代表是女生,则不同的安排方法的种数为

6、 _ (用数字作答)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可 分三步完成本件事情,第一步,选 1男生为体育课代表,第二步,选 1女生为英语课代表,剩下的 5人进行全排列,最后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安排方法的种数为 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 若 ,则 的最小值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由 得 ,且 , , ,所以,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由 解得 ,所以 的最小值为 考点:基本不等式;对数的运算性质 ( 2014 濮阳县一模)如图,在矩形区域 ABCD的 A, C两点处各有一个通信基站,假设其信号覆盖范围分别是扇形区域 ADE和扇形区域 CBF(该矩形区域内无其他信号来源,基站工作正常)若在该矩形区域内随机

7、地选一地点,则该地点无信号的概率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出扇形区域 ADE和扇形 CBF的面积之和为 ,结合矩形 ABCD的面积为 2,可得在矩形 ABCD内且没有信号的区域面积为,再利用几何概型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所求的概率 首先,因为扇形 ADE的半径为 1,圆心角等于 ,所以扇形 ADE的面积为 同理可得,扇形 CBF的面积也为 ;然后又因为长方形 ABCD的面积,再根据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得,在该矩形区域内 随机地选一地点,则该地点无信号的概率是 考点:几何概型 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市某普通中学高中生中随机抽取 200名学生,得到如下 22列联

8、表: 喜欢数学课 不喜欢数学课 合计 男 30 60 90 女 20 90 110 合计 50 150 200 经计算 K26 06,根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约有 _ (填百分数)的把握认为 “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 ” 答案: 5% 试题分析:因为 K26 06 5 024,对照表格: 0 100 0 050 0 025 0 010 0 001 2 706 3 841 5 024 6 635 10 828 所以有 97 5%的把握认为 “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 ” 考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若复数 z满足 iz=1(其中 i为虚数单位),则 |z|= _ 答案: 试题分析:设 z

9、=x+yi, iz=1, i( x+yi) =-y+xi=1,故 x=0, y=-1,即 z=-i,所以 |z|=1 考点:复数的乘除运算;复数模的定义 解答题 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N( 2, 2),且 P( 4) =0 9,则 P( 0 2) =( ) A 0 2 B 0 3 C 0 4 D 0 6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N( 2, 2),所以正态曲线的对称轴是 x=2,又因为 P( 4) =0 9, 所以 P( 4) =0 1因此 P( 0 2) =0 5-0 1=0 4故选 C 考点: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已知向量 , ,函数 ( 1)

10、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 2)如果 ABC的三边 所对的角分别为 、 、 ,且满足,求 的值 答案:( 1)最小正周期为 , 的增区间为; ( 2) 试题分析:( 1)直接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倍角公式、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即可得出函数 的表达式,再利用周期公式和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其单调递增区间;( 2)利用余弦定理、特殊角的正弦函数值即可得出 试题:( 1)因为所以 的最小正周期为 ,由得 的增区间为 ( 2)由 得 ,又由 在 ABC中, ,所以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余弦定理 从某节能灯生产线上随机抽取 100件产品进行寿命试验,按连续使用时间(单位:天)共分 5组

11、,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 1)请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算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中位数精确到0 01); ( 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从该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很多)中随机抽取 3个,用 表示连续使用寿命高于 350天的产品件数,求 的分布列和期望 答案:( 1)众数 ,中位数 ;( 2)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P 0 729 0 243 0 027 0 001 数学期望 E=np=0 3 试题分析:(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到众数落在第三组( 250, 300),由此能求出众数:数据落在第一、二组的频率是 0 20 5,所以中位数一定落在第三组 250, 300)中,设中位数是

12、x,则 0 2+( x-250) 0 011=0 5,由此能求出中位数;( 2)由题意=0, 1, 2, 3,且 B( 3, 0, 1),由此能求出 的分布列和期望 试题 :(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到众数落在第三组( 250, 300),所以; 因为数据落在第一、二组的频率是 0 20 5,所以中位数一定落在第 三组 250, 300)中,于是设中位数是 x,则 0 2+( x-250) 0 011=0 5,解之得中位数 ( )因样本中连续使用寿命高于 350天的产品有 10件,所占频率为 0 1,若将频率视为概率 0 1,则 =0, 1, 2, 3,且 B( 3, 0, 1), , , 所

13、以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P 0 729 0 243 0 027 0 001 所以数学期望 E=np=0 3 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平面 PAD 平面 ABCD, ABCD为正方形, PAD=90,且 PA=AD,E、 F分别是线段 PA、 CD的中点 ( )求证: PA 平面 ABCD; ( )求 EF 和平面 ABCD所成的角 的正切; ( )求异面直线 EF 与 BD所成的角 的余弦 答案:( 1)由已知 PA AD, AB AD,所以 为平面 PA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已知平面 PAD 平面 ABCD得, PA AB,又 AB 平

14、面 ABCD, AD 平面ABCD,且 ABAD=A,所以 PA 平面 ABCD;( 2)所求的角 的正切值为;( 3)异面直线 EF 与 BD所成角 的余弦值为 试题分析:( 1)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 PA 平面 ABCD;( 2)连接 AF,则 即为 ,在直角三角形 EAF中,根据 计算求得结果即可;( 3)欲求异面直线 EF 与 BD所成的角 的大小,只需平移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使它们成为相交直线,则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角,再放入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此角 试题:( 1)由已知 PA AD, AB AD,所以 为平面 PA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

15、的平面角 由已知平面 PAD 平面 ABCD得, PA AB,又 AB 平面 ABCD, AD 平面ABCD,且 ABAD=A,所以 PA 平面 ABCD ( 2)连接 AF,因为 PA 平面 ABCD,则 AF 是 EF 在平面 ABCD上的射影,即 =设 PA=AD=a, FD= ,则 在 中,所以所求的角的正切值为 ( 3)取 BC 的中点 M,连接 EM、 FM,则 FM BD, EFM(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 EF 与 BD所成的角 可求得 ,同理, ,又 , 在 MFE中, , 故异面直线 EF 与 BD所成角 的余弦值为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直

16、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数列 , 中, 且 , , 成等差数列, , ,成等比数列( ) ( 1)求 及 ; ( 2)猜想 ,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1) ; ( 2)猜想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 时,由上可得结论成立; 2、假设当 时,结论成立,即 , 那么当 时, ,所以当 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所述, 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 试题分析:( 1)由已知可知 , ,把 代入计算即可求得结果; ( 2)由( 1)的结论猜想 ,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即可 试题:( 1)由条件得 , ,由 可得: ( 2)猜想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 时,由上可得结论成立; 2、假设当 时,结论成立

17、,即 , 那么当 时, ,所以当 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所述, 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 考点:数列的应用;数学归纳法 设 F1, F2分别是椭圆 C: 的左、右焦点 ( 1)设点 是椭圆 C上的点,且 F1( 1, 0), F2( 1, 0),试写出椭圆C的方程; ( 2)设 K 是( 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 的中点 B的轨迹方程; ( 3)设点 P是椭圆 C上的任意一点,过原点的直线 L与椭圆相交于 M、 N 两点,若直线 PM, 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试探究 的值是否与点 P及直线 L有关,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1) ;( 2) ;( 3) 的值与点P的位置无关,同时与直线 L

18、无关。理由如下:因过原点的直线 L与椭圆相交的两点 M, N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故可设 , , ,则 , ,即 因为 、 、 在椭圆上,应满足椭圆方程即 ,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即 , 故 的值与点 P的位置无关,同时与直线 L无关。 试题分析:( 1)计算椭圆 C上点 到两点 F1( 1, 0), F2( 1, 0)的距离和为 4,根据椭圆的定义知 和 ,再由 即可求出 , ,即可写出椭圆 C的方程;( 2)确定 的中点 ,与点 坐标之间的关系,把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求线段 的中点 的轨迹方程;( 3)设出 的坐标,代入方程,由两点式写出 与 所在直线的斜率,作积后把点的纵坐标用横坐

19、标表示,整理后可得要证明的结论 试题:( 1)由于点 是椭圆 C上的点,故,即 又因为 ,所以 ,所以椭圆 C的方程为 ( 2)设 的中点 ,则点 ,把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中得 ,所以线段 的中点 的轨迹方程为 ( 3) 的值与点 P的位置无关,同时与直线 L无关。 理由如下:因过原点的直线 L与椭圆相交的两点 M, N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故可设 , , ,则 , ,即 因为 、 、 在椭圆上,应满足椭圆方程即 ,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即 已知函数 的图象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来 ( 1)用 表示出 , ; ( 2)证明:当 时, 在 上恒成立; ( 3)证明: 答案:( 1) ;( 2)由

20、( 1)得 ,令, , , , , , 是增函数,所以 ,即 ,故当 时, 所以当 时, 在上恒成立 ( 3)由( 2)知,当 时, 在 上恒成立 令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当 时,总有 令 ,则 ,即 令 ,得到 个不等式并将之累加得,整理得 试题分析:( 1)通过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值就是切线的斜率,切点在切线上,求出 , 与 的关系; ( 2)利用不等式 ,构造函数 ,问题转化为在 上恒成立,利用导数求出函数在 上的最小值大于 0,求 的取值范围; ( 3)由( 1)可知当 时, 在 上恒成立,则当 时,在 上恒成立,对不等式的左侧每一项裂项,然后求和即可推出要证的结论 试题:( 1) ,则有 , ,代入得 ,解得 ( 2)由( 1)得 ,令, , , , , , 是增函数,所以 ,即 ,故当 时, 所以当 时, 在上恒成立 ( 3)由( 2)知,当 时, 在 上恒成立 令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当 时,总有 相关试题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