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2343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宁市 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 其他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小题)( 6分) ( 1)子曰 :“不愤不启 。 , ,则不夏也。 ”(论语) (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 _ , _ 。(苏轼赤壁赋 ( 3) _ _,知来者之可追。 _ _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_ _ 。(李商隐锦瑟) 答案:(每空一分,错、漏、添字则不得分。全选按前三句评分) ( 1)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2)哀吾牛之须爽 羡长江之无穷 ( 3)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4)蓝田日暖玉牛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吾言不用,虽获祸咎,至死而不悔。( 3分) ( 2)先生既没,妻子冻馁不自胜。( 4分) ( 3)遁等日: “虽然,鲁人之欲也 ”( 3分) 答案:( 1)(如果)不采纳我的进言,我即使(因此)得到灾祸,到了死亡的境地也不会懊悔。,(关键词语: “用 ”、 “虽 ”各 1分,语意畅通 1分) ( 2)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妻子、儿子自己不能径受得住寒冷饥饿。(关键词语: “没 ”“妻子 ” “胜 ”各 1分,语意畅通 1分) ( 3)徐遁他们说: “虽然是这样,但这是鲁地人们的想法(或 “要求 ”)。 ”(关键词语: “虽然

3、”“欲 ”各 1分,语意畅通 1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豇( jing)豆漂( pio)白一沓( d)子得鱼忘筌( qun) B赈( zhn)灾潜( qin)艇摆擂( li)台勇冠( gun)三军 C熔( yng)岩殷( yn)红露( lo)馅儿正中( zhng)下怀 D剽( pio)窃压轴( zhu)香饽( b)饽炮( bo)制中药 答 案: A 下到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对 “规范灰色收入 ”提法,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疑问:到底什么是灰色收入?这么提会不会使灰色收入合法化? B今年我省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为 40 8万人,这次考试

4、是我省实行公务员考录制度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C近日逝世的萨马兰奇曾于 2008年 9月 4日在西班牙先锋报撰写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一文。 D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示主题是 “齐鲁青未了 ”,(由季羡林题写)展示主题理念是 “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今年 3月 22日是第 18个节水日,主题为 “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当天发布一份报告,描述受污染水资源给人们健康和生命带来的 。报告显示,全球每天排放大约 20亿吨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这些争水加速疾病传播, _ 生态系统。全球半孜以上

5、住院患者染病与污水相关, 3 7%去世者死于与污水相关疾病。 A损害危害大致 B危害危害大致 C损害危害大约 D危害损害大约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西南早区特大旱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给春耕生产带来的重大损失,令人发指。 D袁隆平院士接受法国高级农业成就勋章颁奖叫表现一如既往的低调,他悦,荣誉是一种精神鼓励,鼓励他继续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C楼市面临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泡沫风险,已成为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三座大山 ”,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判断要亦步亦趋。 D虽然教育主管部门的 “禁补令 ”已经下了多次,但补习班的数量却是

6、有增无减,各种补习班的广告更是喜闻乐见。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人民币升值无法扭转美国对华外贸逆差,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直接投资区域重点转移所决定的。 B我省从今年起实施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救助办法,符合救助条件并经审核批准者,每人将获不低于 4000多元的一次性救助金。 C世博会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然界三大盛事,其中,世博会以游客为主体:与旅游的联系最为密切,是世界顶级的旅游盛会。 D美国福布斯杂志 21 日公一布了 2010年全球企业排行榜,丰田汽车公司从上一年的第三位急跌第 360位。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对低碳经

7、济 的五种误解 对于低碳经济,有几种误解需要澄清。 第一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咱们不能搞。 其根据是,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排放才有高生活质量。 这种误解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在较高人文发展水平情况下也可以是低碳的。以使用零碳的核能为主的法国,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国家绝大部分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丹麦基本上是风电,挪威、瑞典基本上是水电。这些国家碳生产率很高,生活水平也很高。可见,生活质量并不是用 碳排放的多少来度量的。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走向贫困,而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走

8、向富裕。 第二种误解,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那么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了。 中国有的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因为害怕大型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限制。这完全是误解。任何社会都必须要有些相对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生活质量。要是没有钢铁、水泥、建筑材料,高速公路怎么建?房子怎么建?所以,低碳经济绝对不应该排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尽量捉高碳效率。 第三种误解, 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 其实并非如此。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欧洲现在有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

9、,一旦用自然通风、地热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能保持很长时间。交通领域,我们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所以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相反,生活品质可能还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第四种误解,搞低碳经济要用先进技术、低碳能源,成本太高,我们做不了。 这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对。从长远战略上来看,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如果我们为减少成本,图当前一点蝇头小利,将来我们的产品、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就可能没有竞争力,从而被排斥出世界经济的主流。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 “碳标签 ”,标明该

10、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消费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低碳产品,如果我们的产品碳含量比较高,别人不买,我们就失去了市场。除此之外,还有环境成本问题。化石能源除了排放二氧化碳,还可能造成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合物、重金属等污染;相比之 T,可再生能源的环境负荷就非常低。把长远战 略、现实竞争力、环境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发展低碳经济就不是高成本,而是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 第五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我们现在还没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水平,以后到了那个水平再说。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我们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

11、小火电、小水泥;作为消费者,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消费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 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小题 1】文章分析第二种误解时,使用了 “完全 任何 绝对 ”等词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第四种误解有什么危害。( 4分) 【小题 3】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说低碳经济并不遥远。( 4分) 【小题 4】文章分析了我国对低碳经济存在的五种误解。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我国对低碳经济会存在这五种误解的原因。( 6分) 答案: 【小题

12、1】这三个词都含有十分肯定的意思,没有半点疑问。( 1分)作者这样写,更鲜明地说明了观点,从而更加有力地驳斥了对 低碳经济的这种误解,体现了用词的准碗性与态度的鲜明性。( 3分) 【小题 2】(示例) 严重阻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严重影响我国的产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会增加环境保护的成本。(答出一点得 1分,答出两点得 3分,答出三点得 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示例)因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台旨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2分)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因

13、此,低碳经济离我们并木遥远。( 2分)(因 专业术语太多,学生能结合文本找到关键词即可。) 【小题 4】(示例) 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足; 害怕因发展低碳经济而使大型化工、钢铁行行业受限制; 只顾眼前利益,欠缺长远策略; 对自身实力认识不足,在技术上对发展低碳经济欠人缺信心。(能结合文本,自圆其说即可)(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史学与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 ,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

14、。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 “起居注 ”。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 “新闻 ”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 “起居注 ”一类的东西称作 “新闻 ”,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 “本报记者 ”、 “本刊记者 ”等。顾名思义, “记者 ”就是记录之人也。礼记 王制说 :“大史典礼,执简记。 ”左传 僖公七年云 :“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 ”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 “新闻记者 ”。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 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 “京报 ”。不过,它们

15、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 :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 “不虚美,不隐恶 ”,被人称为 “实录 ”(汉书 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 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年仅 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查官先生们弄得 “一筹莫展 ”。反之

16、,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 “合理想象 ”、 “逻辑推理 ”、 “艺术加工 ”、 “故意拔高 ”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齐国大 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 “太史书曰 :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已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 “弑 ”,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

17、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 “三一八惨案 ”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在 “文革 ”中,不少记者不愿与 “四人帮 ”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 “四人帮 ”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 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 “新闻 ”的,今天已视为历史资料 ;今天认为是 “新闻 ”的,后人也将视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 “新闻 ”;今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

18、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 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 “报纸为现代史记 ”,有改动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 “史学与新闻 ”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 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 “起居注 ”。 C今天我们称 “起居注 ”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搌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小题 2】下列不属于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表现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著史记, “不虚美

19、,不隐恶 ”,被人称为 “实录 ”。 B齐太史兄第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 “弑 ”,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 “三一八惨案 ”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 “文革 ”中,有些记者不愿与 “四人帮 ”同流合污,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 “史官 ”一职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是没有什么不同。 C “京报 ”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

20、直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

21、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 ,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

22、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 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23、。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 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

24、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 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选自季羡林散

25、文) 【小题 1】作者在文章开头写了移栽玉兰花树、月季花, “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 “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等内容。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小题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 1)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 2分) ( 2)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 2分) 【小题 3】丝瓜的 “神奇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小题 4】本文有很强的可读性,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一下理由,并谈淡给你的写作带来的启示( 6分) 答案: 【小题 1】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丝瓜作铺垫;突出丝瓜的 “神奇 ”。(为下文写丝

26、瓜的神奇作好铺垫)(从结构和内容作答。每点 2分) 【小题 2】( 1)答:作者为细瓜秧竞能 “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 ”的现象感到惊奇,态度发生了改变,对丝瓜的兴趣大增;丝瓜开始带给作者 些思考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感悟。 ( 2)答: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但 “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 ”; “糊涂 ”其实足作者要表达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小题 3】 细瓜秧却能输送那么的养料给瓜叶,让人感到惊奇。 我担心最初长出来来的瓜会凶继续生长而坠落到地已结果它不再长人,停止了生长 我担心一根细秧不能承担得住后长出的两个瓜的重量,结果两个瓜弯了起来,把自己放在了 窗台上

27、(每点 1分) 有一个瓜我认为失踪了,结果却看到它、弯着身子躺在一个台子上。 【小题 4】理由: 作者观察细致,思考深入,情感充沛。想前人所未想,抓住 “神奇 ”二字做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丝瓜的 “思想 ”,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丝瓜生长的过程。( 2分) 内容贴近渎者生活,由景而人情,又由情而人理,层次分明,易于感知,全无距离感;用语自然流畅,描摹事物情状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分) 肩示: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选取身边事物,采用 “以小见大 ”的写法,把它当做一个生命去看待,细心观察,用心体味和思考,并从中获得生活的 启示,抒发真情实感。 ( 应注意语言与结构。平实而蕴藉的语言一样可以让文章摇

28、曳生姿,描绘事物细致而生动(运用拟人手法,描摹事物形象生动);要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段落之间,转承自然。 (围绕任一点作答皆可, 2分)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徂徕先生姓石氏,名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也。徂徕鲁东山,而先生非隐者也,其仕尝位于朝矣,鲁之人不称其官而称其德,以为徂徕鲁之望,先生鲁人之所尊,故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称,曰徂徕先生者,鲁人之志也。 先 生貌厚而气完,学笃而志大,虽在畎亩,不忘天下忧。以谓时无不可为,为之无不至,不在其位,则行其言。吾言用,功利施于天下,不必出乎己;吾言不用,虽获祸咎,至

29、死而不悔。其遇事发愤,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治乱成败,以指切当世,贤愚善恶,是是非非,无所讳忌。世俗颇骇其言,由是谤议喧然,而小人尤嫉恶之,相与出力必挤之死。先生安然,不惑不变。 先生自闲居租徕,后官于南京,常以经术教授。及在太常,益以师道自居,门人弟子从之者甚众,太学之兴,自先生始。其所为文章,曰某集者若干卷。其辞博辩雄伟,而忧思深远。其为言曰: “学者,学为仁 义也。仁急于利物,义果于有为。惟忠能忘其身,惟笃于自信者,乃可以力行也。 ” 以庆历五年七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四十有一。友人庐陵欧阳修哭之以诗,以谓待彼谤焰熄,然后先生之道明矣。先生既没,妻子冻馁不自胜,今丞相韩公与河阳富公分俸买田以活之

30、。后二十一年,其家始克葬先生于某所。将葬,其子师讷与其门人姜潜、杜默、徐遁等来告曰: “谤焰熄矣,可以发先生之光矣,敢请铭。 ”某曰: “吾诗不云乎 子道自能久 也,何必吾铭? ”遁等曰: “虽然,鲁人之欲也。 ”乃为之铭曰: 徂徕之岩岩,与子之德兮,鲁人之所瞻;汶水之汤汤,与子之道兮,逾 远而弥长。道之难行兮,孔孟遑遑。一世之屯兮,万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桓 与臧仓?自古圣贤皆然兮,噫子虽毁其何伤! (节选自宋 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有删改) 注:石介( 10051045),北宋儒家学者,经学家、文学家,与胡瑗、孙复一起被后人合称为 “宋初三先生 ” 【小题 1】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

31、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称配:媲美 B不惑不变惑:烦恼 C义果于二爵为果:果真 D惟笃于自信者笃:厚,满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 A则行其言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而小人尤嫉恶之而卒莫消长电 C乃可以力行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友人庐陵欧阳修哭之以诗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小题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石介 “有德 ”的一组是 ( ) 其仕尝位于朝矣 虽在畎亩,不忘天下之忧 常以经术教授 其辞博辩雄伟,而忧思深远 以是行于己,亦以是教于人 子道自能久也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2、,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地之人之所以称石介为 “徂徕先生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徂徕山是当地的名望所在,而石介又受当地人所尊仰,以山名称呼石介,正是当地人的心愿。 B石介敢于表达意见,对一些事常表达愤慨之情,写作一些文章来尽力陈述古今治乱成败的事情,用来揭露批评当世的弊端。 C石介的文章语言丰富生动,宏大壮美,并且所流露的忧思意义深长,他说,在学术上有造诣的人,学习的是仁义,所做应该对外物有利,应该有所作为。 D为石介下葬前,为彰扬他的荣光,他的儿子和弟子请欧阳修写篇铭文,欧阳修因为在石介死后曾经写诗痛悼并高度赞扬过石介,所以一开始井没有应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33、【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诗歌鉴赏 阅渎下面的宋涛,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游月陂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珠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 1) “林下泉声静自来 ”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 简析其效果。( 4分) (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 答案:( 1)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 2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2分) ( 2)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

34、月色,树林和泉声,( 1分)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 1 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汁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2分) 语言表达 下图是 2010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标志,阅读相关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以汉字 “心 ”形、英文字母 “V”形为造型,由嘴衔绿色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整个图案又似迎风飘舞的彩带。请写出两点寓意: ( 1) ( 2) 答案:(任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 l)彩带写成的 “心 ”以汉字的形式展现出东道主的文化个性,表达了志愿者们用 “心 ”服务、热 “心 ”付出的态度,从根本上诠释了 “奉献、友爱、互助、进

35、步 ”的志愿者精神。 ( 2) “心 ”的形状同时也如同英文字母 “v”,既是胜利的标志,更是志愿者的英文 “”volunt eer”的首字母,代表志愿者的含义,这样的设计又巧妙地联结了中英两种语言。 ( 3)一只和平鸽嘴衔橄榄枝的飞翔图案,鸽子寓意着和平和友爱,绿色的橄榄枝则象征 了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希望。 ( 4)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仿照下面划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 “你真有个性 ”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一个性就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36、阴晴圆缺 ”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 _ ; 答案:个性就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亚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执著与理智 ; 个性就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 个性就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 个性就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 ”的李白那心怀抱负的浪漫与洒脱。 个性就是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20个字( 4分) 2010年 4月 23日华北网消息)数十年来,华北农业实现了对 “南粮北调 ”局面的扭转,农业的高速

37、发展依赖的正是一口口的机井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官方通报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达 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 200个白洋淀,在华北平原, 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正在透支着华北的未来。一位专家氽绍说:“真实的情况可能更严重,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 2000亿立方米。 ” 答案:华北地下水掠夺性开采,透支未来 作文 尽管 2010 年的春天,比以往来得更晚些,但它依然来了。田野里、山坡上、道,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 是否肥沃,它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观赏,它们总是那么自傲、那么清高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迪。 请以 “绽放 ”为魉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