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3027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第二次(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 H+H=H2 B H+Cl=HCl C I2I+I D S+O2=SO2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 A,B错。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 C正确;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 D错。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点评:熟记常见的的吸放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见放热反应: 1、金属和水或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一切燃烧 4、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5、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常。见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 2、铵盐和碱反应 3、碳作还原剂的反应

2、。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变化,便不难解答此题。 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中 (必要时可加热 ),可行的是 A以 AgNO3溶液和稀盐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C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 CuSO4溶液为电解液,精炼铜 D用 NaOH溶液、蒸馏水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NH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以 AgNO3溶液和稀盐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不可行,稀盐酸中有氯离子,干扰实验的检验。 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不可行,二者都容易升华。 C、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 CuSO4溶液为电解液,精炼铜时

3、阳极材料本身放电,所以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所以 C不可行 D、用 NaOH溶液、蒸馏水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NH4+,铵根和氢氧根反应会生成碱性气体氨气,会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行。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提纯和鉴别。要求学生一定要熟悉常见的离子鉴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 pH 7,则此溶液中的关系 A c( NH4+) c( Cl-) B c( NH4+) c( Cl-) C c( NH4+) c( Cl-) D无法确定 c( NH4+)与 c( Cl-)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电荷守恒

4、c( NH4+) +c( H+) =c( OH_) +c( Cl-) ,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 pH 7 即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浓度,所以 B、 c( NH4+) c( Cl-)正确。故选 B。 考点:盐溶液的电荷守恒 点评:本题考查的盐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是常考的知识点。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荷守恒,质 子守恒,物料守恒,对这类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即变化前后某

5、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 H、 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 H、 O元素的关系。 质子守恒: 质 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设 C CO2 2CO-Q1(吸热反应 )反应速率为 u1, N2 3H2 2NH3Q2(放热反应 )反应速率为 u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 u1和 u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只要升高温度,无论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所以,只有 A正确。故选

6、 A。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要熟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强,接触面积,催化剂等对平衡的影响特点。在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时,大多数都是根据勒下特列原理:化学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这句话可能很难理解,你这样想:对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体系升温,而在升高温度之前的化学平衡体系的温度没有现在高,那么,既然外界环境对体系的改变是 “升温 ”,那么根据勒下特列原理,化学平衡会向减弱(减弱“升温 ”)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即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这样才能减弱升温给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同 理,对于降低温度,反应会向着 “能够减弱降

7、低温度 ”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弱 “降低温度 ”对反应所带来的影响。 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 P、 Q、 R、 S四者共存 C P的生成速率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数始终不变化所以,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随时间改变,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也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 A, D错。可逆反应,任何一种物质都不会反应完,所以反应容器内P、 Q、 R、 S四者始终共存,所以 B错; P的生成速率可以转换成 S的消耗速率,相等,即

8、S的消耗速率与 S的生成速率相等,是平衡判定的 “等 ”。所以 C 正确。故选 C。 考点:化学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平衡的判定,学生要注意 “等 ”“定 ”及其延伸和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很高,但是学生在判定中往往抓不住 “要害 ”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其实若用某个量 “不再发生变化 ”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关键在于该量是否存在从 “变 不变 ”的过程 ;若用速 率表示平衡状态时的关键在于两个量 ,必须表示相向而行 ,且划为同一物质时值相等。 下表中,对陈述 、 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 陈述 判断 A 用锌和足量稀硫

9、酸制取氢气时加入硫酸铜溶液 可以制取更多的氢气 对、 对、有 B 用 MgAlNaOH 构成原电池Mg更活泼作负极 对、 对、无 C AlCl3是离子化合物 电解熔融的 AlCl3制取金属铝 对、 对、无 D 石墨常用做电解池的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对、 对、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陈述 用锌和足量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加入硫酸铜溶液,是形成锌铜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制取的氢气会减少,因为其中一部分锌用来置换出铜,所以 对、 错、两者间无因果关系; B中陈述 用MgAlNaOH 构成原电池由于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铝可以,所以镁做正极;所以 对、 错、两者间无因果关系; C

10、中陈述 AlCl3是离子化合物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是共价化合物,所以也无法电解熔融的氯化铝,所以 错、 错、两者间无因果关系; D中陈述 石墨常用做电解池的电极,陈述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所以 对、 对、两者 间有因果关系。故选 D。 考点:原电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的应用。学生要熟练掌握原电池的基本知识,这类问题便可解决。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其原理也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正负极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子流,从而产生电流的。其中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4 2 1 3

11、 5 B 2 1 5 3 4 C 5 4 2 3 1 D 3 5 2 4 1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电化学 腐蚀,化学腐蚀,没有保护的,受保护的 ;分析题目给出的装置,可以判断 1是未受保护的, 2中铁是活泼电极,被腐蚀,是电化学腐蚀, 3是电化学腐蚀,但是锌比铁活泼,被保护,不受腐蚀, 4是电解池,而且铁是阳极材料,腐蚀最快, 5是电解池,铁做阴极,被保护,腐蚀最慢,由此可得正确答案: A。故选 A。 考点:电解池 原电池 金属防护 点评:记住电解池和原电池电极的特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异同点: ( 1)、电解名称不一样:原电池叫负极和正极,电解池叫阴极和阳极; (

12、2)、发生反应情况: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为自发的,电解池 是强迫的; ( 3)、原电池是电源,电解池需要电源; ( 4)、都有闭合回路; ( 5)、负极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和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 6)、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7)、电解质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原电池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阴离子往负极移动,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往阴极移动,阴离子往阳极移动; ( 8)、外电路中都靠自由电子导电,内电路中都靠离子导电; ( 9)、本质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10)、原电池的正极跟电解池的阳极相连,原电池的负极跟电解池的阴极相连。 只要学生学

13、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原电池和电解池异同点,便不难解答此题。 常温下,柠檬水溶液的 PH是 3,其中水电离的 c( H+)为 A 110-3mol/L B 110-7mol/L C 110-11mol/L D 110-14mol/L 答案: C 试题分析:柠檬水溶液的 PH是 3,所以柠檬水中氢氧根的浓度是 10-11而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一样,所以水电离的氢离子是 10-11。故选 C。 考点:水的电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酸性碱性溶液中水的电离,学生要时刻记住,不管是什么溶液,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 浓度时一样的。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2(气 )+O2(气 ) 2SO3

14、(气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 O2、 SO3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 0.1mol/L、 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为 0.4mol/L、 O2为 0.2mol/L B SO2为 0.25mol/L C SO2、 SO3均为 0.15mol/L D SO3为 0.4mol/L 答案: B 试题分析:可以采用极限的方法找到极限值,由于是可逆反应,极限值取不到,具体如下 2SO2(气 )+ O2(气 ) 2SO3(气 ) 某一时刻浓度 0.2mol/L 0.1mol/L 0.2mol/L 某时刻假设 SO2完全反应完 0.2mol/L 0.

15、1mol/L 0.2mol/L 1平衡时刻 0 0 .4mol/L 2SO2(气 )+ O2(气 ) 2SO3(气 ) 某一时刻浓度 0.2mol/L 0.1mol/L 0.2mol/L 某时刻假设 SO3完全反应完 0.2mol/L 0.1mol/L 0.2mol/L 2平衡时刻 .4mol/L 0.2mol/L 0 由此可以得到二氧化硫的浓度范围 0 -0.4mol/L三氧化硫的浓度范围 0.4mol/L -0 氧气的浓度范围 0 -0.2mol/L SO2、 SO3不可能都是为 0.15mol/L,一个增加另一个就会减少。所以只有 B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平衡 极限法 点评:利用极

16、限法及 “一边倒 ”解决平衡问题是常用的方法。所谓极限法,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极限法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对于被考察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最后用极限计算来得到这结果极限法不同于一般的代数方法,代数中的加、减、乘 、除等运算都是由两个数来确定出另一个数,而在极限法中则是由无限个数来确定一个数很多问题,用常量数学的方法无法解决,却可用极限法解决 “化学平衡中一边倒 ”指的是在可逆化学反应中,假设反应完全向一个方向进去,也就是假设反应物全部变成生成物。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g)+2B(g) 2

17、C(g); H 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1 P2,纵坐标指 A的质量分数 B P1 P2,纵坐标指 C的质量分数 C P1 P2,纵坐标指 A的转化率 D P1 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可逆反应 A(g)+2B(g) 2C(g); H 0,图像是压强的变化图,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不确定,画一条和横坐标垂直的线,逐个分析: 若 P1 P2,从 P1变化到 P2,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A 的质量分数应该增大,C的质量分数减小,纵坐标指 A的质量分数 所以 A错误,纵坐标指 C的质量分数, B正确 若 P1 P2,从 P1变化到 P

18、2,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气体体积数减少, A的转化率增大,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所以纵坐标指 A的转化率 , C错误 纵坐标 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D错。故选 B。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点评:考查学生对温度,压强对平衡影响的熟练掌握和对图像的分析。浓度,温度,压强(针对气体) PV=nRT 其中 P代表压强, V 代表体积, n物质的量浓度 R 表示常数 T 表示温度。 在液体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高其正反应速率越大。一种反应物浓度越大,其自身转化率越低,其他的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在气体反应中,恒温恒容时,充入反应物气体,也相当于加大其浓度,结果同上。 如果正反应是吸热,加热可以促

19、进正反应(其实正逆反应都要促进,只是正反应促进的程度大) ,降温促进逆反应。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两边化学计量数不等时,加压,平衡朝着化学计量数小的那一方移动,加压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 当然这些得根据列夏特勒原理来判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 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 CO(g) +1/2O2(g) =CO2(g); H -283.0 kJ/mol B C(s) +1/2O2(g) =CO(g); H -110.5 kJ/mol C H2(g) +1/2O2(g)=H2O(g); H -241.8 kJ/mol D 2C8H18(l) +25O2(g)=16CO2(g)+18H

20、2O(l); H -11036 kJ/mol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选择项中 A B C 中虽然燃烧物都是一摩尔,但 CO(g)和 H2O(g)都不是稳定态,所以都错, A正确, D中是 2摩尔 C8H18(l)所以错误很明显。故选A。 考点:燃烧热 点评:在燃烧热的概念中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是稳定的化合物。 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 pH 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 Fe -2e- Fe2+ B 2H2O O2 4e- 4OH- C 4OH- 4e- 2H2O O2 D 2H+ 2e- H2 答案: D

21、 试题分析:钢铁在酸雨 pH 3.5发生析氢腐蚀,铁做负极,铁失电子;酸雨中的氢离子在碳电极上得电子,变成氢气,所以 D正确。故选 D。 考点:电化学腐蚀 点评:熟记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发生条件,结合实际情况这类问题应该没有问题。不纯的铁(含碳)在强酸性环境下和 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析氢腐蚀;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和氧气反应,发生吸氧腐蚀。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 +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 V 正 、 V 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 V 正 、 V 逆 都增大,且 V 正 增大的倍数大于 V

22、逆 增大的倍数 C降温, V 正 、 V 逆 都减小,且 V 正 减小的倍数大于 V 逆 减小的倍数 D增大氮气的浓度, V 正 、 V 逆 都增大,且 V 正 增大倍数大于 V 逆 增大倍数; N2 转换率减小, H2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只能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但是平衡不会移动; A 正确 ;可逆反应 N2 +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增大压强,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反应前后,是气体减少的反应,所以 V 正 增大的倍数大于 V 逆 增大的倍数, B正确;降温, V 正 、 V 逆 都减小,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且 V 正

23、减小的倍数小于 V 逆 减小的倍数,所以C错;增大氮气的浓度, V 正 、 V 逆 都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 V 正 增大倍数大于 V 逆 增大倍数; N2 转换率减小, H2转化率增大, D正确。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便不难解答此题。浓度,温度,压强(针对气体) PV=nRT 其中 P 代表压强,V 代表体积, n物质的量浓度 R 表示常数 T 表示温度。 在液体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高其正反应速率越大。一种反应物浓度越大,其自身转化率越低,其他的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在气体反应中,恒温恒容时,充入反应物

24、气体,也相当于加大其浓度,结果同上。 如果正反应是吸热,加热可以促进正反应(其实正逆反应都要促进,只是正反应促进的程度大),降温促进逆反应。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 反应两边化学计量数不等时,加压,平衡朝着化学计量数小的那一方移动,加压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 当然这些得根据列夏特勒原理来判断。 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减少的反应是 A CO( g) +2H2( g) = CH3OH( g) B CaCO3( s) +2HCl( aq) =CaCl2( aq) +CO2( g) +H2O( l) C(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D 2HgO( s) = 2

25、Hg( l) +O2( g) 答案: A 试题分析:熵的变化,单纯从化学方程式上看;如果有气体参与那么熵减少的反应是气 体物质的量量减少的反应,换句话说就是反应前后,气体减少的反应,如果没有气体,那么就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数量增加,则熵增,反之则减。 A中 3-1 熵减少,所以 A正确 B中 0-1 熵增 D中 0-1熵增 C中无气体但物质种类 1-2 熵增。故选 A。 考点:熵 点评:考查对熵的理解程度,熵是新增的化学术语,熵:体系混乱度 (或无序度 )的量度。对他只要求会简单应用即可。 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电离 电解 电镀 电化学腐蚀 A B C D全部 答案: C 试题

26、分析:电解和电镀都需要借助外接电源完成;电离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就可以发生;电化学腐蚀如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只需在合适的条件下就可以自发进行,不需要通电;故选 C。 考点:基本概念 点评: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可以看到四个都含有 “电 ”,要理解本质就可以解决。电离,就是指电解质(分子:如乙酸(醋酸)CH3COOH(C2H4O2)、一水合氨(氨水) NH3 H2O、氢硫酸(硫化氢) H2S、氢氯酸(盐酸 氯化氢) HCl等或晶体,如 NaCl、 NH4NO3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一种过程 。电解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 ,(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

27、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所发生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最突出的例子。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 这些含义,便不难解答此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 0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

28、度为 0 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溶解性有溶解程度大小区别,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所以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只能说很难溶于水,不能说不容,太绝对了, A,B,C都错。故选 D。 考点:溶解度 点评:注意理解难溶,微溶,易溶的含义,根据物质在 20 时的溶解度的大小,把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 溶解度 10g以上易溶, 1g-10g可溶,0.01g-1g微溶(如氢氧化钙), 0.01g以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在每 100g水中为 0.1g 以下的,称为微溶电解质。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含义,便不难解答此题。 实验题 ( 12分)某研究性学习

29、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配制浓度均为 1 mol L-1盐酸和醋酸溶液; b.用 量取 10.00 mL1 mol 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c.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 a g,并系于铜丝末端, a 的数值至少为 g;d.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e.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至反应完全,记录 ; f.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

30、,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 ,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 1)用文字表述 d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 。 ( 2)本实验中应选用 (填序号 )的量筒。 A 100 mL B 200 mL C 500 mL ( 3)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 答案: 酸式滴定管 (1分 ) 0.12 (2分 ) 反应时间 ( 1分 ) 将量筒缓缓向下移动 ,使乙、丙中液面相平(或调节乙、丙仪器中的液面使之相平) ( 2分 ) 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如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升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只要表述明确、合理均可

31、) ; (2分 ) B; ( 1分 ) 酸的浓度相同时 c(H+)不同 ( 2分 ) 防止形成原电池,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1分 ) 试题分析:量取 10.00 mL1 mol L-1由于要准确量取,所以用酸式滴定管或者移液管都行 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 a g,要保证足够反应,氢离子和镁的反应定量关系是 2: 1,所以镁至少是 0.10mol 质量至少 0.12g ;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至反应完全,记录反应时间。 f.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将量筒缓缓向下移动 ,使乙、丙中液面相平;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

32、两手掌紧贴 锥形瓶外壁一会,如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升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量筒量取的体积大于 100ml 所以选择就近的 200ml量程。 速率不等的原因酸的浓度相同时 c(H+)不同,浓度不同,反应速率就不同,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防止形成原电池,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考点:考察学生对试验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对于实验,一定要时刻记住实验目,做题时,在每一步,都是保证实验目的的达成,所以做题时把实验目的标出来。 ( 9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 1.00mL待测硫酸配制 100 mL稀 H2SO4溶液;以 0.14mol L的 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

33、2SO4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 NaOH溶液 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 0.14 mol 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 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 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 “0”以上 2 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 “0”或 “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

34、所在刻度。 a、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填写 ): 。 b、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c、在 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 (填 “偏小 ”、 “偏大 ”或 “恰好合适 ”) ,原因是 。 (3)计算待测硫酸 (稀释前的硫酸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 mol/L 答案: ECDBAGF(或 ECBADGF)( 2分) 酚酞( 1分) 滴入最后一滴 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1分) 偏大( 1分) 滴定管内壁上的水膜,将标准液稀释,使体积读数偏大( 2分) 4.20( 2分

35、) 试题分析: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相当于标准液被稀释,所以消耗掉的稀硫酸就会增多,滴定结果偏大。2NaOH+H2SO4=NaSO4+2H2O,由定量关系可知:待测硫酸 (稀释前的硫酸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2/硫酸的体积 =4.20mol/L 考点:酸 碱中和滴定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要求学生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就能顺利完成此类题目。 8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 X、 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 X、 Y都是惰性电极,

36、a是饱和 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a.电解池中 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b.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 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 a选用 CuSO4溶液,则 a .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b.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答案: 2H+ 2e- 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2Cl -2e- Cl2 ;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 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纯铜 或精铜 Cu2+ 2e- Cu 粗铜 Cu -2e- Cu2+(各

37、 1分共 8分) 试题分析:该装置是点解装置, X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是阴极, Y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是阳极。 (1)若 X、 Y都是惰性电极, a是饱和 NaCl溶液,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有氢氧根生成,碱性增强。 所以电解池中 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2。在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b.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 -2e- Cl2 ,检验氯气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 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或者是把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 Y电极附近,试纸变红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 a选用 CuSO4溶液,

38、那么 a .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 或精铜,电极反应式是 Cu2+ 2e- Cu。 b.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是 Cu -2e- Cu2+ 考点:电解池 电解精炼铜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点评:对于电解精炼铜阴阳极的材料一定要熟悉,才能准确完成此类题目。阳极上夺取电子,使铜变铜离子,材料是粗铜。阴极上给电子,使铜离子变单质,材料是纯铜。 填空题 ( 5分)可逆反应 3A(g) 3B( )+C( ) H0达到化学平衡后, ( 1)升高温度,用 “变大 ”、 “变小 ”、 “不变 ”或 “无法确定 ”填空。 a.若 B、 C都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b.若 B、 C都不是气体,气体的平

39、均相对分子质量 ; c.若 B是气体, C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2)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新平衡时 A的浓度是原来的 60%,则 B是 态, C是 态。 答案: 变小 不变 变小 固态或液态 气态(各 1分共 5分) 试题分析:可逆反应 3A(g) 3B( )+C( ) H0 ,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气体总 /n 气体总 a.若 B、 C都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而且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 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向正向移动,即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b.若 B、 C都不是气体,只有反应物是气体所以反应前后,

40、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若 B是气体, C不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减少,而气体体积反应前后不变,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如果平衡不再移动,新平衡时 A的浓度是原来的 50%,但是新平衡时 A的浓度是原来的 60%,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该方向是逆向,所以反应前的气体体积 数大于反应后的气体体积数,则 B是固态或液态 C是气态。 考点:化学平衡的移动 点评: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对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不是变化,要看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气体总 /n 气体总 中

41、气体总质量和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不是变化来分析。 ( 5分)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nA(g)+mB(g) pC(g)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 n+m p, H0)。升高温度时 c(B)/c(C)的比值 ,混合气体的密度 ;降温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充入 C,则 A、 B的物质的量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答案: 减小 不变 减小 不变 增大(各 1分共 5分) 试题分析: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nA(g)+mB(g) pC(g)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 n+m p, H0),反应放热,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物减少,

42、生成物增加, c(B)/c(C)的比值减少, 气体混合气体的密度p=m/v,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体积又不变,所以气体混合气体的密度。降温时平衡向逆向移动反应物增加,生成物减少,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气体总 /n 气体总 而且 n+m p 气体质量守恒,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充入 C 平衡向逆向移动 则 A、 B的物质的量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气体总质量和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变化而变化。浓度,温度,压强(针

43、对气体) PV=nRT 其中 P代表压强, V 代表体积, n物质的量浓度 R 表示常数 T 表示温度。 在液体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高其正反应速 率越大。一种反应物浓度越大,其自身转化率越低,其他的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在气体反应中,恒温恒容时,充入反应物气体,也相当于加大其浓度,结果同上。 如果正反应是吸热,加热可以促进正反应(其实正逆反应都要促进,只是正反应促进的程度大),降温促进逆反应。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两边化学计量数不等时,加压,平衡朝着化学计量数小的那一方移动,加压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 当然这些得根据列夏特勒原理来判断。 (5分 )日常生活中,可用明矾 KAl(SO4)2 1

44、2H2O作为净水剂,这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氢氧化铝胶体。 (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 (AG)的概念, AGlgc(H+)/c(OH-)。 ( 2)中性溶液的 AG 。 ( 3)常温下,测得用明矾净化过的净水溶液 PH=6,则溶液的 AG ,由水电离的 c( H+) = 。 答案: Al3+ + 3H2O Al(OH)3 + 3H+( 2分) 0 2 110-6mol/L ( 各 1分共 3分) 试题分析: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是铝离子发生的水解,所以反应式是 Al3+ + 3H2O Al(OH)3 +

45、3H+ ,酸度 AG lgc(H+)/c(OH-); ,中性溶液中的 c(H+)=c(OH-) 所以 AG=lgc(H+)/c(OH-)=lg1 =0 ;常温下,测得用明矾净化过的净水溶液 PH=6 ,而 c(H+)c(OH-)=Kw=110-14,所以 AGlgc(H+)/c(OH-)=lg10-6/10-8=lg102=2 Al3+ + 3H2O Al(OH)3 + 3H+ 溶液中氢离子就是水电离的,所以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是 110-6mol/L 考点:酸度 (AG)的概念的理解 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与题,考查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的理解认知能力。 ( 5分)化学电池分为 , , ,其中碱性锌

46、锰电池属于 ,铅蓄电池属于 。 答案: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各 1分共 5分) 试题分析: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其中:一次电池可分为:糊式锌锰电池、纸板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锌银电池、扣式锂锰电池、扣式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锂锰电池等。二次电池可分为: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二次碱性锌锰电池等。铅酸蓄电池可分为:开口式铅酸蓄电池、全密闭铅酸蓄电池。 考点:化学电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电池的分类,题目是是识记类型的题目,记住就会做。化学电池(原电池)是利用两个电极之间金属性的不同 ,产生电势差 ,从而 使电子的流动 ,产生电流 .又称非蓄电池,是电化电池的一种,其电化反应不能逆转,即是只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简单说就即是不能重新储存电力,与蓄电池相对。 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其中:一次电池可分为:糊式锌锰电池、纸板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锌银电池、扣式锂锰电池、扣式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锂锰电池等。二次电池可分为: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二次碱性锌锰电池等。铅酸蓄电池可分为:开口式铅酸蓄电池、全密闭铅酸蓄电池。 ( 3分)盖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