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仅含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能量变化 D同温同压下, H2(g) Cl2(g) 2HCl(g) H,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反应, H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应热是指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有放热和吸热两种, A错误;反应速率与放热和吸热无关, B错误;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不仅与化学键的形成、断裂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反应始末状态有关,与
2、反应的条件无关,所以 D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 Y,发生反应 mX(g)nY(g) H Q kJ 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体积 /L c(X)/mol L1 温度 /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 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 n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 X的转化率增大 C Q 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AC 试题分析
3、: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体积相同的时,温度升高, X的浓度不断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Qn, A正确;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X(g)+3Y(g) 2Z(g),若 X、 Y、 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1、 c2、 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 X、 Y、 Z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 0.3 mol/L、 0.12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c1 : c2 1 : 3 B平衡时, 3VY (正 ) 2VZ (逆 ) C X、 Y的转化率相等 D c1的取值范围为 0.06 c1
4、0.16 mol/L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设 X转化的浓度为 x, X( g) +3Y( g) 2Z( g) 初始( mol/L): c1 c2 c3 转化( mol/L): x 3x 2x 平衡( mol/L): 0.1 0.3 0.12 则: c1: c2=( x+0.1moL/L):( 3x+0.3mol/L) =1: 3,故 A正确;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 Y和 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3: 2, B错误;反应前后 X、 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同,故C正确;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如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 c1 0.16
5、 mol/L,如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 c10.04mol L-1,故有 0.04 c1 0.16 mol/L,故 D错误,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可逆反应的特点。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A(g) B(g) 3C(g) 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 表示的是 t1时刻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 表示的一定是 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 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 表示 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答案: AC 试题分析:已知反应的正
6、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v逆 v正,所以 A正确;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所以造成图 中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的因素可以是加入催化剂,也可以是增大压强, B错误;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规律,图 中曲线乙先达拐点,乙的温度高,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 C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所以 D错误;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中的图像问题。 镍镉 (NiCd) 可充 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 2NiOOH 2H2OCd(OH)2 2Ni(OH
7、)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 pH不变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正极移动 C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D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 OH- NiOOH H2O 答案: CD 试题分析:放电时 Cd 作负极, Cd 失去电子与附近的 OH-结合生成了 Cd(OH)2 ,所以附近 PH减小,溶液中的 OH-向负极移动, A、 B错误;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的正极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反应式为 Ni(OH)2-e- OH- NiOOH H2O,所以 C、D正确;故选 CD。 考点
8、:本题考查的是二次电池的放电充电原理。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0.1mol/L NH3 H2O 溶液 pH=11 NaOH溶液 pH=1 H2SO4溶液 pH=3 CH3CO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 等体积混合,溶液 pH 7 B 与 等体积混合,溶液 pH 7 C将 VmL 的溶液浓缩到 102 VmL后, pH与 相同 D 与 混合,若溶液 pH 7,则 V(NaOH) : V(H2SO4) 100 : 1 答案: AD 试题分析: 与 等体积混合,则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水解呈酸性,所以 pH 7,所以 A正确; 与 等体积混合,由于醋酸的浓度未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广东省 广州市 四校高二 上学 期期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