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氯化钠溶液 氯化铵固体 铜 石墨 熔融 NaOH 稀硫酸 乙酸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 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 t0 t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 。乙图为 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
2、一种反应条件且互不相同, t3 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t1 15 s,用 A的浓度变化表示 t0 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 molL-1 s-1 B该容器的容积为 2 L,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0.02 mol C t4 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D t5 t6阶段,容器内 A的物质的量 减少了 0.06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A(g) B(g) 2C(g) H -50a kJ mol-1 答案: 试题分析: A 选项 A 的反应速率为( 0.15-0.06) /15=0.006 mol L
3、-1 s-1,错误。B选项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0.04mol,错误。 C 选项参照 t3t4, t4t5的过程变化,变化的条件不是催化剂而是压强,正确。 D选项不能确定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考点: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进行速率和变化量的计算和影响平衡的条件。 500mLKNO3和 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 c(NO3-) =6.0mol 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 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 c(K ) 为 2 mol 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 6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
4、 Cu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 c(H ) 为 2 mol L-1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阳极收集到 1molO2,共转移 4mole-,在阴极先得到是 Cu,在收集到H2。 1molH2转移 2 mole-,则可以推出 Cu1mol.利用溶液中电荷守恒,可以推出K+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 L-1,所以 A选项正确。 考点:在电解中利用电子得失守恒,进行计算。 已知 2SO2(g) + O2(g) 2SO3(g) (正反应放热 )。若在 500 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B催化剂既能加快
5、化学反应速率,又能提高 SO2的转化率 C氧气足量时, SO2不能完全转化为 SO3 D达到平衡时, SO2和 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选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正确。 B选项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错误。 C选项因为是可逆反应,有化学反应的限度,正确。 D选项平衡时浓度关系与投料关系,错误。 考点:影响平衡的条件和平衡的限度问题。 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 pC(g) H=Q kJ mol-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时间 t、温度 T、压强 P与反应物 B的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2 T1P1 P2 m+
6、n p 0 B T1 T2P1 P2 m+n p 0 C T1 T2P1 P2 m+n p 0 D T1 T2P1 P2 m+n p 0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 T2P2与 T1P2相比较,在横坐标上 T1P2到达平衡用时少,则说明T1 T2,在纵坐标上 T2P2对应的 B%的量高,所以温度越小, B%的量越高,则 0。又可以用 T1P2和 T1P1相比较,在横坐标上, T1P2用时少,说明 P1 P2,又因为在纵坐标上 T1P2-对应的 B%的量高,说明压强增大,平衡逆移,可以推出 m+n p。可以说明答案:为 B。 考点:影响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室温下向 10 mL c(
7、H+)=10-3 mol 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变大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OH-)亦增大 D再加入 10 mL c(OH-)=10-3 mol L-1的 NaOH溶液,醋酸与 NaOH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试题分析: A选项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移,导电离子数目增加,错误。 B选项因为平衡正移,正确。 C选项稀释平衡正移,电离度增大, c(H+)减小, c(OH-)亦增大,正确。 D 选项若与醋酸发生恰好完全反应, NaOH 应大于 10ml,错误。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过程为 H2O H+OH-,在 25 、
8、 35 时其离子积分别为 K(25 )=1.010-14、 K(35 )=2.110-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B c(H+)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C在 35 时,纯水中 c(H+) c(OH-) D水的电离度 (25 ) (35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正确。 B选项温度降低,水的值变小, c(H+)降低,错误。 C选项纯水中一定满足 c(H+) c(OH-),错误。 D选项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错误。 考点:温度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 A反应的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B温度
9、、压强一定时,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C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无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是利用 H-TS是否小于 0, C选项正确。 考点:反应自发进行的影响因素。 对于 Zn(s) H2SO4(aq)=ZnSO4(aq) H2(g) H=?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如上图表示,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 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 11.2 L C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答案: B 试题分析:
10、A选项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为放热反应,正 确。 B选项没有标准状况,无法换算,错误。 C选项满足反应热的定义,正确、 D选项 Zn失去电子,作负极,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过程。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 g) + O2( g) =H2O( g); H= a kJ/mol H2( g) + O2( g) =H2O( l); H= b kJ/mol 2H2( g) + O2( g) =2H2O( l); H= c 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和 c均为正值 C反应热的关系: a=b D反应热的关系: 2b=c 答案: D
11、试题分析: A 选项它们都是燃烧属于放热反应,错误。 B 选项因为都属于放热,所以 H 0 ,错误。 C选项因产物水的状态不同,能量不同,能量 H2O( g) H2O( l),所以 a b,错误。 D选项因物质的量关系相差两倍,所以 2b=c,正确。 考点:影响 H大小的因素:吸放热反应,物质的状态,物质的量。 在平衡体系 2NO+O2 2NO2中通入 18O 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 18O A只存在于 O2中 B只存在于 NO2中 C只存在于 O2和 NO2中 D存在于 NO、 O2、 N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2NO+O2 2NO2这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在 18O2投入后,在正
12、逆反应的过程中,使得 18O 存在于 NO、 O2、 NO2中。 考点:可逆反应的定义:同时、同条件。 2008年 10月 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 “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 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 Fe-3e- = Fe3+,继而形成铁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金
13、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错误。 B选项属于阴极保护法,正确。 C选项合金的熔点通常低于它的成分金属,错误。 D选项 Fe-2e-=Fe2+,错误。 考点:合金的定义以及金属腐蚀的过程。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Q1、 Q2均为正值 ): C(s) O2(g) =CO(g) H -Q1 kJ mol-1, C(s) O2(g) =CO2(g) H -Q2 kJmol-1,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1 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由 1 mol C反应生成 1 mol CO 气体时放出 Q1 kJ的热量 D 1 mol CO2气体具有的能量大于 1 mol干冰具有的
14、能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因为生成 CO2,放热更多,正确。 B选项都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能量,错误。 C选项通过热反应方程式, CO的量为1mol,正确。 D选项气态能量大于固态能量,正确。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 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和 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 SO42-向铁电极移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 +2e-= Cu C无论 a和 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 a和 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 溶液中的 Cu2 向铜电极移动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 无锡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选修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