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O、 Si、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 Na、 Mg、 Cl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玻璃、水泥成分中都含有 O、 Si、 Al三种元素 B从海水中制备 Na、 Mg、 Al三种元素单质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电解熔融状态的 SiO2、 Al2O3可以制得 Si、 Al,且都有氧气生成 D加热蒸干 NaCl、 MgCl2溶液时可以得到晶体 NaCl、 MgCl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Na2SiO3、 CaSiO3、 SiO2,不含有 Mg、Al元素,错误
2、; B Na、 Mg、 Al三种元素在海水中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所以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的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C SiO2是原子晶体,所以在熔融状态无离子存在不能采用电解的方法获得,应该采用焦炭还原的方法制取;而 Al2O3可以能采用电解的方法获得制得,但是由于是石墨电极,所以在高温下氧化产生的氧气会与电极发生反应产生 CO2,因此不会放出氧气。错误; D NaCl是强酸强碱盐,加热不水解,因此蒸干可以产生NaCl,而 MgCl2是强酸弱碱盐,若 将溶液蒸干时得到是 Mg(OH)2,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单质制取原理、及盐的水解的知识。 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处
3、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新方法 隔膜电解法,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实验室以一定浓度的乙醛 Na 2SO4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以 CH4 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 a极应通入空气 B阳极反应 CH3CHO -2e- + H2O = CH3COOH +2H+ C电解过程中,阴极区 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 D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了无色气体,则阳极产生的是 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若以 CH4 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由于 a电极是阳极,所以燃料电池的 a极应通入空气,
4、b极通入燃料甲烷,正确; B乙醛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乙酸,阳极反应 CH3CHO -2e- + H2O =CH3COOH +2H+, C电解过程中, Na2SO4电离产生的离子在两个电极都不发生反应,故其物质的量不变。错误。 D. 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了无色气体,则阳极产生的是 O2,阴极产生 H2。正确。 考点:考查电化学反应在处理乙醛废水中的应用的知识。 25 时,在含有 Pb2 、 Sn2 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 (Sn),发生反应:Sn(s) Pb2 (aq) Sn2 (aq) Pb(s),体系中 c(Pb2 )和 c(Sn2 )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
5、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 c(Pb2 )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NO3)2固体后, c(Pb2 )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 c(Pb2 )增大,说明该反应 H 0 D 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SnPb,所以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不能发生酯化反应,因此 c(Pb2 )不变,错误; B Sn(NO3)2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NO3)2固体后,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 H+、 NO3-会把 Pb氧化为 Pb2 ,所以 c(Pb2 )变大,错误; C根据平衡移
6、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会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升高温度后,体系中 c(Pb2 )增大,说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所以 H0,错误; D 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Sn2 )/c(Pb2 )=0.220.10=2.2,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的知识。 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NH4Cl溶液中 NH4+和 Cl-数目 B纯水在 100 和 25 时的 pH C完全中和相同 pH且相同体积的氨水和 NaOH溶液,所需的 0.1mol L-1盐酸体积 D 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前
7、后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H4Cl是强酸强碱盐,在溶液中 NH4+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因此 NH4+的数目比 Cl-数目少,错误; B纯水在 100 时 pH=6,在 25 时的pH=7,前者小,错误; C由于一水合氨是弱碱,部分电离,所以相同 pH且相同体积的氨水和 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氨水大于盐酸,所以完全中和相同 pH且相同体积的氨水和 NaOH溶液,所需的 0.1mol L-1盐酸体积前者大于后者,正确; D在 CH3COONa溶液存在 CH3COO-的水解平衡: CH3COO-+ H2O CH3COOH+OH-;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 增大,前后的后者大
8、于前者,错误。 考点:考查盐的水解、若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中和能力大小的比较的知识。 在反应 “X + 酸 化合物 + H2O”中, X不可能是 A FeO B NaF C SiO2 D C2H5O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FeO+2HCl=FeCl2+H2O,正确; B NaF+HCl=NaCl+HF,不符合题意,错误; C SiO2+4HF=SiF4+ 2H2O,正确; D C2H5OH+HOOCCH3CH3COOC2H5+ H2O,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反应产物的知识。 如图所示, X、 Y、 Z为短周期元素,且 X、 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 Y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不
9、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中, Z元素原子半径最小 B X、 Y 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相互反应 C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2周期、第 A族 D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X是 N; Y是 S; Z是 F。 A同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大,因此半径越大,因此三种元素中, Z元素原子半径最小,正 确; B 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显碱性,而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显酸性,二者能够发生反应形成盐,正确; C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2周期、第 VIIA族,错误; D Y元素
10、的气态氢化物 H2S有强还原性,而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NO3有强氧化性,因此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结构、位置、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沉淀析出; 防腐剂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乙醇、乙酸、乙酸 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汽油、甘油和花生油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沸点,只有花生油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都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都可以使溴水褪色,正确; 糖类中二糖、多糖可以水解
11、,油脂和蛋白质也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单糖不能水解,错误;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因此会有沉淀析出,正确; 防腐剂福尔马林有防腐作用,但是对人体有害,因此不可用作食品保鲜剂,错误;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正确; 汽油和花生油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沸点,甘油是纯净物,只有花生油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用途的知识。 实验题 15分 )I2O5是白色固体,遇水生成碘酸( HIO3)。 I2O5可用于检验并定量测定空气中的 CO,在常温下发生的反应为 5CO I2O5=5CO2 I2 (空气中其余气体不与 I2O5反应)
12、。 实验一:制取 I2O5 将碘酸加热至 90110 oC使其部分脱水,再升温至 220240 并恒温 4 h,使反应完全。接着慢慢冷却至室温,密封保存,即得五氧化二碘。 ( 1)写出碘酸制 I2O5的化学方程式: 。 ( 2)在制得的 I2O5固体中含有少量 I2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标号); A过滤 B蒸发结晶 C蒸馏 D升华 用提纯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填标号)。 A圆底烧瓶 B烧杯 C普通漏斗 D酒精灯 E玻璃棒 实验二:检验空气中 CO 利用下图装置检验空气中是否存在 CO。 ( 3)能说明空气中含有 CO的现象是 。 ( 4)倘若要从广口瓶中出现浑浊来判断空气中含有 CO,请写
13、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 实验三:测定空气中 CO的含量 ( 5)将 I2O5与 CO反应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反应为 I22Na2S2O3=Na2S4O6 2NaI),即可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来计算空气中 CO的含量。若某次实验时测得参与反应的空气体积为 a mL(标准状况下),滴定过程中,共消耗 v mL c mol L-1 Na2S2O3溶液。则该空气样品中 CO的体积分数是 。 ( 6)该实验测定出来的结果不可信,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分 )( 1) 2HIO3 I2O5 H2O( 2分) ;( 2) D (2分 ) A 、 B、 D( 3分) ; ( 3)玻璃管中白色
14、固体变为紫黑色( 2分) ( 4)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之前,先依次通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2分) ( 5) 56cv/a( 2分);( 6)缺少平行实验 (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碘酸制 I2O5的化学方程式是: 2HIO3 I2O5H2O;( 2)在制得的 I2O5固体中含有少量 I2杂质,为了除去杂质,可以利用 I2加热不经过液态就直接变为气态的性质 即升华的性质进行提纯。因此选项是 D。用升华这种提纯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圆底烧瓶、烧杯、酒精灯 故选项是 A、 B、 D;( 3)若空气中含有 CO则将空气通入含有 I2O5的灼热的硬质玻璃管中,会看到玻璃管中
15、白色固体变为紫黑色;即产生了 I2;( 4)倘若要从广口瓶中出现浑浊来判断空气中含有 CO,则改进的实验方案是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之前,先依次通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来除去空气中的 CO2;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来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然后再进行检验;( 5)根据方程式 5CO I2O5=5CO2 I2; I2 2Na2S2O3=Na2S4O6 2NaI;可得关系式: 5CO 2Na2S2O3;n(Na2S2O3)= v 10-3L c mol/L= cv 10-3 mol,n(CO)= 5/2 cv 10-3 mol;V(CO)= 5/2 cv 10-3 mol22.4L/mol=56 cv 10
16、-3L=56 cvml; 则该空气样品中 CO的体积分数是 V(CO)V(空气 )=( 56 cvmlaml)= 56cv/a。( 6)由于每一次实验都有偶然性,所以为了使测定数值接近真实值,应该继续多次实验,去平均数值。故该实验测定出来的结果不可信,最大可能的原因是缺少平行实验。 考点:考查 I2O5的制取、分离提纯、实验操作步骤、纯度的计算及误差分析的知识。 填空题 16分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 (PM2.5等 )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 、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 SO2、 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福建省 福州 第八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二次 质量 检查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