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暂时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 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B C D 答案: B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拥有了核武器 B中苏关系恶化 C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C 中国政府评价 20世纪 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是指 A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第 26届联大 答案: C “
2、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 一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 “九二共识 ”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一国两制 ”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答案: B 提出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答案: D 下面是四个省级自治区的有关图片,其成立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D “天安门上望,城下人
3、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 ”,陈毅的这首诗记录了 A解放南京 B五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 D开国大典 答案: D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B C D 答案: D 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B俄国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 C俄国对外战争是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 D俄国当时没有矛盾 答案: A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没有及时接管法兰西银行 B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C没有及时成立国民自卫军
4、D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 答案: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巴黎公社的诞生 答案: B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实行遏制政策,中美关系恶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阻挠中国统一台湾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使中美关系紧张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 A B C D 答案: B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 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5、“另起炉灶 ”、 “分道扬镳 ”、 “播种友谊 ” B “斗智斗勇 ”、 “再次较量 ”、 “峰回路转 ” C “另起炉灶 ”、 “跨洋握手 ”、 “扬眉吐气 ” D “扬眉吐气 ”、 “跨洋握手 ”、 “冰释雪融 ” 答案: D 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派遣维和部队 参加六方会谈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 B C D 答案: D 图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标志 A世界银行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答案: B 当今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不包括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关贸总协定 ” 答案: C 19
6、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 1913年的水平( 1930年除外),这说明 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 B C D 答案: D 斯大林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个人崇拜 C高度集权,通过行政手段实施计划经济 D单一公有制 答案: C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 “新 ”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答案: C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 “和平演变
7、”政策 C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D民族矛盾尖锐 答案: 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欧共体的成立 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 A B C D 答案: A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 九国 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这表明: 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各国 B美国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C欧洲经济复兴,对美国态度强硬 D西欧实力增强,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答案: C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 “与其让苏联人的原
8、子弹来轰炸,不如自毁。 ”莫斯科大学的女学生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等待末日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任何响声和黑影都会使市民心惊胆颤。这些图画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柏林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 D “杜鲁门主义 ”的核心思想是 A扶持西欧国家 B遏制共产主义 C对付国内共产党势力 D将美国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西欧各国 答案: B 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能反映这种观点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虎门销烟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A B C D 答案: D 在一张标注为 “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 ”的
9、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 “昭和三年 ”,也就是公历 1928年。这说明 A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B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 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 答案: C 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表:传唤;第二表:审理;第三表:执行;第四表:家长权;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权;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权;第七
10、表:土地和房屋;第八表:私犯;第九表:公法;第十表:宗教法;第十一表:前五表的补充;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下列关于该法内容不正确的是 A条文比较清晰 B量刑有法可依 C保护了奴隶阶级的利益 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的权利 答案: C 古代雅典时代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元老院 答案: B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答案: A 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突出表现在 A废除丞相 B设立内阁 C废除科举制 D设置军机处 答案: D 明太祖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11、A增强对地方的控制 B健全政府职能 C强化思想控制 D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 D 文官出行图。该图反应的朝代可能是 A周 B汉 C宋 D清 答案: C 史记 秦始皇本纪曰: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反映了 A三公九卿相互制约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丞相独揽大权 D秦律严苛细密 答案: B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溯历史渊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 二夫人所生,二儿子 大夫人所生,三女儿 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王位
12、该由谁继承?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女儿 D四儿子 答案: B 清末学者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说: “中国社会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西周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A分封制宗法制 B郡县制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分封制 答案: A 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 “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他的讲演词中强调的原则是 A自由平等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司法独立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 D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指出: “中国禁烟运动 给 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
13、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落后于英国 C中国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D英国工业革命要求扩大市场掠夺原料 答案: D 一位美国记者曾感叹: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次 “伟大传奇 ”指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秋收起义 C第三次反 “围剿 ” D长征 答案: D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4、”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答案: C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 20世纪 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 “四十年前会上逢的 “会 ”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 A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 答案: A 一部历史作品中写到: “1912年元旦,下午 6时 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 11时,举行受任典礼。 ”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北京 一零一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