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安徽宿松县复兴中学高二下学期第 3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1年 9月 19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 “超级稻 ”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 926.6公斤。这表明 A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B规律是不变的 ,可变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答案: D 近年来 ,南京市充分挖掘自身丰厚的科教资源 ,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紧密结合 ,形成产学研的良性互动 ,使高校及科研院所成为企业创业的孵化器、创新的加油站。有力推动了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2、升级。这表明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创新是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案: C 2011年 12月 17日 ,朝鲜原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本已疲软的亚太股市 12月 19日全线下跌 ,其中首尔综合指数一度暴跌至 5%,至收盘仍下跌 3.43%,日股跌幅也超过 1%。上述材料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客观的 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D英雄人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案: C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上 ,人们经历了一个从 “北大荒 ”到 “北大仓
3、”,再到现在的 “退耕还林 ”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体现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随意性 B人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答案: C 2011年 12月 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来 ,我国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 ,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 现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真理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答案: C 唐代诗人元稹在诗蚁中写道: “时术功虽细 ,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 ,蚕食困蛟鲸。 ”下
4、列与上述诗句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B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答案: C 汉代思想家刘安说过: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敢于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 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 关注实际 ,突破成规陈说 独树一帜 ,与众不同 A B C D 答案: B 18世纪英国的一个修理工瓦特在维修 “纽可门蒸汽机 ”的实践中吸收了别人科学和技术上的成果 ,发明了比 “纽可门蒸汽机 ”效率高五倍、耗煤少 1/4的 “瓦特蒸汽机 ”,使人类进人了 “蒸汽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既
5、需要灵感 ,也离不开实践 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 B C D 答案: A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2011年 11月 29日在北京召开 ,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强调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 ,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答案: C 2011年 6月 2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指出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6、国家。中国之所以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是因为 创新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 B C D 答案: A 90年来 ,在党的带领下 ,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实际上 ,人民群众才是我党的 “衣食父母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党的所有工作就没有意义 ,党的一切努力也都不能成功。这启示我们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在生产方式中 ,人民群众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
7、道路 答案: D 2011年 11月 2日 ,为救跳江女子而牺牲的退伍军人牛作涛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举行。上千名群众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 ,送英雄最后一程。英雄溘然长逝 ,而他的瞬间壮举却让羊城永远铭记。牛作涛的事迹说明 A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实现人生价值以自我牺性为前提和基础 D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 答案: B 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 “笑不露齿 ,行不摆裙 ”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 ,被时下的 “张扬个性 ,展示自我 ”所取代。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
8、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D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 B 2011年 7月 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从哲学角度看 ,这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一切行为都是天然合理的 D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答案: B 2011年 7月 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 ,同时发展中
9、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规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一评价蕴涵的哲理有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 B C D 答案: B 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 ,由此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麦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尽管这些食品的形式不同 ,但在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 ,即都是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 ,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 “一餐饱 ”食品。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共性在个性之
10、外独立存在 A B C D 答案: A 、阅读下边漫画 “蚁贪 ” ,这种 “今天拿点钱 ,明天收点礼 ,好像蚂蚁搬家一样 ”的贪污行为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蚁贪 ”,即 “蚂蚁搬家式的腐败 ”。它警示我们 A必然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答案: C 俗话说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科学研究发现 ,当人的脑部受伤时 ,除了可能让伤者失去记忆 ,还有可能让伤者失去恐惧感。这证明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A B C
11、 D 答案: B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 ,既是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是因为 A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B方法论影响和支配着世界观 C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受任何制约的 D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决定的 答案: 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 ,围绕 “三农 ”的改革不断深化。先是应对 “三农 ”问题 ,接着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在致力于 “新生代农民工 ”问题。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
12、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上述论断主要说明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实践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D 提出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第一个物理模型的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板田昌一先生曾指出 ,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见解 “确实鼓励了我,使我敢于同把基本粒子当做物质的原始的观点相抗衡 ”。可见 A哲学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科学家只要认真学习哲学 ,就能取得辉煌成就 D没有
13、哲学的发展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B 8月 8日、 9月 9日、 10月 10日 ,是时下年轻一代眼中的 “黄道吉日 ”,他们都想在吉祥的日子里步人婚姻的殿堂。从本质上看 ,选择黄道吉日的做法是以下哪种世界观的体现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 答案: C 我国是一个地震、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在自然灾害面前 ,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抗灾 ,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A自然灾害是人类活动所带来的 B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C人的意识会影响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D人的意识决定自然灾害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范围
14、 答案: C 2011年 12月 9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下降 4.2%。虽然 CPI持续下降 ,但居民仍觉得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的价格持续上涨。居民感受与 CPI实际涨幅存在差异 ,这说明 A意识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 D 、 2011年中秋节前夕 ,中央高层来到基层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等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转方式、调结构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当部分以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得到最大发挥 总体数量不变 ,事物
15、内部结构的调整也会引起质变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A B C D 答案: A 2011年 12月 1日 20时 48分 ,薪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发生 5.2级地震 ,1.13万人受灾。人们普遍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准确预测地震 ,但是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这种准确预测。这告诉我们 地震运动的规律不能准确把握 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世界上有工些领域人类无法认识 A B C D 答案: C 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 ,与其说是自然世界 ,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 ,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
16、“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说明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 A 、 2011年 11月 17日 ,与 “天宫一号 ”成功交会对接的 “神舟八号 ”飞船返回地面。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过程就像一场永无止境、勇攀高峰的接力赛。在探索太空的一步步的成功中,我国的太空探索之路必将迎来最终的成功。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人类能够 穷尽宇宙间的一切奥秘 A B C D 答案: B 过去 GDP是衡量经济发展快慢的 “硬指标 ”,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 G
17、DP的缺陷 ,正在研究用综合发展指数 CDI这一更加综合、全面地反映地区发展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B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B 综合题 2011年 10月 15日至 18日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力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 ,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的发展经验。如素有 “戏剧之乡 ”“黄梅戏之乡 ”和 “文化之邦 ”美称的安徽省安庆市 ,改变了一批含有黄梅戏表演的会馆、酒楼、茶座的原有经营模式 ,按照现代演出市场的经营模式
18、 ,走平民价格路线 ,适时推出了符合不同市民口味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节目。实践证明 ,任何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 ,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其发展。 结合材料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 ,分析安庆市这种文化经营模式的可行性。( 8分) 答案: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创新意识。该市黄梅戏演出场所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 ,采用符合现代演出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 ,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因此该文化经营模式是可行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必须一步一个
19、脚印地推进其发展 ,这是重视量的积累而没有急于求成的表现 ,因此该文化经营模式是可行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于 2011年 10月 15日至 18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提出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般来说 ,只有当某一产业占一国 GDP的比重超过 5%时 ,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性产业。这些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曲于历史欠账太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 2010年文化产业仅占我国 GDP的 2.75%,与 5%的目标尚有不小距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全民族
20、文明素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 ,分析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蕴涵的道理。( 12分)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要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就是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年 10月 31日,第 70亿个人类居民降
21、临地球。 “70亿 ”的地球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曾几何时,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从家庭到国家,都渴望着人口的增加,认为人就意味着生存力、发展力。今天世界 70亿人口压力的大背景下,却是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体系负担重、经济增长乏力;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堪重负。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说明你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 8分) 答案: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矛盾各不相同。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矛盾有不同的特点,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
22、代,主要是人口不足;现在则是人口总量过大,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合理。 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复杂的人口问题本身包含着多个不同的矛盾,人口矛盾存在创造财富和消耗资源两个不同的方面。 总之,要在矛盾普遍性观点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人口问题的矛盾,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 “创新 ”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尚的象征。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 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 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 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它独特的物理外形和嵌入软件中的思想都使该设备成为了手机技术中的一项突破;开发的 ipad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
23、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 “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 结合材料,分析 “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 ”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12分) 答案: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促使新事物 的成长。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它在电脑、手机通信等领域开创了先河。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乔布斯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在个人 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 iPhone在外观、手感和功能上有很大创新, ipad产品则是结合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iPhone 对触摸屏技术给予肯定和吸取,同时在使用方面大胆革新,创造了全新的界面,方面了用户的使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够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通过创新推动了电脑行业、通信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