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3374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 C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 (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人类现象都是循环反复的 答案: A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

2、句话反映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 D 根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 8%,这表明 ( ) 人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生产力 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据已形成的经济基础和其他历史条件,是客观的 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发展速度的确定与调整,必须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进行 A B C D 答案: D 2006年 9月 23日,在孔子诞生 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

3、像定稿。孔子长相,一无相片为证,二无详细的文字记载,三无任何 DNA样本,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制作者却把孔子制作为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的憨厚的山东老者。这表明 ( ) A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B意识来源于人的大脑 C正确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 答案: A 新中国成立 60多年来,掌握了命运的中国人民以空前的力度重整祖国万里河山,彻底告别了旧中国水系紊乱、堤防残破不堪的江河状况。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意识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答案: D 我国明代大学士文嘉在今日诗中说: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

4、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主要表明 ( ) A有了质变就有发展 B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的积累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 B 下列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A B C D 答案: A 读下图。 “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 ”这直接体现了 A辩证的否定 B意识的自觉选择 C一般寓于个别之中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答案: D 一位哲学家说过: “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

5、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 )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C不同的事物拥有不同的矛盾 D感受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答案: A 唯物辩证法从来不相信任何事物,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 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 B C D 答案: B 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的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生活困难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

6、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部分制约和决定着整体 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C 掩耳盗铃的行为,否认 (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不可分的 C物质现象的可知性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答案: A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

7、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案: D 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 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 B C D 答案: B 孔子认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认为: “万物皆备于我。 ”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8、答案: B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泰勒斯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 A承认世界统一于水 B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C看到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D他超越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来看世界 答案: B 任何哲学都是 ( )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社会变革的先导 A B C D 答案: B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了普遍的繁荣和发展,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这证明 ( ) A一定的文化生活与一定的经

9、济生活不同,与政治生活也不同 B任何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精神生活的反映,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起促进作用 C一定的文化总是决定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 D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 答案: 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许多虚假 “政绩广告 ”,多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之词。从哲学上看,这种 “政绩广告 ” (

10、 ) A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忽视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的导向作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D否认了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答案: C 根据常年统计结果显示,奥运会期间正值北京多雨时节,平均每 3天要下一场雨,并有四分之一的天数为雷暴雨。根据国际惯例,比赛期间如有雷雨光临,气象部门应提前准备消雨。本次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我们都成功实行消雨。成功消雨的前提是: A充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B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 C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D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答案: B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 ) A事物

11、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真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答案: B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答案: B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 “客观实在 ”是从(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

12、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答案: C 综合题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 50年代的 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 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 2005年 10月 17日,神舟六号安全 “回家 ”。 2008年,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 2009年至 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12分) 答案: (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13、,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六 “回家 ”、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建国 60周年庆典背景的 “组字方阵 ”由 8万名中小学生组成,共表演了 41幅文字图画、 49次变化背景,相当于 50万人次的动作,要求不能出现一次失误。为确保表演成功,指挥系统有三道

14、“保险 ”,即两套电子系统和 5 000个无线耳麦,如果出现问题,指挥人员可利用系统查询到具体位置,精确到人。正是凭着 8万表演人员的默契配合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才享受到了 这样一场视觉盛宴。 用生活与哲学的联系观分析 “组字方阵 ”翻花表演取得成功的原因。 ( 12分 ) 答案: (1)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组字方阵 ”翻花表演就体现了这一点。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又会影响整体功能。这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又要重视和搞

15、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组字方阵 ”是一个整体,参加演出的每一个演员是部分,演出的成功正是正确处理 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才取得了良好结果。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优化内部结构,实现理想状态。 “组字方阵 ”这个大的系统正是通过完善的指挥设施,使 8万多名演员的动作整齐协调,实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从而保证了演出的成功。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摸着石头过河, “你们自己去搞,闯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语)。现在的区域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才开

16、始实施。如 2004年福建省 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想。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今年初国务院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全面展开。 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中由先 “闯 ”到反复论证制定规划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2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改革开放之初,建设经济特区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在实践中去探索。( 3分) (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7、体系,对我国区域发展有了规律性的认识,所以,当前促进区域发展要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制定规划。( 4分) ( 3)认识在实践基础上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制定的发展规划进行反复论证,是人们不断深化认识、追求真理的过程。这样做有助于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实践活动的水平。( 3分)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 12个 “一号文件 ”,如 2007年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问题, 2008年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009年主要是保持农业、农村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 2010年主要是改善农村民生问题。这些文件所体现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从农业税的免征到

18、给予农民补贴,从新农村建设到发展现代农业;从统筹城乡发展进而到实现城乡一体化 这些强农、支农、惠农政策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 12个 “一号文件 ”的出台及所体现的思想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14分 ) 答案: (1)12个 “一号文件 ”正确把握了 “三农 ”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出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2个 “一号文 件 ”都抓住了当年 “三农 ”方面的重点问题,体现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12个 “一号文件 ”都能正视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正视矛盾而不回避和掩盖矛盾。 (4)12个 “一号文件 ”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都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发展,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体现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