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3375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见面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 A大儿子 B小儿子 C都可继承 D都不可继承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在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继承权力的问题上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 (正妻 )所生的长子,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根据材料判断

2、“二儿子 ”是嫡长子,故继承周王的王位和家业的是 “二儿子 ”,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宗法制。 点评: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继承权力的制度就是宗法制。第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合一;第二,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严格嫡庶长幼之分,亲疏之别;第三,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第四,族权与王权统一,周一辈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第五,只适 用于姬姓,但通过婚姻关系又将异性诸侯纳入其中;第六,事实上形成一种凝固的、僵化的、具有稳定隶属关系的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受到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3、 A当时广泛的绘画题材 B画家的风格和成熟的技巧 C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们对风俗画的爱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审题和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史学家关注 ”。 A、 B、 D 三项是从艺术和社会的角度阐述的,不符合题干要求,而 C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的,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书画 点评: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体现,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也是历年的重点(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 26题),高考命题主要从以下角度:( 1)文学艺术作品的名称、代表人物;( 2)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 3)文学艺术作品与社会

4、发展的关系;( 4)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线索。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洪仁 资政新篇 C张之洞中体西用论 D康 有为孔子改制考 答案: A 试题分析: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其思想概括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答案:选择 A项。洪仁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 “中体西用 ”思想;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故 B、 C、 D项不符合材料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

5、想解放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材料中读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同时对选项中的 四人及其著作中的主张、思想有准确的理解。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评论不妥当的是 A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 “打到孔家店 ”,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而不理性的;本质是

6、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其影响有其积极意义,如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等,还有其局限性,如对东西文化的全盘肯定或否定,故 A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场革命,高考命题除了考查其背景、内容、影响外,还有注意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缺乏辩证的 认识,有的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如 2011年浙江文综卷。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师夷 -器物 -制度 -思想 B器物 -师夷 -思想 -制度 C师夷 -器物 -思想 -制度 D器物 -制度 -师夷 -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

7、:根据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行分析,与此相对应的派别分别是地方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要注意:(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 “器物 ”到 “制度 ”再到 “思想文化 ”不断深化的历程;( 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

8、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实业救国 ” “民主与科学 ” “自强 ”“求富 ” “超英赶美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实业救国 ”是在 19世纪末提出; “民主与科学 ”是在 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提出; “自强 ”“求富 ”是在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提出;“超英赶美 ”是在 20世纪 50年代提出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思想主张要注意分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分阶层(地

9、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顽固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进行分类记 忆,抓住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并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的兴民权相比,主要区别是 A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B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同 C国家的政体不同 D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反对民族压迫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国家的阶级实质两者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法国家,故两者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同。旨在考查学生对革命派与维新派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

10、提出的民权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考点: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 点评: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有差异,高考试题要求认识 两者不同的表现,以及理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特点。 世界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实力的衰落 B西欧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 C中国的崛起 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世界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根本原因 在于 世界 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

11、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考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 1)关于美苏争霸期间的多极化趋势,高考主要考查其表现,主要包括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 2)苏联解体后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高考试题一方面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另一方面重视考查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认识 “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主题。(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基础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世界主要政治力量无不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高考试题重视对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 从世界历史发

12、展的研究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答题方向: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角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表明了其职能主要是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服务,故 C 项最正确; A、 B 两项是说的对美国的作用,不是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 C项是其对世界的历史意义, D项是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点评: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除了把握其形成

13、的背景、内容、影响及瓦解外,还要注意:( 1)区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差异;( 2)注意与今天国际金融动荡、人民币升值等社会热点相联系进行多角度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日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要大 量的赔款给日本,为了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

14、折发展,多以非选择题的综合试题,从纵向上看,要求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从横向上看,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社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考查经济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两个大的影响是 A项、 C项,它

15、们是并列的,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A项是对欧洲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影响。 C项是对世界的影响,而且影响至今。 B项是当时最直接的影响, D项不是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 类的近代史,在西方史学界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中西史学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国史学界对新航路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高考试题主要通过以下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1)史观的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有罪恶说,也有进步说,其争议的根本之处在于史观的不同。文明史观强调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一般对新航路开辟给予较高的评价,而革命史观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的灾难。(

16、2)中国的角度:新航路开辟与中国联系密切,首先中国的罗盘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没有抓住新航路开辟的机遇,仍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 。( 3)世界市场的角度: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它与三次科技革命一起构成了一幅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蓝图,高考命题站在这一角度结合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分析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

17、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答 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原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生产的商品远远的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考对其考查非常密集。( 1)从英国的角度,工业革命是英国崛起的重要表现,是英国政治、经济、科技、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高考命题往往站在大国崛起的角度,要求学生正确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

18、方面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贫富分化的加剧。近几年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3)从全球的角度,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步伐。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影响。 面对 20世纪 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 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重 在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中,市场经济制度是体制上的保障,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建立全球范围内的

19、市场经济制度,所以,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失衡;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 现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消弱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很有争议的进程。( 2)把握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所说

20、的 “地球村 ”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大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球村 ”反映了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说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了。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除了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影响外,还要注意其本质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也是命题的方向之一。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

21、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来判断应选 A。 B、 C、D与题意不符。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他们使儒家 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经世致用的主张符合其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 点评:经世致用,这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其特点是主张为学应求务实;统治者应 “严以治吏 ”,关注民生;经济上提出 “工商皆本 ”的主张,反对 “重农抑商 ”,提出 “

22、工商皆本 ”的学说,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 “民生之本 ”,应 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曲阜是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故乡,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直到今天还对世界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下面对孔子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A孔子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 “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C孔子思想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 D孔子思想在战国时被确立为正统思要 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孔子代表的是当时没落贵族的利益,不能适应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儒家思想在汉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故 A、 C、 D错

23、误。 “仁 ”和 “礼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点评: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高考命题不仅集中在对其思想观点的考查,还要注意其思想观点产生的背景(如 2012年浙江文综)和其思想观点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的两家意义。 汉朝的内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时不存在宰相一职,故 A排除;汉朝的内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都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的机构,

24、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特点,故 B项不正确,答案:选择 C项; 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 考点:本题考查从汉至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点评: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有三个角度:( 1)准确理解具体政治制度的运行程序,如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科举制度等;( 2)分析各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要求考生既要看到其共同反映的趋势,又要看到每一朝代的不同特色;( 3)比较不同时代的官吏 选拔机制,认识各个朝代官吏选拔的标准的不同及其作用。 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

25、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制 ”都是制度的意思,秦朝开创了郡县制,在封建王朝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巩固了统治。周朝的失利在于分封制度,导致天子的权利过于分散,出现下强上弱的尾大不掉的情况,因而春秋战国时期,以及汉代初期都出现了战乱频繁的状况。政是政策的含义,它包括了制度,秦的政策有积极的一面,比如统一度量衡,创制郡县制,统一文字等等,但是律法等是极为苛刻的法家制度,人民总体上得不到休养生息,因而出现了秦的短命。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点评:高考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

26、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 1)中央集权制的特点:高考命题将分封与郡县制进行比较,要求考生认识两者的异同,从而归纳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即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高考试题一般从积极方面进行考查,要求考生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对稳定政局和国家统一的积极意义。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D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 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在变化中最主要的变化是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引起主

27、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的变化,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

28、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4)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A赔

29、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 2100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二亿两白银;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因此,赔款、割地、开通商口岸都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二者最大的不同在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有关内容的识记和比较能力,要求在记 忆和

30、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把握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的说法。这里的 “历史红 ”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人民军队的诞生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 1921年,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期,故 A不正确;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重要活动,故 B不正确;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 C项不正确;从材料信息 “井冈山 ” 可知, “历史红 ”指的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的创建 ”,故答案:选择 D项。 考

31、点: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 “工农与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为,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要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名称的辨析,如 “革命根据地 ”、 “敌后抗日根据地 ”、 “解放区 ”。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专制统治没有结束。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

32、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的意义。 点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1)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最能体现工业文明发展趋势的历史事件, 2011年辛亥革命 100周年,因此,近几年高考试题对辛亥革命的考查较多;( 2)从横向上看,辛亥革命对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考试题重视综合考查辛亥革命对政治、经济、 文化的影响,强化通史意识;( 3)从纵向上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别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高考试题要求学生比较三个阶级革命纲领的异同,认识三者不同结局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创设了中国特色的社

33、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B、 C、 D四项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点评:关于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高考考查主要集中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基石,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三大制度形成的过程,认识其源头和发展演变;(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苏联有很多相似之

34、处,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苏维埃制度,高考重视对两国政治制度比较能力的考查,认识民主集中制是两者最大的相似之处。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另起炉灶 ” D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故B项不正确; “另起炉灶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中苏关系恶化,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条件,故 D项不正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本题

35、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点评: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近年高考重点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成就等,在复习过程要注意:( 1)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 2)理解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一边倒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3)把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 “求同存异 ”方针。 假如你有幸游历古代希腊的城邦 ,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A公共场所的演讲和辩论 B奥林匹克运动会 C皇帝出行时壮观的场面 D美轮美奂的雕塑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8至前 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

36、个城邦国家,雅典是其中之一;公元前 8 至前 7 世纪雅典实行奴隶制共和制,没有皇帝,故 C 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关于雅典民主政治,高考对其考查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主要有如下角度:( 1)原因:要求学生从地理、城邦、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等角度分析雅典民主制形成的原因;( 2)特点: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很多高考试题将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政体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认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3)评价:要求考生既要看到雅典民主制的积极影响,又要看到其直接民主制的消极影响。 下 列关于美国 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

37、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87年宪法是一个先进的宪法,但不是一个完美的宪法,它没有规定人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承认了奴隶制的存在,黑人和印第安人没有完全的选举权,南北战争后,政府才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废除了奴隶制。故 C项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点评:美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考点不仅仅是重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角度很多;( 1)从大国崛起的角度看,认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和巩固对于美国崛起的重要意义,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8、( 2)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将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国辛亥革命联系起来,认识美国政治体制建设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3)从模块综合的角度看,启蒙思想对美国政治影响很大,要求学生认识启蒙思想的观点是如何在美国政体中体现的。( 4)从全球史观来看,美国建立共和政体时,君主制 在整个世界占有绝对优势,由此,理解美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世界意义。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主要题中关键词

39、和关键语句: “贵族 ”、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 ”,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统治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 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点评:关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高考命题集中考查其确立的背景、确立过程、特点及其影响方面,考查方式多以评论性语言等文字材料形式进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尝试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D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答

40、案: A 试题分析:世界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尝试是巴黎公社,故 A项不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B、 C、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点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高考命题的角度有:( 1)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角度不同,结论也有差异: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的角度看,它是第一个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站在现代史观的角度看,它为俄国的现代化开辟新道路。( 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很大,高 考试题重

41、视中外知识的联系,比较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要求考生认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3)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异同点的比较也是高考命题的角度之一。 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标志着世界多极化 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最主要意义应从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来看,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严重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从而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欧洲联合、日本不是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故 、 、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42、局的演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 “极 ”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 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来理解。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

43、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 战争史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

44、政治理论 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 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 1)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 4分) (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 6分) ( 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国家分别采取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 6分) ( 4)材料一宣称其民主是 “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 ”,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 1)奴隶制公民民主(制),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人民民 主专政(制)

45、。( 4分) ( 2)同: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部门的事权有一定分工。( 2分) 异: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个人独裁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 4分) ( 3)材料一的措施: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津贴制度等( 3分)。材料四的措施: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 4)材料一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不是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少数人的民主。(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是对古代雅典、中国古代唐朝、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的考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 2)问解答时要注意

46、二者的共性,即中央集权,而且中央内部有权力的分工,分析不同点时要注意其实质,一为专制政体,一为民主政体;第( 3)问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设立的能保障民主的政治制度,对雅典来说,着重指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来保障民主的实施,对中国来说,着重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民主的实施;第( 4)问结合雅典民主政治 姝局限性,即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能够判断其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

47、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对于政治文明史,高考考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如三省六部制,君主立宪制等;( 2)从纵向上看,高考试题着眼于某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如 2011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考查。( 3)从横向上,考查的重点在同时期中 西方不同政体的比较,如雅典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建立原因、内容、影响方面的不同;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确立的不同政体比较。( 4)把政治文明与物质(经济)文明、精神(思想文化)文明相联系考查历史阶段特征。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 20世纪 20年代至 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三: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9分) (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对策?( 3 分)其实质是什么?( 3分) (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分) 答案: ( 1)经济危机( 2分)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