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届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下列国旗的变迁深刻体现的是 清黄龙旗 中华帝国国旗 民国五色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A中国领土的变化 B人民地位的变化 C思想文化的变化 D国家观念的变化 答案: B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 “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 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 A 19世
2、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 “垄断 ”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 C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的消除 D生产关系的调整 答案: D 工业革命使 “东方从属于西方 ”,这一说法的实质是 A亚太地区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 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 C亚太地国家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 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 D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一趋向是指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答
3、案: C 鲁迅先生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就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 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 ”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C .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 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答案: A 2007年 6月,广东 “开平碉楼与村落 ”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 1921年至 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 940座,占总数的 51.2%,而 1932年至 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 114座,占总数的 6%。 1932年至 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对华侵
4、略的开始 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西方国家经济萧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经历了近 90年的发展史 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 B C D 答案: C 下表为 1870 1900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年份 世界总里程 欧洲 美国 1870 210000 105000 85272 1880 373000 169000 144000 1890 617000 224000 269010 1900 790000
5、 284000 320133 B 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答案: C “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 ”该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最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手照片中反映外交礼仪的是 毛泽东与田中角荣 周恩来与尼克松 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 胡锦涛与连战 A B C D 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加
6、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加速了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带来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的传入并广泛种植 B “湖广熟,天下足 ”取代 “苏湖熟,天下足 ” C苏州丝织业 “小户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 ”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 C 从西周的 “田里不鬻 ”到战国时期的 “民得买卖 ”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的增加 B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答案: D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
7、;氏于谥,则文武成宣 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名 答案: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 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表现 的阶级属性不同 答案: C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三位的应该是: A孙建国 B周跃进 C李援朝 D钱红卫 答案: B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
8、时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在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的本质是 A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B国家实力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础 C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英国 D香港问题解决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答案: B “当今世界 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 5万亿美元,日本 3万亿美元 这 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是离不开 5:5:3的合作。 ”这一言论表明日本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答案: B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
9、的其他体系。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需求之满足。 ”这些说法应出现于 A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苏联解体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 C 我国古代农业是一种典型 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农具的改进 B技术的提高 C小农经济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推动 答案: A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 义在于 A “一国两制 ”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
10、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答案: B 齐国管仲说: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 “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答案: D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
11、推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 D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日关系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 13分)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据报道, 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 144亿美元, 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 150亿 -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福建省 莆田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历史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