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 “宗 ”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宗法制指的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划分政治权利,即材料所述 “宗,尊祖庙也。 ”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袁世凯称帝 D五卅惨案的发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史实的认识,五四运动是
2、 1919年 5月 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五四运动爆发, B, 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毛泽东曾经指 出: “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 A在民主革
3、命中的作用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干部条件。故 A 符合题意。 BC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党和文化或者社会主义的相关的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1927年 8月 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联系课本,应该指的是 D项南昌起义。故 C项正确。
4、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南昌起义(课标外)。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通过 A “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5年 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遵义会议(课标外)。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
5、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里 D受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结合 1858 年中英 天津条约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说清政府当时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明显不符合史实,故首先排除 A 答案:。 天津条约 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夷 是旧时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种蔑称,从材料中的 “自不得提书 夷 字 ”,可知西方
6、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 “天朝上国 ”自居的规 制,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 “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 ”, 租界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是在半殖民地斗封 建的社会才有出现的现象。这
7、样的地区一度畸形繁荣进一步证明中国近代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A不对,题干中说 “一度畸形繁荣 ”,落后性无从体现; BD不对,这是对表面现象的肤浅理解,没有抓住本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影响(课标外)。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资政新篇内容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C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兴办保险事业 D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答案:
8、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必须能体现出 “抗灾意愿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体现的都是如何分田的问题,为体现抗灾意图。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兴办保险事业 ”体现的是抗灾意愿。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课标外)。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 “猪尾巴 ”、 “满奴 ”。这说明 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政治革命
9、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里通外国 ” “汉奸 ” “封建余孽 ” “满奴 ”这些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字眼,故此题主要反应的是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与 无关。从材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留长辫子被认为是 “满奴 ”,是清朝的象征; “断发 ”使得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留长发被人们耻笑为 “猪尾巴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都是正确的。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课标外)。 毛泽东指出: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10、”这种 “姿态 ”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指导 B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具 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故选 D 项。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 A 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 B 项。 C 项是原因之一,不是表现,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
11、主权 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 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 “还我青岛 ”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要求即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上列事件都体现了爱国主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
12、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答案: B 试题分析: 学生容易因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理解不够准确和审题不清而误选 C。开放通商口岸能满足列强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但如果不迫使中国降低关税,这样的需求很难甚至不可能得到满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 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 山海关。 ”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
13、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内容中允许列强 “留兵驻守 ”条款的 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 “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4、答案: A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可知费正清此段话 ,主要是赞扬科举制的 “大公无私 ”“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所以选 A项。科举制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在科举制产生之前西汉不也强盛过吗?所以 B项、 D 项均表述错误, C 项与主题也不符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B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D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
15、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得到改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 “画外音 ”,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合适 (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建立中华民国,同时为了限制袁世凯又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
16、阁制, C项叙述不符合这部约法内容,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台湾每年举行庆典, “举办升旗典礼及 ”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 (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保路同志军起义 D同盟会起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 “台湾地区 ”将 “双 十节 ”作为 “国庆 ”日,是为了纪念 1911年 10月 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其他三件事发生的时间都不是在 “双十 ”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安置子弟
17、功臣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封制作为西周重要政治制度,其主要意义在于巩固统治。 B、 C两个选项与分封制的内容明显不相符合,周初分封的对象不仅有同姓王族,还有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这些受封的诸侯 控制着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A选项是周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与周王关系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诸侯国的义务,是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的具体化,它不是分封制的目的,这是一个干扰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管理军事 B监察百官 C执掌群臣奏章 D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答案: D 试题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省 周口市 中英文 学校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