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3544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 “宗 ”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宗法制指的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划分政治权利,即材料所述 “宗,尊祖庙也。 ”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袁世凯称帝 D五卅惨案的发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史实的认识,五四运动是

2、 1919年 5月 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五四运动爆发, B, 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毛泽东曾经指 出: “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 A在民主革

3、命中的作用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干部条件。故 A 符合题意。 BC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党和文化或者社会主义的相关的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1927年 8月 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联系课本,应该指的是 D项南昌起义。故 C项正确。

4、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南昌起义(课标外)。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通过 A “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5年 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遵义会议(课标外)。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

5、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里 D受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结合 1858 年中英 天津条约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说清政府当时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明显不符合史实,故首先排除 A 答案:。 天津条约 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夷 是旧时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种蔑称,从材料中的 “自不得提书 夷 字 ”,可知西方

6、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 “天朝上国 ”自居的规 制,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 “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 ”, 租界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是在半殖民地斗封 建的社会才有出现的现象。这

7、样的地区一度畸形繁荣进一步证明中国近代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A不对,题干中说 “一度畸形繁荣 ”,落后性无从体现; BD不对,这是对表面现象的肤浅理解,没有抓住本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影响(课标外)。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资政新篇内容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C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兴办保险事业 D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答案:

8、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必须能体现出 “抗灾意愿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体现的都是如何分田的问题,为体现抗灾意图。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兴办保险事业 ”体现的是抗灾意愿。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课标外)。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 “猪尾巴 ”、 “满奴 ”。这说明 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政治革命

9、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里通外国 ” “汉奸 ” “封建余孽 ” “满奴 ”这些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字眼,故此题主要反应的是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与 无关。从材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留长辫子被认为是 “满奴 ”,是清朝的象征; “断发 ”使得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留长发被人们耻笑为 “猪尾巴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都是正确的。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课标外)。 毛泽东指出: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10、”这种 “姿态 ”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指导 B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具 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故选 D 项。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 A 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 B 项。 C 项是原因之一,不是表现,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

11、主权 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 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 “还我青岛 ”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要求即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上列事件都体现了爱国主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

12、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答案: B 试题分析: 学生容易因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理解不够准确和审题不清而误选 C。开放通商口岸能满足列强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但如果不迫使中国降低关税,这样的需求很难甚至不可能得到满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 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 山海关。 ”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

13、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内容中允许列强 “留兵驻守 ”条款的 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 “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4、答案: A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可知费正清此段话 ,主要是赞扬科举制的 “大公无私 ”“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所以选 A项。科举制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在科举制产生之前西汉不也强盛过吗?所以 B项、 D 项均表述错误, C 项与主题也不符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B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D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

15、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得到改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 “画外音 ”,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合适 (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建立中华民国,同时为了限制袁世凯又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

16、阁制, C项叙述不符合这部约法内容,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台湾每年举行庆典, “举办升旗典礼及 ”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 (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保路同志军起义 D同盟会起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 “台湾地区 ”将 “双 十节 ”作为 “国庆 ”日,是为了纪念 1911年 10月 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其他三件事发生的时间都不是在 “双十 ”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安置子弟

17、功臣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封制作为西周重要政治制度,其主要意义在于巩固统治。 B、 C两个选项与分封制的内容明显不相符合,周初分封的对象不仅有同姓王族,还有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这些受封的诸侯 控制着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A选项是周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与周王关系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诸侯国的义务,是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的具体化,它不是分封制的目的,这是一个干扰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管理军事 B监察百官 C执掌群臣奏章 D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本题属于直选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 C是秦代御史大夫掌握的职权, A属太尉的职守, D是宰相的职能,故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 汉书 地理志言: “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 ”这说明秦朝采取的制度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力和对分封制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秦朝为了避免“为诸侯所丧 ”,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了郡县制。材料中 “周制 ”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据所学知秦的措施是 “废分

19、封,行郡县 ”。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汉朝初期,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A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 B设三省六部 ,分散相权 C施行科举制 D设立军机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据所学知汉初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措施是 “中外朝制度 ”, B为隋唐的措施, C为隋以后逐渐形成的, D为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 从元朝疆域图看 ,元朝宣政院管辖的地方有今天的 A台湾 B河北、山东 C西藏 D新疆 答案: C 试题分

20、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和读图的能力。 “元朝疆域图 ”中 “宣政院辖地 ”对应今天 “西藏 ”。故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 中国古代的内阁创立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较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据所学知 C为正确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创立内阁。 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分析、比较、理解能力。解此题需要掌握自秦汉以来

21、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然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能体现出演变的基本趋势。 为秦朝中央集权的内容,不能体现出演变的基本趋势。故 D为正确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演变趋势(课标外)。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反帝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 ”即可判断这一事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项主要目标是反清, CD项与材料 “第一次 ”等信息不符,因此 BCD均错误。 考点: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22、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痛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他写道: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此处的 “文明人 ”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的时间 1861年和雨果在信中提到的圆明园,可以判断出这一罪行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据此可知信中的 “文明人 ”指的是英法联军。本题容易误选 C项,解题时应明确八国联军是在 1900年进入北京的,这时距圆明园被烧已经四十年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项。 考点:近代中

23、国的民 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的关键词眼 “往事 ”, “去年今日 ”, “割台湾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割台湾是指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而马关条约是 1895 年签订的,所以往事是指 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本题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反映农民阶

24、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强烈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原道醒世训 C资政新篇 D原道救世训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原道醒世训和原道救世训 均为宣传太平天国运动而作的理论著作,资政新篇为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资本主义方案,并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故 A 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 国运动(课标外)。 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两大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A群众基础 B救国主张 C革命矛头 D革命方式 答案: C 试

25、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历史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课标外)。 1851 年和 1911 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 ( ) 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51年和 l911年发生的革命运动

26、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前者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在革命过程中都采取了暴力这一手段。 A、 B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 D不符合辛亥革命。故 C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课标外);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原因、性质、影响和结果(课表外)。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 ” 蔡邕独断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27、“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 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 赵翼檐曝杂记卷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材料一中 “皇帝 ”称号是谁建立的?根据材料二分析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 ( 2)军机处这一机构是哪一皇帝设置的?它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4分 ) ( 3)在我国,君主专制结束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

28、 (4分 ) 答案: ( 1)秦始皇( 2分)大权独揽、皇权至上等( 2分)( 2)雍正帝( 2分)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分)( 3) 1912年( 2分)辛亥革命,清帝退位。( 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课本可知 “皇帝 ”称号是 “秦始皇 ”所建;第二小问皇帝制度特点,依据材料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并结合所学进行概括解答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2)主要考查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依据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或根据所学知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第二小问军机处的影响,可结合课本中我们对于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军机处的职能及特点等

29、方面的学习进行进行综合回答即可;( 3)我国君主专制的结束,要结合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来进行解答,根据民主革命的历程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从而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其标志性事件显然应该是清帝退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30、,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 (1928秋 ) 材料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材料六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 “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 ”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6分

31、) (2)材料二中 “四百万人同一哭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诗作者写于何时?表达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6分 ) (3)材料四中 “黄洋界上炮声隆 ”,从而创 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8分 ) (4)材料五中这次 “远征 ”指哪一历史事件?。 (2分 ) ( 5)根据材料六,如何理解五四运动 “补课 ”和 “起点 ”(6分 ) 答案: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

32、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6年。( 3)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夺取 “中心城市 ”;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 4)红军长征。( 5)第一次巨变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因此五四运动是 “补课 ”;第二次巨变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运动是 “起点 ”。 试题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来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的“海边五口又通商 ”“问君港岛可曾留 ”、材料二中的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中的 “辛酸一九零一年, 八寇强迫条约签 ”

33、等信息很容易能够得出答案:;社会性质的变化可结合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2)依据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而造成 “割台湾 ”的原因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割台湾 ”是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依 “去年今日割台湾 ”可知该诗写于 1896 年,所表达的情感甲午战争的影响可得。( 3)材料四选至毛泽东的西江月 井冈山 (1928秋 ),是对井冈山斗争的讴歌,据此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这条新道路指什么,在根据所学知之前的道路显然是中心城市路线,根据哲学原理可知 这种转变说明的道理。( 4)材料五选至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据此可知 “

34、远征 ”是指 “红军长征 ”(5)本题要结合 “五四运动 ”的性质,并抓住材料中 “第一次巨变 ”“第二次巨变 ”来进行解答,第一次巨变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因此五四运动是 “补课 ”;第二次巨变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运动是 “起点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性质(课标外);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