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古代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工业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故选 B。 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是自己消费,与市场联系较少; C项错误,工业经济是在 19世纪以后在世界上出现的; D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在 14世纪才开始出现。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点评: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
2、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18世纪 60年代,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项是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的霸主。在 1588年,西班牙 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衰落; C项是 17世纪的霸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到了 18世纪 60年代,七年英法战争结束,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确立。故选 D。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
3、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为荷兰,荷兰主要是通过组建商业公司的形式进行扩张的,商业交通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C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D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故选 A。 B项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CD项也是蒸汽机使用之前的发明成果,但是不是以机械为动力,因此不能以它们为标志。 考点:工业革
4、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为标志,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从此人类的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欧洲首次普 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等交通工具,工厂纷纷建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煤炭使用量的增加。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 C汽车 D电视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的成就是蒸汽机的广泛的使用,故选 A。 B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D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考点:工
5、业革命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使用蒸汽机为动力,新式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和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两次工业革命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人类最终进入了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不断地扩大。西方列强对世界的侵略进一步加剧。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对美国开出应对 “大萧条 ”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错误,计划经济是苏联实行的经济模式,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明显不符合美国的制度; B项供给学派的观点,是 20世纪 70年代出现于
6、美国的学派; C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的政策,与题干明显不符。 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 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创立者是 A亚当 斯密 B凯恩斯 C罗斯福 D列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7、项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因此 A项错误; B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支出,扩大消费,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故选 B; C项是干预经济理论的实践者; D项创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凯恩斯主义 点评:在经济危机面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扩大消费,通过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恢复经济。这一理论和罗斯福新政不谋而合,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通过扩大政府财政开支的作用来调节生产。在 70年代,凯恩斯主义退出主流经济思想。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A破坏了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B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 C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D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答案:
8、 B 试题分析: 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量征集制,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巩固了工农联盟; 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主张用市场的手段 发展经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发展经济为壮大社会主义服务,并非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主张间接过渡。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此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的主要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在苏联改革中,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的是 A赫鲁晓夫 B
9、勃列日涅夫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A 试题分析:苏联改革的过程中,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的是赫鲁晓夫,在改革的过程中推行了种植玉米运动; B项是把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C项是斯大林体制的创立者,在他任期内并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项主张对经济全面的改革,最终失败,苏联解体。 考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三者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都需要掌握。 在下列各项中,合
10、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现今区域集团中合作化水平最高的是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B项是单一的经济组织; C项是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但是合作化水平没有欧盟高; D项是一个论坛性的经济组织。 考点:区域集团化 点评: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区域集团遍布全球各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除了掌握区域集团化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也要掌握。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都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
11、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 ”为此,我们应该 A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B团结一致投身反全球化浪潮 C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寻求帮助 D争取加入 “关贸总协定 ” 答案: A 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此我们只有积极地参与别无他途。故选 A。 B项错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 C项错误,只有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改变贫富差距; D项错误, “关贸总协定 ”是世贸组织的前身,加入世贸组织也不会自然的改变当今经济秩序的缺陷。 考点:全球化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12、,逐步的发展;在 20世纪 90年代,全球化加速。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但是全 球化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既要看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等超级大国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对自己有力的一面,只要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 WTO的前身是 A欧佩克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 “关贸总协定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关贸总协定是当今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 1947年建立,在1994年发展成为世
13、贸组织。故选 C。 A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 BD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世贸组织 点评:世界贸易组织, 1994年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 ,以取代成立于 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目前拥有 158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 97%,有 “经济联合国 ”之称。 2009年发生于希腊的 “债务 ”危机在几个月内很快波及世界,酿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也明显地收到了影响。这充分说明 A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霸主 B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C经济区域集团化对
14、世界影响在加大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发生的债务危机很快的波及到全世界甚至是中国,这说明全球的联系不断地增强,全球化加速。故选 D。 A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美国的相关情况;欧债危机蔓延并非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而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一国发生危机,很快会波及到全世界。 考点:全球化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在 20世纪 90年代,全球化加速。全球化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是其消极影响也需要关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会带来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
15、 2、危机蔓延的问题; 3、发达国家污染转移的问题; 4、文明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 1519 世纪非洲的精壮劳动力锐减,其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 B自然移民 C疾病流行 D部族仇杀 答案: A 试题分析: 15 到 19 世纪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贩奴运动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大量的黑人奴隶被欧洲人从非洲贩卖到美洲,造成了非洲黑人这一时期精壮劳动力减少。故选 A。 B项错误,自由移民主要是欧洲向美洲移民; C项主要是美洲印第安人; D项不符合事实。 考点:贩奴运动 点评:奴隶贸易发生在资本主义进行原始积累的时候。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和巨额的财富或货币资本。美洲被发现,英国
16、等殖民主义国家又把美洲作为巨额财富的来源地。大量土著居民如印第安人被杀害后,劳动力锐减,黑人奴隶贸易发展起来。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正确的是 A陆路到海路 B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 C南欧到北欧 D波罗的海到大西洋沿岸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传统的商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变成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商业城市衰落,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法国等国发展起来。故选 B。 ACD项均不符合史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省 永顺县 第一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