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熏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不但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大家,而且流派纷呈。回答题 【小题 1】儒家追求创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以下言论体现了儒家这一主张的是 “仁者爱人 ” “贵贱有序 ” “克己复礼 ” “无为而治 ” A B C D 【小题 2】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小题 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 “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 “善是
2、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制 【小题 4】当时儒家 “民本思想 ”与智者学派的 “人文主义 ”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小题 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 “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
3、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B 【小题 5】 B 试题分析:【小题 1】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 “仁者爱人 ” “贵贱有序 ” “克己复礼 ”都是儒家思想, “无为而治 ”为道家老子的主张,因此选 A。 【小题 2】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漫画材料再现史实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图一体现了 “舍生取义 ”的思想 属于儒家 图二体现了 “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 ”的思想 属于道家 故 B项正确。 【小题 3】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苏格拉底认为 “知识即美德 ”,为了扩充人
4、的善性,要加强道德教育。因此选 A。 【小题 4】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在等级秩序下。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等级秩序打破, 封建专制的等级秩序正在形成;智者学派的人文思想是民主秩序下。当时正处于雅典民主制度的高潮时期。因此选 B。 【小题 5】文艺复兴时期是在 14、 15世纪兴起,其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工业经济形成是指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展后,排除 ;文艺复兴并没有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排除 。因此选 B。 考点: 【小题 1】儒家思想 【小题 2】百家争鸣 【小题 3】儒家思想、古希腊人文主义 【小题 4】儒家 “民本思想 ”、智者学派的 “人文主义 ” 【小题 5】宋明理学、文艺
5、复兴 点评: 【小题 1】维护祖国一统的大一统的思想,容易 和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一些热点问题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 【小题 2】此考点非常重要,近年的命题率很高,也是今后高考的重点,要认真复习。其中主要把握:老子在思想上的贡献,孔子思想要全面掌握,各学派思想家的主张、含义、评价等。 【小题 3】从命题角度上看,把中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 【小题 4】高考命题视角。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影响的角度命题;从构建和谐 社会这一热点问题出发
6、考查孔、孟的民本思想。 【小题 5】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是高频考点。 立意 非选择题题量逐步加大,总体难度偏大,注意与政治学科知识结合,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并注意与西方人文主义的纵向比较。 下图是孙中山的题词。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五四运动 提出新三民主义 领导北伐战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 不对,领导五四运动的是陈独秀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对,孙中山于 1925年 3月去世,而北伐战争开始于 1926年 7月,因此排除后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高考命题
7、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本单元的复习一定要高度注意。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内容和人物上,试题形式主要呈现为文字材料型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自由平等 B民主科学 C物竞天择 D中体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近代革命派的思想; C是进化论的思想; D是洋务派的思想; 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反对专制,倡导科学,反对愚昧。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近年来,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故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 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从命题角度看,高
8、考仍将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近代主要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及地位的考查;有可能将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注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考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 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不对,新三民主义属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D不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 ”思想时间更靠后,因此选 B.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毛泽东
9、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可用下面方法概括: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 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流行语往往反映
10、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 B放卫星、超英赶美 大跃进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 “ 文革时期 ” D经济特区、互联网 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 A表述不对,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选 A。 考点:新中国教育、经济、文化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
11、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1964年 10月 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 “星火燎原 ”, 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 B表述不对,星星之火发表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毛泽东
12、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此选 B。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从综合点来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相联系,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和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则与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联系,考查 “中国特色 ”的必然性及其内容。 贯穿 “工农武装割据 ”、 “三大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党的领导,反对右倾和 “左倾 ”机会主义 C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D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 “工农武装割据 ”、 “三大改造 ”、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因此选 C。其他三项都不是共同点。 考点: 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 点评:从高考考查重点看: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考查较多,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试题多以选择题居多,也能与其他专题联系以材料题出现。从命题方式看:主要是以图文或文字材料入手,考查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实行、沿革变化及其特点、历史作用,但重点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介农夫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钱三强 C袁隆平 D邓稼先 答案:
14、C 试题分析: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因此选 C。其他三项都属于 “两弹一星 ”工程的科学家。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预计在 2013年的高考中有可能在此出题。复习时重点 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原因,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并联系古代、近现代的科技成就,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 联系 “神舟 5号 ”“神舟 6号 ” “神舟 7号 ”,理解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 . 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第一
15、课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 ”飞船进太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表明国防力量提高但与航天科技无直接关系;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神舟五号 ”于 2003年 10月 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相比而言,答案:为 D项。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核能技术 1964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
16、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1964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841994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航天技术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9 “神舟 ”号飞船 4次无人飞行成功 2003年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17、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生物技术 1965年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 12月月考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实行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实行民主和共
18、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在反封建问题上都有不彻底性; B适用于新文化运动,不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D不适用于维新变法,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三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从命题角度看,高考仍将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近代主要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及地位的考查;有可能将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注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考查。 明确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 AB是林则徐组织人编译的外国著作; D是维新派梁启超的文章,主张变法图存; C符合题意,魏源于 1842年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 “师 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 2.抓住一条主线 ,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把握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的主题内容的变化 ,即理解从 “器物 ”到 “制度 ”到 “思想文化 ”的历程 . 3.分类归纳近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在近
20、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比较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及差异 ;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理解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回答题 【小题 1】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小题 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 “仁政 ”学说 B “天人感应 ”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
21、 ”思想 【小题 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小题 4】李贽以 “童心 ”或 “真心 ”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外在的教条,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下列是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22、 3】 B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A强调等级观念, C强调启发式教学, D强调重义轻利思想,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符合题意,体现孔子 “仁 ”的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协调人际关系。 【小题 2】 A是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B是体现天人合一, D强调学问解决现实问题, C符合题意,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忠孝仁义以维护统治秩序。 【小题 3】宋明理学强调道德的修养,认为修养道德是成圣的前提。研究天人的关系的是汉代新 儒学;儒家 “格物 ”的目的是理解 “理 ”的含义,而非认识自然规律;宋明理学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前提,因此选 B. 【小题 4】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反封建思想。根据题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省 实验 中学 分校 12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