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 “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 ”对以上材料体现出的英国外交政策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大陆均势 C光荣孤立 D无敌国外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所说英国总是 “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 ”,说明它奉行的是大陆均势政策,这是英国想要维护其欧洲
2、霸主地位的表现。故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以色列撤出自 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 ,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 ”出自 A “戴维营协议 ” B “奥斯陆协议 ” C “以土地换和平 ”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色列侵占阿拉伯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人不能重返家园,因此阿拉伯国家提出了 “以土地换和平 ”这一原则。上述材料明显符合这样的规定,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中东战争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和海湾危机说法正确的是 A海湾危机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 “沙漠风暴
3、”的军事行动 B海湾战争的导火线是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道路被堵死 C美国绕过联合国依托北约对伊拉克动武 D是对传统战争观念的否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 “沙漠风暴 ”的军事行动是指海湾战争,其导火 线是海湾危机没能得到解决,故 A错误 B正确;海湾危机是伊科争端激化的结果,所以与 C无关; 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 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 凯南指出:苏联 “狂热地坚信 ,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他坚信 ,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 ,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 ,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及损害我国在
4、国际舞台上的权威 ,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 )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位代办所说的 “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 “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 ,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 ,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 ”是想说苏联政权要巩固一定会危及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应该遏制苏联,防止其威胁美国利益,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图
5、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系形成 B图 2:柏林墙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 C图 3: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D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三反映的是 1989年 11月 9日,屹立了 28年的柏林墙倒塌,之后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1991年冷战结束,所以 C 中的 “民间暗中交往 ”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希特勒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
6、的惟一方法。 ”基于此,德国 A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B支持西班牙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 C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希特勒的话是想说利用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敌视来摆脱经济危机和凡尔赛和约,即打着饭共产国际的旗号来扩军备战,故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 ”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台湾沦陷 D珍珠港祭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诗中的 “压降旗 ”、 “大和魂
7、葬处 ”等信息可以看出诗歌反映的是日本投降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指二战结束、日本投降的史实,故选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 “新秩序 ”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初来巴黎时 ”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是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的想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和会建立的新秩序是凡尔赛体系,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8、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1919年 1月 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发表了如 下演说: “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 (凡尔赛宫 )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 !”材料中 “生于不义 ”是指代 A普法战争 B英法七年战争 C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D法俄联合对奥作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法国总统的演说发表在 1919年,而德意志帝国出生在 48年前,据此推断应该是在 18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生于不义 ”是指通过普法战争德国最终实现了统一这一事实,故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9、 和国际联盟一样,非战公约也未能制止二战的爆发,但后来却成为审判法西斯战犯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因为其 A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 “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 ”的法律基础 B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C涉及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D制定了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答案: A 试题分析:非战公约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主要的法律基础,故选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非战公约 ” 1916年 2月新青年
10、发表文章说: “击死奥大利 (奥匈帝国 )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拄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 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联袂投入战争,唯恐或后。 ”这说明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意大利曾保持中立 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击死奥大利 (奥匈帝国 )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拄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 ”说明了 ; “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联袂投入战争 ”说明了 ,但是土耳其参加了同盟国一方作战,故排除 ; 则由 “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
11、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 ” 可以说明;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新全球史中说: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与美国一直没有签署和平协定。依据国际法,交战双方只有分出胜负后战败方正式投降,或打成平手后经谈判签订终战和平条约,才算战争真正结束。 ”这段话主要在强调朝鲜战争 A从理论上讲战争还没有结束 B没有分出胜负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所说的依据国际法,只有交战双方签订终战和平条约才能叫战争真正结束,而朝鲜战争没有签订和平协定,所以按照国际法的理论,等于在说朝鲜战 争还没有结
12、束,故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现象出现在 197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当时发生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所以因为燃料不足而导致马拉汽车,故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绝非国联的简单翻版。下列属于联合国与国联不同点的是 反映和平与发展的
13、时代主题 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强调大国一致原则都只符合联合国而不符合国联,故 符合题意; 是两者的共同点,故排除;选 A。 考点: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该图片被认为最能代表一战的主要特征,如果要通过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来概括一战主要特征,最恰当的是 A全球规模 B阵地消耗 C闪电突击 D运动对峙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 “通过图
14、片获取有效信息来概括一战主要特征 ”,而题目中的图片反映的就是士兵在挖好的战壕中作战,所以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 “科学万能说 ”时,认为 “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 1920年梁启超的观点, “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 ”应该说的是科学做过对历史或者人类有极坏影响的事情,结合时间可以知道是指 D,所以是对一战反思得
15、出的结论。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 1926年写道: “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 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在过去几年中 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一战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 ”是指一战,而这位总督的说法是指一战在 “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所以应该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英美 两国
16、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美国一向把英国视为亲密盟友和精神导师,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存在突出冲突的是 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的问题 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D德国赔款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国联成立的时候,美国希望能操纵和控制国联,而英国则最终与法国获得了国联的领导权,美国因此没有参加国联,这恰恰是两国存在突出冲突的典型事例,故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1948年 10月丘吉尔提出 “三环外 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
17、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 )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在 1948年提出的三环外交是以英国为核心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英国在二战后国际地位被严重削弱,希望借此恢复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影响力,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 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
18、,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英国的海上封锁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规律是导致一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但不是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材料也没有提及,故选 C; 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湖北 长阳县 第一 中高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