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3799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董仲舒说: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以此为度而均调之,使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 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 ”董仲舒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A消除贫富差距 B保障财政收入 C维护专制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 ”可以看出,董仲舒这一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更有效的进行国家治理,即维护专制统治。故选 C。 A项明显错误; B项是干扰项,材料确实提到财政问

2、题,但是并不是说如何保障财政收入的问题; C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点评:在古代统治者出于稳定统治的目的,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这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来越阻碍社会的进步,以至于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发展缓慢,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最终造成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 “节制资本 ”的内容,其要旨是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由此可知,其主要目的是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

3、位 D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由 “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 ”可判断新三民主义的这一规定目的是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故选 B项。 A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实行公有制;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提高政治地位的内容; D项材料未涉及。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 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解决劳资矛盾,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 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

4、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 “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 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 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 ”,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 “大同构想 ”的是 A近代中国的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对 “大同思想 ”的解释是整体主义信念,在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这种思想的是计划经济,故选 C。其他三个选项都存在着私有经济成分,故排除 A、 B、 D。 考点:计划经济体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后,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排斥市场的

5、指令性计划手段来管理经济。这种经济模式 在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也逐渐的暴漏。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是 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康德认为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 “不成熟的原因 ”、 “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 智的决心与勇气 ”,由此可知,康德强调个人运

6、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 即要放开自己的思想。故 B 项正确。 A项材料未体现; CD项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要观点。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当前邦联的不足以维持联邦: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为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据此作

7、者强调的是 A进行独立战争,争取民族独立 B实现联邦制,建立中央集权 C进行罗斯福新政,改革的必要性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迫切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联邦党人文集 当前邦联的不足以维持联邦 ”和 “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主张改变邦联制,时间应是 1787年以前。故选 B。 A项错误,当时已经独立战争结束; CD项都是在 20世纪 30年代以后,均可排除。 考点:美国的政治体制 点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废除了原来的邦联制。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确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

8、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英国 “光荣革命 ”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 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英国光荣革命爆发,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国王的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如 “征税权属于议会 ”、 “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由此可以排除 A、 C。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将立法权交予了议会;故 B 亦错。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了行政权,此选项 “任命大臣

9、 ”包含在行政权当中。故选 D。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 1688年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 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但是当时国王还有行政权。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核心,责任内阁制是其重要的特征,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梅光迪说: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 西洋货 ,不问其良否,即可 畅销 。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 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

10、忽厌恶之心,故诋毁 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 ”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中 “凡为 西洋货 ,不问其良否,即可 畅销 。 ”以及 “ 诋毁吾国固有一切 ”即可选出正确答案:。所给选项中只有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全盘否定和肯定。故选 D。 A项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为学习制度和思想; BC 项只是学习的西方的制度,尚未进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全面的学习。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特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 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传统

11、道德。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激看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等也需要掌握。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 “这一时期 ”执政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苏联的整体实 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 “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

12、露出了危 ”等信息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 ”执政的是勃列日涅夫。故选 C。 A项尚未进行美苏的全面对抗; B项时期苏联并未大规模的到处对外扩张; D项美苏关系缓和。 考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 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 ”歌词所反映的事

13、件 A出现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发生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情况 答案: A 试题分析:八百壮士事件是发生在 1937年的凇沪会战中,此时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阶段。故选 A。 B项错误,应该是在正面战场; C项错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在正面战场是台儿庄会战; D项错误,次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抗战。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雪洗了近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因煤矿主顽固的拒绝工人

14、的合理要求, 1902年 5月,美国爆发无烟煤矿工人大罢工,于是西奥多 罗斯福总统与煤矿主和工会领导人进行磋商。当时煤矿主无理的要求政府动用军队去迫使工人停止罢工,这激怒 了总统,他告诉煤矿主,他准备动用军队去剥夺煤矿主所有权,然后由军队来生产无烟煤。这表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高潮 B美国政治中出现军国主义的倾向 C总统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 D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有所扩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已经在干预劳资矛盾,反映了政府的职能在扩大。故选 D。 A项在 20世纪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后; B项错误,材料实际上反映的是政府的管理职能在加强; C项明显错误。 考点:资

15、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点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出现了私人垄断资 本主义,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的管理职能需要加强。政府开始干预、管理经济,自由资本主义思想受到冲击,在 20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清政府在 20世纪初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 1901年 6月 复开经济特科,命内外大臣保荐 1901年 8月 废八股 1901年 9月 各地书院改为大学堂、中学堂,并在各地设立蒙养学堂(即小学) 1905年 9月 宣布从次年起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 1906年 2月 太后面谕学部,实行女学,不久订立女学教育章程 以下是

16、关于这些改革措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B是清政府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 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教育改革 D培养出的新式人才巩固了清朝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表格可以看出,清政府开始逐渐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选官制度,引进了近代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反映了清政府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故选 B。 A项材料并未体现; C项错误,此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 D项错误,清政府培养的新式人才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变革 点评: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冲击 之下,中国的传统的教育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在洋务运动中开始开设新式学堂,培养洋务人才;在维新

17、变法中开办了京师大学堂等一大批的新式教育机构,虽然变法失败,但是该学堂保留了下来;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清政府也不得不顺应潮流进行了教育的变革。 下列作品中,提倡 “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 ”、 “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 ”、“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 ”、 “为艺术而艺术 ”等观念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 印象 D格尔尼卡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干给的信息来看,这种绘画的观念主张不完全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是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符合现代派绘画的风格。故选 D。 A项是浪漫主义风格; B项是现实主义绘画; C项是印象派绘画,都未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考点:近代西方的绘画 点评:解答

18、此题需要对近代西方绘画的流派及它们的特点有所了解,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辨别能力。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西方文学、音乐等也是常考的地方 下图框中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的申报月刊。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申报 月刊 政府至少应该从事 以下工作: 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 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 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 A. 欧美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 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 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展开 D. 1929年爆发的世

19、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于 A、 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 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 的。因此从时间上( “民国二十二年 ”,即 1933年)可将其排除。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 ”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 考点: 29-33年经济危机 点评: 2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从材料可以看出,已经影响到中国。各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蒋经国在苏联求学时曾在日记

20、中写道: “午饭后 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 商人开办之别。 ”据此日记内容可知当时苏联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实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可以看出,当时的苏俄是实行公有制和私有经济成分并存的,因此可以看出,此时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故选 B。 AC 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D项是农业方面,在20世纪 20年代中期,时间不符,材料也未体现。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

21、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此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的主要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全球通史中写道: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废除封建 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 ”可以看出,官僚有中央任

22、命,不在世袭,体现了官僚政治逐渐的代替了贵族政治。故选 B。 A项中的专制主义内容材料无法体现; C项说法错误,地缘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 D项明显错误。 考点:郡县制和分封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要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打破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分封制下,地方官员是世袭的,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但是在郡县制下,长官由皇帝任命,可以随时撤换,加强了中央集权。 下图是 14 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 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 A是反映

23、 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此画是根据马可波罗的口述绘制的杭州城市图,是第二手史料,因此 A错误;但是确实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在这一点上又是第一手史料,因此 B正确; C项说是欧洲的城市,显然错误;根据上面分析, D项说法错误。故选 B。 考点:史学研究:史料 点评: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 要考据佐证。哪些

24、是可信的,哪些需要佐证的,需要分清,考查的是历史研究能力的问题。 关于朱熹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的命题与王守仁 “心即是理 ”思想的差别,王守仁说: “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 ”这表明王守仁认为 A朱熹所说的 “定理 ”不是 “至善 ”的 “义 ” B至善作为道德原理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 C事物的道德秩序只是来自行动者赋予它的道德法则 D道德法则是纯粹外在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 ”可以看出,王守仁认为至善在于人的心中,是有个人决定的。故选 C。 A项错误,朱熹和王守仁的区别在于方法论上,在世界观上二者是相同的

25、; B项是朱熹的观点; D项是迷惑项,无意义。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焚书说: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 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 愿学孔子 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其夫,而公谓我原之欤? ”李贽此话的实质是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反对思想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C批判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 答案

26、: D 试题分析:原文的意思就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没有孔子之前,人们照样过日子。反对迷信孔子,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故选 D。 A项错误,个人的思想无法撼动儒学的正统地位; B项错误,李贽并未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体制; C项说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 考点:明清批判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宋明理学的僵化腐朽,出现了以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代表的批判思想家。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说

27、: “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 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 ”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思想是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抛弃了夜郎自大的天朝上国的思想 D仍满足于 “天下一统 ”的政治理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思想界状况的理解。据 “朝贡 ”等信息可知,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士大夫,对外面世界形势变化一无所知,仍做着“天朝大国 ”的迷梦,故答案:为 D项。 A项错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受到冲击而不是龚自珍时代; 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龚自珍并未认清时代大势; C项与材料相反。 考点

28、: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思想界状况 点评:从材料来看,由于闭关锁国 政策的影响,在鸦片战争前,即是像龚自珍这样有远见的士大夫也不能正确的认识时代变化的趋势,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体现了当时中国依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C天然植被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天然植被在全国范围内被破坏,反映了农耕区域的扩大,逐渐的扩展到全国。故选 D。 A项材料未体现; B项反映的只是唐朝一个朝代; C项

29、说法本身错误,并非先植被破坏然后发展农业。 考点: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 点评:春秋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了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发。在这一过程中,植被被破坏。从另一个角度看,农耕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中心逐渐的有北方到南方转移的过程,在宋朝,基本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中写道: “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 渠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 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 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现代化处于困境 B中国自强运动缺乏政治保障 C国家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30、 “渠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 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 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可以看出,兴办铁路遭遇到了重重的阻力,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处境艰难。故选 A。 B项中的政治保障材料 未体现; C项说法错误,材料明确指出是 “两宫 ”;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中国近代化历程 点评: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先进的士大夫积极地引进西方的技术,进行自强的洋务运动,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发展曲折艰难。兴办铁路,即是遭遇到如此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腐朽的封建制度之下,实现国家富强是不可能的。 阅读和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相关图表 西北地区 工矿企业 工厂数量

31、企业资本 企业工人 个数 占全国比例 万元 占全国比例 人数 占全国比例 1937年 19家 0 48 305 2 0 82 5787 1 26 1942年 546家 20 56 16931 8 8 33074 13 7 根据图表信息变化,以下分析不当的是: A此种现象的变化直接受到了抗战的影响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失衡有了质的变化 C抗战时期的西北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D. 西北工业亦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说近代化的工业布局有了质的变化明显错误。故选 B。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是由于抗战爆发,沿海工业内迁造成的;也体现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32、这位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因此 ACD都是正确的。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为了防止战争的破坏,沿海工业内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西北地区的工业的发展,在物质上保障了抗战的胜利。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有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 。行程二万通华北, 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长征,而且是中共历史上的

33、转折点,故应是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红军,挽救中国革命,故选 A。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抢;秋收起义是创建工农军队的开始;二者都是发生在 1927年;土地革命是大革命失败后从 1927到 1937年的革命武装斗争。 BCD三项明显错误 考点:遵义会议 点评:遵义会议是在 1935年 1月召开的长征途中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纠正了王明、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我党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我党

34、由幼年发展到成熟阶段。 1912 年 11 月,康有为著文指出: “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 ”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 D实行民主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 ”可知康有为认为 “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 ”是封建道德被破坏,所以他提出的方案应该是恢复传统的价值观,而不是引进西方价值观,因此 A项正确, B项错误; C项不是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中的 “大祸

35、临头 ”可知康有为反对推翻君主制度,可排除 D 项。故选为 A项。 考点: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主要的代表人物,反对暴力革命,认为中国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君主立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成为 了保皇派。在思想文化上主张恢复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康有为的思想在当时已经严重的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点评: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和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对此

36、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和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可以看出,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故选 B。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材料未涉及;材料主要说的是要实现共和,必先解放人的思想的问题, C项中的立宪与共和之争,也未体现; D项材料也未体现。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 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

37、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简答题 ( 14分)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 “中华民族 ”的概念。( 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 全球文明史(皮特 N 斯特恩斯等著) 19世纪末,一位参观美国白宫的日本游客在自己极为满意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民族情绪: “我们使蛮夷痛苦地仰望,我们伟大日本东方帝国的荣耀。 ”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吴楚

38、克著) 无产阶级革命是在抛弃了民族偏见提升到阶级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革命,这在人类革命史和国家史上是从来没有的。 但是矛盾的转化绝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苏联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民族自身的发展。 (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 “民族情绪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 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10分) (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 2分)它产生了什么危害?( 2分) 答案:( 1)梁启超:忧国、救国;日本游客:骄傲、自大(自豪)。( 4分) 原因: 中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

39、发展。( 3分) 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成为亚洲经济强国。( 3分) 影响: 中国: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分)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蔓延,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2分) ( 2)问题: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忽视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 4分) 危害:出现民族不满,进而导致民族分离运动。(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关于中、日、苏三国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考查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民族主义的影响。第( 1)问 “民族情绪 ”从梁启超的言论和日本游客诗歌的语气中获取信息归纳; “原因 ”即中日两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注意是 “经济 ”原因,

40、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 ”即中日两国不同的经济、思想状况产生的政治影响,对中国而言,主题是 “救亡 ”;对日本而言,主题是 “扩张 ”。第( 2)问的 “问题 ”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 息是 “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 ”,即忽视了民族问题; “危害 ”从著作名称即可得出。 考点:民族主义 点评: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是在近代随着列强对华的侵略的不断加深而出现的。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的运动;因此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和民族救亡结合在一起的;日本的民族主义是民族自大,是和侵略扩张结合在一起的;苏联的民族主

41、义与社会主义混淆了,忽视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使得苏联的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 综合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 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 享乐 、 糜烂 ,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

42、整个社 会和经济的基础。 ”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 “三农 ” ( 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 “食糖代表着 享乐 、 糜烂 ”的原因?( 4分) ( 2)从 “食糖代表着 享乐 、 糜烂 ”到英国工人 “红茶加糖 ”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6分) (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 “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4分) 答案:( 1)欧洲食糖产量少,比较珍贵(物质生产的匮乏);人们处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禁 欲主义盛行(基督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宗教的禁锢)( 4分

43、,每点 2分。如果答 “社会保守等类似而模糊的答案:给 1分。) ( 2)政治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具体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也可给 1分,答齐三点可给 2分)( 2分);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2分,每点 1分。) 思想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分,每点 1分。答思想解放运动得 1分) ( 3)观点一: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习俗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1分) 理由:它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平等 观念的发展。等等。(答对 1点给 2分,答对 2点即给 3分) 观点二: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习俗。

44、( 1分)。 理由:蒸汽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习俗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其他言之成理可给分,答对 1点给 2分,答对 2点即给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习俗的变迁。第 (1)问中根据十五十六世纪的社会背景分析,抓住 “食糖代表着 享乐 、 糜烂 ”等句子考虑,可以从当时的欧洲政治、思想等方面回答。第 (2)问中 根据题干 “英国工人 ”这一信息分析,材料所述的是在工业革命前后出现的变化,因此举例这一时期前后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重大历史事件。第 (3)问中考查对观点的评价。此文可以

45、有自己的观点,要紧扣题目要求,答之有理论之有据。赞成这一观点的,可以从经济意义方面回答,反对的可以从蒸汽机对生产力的贡献方面回答。 考点:近代西方社会习俗的变化 点评:近代西方社会习俗的变化折射了社会的进步。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由于欧洲社会产糖量很少,食糖被认为是奢侈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人的对外扩张和殖民,食糖的产量急剧的增加,工业革命后 ,食糖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生产的发展的结果。 ( 22分) 阅读下列对五四运动(注:这里指广义上使用的 “五四运动 ”,所涉及的时期大致是 1917年到 1921年。)的各种阐释和评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自由主义者)强调五四

46、运动促进了 “以大众活语言的新文学取代文言文的旧文学 ”;它是一场 “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颂扬反对对它们贬抑的运动 ”,是一场 “由那些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并试图用现代历史批判和研究的新方法论对之加以研究的人所领导的 ”一场人文主义运动。 (他们)把欧 洲文艺复兴看作是在中世纪旧秩序桎梏中挣扎的新生资本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一场运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适应了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因而在欧洲得以复活。而在 “五四 ”时期,中国的经济也从中世纪状况发展到资本主义状况,并提出了类似的文化上的要求。 周策纵五四运动 材料二: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

47、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 营,这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 “五四 ”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毛泽东五四运动 1939年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 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 1941年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 1943年 ( 1)材料一中的 “自由主义者 ”称 “五四运动 ”是一场 “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