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嘉庆二十二年,清廷谕令皖、浙、闽三省巡抚, “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 水禁出洋贩运 ”, “别经发觉 除将守口员弁严参外,并将该巡抚惩处不贷 ”。“谕令 ”所体现的经济观总受到时人批评,其批评依据合理的是 A茶叶出口可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B参与交流以推动制定经贸规则 C贸易保护并不能消除市场竞争 D发展外贸可适当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 D 试题分析:嘉庆时期,清政府禁止到广东贩茶的商人出海贸易,这一 “谕令 ”体现了明清时期推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时人批评这一政策的合理依据应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
2、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阅读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蒸汽机、发电机和计算机分别是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发明。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三项发明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生产推广的年差逐渐缩小,反映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故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的发明 2009
3、年 7月 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 “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 ”这说明( ) A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奥巴马指出:美、俄作为冷战时期长期对抗的对手,要改变政府间的行为、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将面临很大的困难。这说明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时期的思维依然存在,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托
4、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 “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他在这里反思了 A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 C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 D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 “大革命 ”指的是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 “摧毁了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
5、废除了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 ”,从而使法国 “不可能成为自由民族 ”。可见,他反思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 美国史学家海斯 穆恩 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 “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 亚当斯和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部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 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 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 ”“他们不信任平民 ”的原因是 A民意与效率具有背离性 B “他们 ”不是平民的代表 C贵族政治不需要平民 D反对主权在民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
6、者指出美国 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 ”。他们认为民意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所以 “他们不信任平民 ”。 B项不是主要原因; C项说法错误; 1787年宪法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D项错误。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柏拉罔在理想国中谈到雅典的现状时说: “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 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 ”从该谈话中可看出他 A推崇民主制度 B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C欣赏僭主政治 D认为雅典民主发展到相当高的
7、水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雅典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 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 ”这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不重视公民的政治 素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爱国的方式需要选择,热情却常常用错了方向,并因此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人类的悲剧也因而一次又一次上演。历史总是可笑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局外人的眼中看来,所下的定义应该足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内战,一旦受到鼓惑或者是坏的说教,就要向坏的方向上发展
8、 ”。联系史实,符合上述评论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是( ) A义和团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 “爱国、热情用错了方向、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可以判断,材料评述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 “扶清灭洋 ”的口号,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同太平天国运动一样对生产力造成破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故王文贤墓志铭中有这样段话: “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 ”对此
9、理解准确的是 A经商成功后可以研究学问或做官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商人要向读书入学习文化 D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材料认为商与士异业而同途,均需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商人经商如同做人一样要有道德规范,商人爱财但要取财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相互勾结,支持阿古拍入侵并分裂新疆。当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 “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 ”,左宗棠 主张 “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
10、我退寸而寇进足。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 ”,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他强调新疆的安危关系到蒙古、陕西,山西、甘肃乃至京师,必须收复;就目前形势而论,列强还不至于在沿海挑起战争,而收复新疆却是燃眉之急,即使论军饷,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 一一摘编自从海防与塞防之争浅析清政府的政治决策 1875年 5月,(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为了西征,不惜大肆举借外债。据学者研究,每年光利息就白白流失几十万两白银,而偿还利 息的总和,可以再建立一支稍弱于北洋的舰队。左宗棠西征的目的固然值得肯定,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但是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刘坤
11、一、谭钟麟等人说 “左相亟欲收复伊犁,以竟全功,不顾东、北两路,赤非公忠体国之道也。 ” 一一摘编自张学亮左宗棠传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左宗棠对国防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左宗棠的国防措拖。( 7分) 答案: ( 1)认识:海塞防并重;突出强调塞防的重要性;塞防军费经常化。( 6分) 措施:督办新疆军务并收复新疆。( 2分) ( 2)粉碎了俄英的阴谋;捍卫了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 6分,答出其中 3点即可)但耗费大量的财力,给海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1分) 试题分析: ( 1)材料中左宗棠认为
12、: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他强调 “新疆的安危关系到蒙古、陕西,山西、甘肃乃至京师,必须收复 ”; “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 ”,塞防军费应同海防军费一样经常化。采取的措施是奉命督办新疆军务并收复新疆。 ( 2)该问考查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评价左宗棠的国防措拖: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但耗费大量的财力,给海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代历史人物 左宗棠 宋代民谚称 “苏湖熟天下足 ”,明代中后期则称 “湖广熟天下足 ”,民谚的变化实际
13、上折射了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江浙地区的经济衰退 C江浙经济结构的变动 D湖广经济超越了江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产粮大区,故民谚称 “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代中后期,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类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民谚改称 “湖广熟天下足 ”。其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4、,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 中的信息 “周、晋、楚、齐、鲁 ”可知这是周朝的行政区划;图 中的 “道 ”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图 中的 “布政司 ”是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图 地方上郡国并行,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对湖南地区的管辖 史载: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A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 ” B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 C “(大事)
15、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 D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指出:汉朝至宋朝沿袭了秦朝的宰相制度,其间任用的丞相也多为专权乱政的奸佞小人。可见,材料认为宰相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故予以废除,应是明太祖的言论。 B项与材料主张一致。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创立内阁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 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B打破了中国传统 “天圆地方 ”观念 C迎合了统治者 “天朝上国 ”的心理 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答案:
16、C 试题分析: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期来到中国,是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他修改世界地图,把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 “天朝上国 ”的心理,故选 C。 考点:思想解放潮流 学习西方的历程 西学东渐 综合题 ( 12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简要说明图 、图 分别反映的历史信息,(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者的联系。( 10分)(要求:从背景、目的、影响等方面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 信息:图一反映的是成立于 1945年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图二反映的是提出于 1947 年的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又称 “马歇尔计划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上饶市 重点中学 六校高三 二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