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3992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 1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 “中央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元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出,皇帝之下设立三公,属于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由 “尚书令 ”可以排除秦代。汉初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为削弱相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外朝制度, B项符合题意。 C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 D元代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 “所谓经济规则是经济时代的镜子和代言人,相当

2、忠实地反映这个时代的现实和愿望。 ”最能反映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发展需求的经济规则是 A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B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C对出口商予以补贴 D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确立了明显的产业优势,所以英国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转而奉行亚当 斯密的自由主义,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故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胡佛用不赞成的眼光看待任何大规模的政府干预,深信那个带来了萧条的商业周期也将会带来繁荣,并且深信一旦恢复了经营的信心,复苏就会开始。他的政府确实采取了行动 但是胡佛不肯

3、继续朝前走。 ”下列符合胡佛政府“行动 ”的史实有 签署紧急救济法 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面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 ,如签署紧急救济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 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可排除,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933 年经济危机 “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

4、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 ”。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罗斯福新政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国家对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的计划控制,说明当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关,故选 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内容 在一次世界贸易组织举行会议期间,有示威者在会场外打出了标语: WTO就是世界恐怖组织。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是恐怖主义的表现 B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C

5、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遭遇挑战 D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需要加强合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的成立加快了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会议遭到抗议者的反对,说明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 C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的是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答案 : A 试题分析: A项主张人

6、不分高低贵贱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最能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的思想; B项诲人不倦意思是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C项是孔子 “仁 ”的思想; D项 “述而不作 ” 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随意创作; “信而好古 ”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物事。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 ,不假外求 ”。 内所填入的词应该是 A纲常 B太极 C良知 D仁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认为心是万物本源,理在心中,可知这

7、是陆王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寻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致良知即可明理。所以 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 “纸是包不住火的 ” 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 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时期;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京剧艺术形成于道光年间。故 均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棉花种植普遍, 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

8、发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的戏曲 京剧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传统的中国,士以求义为志,商以求利为本。士与商不仅道不同不相谋,而且后者为前者所不齿。但从 19世纪中叶起,这种人为的界线开始模糊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气 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 业。下列不属于新风气出现原因的是 A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 B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C爱国主义情愫的推动 D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动,传统的士商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在 “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下, 19世

9、纪末 20世纪初,旧式的士如张謇等人也开始创办工商业。这种风气的出现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无关,故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工业的兴起 如果拍摄纪录片记忆中国 1965年,下列可供选择的史实有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开始对国民经济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藏自治区成立于 1965年;到文革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符合题意;从 1960年起,我国开始对

10、国民经济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4 年。故 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中国的科技 建国后的重大科技成就;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教育的奠基 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他对兄侄在安史之乱期间为国家壮烈牺牲,身首异处,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下列作品中,与祭侄文稿风格一致的是 A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11、 B王羲之书丧乱贴 C柳公权书玄秘塔碑 D赵孟 书汉汲黯传 答案: B 试题分析: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属于篆书; C、 D都是楷书; B王羲之的丧乱贴属于行书,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新汉字之一 “她 ”,来自于诗人刘半农( 18911934 ) 29岁时所写的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下列各项中,与该诗的创作直接相关的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B辛亥革命后恋爱自由成为一种时

12、尚 C胡适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D当时青年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注意题干的限制词 “直接相关 ”。题干中刘半农的这首诗属于新体诗,与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直接相关,故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美国学者 R 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写道: “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 ”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13、 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贵金属流入欧洲,引起所谓的价格革命。收取固定的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 减少,而收取实物地租或自己经营地产的封建主收入增加,说明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A项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 “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 ”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14、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报刊业的繁荣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独立的职业,说明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A、 B、 C均与材料无关,故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业的繁荣 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 “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 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15、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 “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说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能同等享有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故选 D;其余各项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先后有 26 万多人从沦陷区和国统区进入陕甘宁边区,使陕甘宁边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了 17%。这一时期人口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有 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陕甘宁边区政府政策的感召 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抗战相持阶

16、段陕甘宁边区的大量移民主要来自沦陷区和国统区,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导致大批难民逃到陕甘宁边区;中共边区政府的政策也吸引民众从国统区迁至陕甘宁边区。 符合题意; 不符合史实; 并不是人口迁移的原因。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英国每日电讯报 12 月 18 日报道: “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 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 ”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 1979年 B

17、“美国总统 ”是指尼克松总统 C “商业上的原因 ”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 D “本身问题 ”主要是指 “滞胀 ”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题干报道发表的时间应是1978年, 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卡特, A、 B错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是 “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 ”,并非 “商业上的原因 ”, C项不对; 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 “滞涨 ”阶段,美国商界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借助中国市场解决美国的经济 “滞涨 ”问题, D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 有一篇文章写道:当国王侵犯到民众的私有财产时,他们又会依靠法律,支

18、持议会,奋起反抗。但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 “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共和国时期,随着克伦威尔个人独裁统治的继续,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 的心理在社会上尤(油)然而起。这篇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B血腥风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C千秋功罪:克伦威尔的国王梦 D专制到民主:光荣革命的另一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英国民众反对国王侵犯他们的财产,但也不愿看到国王被处死。他们 “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 ”,所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符合民众的心理,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某位同

19、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 实 结 论 A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 伯里克利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C 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D 西塞罗说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决定

20、性因素, A项不对;伯利克里所说的 “全体公民 ”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B项不对;依据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可以证明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但不能说明它是罗马法的起点, C项不对;西塞罗的自然法原则保护人的自然权利,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D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 有学者这样描述: “这个帝国既不发展英国式的强有力的立宪政体,也不借鉴作为法国特征的民主与平等。俾斯麦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计划,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 ” 。俾斯麦的 “许诺 ”最有可能是 A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B宰相在内

21、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C皇帝是帝国的元首 D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俾斯麦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计划,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应会许诺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A项符合题意; B、 C、 D都说明德国的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1958年 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 ”,强调 “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 ”。该公报 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有利于欧洲的

22、和平与发展 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 “用一个声音说话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法德两国的公报宣布消除两国之间的矛盾,强调 “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 ”。 正确;法德和解始于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不对; 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下列关于 “不成熟的理论 ”说法正确的是,该理论 A由启蒙运动思想家创立

23、 B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 C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 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社会主义创始人、不成熟的理论、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 ”等信息可知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由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工业革命后创立,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A、 C、 D都不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故选 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 盐铁论 水旱说: “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

24、田畴荒,谷不殖。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铁器等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特点 1904年 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据此不能得出 A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商业 B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C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D中国近代经济立法得到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晚晴政府颁布了一

25、系列法令,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A、 C、 D符合材料;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故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 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013年 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978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下列各项中,属于某次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A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 19

26、82 年的中共十二大;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项符合题意。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综合题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 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 “安全 ”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 “友好 的 ”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 “

27、安全 ”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 W 梅森冷战 1945-1991 (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 “安全保障 ”的不同认识,(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 “安全保障 ”,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3分)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 的压力。 杜鲁门 1947年 3月 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

28、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 ” 1947 年 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 ( 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 4分) 材料四 ( 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 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 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 2

29、分) 答案:( 15分) ( 1)不同认识:苏联的安全保障是边界安全;( 2分)美国的安全保障是开放的世界。( 2分) 举措: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分)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 1分)推行马歇尔计划,稳定欧洲经济秩序。( 1分) ( 2)相似观点:都把世界分成两大对立的阵营;( 2分)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民主自由( 2分) ( 3)背景: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分)美苏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 1分) 说明:核威慑的存在(或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1分)美苏保持了克制的态度;( 1分) 试题分析: ( 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1945年后

30、,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 “安全 ”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 “友好的 ”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 “安全 ”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归纳概括二战后美国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 ( 2)该问 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二中杜鲁门认为: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 ”、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 ”;材料三中日丹诺夫说: “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 ”。双方都认为世界分成两大对立的阵营;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民主自由。 ( 3)从两极对

31、峙格局形成、美苏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等方面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说明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双方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点: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 然而中国

32、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4分)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2分) 材料二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 1873 年茶叶占 49 33%,生丝占 36 48%; 1883 年茶叶占 43 70%,生丝占 24 88%; 1893年茶叶占 23 71%,生丝占 22 11%。 在出口总计中,如 1873年工业品占 8 97%,丝织品占 3 14%; 1883年工业品占

33、18 23%,丝织品占 6 67%; 1893年工业品占 20 45%,丝织品占 7 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3分) 材料三 20世纪 7090 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1978 355 167 6 187 4 -19 8 1985 2066 7 808 9 1257 8 -448 9 1988 3821 8 1766 7 2055 1 -288 4 1991 7225 8 3827 1 3398 7 428 4 1995 2

34、3499 9 12451 8 11048 1 1403 7 1997 26958 6 15152 8 11805 8 3347 0 中国统计年鉴( 1998), 620页 ( 3)根据材料三,指出 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 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分) ( 4)综上所述,请谈谈你的认识。( 2分) 答案:( 18分) ( 1)特点:海外贸易没有成为根本国策;与海外商业往来时间早;海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是丝绵织品和各种土特产;海外贸易未能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在某些时期海外贸易规模比较大。(每点 1分,写到任意 4点得 4分) 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缺

35、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 1分)明清实行海禁政策;( 1分) ( 2)新现象:生丝等原料大量出口;( 1分)对外贸易中出现了工业品;( 1分) 原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1分)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发展;( 1分) ( 3)变化: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1分) 90年代前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1分) 90年代后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1分) 原因:改革开放,逐步推动经济发展( 2分,未能点明 “逐步 ”的只给一分) ( 4)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融入世界;政府的政策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2分

36、,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皆可) 试题分析: ( 1)该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的信息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第二小问从中国的经济基础、政府的海禁政策等角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 2)依据材料二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对外贸易中出现了工业品。列强从中国掠夺大量的工业原料,中国经济被 卷入世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

37、度提高;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 3)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分析 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对外贸易由逆差变为顺差。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分析原因。 ( 4)该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围绕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需要积极融入世界;政府的政策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

38、决策 改革开放 ( 17分)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4分) 材料二 则臣道如何而后可 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臣 ( 2)根

39、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 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 2分) 材料三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 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 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 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 2分)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 2分) ( 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两者观点的本质不同,(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

40、影响。( 2分) 答案:( 17分) ( 1)孔子:( 1分)提出 “克己复礼 ”(主张恢复周礼);( 1分) 老子:( 1分)主张回到 “小国寡民 ”的社会( 1分) ( 2)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 1分)主张君臣共治;( 1分)以民为本( 1分) 背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分)商品经济的发展( 1分) ( 3)主张: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2分) 理论依据:进化论的思想( 2分) ( 4)不同:黄宗羲的思想是对正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 1分)陈独秀的思想属于近代民主思想。( 1分) 影响:前者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41、 1分)后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1分) 试题分析: ( 1)材料一指出: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孔子的“克己复礼 ”、老子小国寡民 ” 的政治主张都是这种思潮的体现。答题时注意时间限制,不要列出战国时期的庄子等思想家。 ( 2)该问考查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黄宗羲认为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共治,以民为本。 ( 3)依据材料三 “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 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 ” 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其理论依据是 “进化公例,适者生存 ”。 ( 4)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黄宗羲等人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陈独秀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