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山东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山东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山东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了 “家风是什么 ”的专题采访,受访者的回答中 “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 ”最为常见,这是受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 “家风 ”, “父母 ”, “家族 ”,利用所学知识可知,三者之间的联系纽带是血缘关系,因此 “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 ”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选择 B。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 “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 ”“进军 ”的主要任务是 (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D以退让求合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 ”是指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国共十年对峙 工农武装割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 1935年 2月写下的忆秦娥 娄 山关中的一句,其中 “从头越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
3、”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 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BD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因此选择 C。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国共十年对峙 遵义会议 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说正确的是 ( )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4、B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二的根本原因 C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三的原因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心,由南方逐渐转移到北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左倾错误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到达陕北,因此选择 B。 考点:国共十年对峙 长征 原因 有学者评论: “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 ”“全新的现代性 ”是指 (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
5、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答案: C 试 题分析: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参加的战争,中华民族在危机中诞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民众的全面动员,都是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因此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 C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46年 10月 10日,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 “国军已攻下张家口 ”,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 ”是因为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和平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6、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时间 “1946年 ”,内容 “国军已攻下张家口 ”。材料表明,此时国民党发动了内战,要消灭人民民主力量,内战的爆发说明中国国内和平的可能已不存在。 B、 C与史实不符, D发生在 1949年。故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放战争 内战爆发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 国教育部公布的 “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 )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无 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发
7、表于 1848年,巴黎公社建立于 1871年,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 ”是指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故排除 两项。正确答案:为 C项。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以下对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
8、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错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B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证明当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虽然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人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地深入,但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的完善发展。因此 C项正确。社会主义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迫使其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故选 D。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
9、们往往把 “现代化 ”等同于 “资本主义化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 A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 “二月革命 ”的爆发 D巴黎公社的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把握关键信息:人们往往把 “现代化 ”等同于 “资本主义化 ”、从模式上突破。 A 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项是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尝试,结果失败,不符题意。 C项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历史纪元,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即社会主义,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0、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电影建党伟业中 “毛泽东 ”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中国共产党的哪些做法可以印证 “毛泽东 ”的这句台词 ( ) 进行土地改革 团结各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的建立 “文化大革命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进行土地改革、团结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的建立,都能够调动各个阶层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文化大革命是在 1966年发生的,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不会在建国伟业中体现。排除 ,因此选择 B. 考点: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 2014年 1月 1日是告台
11、湾同胞书发表 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 A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构想 C重申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这 “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 对话的第一步 ”。 B、 C、 D 三项均发生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因此选择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 ”构想的背景 新中国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
12、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诞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品格。下列属于中国 20世纪 50年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表现的是(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由时任中国总理周 恩来于 1953年底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并于 1954年成为指导中印,以及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创新,万隆会议的精神最终导致了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71年第 26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10月
13、 18日起,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10月 25日,联合国大会首先以59票反对, 55票赞成, 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日本等 22国提出的所谓 “重要问题 ”提案。符合时间限制的是 ,因此选择 B.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 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 ”构想的背景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 ,其主题是 “黄金法则 : “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 A “一边倒 ”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4、这一基础知识。根据题干分析,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符合题干要求,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 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项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平的目的。 D项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多边外交政策中是基本体现。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
15、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建国后经历了三次建交的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次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另一次则是在 20世纪 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以后。 考点 :现代中国的外交 开创外交新局面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连那些封建
16、以来的王公贵族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 (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自由主义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资产阶 级、商人、工人、国人,甚至封建王公贵族都参与到斗争中来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社会的各个阶层全部加入到爱国运动中来,这放映了五四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故 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 ACD三项排除。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辛亥革命 为 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
17、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其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 2132年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 D项正确,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是 B;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影响 看民国风景,这是一段 “过激 ”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 “民国范儿 ”
18、。 “民国范儿 ”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 ) 外国传教士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的影响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民族精神面貌和社会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民国范儿 ”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影响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是外部原因,排除,因此选择 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潮流 辛亥革命 影响 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说: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答
19、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古代西周与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地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周代中国实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下降,诸侯争霸,列国分立;古代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政体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而与周代同时期是贵族制, A的表述符合题意;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与两国当时的政治不合; C“小国寡民 ”仅符合古希腊政治的特点; D“分封诸侯 ”仅符合中国西周政治的特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 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特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
20、民族的 “中国梦 ”,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 “中国梦 ”是( ) A希望皇权至高无上,强化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B开始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专制 D废除丞相和中央及地方官员世袭制,选贤任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主义题干的限制是秦始皇当时的 “中国梦 ”,时间只能是秦朝时期,结合史实可知,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因此选择 A。战国时期已经有了郡县的设置,排除 B。 C是唐朝的制度, D史实错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皇帝制度
21、、郡县制;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这批判的是 ( ) A隋唐的科举制 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 D欧美的代议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政治是 “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 ”, “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批判的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导致直接民主的泛滥,因此选择B。 ACD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雅典的民主制 弊端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 “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又说 “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
22、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 ) A疆域的不断拓展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法学理论的丰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的 “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表明罗马法律的制定是因为商品经济所发展而导致的,并且材料的后半部分又说这种法律以后的法律都不能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修改,表明这个法律的至上性,所以这个原因应该是罗马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法 原因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东 邹城市 第一 中学 10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