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甘肃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甘肃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甘肃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甘肃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 “孝道 ”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材料可知:有无姓氏是西周重视血缘分封原则选拔人才时代的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战国时期选才标准逐渐转向以军功爵、才能为主的郡县制,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
2、,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最直接的应是受当时的选官,选才制度和标准变化的影响。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度 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 “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 律上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 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 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 ”这体现的原则是 A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D民主共和、地方自治
3、、党政分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 “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体现了人人平等;材料 “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 ”体现了地方自治;材料 “全国陆海空军, 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 ”体现了党政军分离,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时任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联合西南将领通电全国,电文曰: “某等眷怀祖国,义愤填胸,痛禹甸之沉沦,悯华胄之奴隶。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 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 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
4、盾,愿效前驱。 ”材料反映的是 A北洋军阀通电赞成共和以投机革命 B五四运动的爱国要求得到军人响应 C北伐的胜利进军造成军阀内部分裂 D日本全面侵华激起爱国将领奋起请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悯华胄之奴隶。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 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 ”可知上述电文反对外国列强势力,维护国家主权。而 A、 C 是反映的国内的事情,与题意不符;再结合吴佩孚的身份,与 D 项所反映的时期不符正确答 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某文件明确规定: “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
5、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文件对于不同经济成分保护相应财产权,并指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 “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据此可以判断出自共同纲领。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共同纲领 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他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法学思想是 A制定成文法,限制贵族的专横 B法律应该给
6、罗马公民更强有力的保护 C实行万民法,使法律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D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的法律。根据所学知识,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法学家,他进一步发展了自然法思想,被誉为 “自然法之父 ”,四个选项中只有 D项属于该贡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西塞罗 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 于 2009年 1月 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 “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他的当选表明 ( ) 自 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
7、刻的变化 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观念正逐步 淡化 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奥巴马当选为美国首任黑人总统说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但奥巴马并非由美国选民直接选举产业而是由各州选举代表团选举产生,而华盛顿则是在1789年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所以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 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
8、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年宪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问题实际上可以转换成下列法律或制度哪些包含有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内容,结合史实不难发现 秦汉郡县制和 美国 1787年宪法均采用了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 两项中并无中央与地 方集权还是分权的问题, 强调包含私有财产, 强调限制王权,所以答案:选 。所以答案:选 B项。 考点:中外历史 法律 法律 美国 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 “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
9、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 3/5。 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 3年内以及此后每 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宪法关于众议院名额的分配以及各州人口统计的规定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答案:为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 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 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
10、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仍然是王位世袭制,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体制,更谈不上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与华盛顿辞职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有着本质的不同,华盛顿辞职并非无奈之举,而是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外政体 中外政体的比较 中外政体的比较 1878年 5月,俾斯麦提交的 “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 ”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10月 19日,新一届帝国
11、议会以 221票对 3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 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B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首相只对帝国议会负责 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说到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后, “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之后的新一届帝国议会通过了前述草案,这意味着帝国议会受到了首相的制约和限制。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帝国议会。 下图是法国 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 1884年 8月 l4 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
12、的是 A否定巴黎公社 B确立共和政体 C阻止保皇派复辟 D建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 “共和形式不得修改 ”“曾统治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总统 ”都是为了防止保皇派复辟,故 C项正确。 A项不是材料的目的, B项是最终目的, D项与宪法确立共和政体矛盾。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 “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 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
13、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 难发现, “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 ”,足以说明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人的脑袋里 ”就是 “主观 ”的意思,对于同一个史料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文史常识 史料解读 史料解读 某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
14、己诏曰: “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战后签订的这一和 约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 “合法化 ”的恶例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 “去岁仓促开衅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的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 B项正确; A指的是天津条约, C指的是鸦片战争,D指的是辛丑条约,
15、故排除 ACD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 “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 。 ”他还说: “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说明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呼唤一个强权政权迅速稳定政局结束动乱,同时也认为袁世凯是选举产生的,故 C项正确; A项对材料的理解以偏概全,故排除;材料重点不是说明辛亥革命引发 了社会动荡,故排除 B
16、项;材料本意并未否定革命的进步作用而主张改良,故排除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结果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 “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唐代的公开竞选 ,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 “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 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可以看出,不论是汉代还是唐代的选官制度都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
17、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唐选官制度 后汉书 左雄传记载: “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 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 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改变单凭 “德 ”选拔人才的标准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材料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题中材料讲述了左雄对东汉察举制完善的建议, “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
18、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令者,正其罪法。 ”表明 ” 改变单凭 “德 ”选拔人才的标准 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的理解是正解的。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表明如有人有异行,不要拘于年齿(通龄),即不要一定达到四十岁以上, “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理解不 正确 ”, “ 结合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史实表述不正确,举制要到隋唐才出现。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唐选官制度 2002 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 J1( 12) 10 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 221年)六月癸 (丑),遥(迁,派遣)
19、陵拔(应为 “掾 ”,吏) ,(刑讯)蜜衿(蛮荆)。(背面):鞫( 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 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 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秦简记载,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派遣官员以特殊的法律政策来治理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洞庭郡西境的边关 “城邑 ”有人反叛。故 D项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制度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 “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
20、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 ”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现代行政 ”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解读材料,材料中要注意两点信息,一是 “公天下 ”的因素,二是 “现代行政 ”的特点。 A明显不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又是专制主义制度; C是错误解读; D虽然符合事实,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
21、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另有皇帝的命令)不治本司事。 ”这说明宋朝 A正官仅用以表示官员品秩 B政权运作因袭唐制 C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明确 D相互牵制加强集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 官,非别敕(另有皇帝的命令)不治本司事 ”体现了正官仅用以表示官员品秩。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甘肃 天水市 秦安 中高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