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4224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 【小题 1】联系甲、乙、丙、丁四村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A河运 B公路 C铁路 D航空 【小题 2】图中 B地公路建设成本比 A地高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 B土壤 C经济 D技术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 鲁尔区西部和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A B C D 答案: B 德国鲁尔区从 20世纪 60年代到 80年代,经

2、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 表示 1958年, 表示 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大 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 答案: C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 “工业走廊 ”,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答案: D 河流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 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 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

3、 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答案: A 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地质灾害 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台风 水土流失 酸雨 A B C D 答案: D 高技术工业部门比东北传统的工业 A增长速度慢 B更新换代周期长 C生产规模大 D研究开发费用高 答案: D 东北原有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有悠久的农垦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 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 答案: C 东北原有工业体系的特点是 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B以重化学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C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

4、系 D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答案: B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 B C D 答案: C 下图为 “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 【小题 1】图中 A 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 【小题 2】 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法律建全

5、,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共同性特征 答案: B “八大菜系 ”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 B C D 答案: B 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答案: A 下图表示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变化,读图完成: 【小题 1】这里不可能接近 A内

6、外流区的分界线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题 2】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偏南,原因可能是 A河流迁徙 B寒潮影响 C生产方式变化 D环境意识提高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 B 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分布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

7、群或工业带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答案: C 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经过该流域管理局(简称 TVA)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 TVA的管理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 材料二 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 (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 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河流治理中,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答案: ( 1)实行梯级开发 ( 2) 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 带湿润气候区,降水

8、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 ( 3)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 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 2006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 h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4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hm2) 5377 7066 5929 6929 6366 6427 5322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

9、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 1) 土地连片,耕地面积广大; 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 平高,粮食总产量大;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肥沃的黑土 ( 2)有。 东北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使东北成为全国机械化水平

10、较高的地区之一。 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很大的作用。 ( 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培育优育品种、选用先进的化肥和农药等。 树立 “大农业 ”观念,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农产品增产增值。 2008年 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将于 2011年全线贯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有利于推进我国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 1)从气候、地形两个要素,比较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止点所在省区的地理环境差异。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终点(广东省)

11、 气候 地形 (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宁夏,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 3)我国为何要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 答案: ( 1)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终点(广东省)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较低,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足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较高;降水量丰富,集中在夏季。 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山地、盆地为主。 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原、丘陵为主。 (2)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温;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阳光,提高屋内温度。 ( 3) 由于西部地区降水少,温度低,生态环境特别脆弱;东部的发展利用了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应给予西部经济补偿;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为使东西部共同、公平发展,应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