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据报道, 2010年太阳活动将出现又一个活跃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 2题。 【小题 1】关于图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正确判断是 A图中地球正处于远日点附近 B图中 B天体为恒星, E天体为行星 C图中 D天体属于河外星系 D图中 C天体和 B天体构成地月系 【小题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主要包括色球层的黑子和光球层的耀斑 B耀斑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增强,黑子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减弱 C 2010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会扩大 D 2010年将有可能出现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2】 D 【小题 1】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天体的概念。图中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图中B为金星,为行星; D为火星,为天体; CD行星同属于太阳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 11年,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 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分析下图中四地的气候资料,
3、完成 25 26题。 【小题 1】有关图示气候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丙、丁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 D甲、乙、丙、丁四地都分布在北半球 【小题 2】有关气候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丁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B乙、丙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C甲、丁两气候 1月气温相同 D乙、丁两气候夏季气温相差不大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 AD 读部分洋流模式图,回答 23 24题。 【小题 1】图中 1、 2、 3、 4组成的大洋环流相同的是 A甲、乙海区均为副极地海区 B甲、乙海区均为副热带海区 C 1、 2所示洋流
4、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 D 1、 3所示洋流的形成主要与盛行风吹拂有关 【小题 2】若图中洋流 2和 4之间的水温差异会引起热力环流,则 A 2处空气上升 B 4处空气上升 C高空空气由 2处上空流向 4处上空 D低空空气由 2处流向 4处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 AC 读两幅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21 22题。 【小题 1】不同陆地自然带中的植物群落特征差异明显,影响这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动物差异 C土壤差异 D水分差异 【小题 2】两幅图中自然带大致对应的是 A H-甲 B C-乙 C I-丙 D A-丁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AB
5、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 19 20题。 【小题 1】主要是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对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B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新疆分布较典型 C丙图所示地貌为河流三角洲 D丁图地貌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2】 BD 读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 17 18题。 【小题 1】图例 M、 N 代表的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和地震 B寒潮和火山 C泥石流和地震 D滑坡和洪涝 【小题 2】预防 M灾害发生的措施主要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开山取石
6、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 14 16题。 【小题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小题 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网状分布 B “之 ”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小题 3】影响图中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下列关于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采猎文明阶段,土地质量较
7、重要,人类对土地的作用和影响较小 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都重要,一些地区土地质量开始下降 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用途多样化导致了土地数量不断增加 后工业化阶段,生态环保用地、风景旅游用地增加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A B C D 答案: A 右图中 、 、 、 表示气压带, 、 、 表示风带,读图完成 1112题。 【小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 低气压带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 低纬信风带 东南风 C 高气压带 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 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小题 2】当图中 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的梅雨 B南京的伏旱 C北京的寒潮 D哈尔滨的洪涝 答
8、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树影变化, 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 F2表示当地 17时的树影, F2与 F1等长。读图完成 9 10题。 【小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为 10小时 B F1、 F2与 ON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C当树影朝向 N 时,北京时间一定是 12点 D该地此日日落于西北方向 【小题 2】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则 A该地可能位于高纬度地区 B该地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C该地为地中海气候 D该地此时节降水较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示意图, a、 b、 c三条等值线的数值由南
9、向北逐渐减小。完成 7 8题。 【小题 1】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 a、 b、 c为等温线,则 A此时正值 1月份前后 B实线区域有寒流经过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此时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小题 2】若图中 a、 b、 c为近地面等压线,则 A A处吹西南风 B B区域易形成锋面 C B处为阴雨天气 D B处风速比 A处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读右图,完成 5 6题。 【小题 1】关于图中 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角速度都相同 B四地角速度都不同 C四地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 adbc D四地线速度由大
10、到小依次是 bcad 【小题 2】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 A abcd B dcb a C cdba D dacb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受俄罗斯 “福布斯 -土壤 ”火星探测器推迟发射的影响,原计划于 2009年 10月和该探测器结伴奔火星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 ”也不得不将发射日期延后。火星拥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也正因此,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分析表格资料,回答 3 4题。 火星与地球部分特征的比较 【小题 1】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在距离火星较近的时候效果较佳,下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的较佳时间约是
11、A 2011年 23月 B 2010年 23月 C 2011年 89月 D 2010年 910月 【小题 2】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最大的是 A昼夜更替现象 B四季变化现象 C表面温度 D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 2009年 10月地球和火星的距离较近,火星的公转周期为 1.9年,地球公转周期为 1年,则 1.9年后火星公转到现在的位置,地区接近现在的位置,所以下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的较佳时间约是 2011年 8-9月。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火星表面平均纬度约为 -63 ,与地球的约
12、15 相差巨大,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综合题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图乙中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1分)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 2)图甲中 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 3分) ( 3)图甲中 C地
13、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 2分) ( 4)图甲、乙中都反映我国南方为重酸雨区,简述其主要危害。 “长三角 ”地区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 ( 4分) 答案: ( 1) B( 1分) ( 2)水土流失( 1分) 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 2分) ( 3)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 2分) ( 4)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 殖;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任答 2点, 2分) 用市场杠杆治污,可以使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用市场杠杆治污,将污染物排放计入成本,能有效地刺激企业改进生产工
14、艺,减轻或消除污染。(任答 2点, 2分) 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图中 、 、 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 4分) ( 2)图中 c处洋底年龄比 e处 ,因为 。( 2分) (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 2分)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 4) 2010年 4月,在图中 b海域西侧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漏油。试分析这次泄油造成受污区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 2分) 答案: ( 1) (答对 1个得 1分,共 2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 1分
15、), 位于板块内部( 1分) ( 2)年轻 c处离大洋中脊较近,形成时间短( 2分) ( 3) B C( 2分) ( 4)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 2分) 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974年,我国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达 19 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 2002年只剩下 0 55万吨。从 1995年 7月 1日开始,东 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 ( 1)图中 e处的海底地形是 ,这里勘探到的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是 。( 2分) ( 2)图中 c、 d海域相比,盐度较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 。( 2分) (
16、3)图中 h地每年都有壮观的钱塘大潮,试简要说明这种现象对当地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 2分) ( 4)简析我国东海生物资源存在问题产 生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 4分) 答案: ( 1)大陆架 油气资源( 2分) ( 2) c 有大量淡水汇入( 2分) ( 3)发展旅游业、开发潮汐能( 2分) ( 4)原因: 过度捕捞; 海洋污染;( 2 分)措施: 合理捕捞,捕养结合; 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等。(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上海、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旅游城市。 2010年 5月 1日至 10月31日,上海将举行世博会,这会给 “长三角 ”的旅游业
17、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分析坐标图 (图中对应的数字为 1为自然资源, 2气候条件, 3 历史遗迹, 4 民俗风情, 5 商品购物, 6 旅游饭店数量, 7 旅游收入,8A级景点数量, 9交通成本, 10政府投入, 11旅游人才) ( 1)成为旅游者的基础条件有 、 和经济收入。( 2分) (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3分) ( 3)简述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 2分) ( 4)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强的表现方面主要有 、 ;今后云南旅游业发展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 3分)
18、答案: ( 1)旅游动机( 1分) 闲暇时间( 1分) ( 2)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经济发达,旅游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任答 1点得 1分,共 3分) ( 3)增加了新的旅游资源;扩大了旅游的影响力和客源市场;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任答 1点得 1分,共 2分) ( 4)自然资源 气候条件 民俗风情 旅游收入 A 级景点数量等(任答 2 点,共 2分) 旅游饭店的建设 政府的投入(任答 1点,共 1分) 读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旅游资源分为 和 两大类,它们共同的价值有 、 。( 4 分) (
19、2)图示景观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 2分) ( 3)桂林山水主要是由 而成,游览桂林山水的最佳方式是 。( 2分) ( 4)旅游资源的观赏,有时要注意选择观赏的时机。游览泰山的最佳季节是 ,在山顶观景的最佳时间是 。( 2分) 答案: ( 1)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2分) 美学价值、经济价值( 2分) ( 2)武陵源 泰山( 2分) ( 3)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 乘船游览( 2分) ( 4)夏季 日出( 2分) 读亚 洲东岸 25N 附近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0分) ( 1)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有关各环节的正确
20、判断是( )(双选题)( 3分) A 环节是水汽输送,冬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 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10 11月 C 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环节蒸发的水汽部分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 2)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甲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3分) ( 3)图中丙处为火山,喷发的熔岩经凝固后形成 岩,丁处岩石又会俯冲到地下深处发生熔化,这种转化反映了自然界的 循环。( 2分) ( 4)据图分析,甲地东西两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分) 答案: ( 1)海陆间循环( 1分) CD( 2分) ( 2)向斜(
21、1分)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分) ( 3)喷出岩(或岩浆岩)( 1 分) 地壳物质循环(或岩石圈物质循环)( 1 分) ( 4)地下有断层带,下渗明显( 2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09年 10月 11日上午 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 “雪龙 ”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 180天,拟定于次年 4月 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分)
22、( 2)图中 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 3分) ( 3)经过图中 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 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 3分)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 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答案: ( 1) B( 2分) ( 2)地中海气候( 1分)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2分) ( 3)洋流(寒流)( 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3、(夏季,同纬大陆上温度较高)( 1分) ( 4) BD( 3分)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09年 9月 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 材料二 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5次缔约方会议于 2009年 12月 7日 -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 2分) ( 2)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
24、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达成共识, 为什么海岛国家代表很沮丧 ( 2分) (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 “节能减排 ”,请简要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 4分) (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 2分) 答案: ( 1)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砍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 2分) ( 2)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升,岛屿国家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2分) ( 3) 有利于节约资源; 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 4分) ( 4)重大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 所造成的;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