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395-2017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4678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1395-2017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1 T 1395-2017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1 T 1395-2017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1 T 1395-2017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1 T 1395-2017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B04DB41河南省地方标 准DB 41/T 13952017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2017-07-07发布 2017-10-07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 1395201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淑平、吕立哲、郑杰、张久谦、蔡一鸣、李彩丽、董 慧。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彬青、金开美、蒋双丰、党永超、李家猛、李潮、张淮、马健。DB41/T 139520171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

2、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茶园选择、规划与开垦、茶树品种选择与种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 11767 茶树种苗NY 525 有机肥料NY/T 853 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2798.1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1602015 茶树

3、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无性系品种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3.2幼龄茶园茶苗种植到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的茶园,一般为3年。4 茶园选择、规划与开垦4.1 茶园选择4.1.1 产地周边环境及产地条件应符合 NY/T 2798.1 的规定;茶园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和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NY/T 853 的规定。4.1.2 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平地或 525的坡地或丘陵岗地,有效土层厚度应高于 100 cm。4.1.3 茶园与主干公路、荒山、林地和农田边界应设立缓冲带、隔离沟或物理障碍区。4.2 茶园规划DB41/T 139520172

4、4.2.1 茶园道路规划4.2.1.1 应根据茶园规模、地形、地貌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干道、支道和步道,便于运输和茶园机械作业。 60 hm2以上的茶场应设主干道,30 hm2以上的茶场一般只设支道和步道。4.2.1.2 主干道是连接各生产区、制茶厂和场(园)外公路,路宽 6 m8 m,纵坡应小于 6,转弯处曲率半径应大于 15 m;支道是茶园划分区片的分界线,每隔 300 m400 m 设一条,路宽 4 m6 m,纵坡应小于 8,转弯处曲率半径应大于 10 m;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人行道,每隔 50 m100 m设一条,路宽 1.5 m2.0 m,纵坡应小于 15。4.2.1.3

5、丘陵地区坡度小的茶园主干道、支道应设在山脊分水岭,坡度较大的应设在山坡坡脚;16以上的坡地茶园,主干道、支道、步道应开“S”形。4.2.2 茶园水利设置4.2.2.1 茶园的水利系统包括渠道、主沟、支沟、隔离沟和水库、塘等,应因地制宜设置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4.2.2.2 应结合道路的规划,把沟、渠等水利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做到沟渠相通,渠、塘、池、库相互连接。有条件的茶园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如喷灌、滴灌等。4.2.3 茶园生态建设4.2.3.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

6、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 20%30%。4.2.3.2 树种应选择四季不落叶,病虫害较少的常青树木。4.3 茶园开垦4.3.1 开垦前根据规划全面清理园内障碍物。4.3.2 开垦应注意保持水土,因坡制宜。平地和坡度在 515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 1525的坡地建设内倾等高梯级园地,梯面宽幅在 2 m 以上。4.3.3 茶园要进行两次耕垦,第一次深耕在 50 cm 以上,翻埋杂草,如有硬塥土层(黄棕壤、水稻土)则应必须打破。第二次复垦深度在 30 cm 以上,进一步清除杂草、杂物,碎土平整,形成茶树生长的良好土壤条件。5 茶树品种选择与种植5.1 品种选择5.1.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所制

7、茶类,经过国家或省级审(认、鉴定)的优质高产茶树良种。合理搭配早、中、晚生品种。5.1.2 引种无性系良种茶树时应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5.2 茶树种植5.2.1 种植时间:每年的 2 月中旬3 月上旬,或 10 月下旬12 月中旬种植最适宜。5.2.2 种植规格:平地茶园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方式直线种植;单行条栽行距 150 cm180 cm,穴距33 cm,每穴种植 23 株;双行条栽大行距 150 cm180 cm,小行距 40 cm50 cm,穴距 33 cm,每穴种植 23 株。坡地茶园横坡等高种植。DB41/T 1395201735.2.3 施底肥:种植前施底肥,底肥以有机

8、肥为主,深度在 40 cm50 cm,底肥 667 m2施饼肥 200 kg左右或农家肥 2000 kg 左右。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使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5.2.4 有机肥料中污染物含量应符合 GB 8172 的规定。5.2.5 定植茶苗:种植深度以不露根颈为度,茶苗根系应保持自然舒展,种下后浇足“定根水”,再适当覆土。6 苗期管理6.1 定型修剪幼龄茶园一般应进行3次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定植时进行,高度离地15 cm20 cm;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春茶前进行,高度离地30 cm40 cm;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春茶前进行,高度离地45 cm50 cm。6

9、.2 缺株补植补苗应在种植后第二年进行,选择生长一致的同龄壮苗,补苗时间同茶树种植时间。6.3 抗旱保苗土壤缺墒时应浇水保苗。伏旱、秋旱的高温干旱季节及时进行灌溉 , 浇水抗旱保苗或铺草覆盖茶园, 降低地温, 提高保水能力。6.4 防冻保苗立冬前后浇足越冬水,土壤稍干时立即在茶苗基部培土,覆盖地膜或用稻草、菜籽壳、树叶、桔杆等物覆盖茶行,提高地温。6.5 肥培管理6.5.1 实施茶园土壤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配合使用。6.5.2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宜在 9 月中旬至 10 月底开沟施,沟深 20 cm 以上,施肥后应及时盖土。施用量应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一般1龄茶园每667 m2饼肥(或腐熟农

10、家肥) 施肥量100 kg(或1000 kg),2龄茶园每 667 m2饼肥(或腐熟农家肥)施肥量 150 kg(或 1000 kg),3 龄茶园每 667 m2饼肥(或腐熟农家肥)施肥量 200 kg(或 2000 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6.5.3 茶园使用的有机肥料应符合 NY 525 的规定。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使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6.5.4 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主要为氮肥。施肥时间在 2 月下旬、5 月中下旬和 7 月中下旬开沟施入,沟深 10 cm 左右,施肥后及时盖土。施用量应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一般 1 龄茶园每 667 m2年施含氮量 3 kg5 kg,2 龄茶园每 667 m2年施含氮量 5 kg15 kg,3 龄茶园每 667 m2年施含氮量 10 kg15 kg。7 病虫害防治茶树病虫害防治应按NY/T 5018、DB41/T 11602015的规定执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