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 ,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 ,植被生长茂盛 C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D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出现石漠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有三个方面: 1、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的要素随之变化; 3、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2、。主要以云贵高原植被的破坏对整个环境的影响,符合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表现。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人、 10000人、 6000人、 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 8000人 B 10000人 C 4500 6000人 D 4500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取决于四类要素中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的一个。 考点: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木桶的 “短板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
3、的 “限制因素 ”。 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 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 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 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值,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16亿;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最适 宜的人口数,大约为 8-9亿。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我国目前的人口数大约为 13亿多,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口合理容量大约为 8-9亿,比较容易区分。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人类获
4、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改进 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人口容量,但他们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违背了持续性的原则,时间一长,势必会造成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考点:主要考查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改进有利于提升环境人口容量,其它三个选项违背了持续性的原则。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建立
5、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完成工业化较早,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主要考查了发达国家应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应采取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要遵循共同性、公平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原则。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
6、A反向发展 B基本重合 C层层嵌套 D相互排斥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体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多,但中心地数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远。反之,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少,彼此之间的距离近,中心地数量多。 近 20年来, 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 “水稻田 甘蔗地 鱼塘 花卉棚 ”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气候 C水源 D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
7、难度较小。农业景观经历了 “水稻田 甘蔗地 鱼塘 花卉棚 ”的更替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最主要的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宽敞舒适,配套设施齐全。 考点:主要考查了高级住宅区的布局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现代城市的发展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一般是背向发展的。 读 “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
8、小题 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时期为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加速增长、增长减缓和低速增长四个阶段。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供应稳定增长,某些疾病得到控制。 【小题 2】人口达到顶峰时期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此点过后,人口出现负增长。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人口数量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自然增长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材料一: 2009年 12月 5 日至 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
9、重要讲话。会议强调 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 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材料二: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时间 1949 1954 1978 1980 1990 1996 2000 2002 2006 城市人 口比重 10.6 15.35 17.92 19.39 26.41 29.37 36.22 39.09 43.9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小题。 【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小题 2】根据本次会议精
10、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表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判断,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小题 2】会议强调 2010 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分散大城市的职能,发展中小城市。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为了避免拉丁美
11、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化不仅要考虑城市化水平,还要考虑质量。 读 “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服务范围关系示意图 ”,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回答小题。 【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1和 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 P1和 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 P1的服务人口大于 P2 D所有运输干线 都是因为城市之间高度需求而新建的 【小题 2】图示 P1 M2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A P1港服务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B 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 C M1、 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 M2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答案: 【小题 1】
12、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P1的规模、等级要大于 P2, P1的服务人口大于 P2,两者之间的服务范围必定有重叠的地方。 【小题 2】 P1 M2高速公路使得 P1港服务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等级、港口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图示内容中,港口的大小与城市等级有相似之处,高速公路的作用使港口的经济腹地得到扩大。 城市功能区是指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不同经济活动界线明确的地区 C各项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 D同类经济活动集中连片的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不相同,各项
13、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城市功能区。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区的定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城市功能区一般都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就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居民签订了生产收购 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 “粉红女士 ”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在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酸度不够,农药残留量超标致使合同只完成了 2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 “粉红女士 ”苹果的主要原因是 市场需求 消费习惯 环
14、境条件优越 劳动力成本低 A B C D 【小题 2】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交通技术的进步 保鲜技术的发展 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 B C D 【小题 3】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符合欧洲人口味的 “粉红女士 ”优质苹果反映了市场有需求;出口欧洲市场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具有价格优势。 【小题 2】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保鲜、冷
15、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小题 3】由材料可知,收购 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 “粉红女士 ”优质苹果的合同,最终只完成了 20吨的出口订单的原因是质量不够造成的,所以我们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考点: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的陕西苹果出口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 我国立足国际市场必须整改的措施。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现代社会 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 原始社会 工业时期 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 农业时期 工业
16、时期 现代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有关。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容量越来越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随时间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决大部分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大部分因素水平在提高,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在增加。 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 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 C新中国成立到
17、20世纪 80年代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 D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 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到 20世纪 80年代以前的人口迁移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
18、口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在我国的不同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但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的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是由温带季风气候形成的,西岸是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自然带与气候是密切相关的,题干中已提示位于温带,该题比较好的考查了自然带的分布情况。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 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
19、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主要和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分布不均有关。 考点: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有两种,一种是由赤道到两极,另一种是由沿海到内陆。该题以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考查了太阳辐射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 读 “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 依次代表 A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小题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
20、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小题 3】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 40S附近 C 40N 附近 D极地附近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上基带为热带草原带,往上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 、 、 ,垂直方向的变化与南北方向上的变化有相似之处, 依次代表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小题 2】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山体所在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山麓自然带主要取决于纬度。 【小题 3】山麓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可以判断该地在赤道附近。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点评:本
21、题难度适中。以 “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为材料,考查了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及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及分布位置。 目前欧洲已进入人口增长模式 的第三阶段: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严重的环境污染 B严重的经济衰退 C老年人口比重较大 D人口增长模式为 “低低低 ” 【小题 2】目前欧洲各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数量过多 C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D劳动力不足 【小题 3】解决欧洲各国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压缩经济规模 B实行计划生育 C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省 兰州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