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 “某国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该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 乙 丁 丙 B甲 乙 丙 丁 C乙 甲 丁 丙 D丁 甲 乙 丙 【小题 3】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容量 B国际移民 C国内迁移 D社会经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所以死亡率 =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图可知:该
2、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乙。 【小题 2】由图可知,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和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符合的是丁 甲 乙 丙。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3】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作用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 考点 :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计算和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判断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5分请判
3、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小题 1】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小题 2】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小题 3】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小题 4】城市商业网点多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 【小题 5】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 业相比,具有无污染、附加值高等特点。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 【小题 5】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并不代表区域环境未被破坏,更不表示区域人地关系协调。 【小题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
4、相当,并不代表区域环境未被破坏,更不表示区域人地关系协调。 【小题 3】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正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既有自然方面,又有社会方面,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题 4】城市商业网点不仅以市场最优为原则,还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多建立在市区十字路口位置。即城市中心的商业网点,位于市中心,交通最优;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体现市场最优。 【小题 5】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无污染的企业。如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高技术产业区正遭受以下环境污染类型: 高度危险的废溶剂
5、等化学物质正从约 8 0%的地下储罐向外泄漏; 地下水中发现了大约 100种化学物质; 圣克拉拉郡发现了 150多处地下储罐有泄漏,并且有 200口公共水井和私人水井被污染; 圣克拉拉郡每年产生有毒废物 1 0吨,其中 3 860吨危险废物被排入环境; 每年约有 3万 12万吨的重金属(包括镉和镍等)从硅谷通过下水道排入旧金山湾,正在使附近的湿地蒙受严重的环境危害。 【知识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与核心 特点: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 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分析汇总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加强知识储备,从细节入手,为治理学科打好基础。 宝钢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种 规格最齐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比重最大的钢铁企业;武汉钢铁集团也是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但最近宣布大规模进军养猪种菜等 “非钢行业 ”。 下图为 “我国两大钢铁工业中心
7、分布图 ”,读图文材料完成小题。 【小题 1】与武钢相比,宝钢明显的区位优势有 A水源充足,水运条件好 B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 C海运便利,技术力量强 D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小题 2】根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助于武钢振兴钢铁产业的措施有 A拓展国际市场 B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旅游等第三产业 D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加快钢材品种和质量的升级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 AD 试题分析: 【小题 1】武钢地处内陆,与之相比,宝钢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运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的铁矿石;另外宝钢位于上海,经济发达,这也就体现了宝钢的市场区位
8、。 【小题 2】拓展国际市场、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加快钢材品种和质量的升级,可以振兴武钢钢铁产业。但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旅游等第三产业这两方面与钢铁产业无关联性,但这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复苏的措施。 考点: 本题考查 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及钢铁工业振兴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宝钢为交通和市场指向型,能够利用排除法选择振兴武钢的措施。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出口国。图 1为 “巴西地形图 ”,图 2为 “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图 3为 “巴西人口分布图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甲区
9、域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因为该区域 A干湿季分明,高原草场广阔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长草 【小题 2】乙区域原始迁移农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A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受损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C地下水位迅速升高,导致土地盐渍化 D全球变暖,增加蒸发,气候湿润 【小题 3】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巴西可采取的对策有 A推广大棚农业,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B充分利用土地,大力扩大农垦面积 C发展生物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发展集约农业,提高商品率 答案: 【小题 1】 AB 【小题 2】 AB 【小题 3】 CD 试题分析: 【小题 1】
10、结合图示,可知甲位于巴西高原上且人口分布稀疏,地广人稀;同时该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雨水丰富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所以该区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 2】乙区域是亚马孙河流域,原始迁移农业的特点为 “刀耕火种 ”,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 3】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最关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高商品率,巴西可采取的对策有发展生物技术、发展集约农业等。推广大棚农业,主要是针对热量条件差的地区;充分利用土地,大力扩大农垦面积,容易破坏当地生态,如雨林,从而带来 很大的负面效应。 考点:本题考查巴西的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是掌握巴西的农业分布,明确巴西热带迁移农业带来的负面效应及巴西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表 1为 “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 ”,以下表为依据完成小题。 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 项目 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 地理位置 居内陆腹地,和外界交流渠道少 环境特征 地质:多断层、地热,且岩石脆弱 地形:山区和高原 气候: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河流:河水湍急,水量较大 生态: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 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丰富 线路距离 约 2080千米 投入成本 约百亿美元 【小题 1】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最适合选择的
12、交通运输方式有 A公路、管道 B铁路、航空 C航空、河运 D河运、公路 【小题 2】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 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深处大陆内部,对外交流不便,因此修建铁路可以加强该地与外界的交流、加快物资的流通由于该地的交通线较长,且该地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质复杂,说明水运条件也不好,故判断修建的运输方式为铁路。注意题目要求的 “快捷 ”,同时也可发展航空运输。 【小题 2】
13、铁路、航空运输的发展可以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同时利用当地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高原景观发展观光旅游;在交通线修建后,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很可能会影响到当地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也可能因为不合理的工 程建设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交通线的修建不会改变当地的气候。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建设。 点评:本题通过 “某条交通线路修建说明 ”来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受技术、效益因素的影响。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
14、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总长 1 075 6千米。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改善中西部的投 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 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路网的灵活性 A B C D 【小题 2】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的正确叙述是 A不同省区运输网密度不同,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 B我国东部地区靠海,所以水运发达;中西部地区河流少,所以铁路网、公路网稠密 C交通运输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没有联系的 D当前西部交通发展中,铁路运输因为运量大而成为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 答案: 【小题 1】 D
15、【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宁西铁路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使中西部对外交通更为方便,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路网的灵活性,该线经过的沿线地区煤铁资源并不丰富。 【小题 2】本题依据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回答即可。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导致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故 A描述正确;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故交通运输网东部强于西部,故 B描述错误;交通运输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关系密切,经济越发达,交通运输网越完善,故 C
16、错误;当前西部交通发展中,因公路运输最灵活而成为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故 D错误。 考点:此题考查了宁西铁路建设的意义及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宁西铁路建设的意义及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联系我国的自然环境即可解答此题。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而且对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的把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 “先行官 ”。 下图为 “江苏南部某镇一家炼铜厂的生产和销售流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小题。 【
17、小题 1】这家炼铜厂的工业布局属于 A劳力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小题 2】铜材加工厂的相对集中分布可以 A密切增加工厂间联系,共同发展 B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C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D靠近炼铜厂,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江苏南部这家炼铜厂的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消费区,且苏南地区毗邻长三角地区,靠近消费市场。故这家炼铜厂的工业布局属于市场指向型。选 C项。 【小题 2】铜材加工厂的相对集中这种现象是工业生产中的工业集聚。由图示看出铜材加工厂集中分布在炼铜厂周围地区,这种
18、布局有利于降低原料运输成本。铜材加工厂的相对集中在某种程度是会加剧污染;劳动成本的降低受综合因素的影响,铜材加工厂集中分布并不能降低劳动成本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形态。 点评:本题难度 较小,通过江苏南部某镇一家炼铜厂的生产和销售流程示意图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形态。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图示看清炼铜厂是接近长三角消费市场,而非靠近矿区。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图 1 为 “葡萄酒产业链结构图 ”,图 2 为 “区位因素影响程度分布图 ”。读图文材料,完成小题。 【小题 1】影响该葡
19、萄酒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布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不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A以农业为基础,产业部门较多 B工业产品间有密切的生产联系 C该产业链摆脱了地域和季节的约束 D该产业链基本实现了无污染排放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葡萄酿酒需要优质的原料;产品销售需要广阔的市场。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反映原料的影响;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反映市场对生产的影响。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可以判断其生产模式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20、。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本题也考查了学生从图文信息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殊的高寒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小题 2】拉萨引种西瓜后发现,直接 “铺 ”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势欠佳,只有将西瓜 “挂 ”着才能结果。西瓜 “挂 ”着的原因是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干燥,直接 “搁 ”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
21、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塑料大棚起到了保温作用,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热量条件。 【小题 2】大棚内地面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而棚内空气温度高,有利于西瓜的生长。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的选择及理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塑料大棚的原理及拉萨西瓜 “挂 ”着才能结果的原因。 下图为 “世界四种农业地 域类型景观图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 【小题 2】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A机械化程度高 B
22、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小题 3】若在甲农业地域类型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则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盐渍化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判断,甲表示大牧场放牧业;乙图表示乳畜业;丙图表示商品谷物农业;丁图表示地中海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而乳畜业一般分布于人口稠密的城市附近,但由于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商品率高,故都分布于交通便利的地方。 【小题 2】丙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丁图为地中海农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故都
23、受市场影响大。 【小题 3】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地表盐分积聚,形成土壤盐渍化。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征即可分析。 读 “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 ”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 1】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 2】 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城镇 农村 发达省份 欠发达省份 A B C D 答案: 【小题
24、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1990年时,广西、贵州经济相对落后,当地自然增长率较高。所以当地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是负数;江苏、广东经济发达,居民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随着时的推移到 2050年时我国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下降。广西、贵州等地原先的儿童、青壮年已成为老年人而当地儿童、青壮年的基数下降,导致当地老龄化水平较高。江苏、广东经济发达省份一直遵循原有自然增长趋势,反而老龄化水平不如广西、贵州高。结合分析可推知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就是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小 题 2】农村和欠发达省份经济落后,家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宝应县 安宜高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