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 ATP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其中含有大量的能量 B ATP是细胞内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 C能产生 ATP的结构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 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贮藏能量的物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但其中所含能量不多; ATP的水解和合成伴随中的能量的吸收和释放,所以 ATP是细胞内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能产生 ATP的结构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还有细胞质基质; ATP中贮藏有能量,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
2、来源,除此之外,细胞中的贮藏物质还有糖原和脂肪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 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 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 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 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 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 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所以具有 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是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是蛋白质,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为以 mRNA 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 )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B三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C图中表示 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 D此图能说明翻 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三个核糖体翻译形成三条多肽链,而不是一条多肽链;图中表示 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相同,因为模板相同;此图能说明翻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加速翻译过程。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过程的相关知识。
4、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有关微生物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肺炎双球菌中抗四环素的基因位于拟核 DNA上 B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C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D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有毒物质的毒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抗四环素基因属于标记基因,位于质粒上,而质粒位于肺炎双球菌的细胞质中。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有关酶和 ATP的正确叙述是 A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酶和 ATP参与 B酶具有高效性
5、、专一性、稳定性的特性 C温度不会影响 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速率 D产生 ATP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酶和 ATP参与;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ATP与 ADP 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参与,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温度会影响 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速率;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所以能产生 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酶和 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如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 1 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 溶液。 1 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
6、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 5号试管, 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 37 B若 1 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 4号设置得不科学 C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 1 4号试管口,则只有 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D如 A项设置的 5号试管与 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 5号试管, 5号试管内应加入 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 37 ,与 2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
7、可证明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 1 4 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 4 号设置得不科学,应将温度改为 37 ; MnO2是无机催化剂,催化作用相对于酶来说效率低,释放氧气少,不会迅速复燃。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高效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 点评:从基础实验中提取实验思路和方法,体会如何通过实验的分析,控制好相关的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和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的致病性是由衣壳决定的 B微生物的繁殖方式都是二分裂 C诱变育种可以达到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目的 D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其自身生
8、长繁殖所必需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病毒的致病性是由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不都是二分裂,如病毒不能进行分裂、酵母菌主要进行出芽生殖等;诱变育种可以达到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目的;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产生的 ,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 (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按照下图中信息所示进行培养于相应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 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那么,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 ) A通过比较 AC 两个瓶,可以认为下丘脑不能分泌 TSH,但垂体可以 B通过比较 AD两个瓶,可以认为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 TSH C通过比较 ABCE四个瓶,可以认为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 STH D设置 A瓶只不过是想证明培养基本身能不能产生 TSH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比较 BC 两个瓶,可以认为下丘脑不能分泌 TSH,但垂体可以;通过比较 CD两个瓶,可以认为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 TSH;通过比较 CE两个瓶,可以认为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 STH;设置 A瓶的目的是想证明培养基本身能不能产生 TSH。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
10、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B种群间由于地 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能保留下来,因此这些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
11、基因频率。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注:图中( +)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A图中 是胰岛 B细胞, 是胰岛 A细胞, 是肾上腺 B 所分泌的物质 和 所分泌的物质 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 体液调节 D 所分泌的物质 若增加,则将抑制 分泌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糖调节过程中,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能升高血糖 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两者表现
12、为协调作用,所以图中 是胰岛 B细胞, 是胰岛素; 是胰岛 A细胞, 是胰高血糖素; 是肾上腺, 是肾上腺素。由图可知, 所分泌的物质 若增加,将促进 分泌物质 。血糖平衡是神经 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血糖调节过程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根据细胞膜的流体镶嵌模型: 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一有规则的重复结构 B膜是一刚性结构 C磷脂形成一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 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层中进行侧向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13、性,不是刚性的;磷脂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在两侧,而疏水性尾部对顶着;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层中进行侧向移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流体镶嵌模型的内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哪一组器官均为中胚层衍生物 A脑下垂体前叶,脊髓,小肠,肺 B脊索,腹直肌,红血细胞,睾丸 C耳咽管,甲状腺,消化道内壁 黏膜,胰脏 D胆囊,直肠末端,肝脏,消化道表面浆膜 答案: B 试题分析:内胚层形成消化腺和消化道、呼吸道的内表皮,外胚层形成神经、感官和外表皮等体表结构,其余为中胚层形成。原条深面的细胞则逐渐迁移到内外胚层之间,形成松散的间充质。原条两侧的间充质细胞继续向侧方扩展
14、,形成胚内中胚层,它在胚盘边缘与胚外中胚层续连。从原结向头侧迁移的间充质细胞,形成一条单独的细胞索,称脊索。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发育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 25 、 30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 30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 25的条件下 (原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不变 ),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 ) A a点上移, b点左移, m值增大 B a点不移, b点左移, m值不变 C a点上移, b点右移, m值下降 D a点下移, b点不移, m值上升
15、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中 a、 b、 m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在光饱和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据题意,由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当温度 30 降到 25 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 a点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m值增大; 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细胞呼吸强度,在 25 时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降低,在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其仍然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照强度以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即 b点左移。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 点评:本题以坐标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属于考纲中的分析判断层次 。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
16、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科学工作者将猪的胰岛素转变成人的胰岛素 将人的 -抗胰蛋白酶基因导入到羊的 DNA分子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 正确;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 正确;太空椒是诱变育种的成果,原理是基因突变,故 错;将猪的胰岛素转变成人的胰岛素原理是把已经分泌出来的猪胰岛素 ,用特定的酶剪去和人不同的氨基酸 ,再用特定的酶连接上人胰岛素该有的氨基酸,故 错;将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导入到羊的
17、 DNA分子中是基因工程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故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研 究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定要调查患者家系的情况 B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使用试剂的量等都是自变量 C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代替材料 D换高倍镜后因视野较暗,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答案: A 试题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在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绘制系谱图,再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18、,而使用试剂的量属于无关变量;西瓜汁中虽然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西瓜果肉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西瓜不 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代替材料;换高倍镜后因视野较暗,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 )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进行交叉互换。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
19、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T2噬 菌体烟草叶 肉细胞 烟草花 叶病毒 豌豆根 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 T2噬菌体是 DNA病毒,只含有 D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 4种(脱氧)核苷酸、 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烟草叶肉细胞和豌豆根毛细胞都同时含有 DNA和 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 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 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烟草
20、花叶病毒是 RNA病毒,只含有 R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 4种(核糖)核苷酸、 1种五碳糖(核糖)。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查要学会归纳总结规律进行答题。细胞类生物含有两种核酸,所以含有 8种核苷酸、 2种五碳糖;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所以含有 4种核苷酸、 1种五碳糖。 我国早已绝迹的野生植物有( ) A银杉 B水杉 C崖柏 D珙桐 答案: C 试题分析:崖柏是已经绝迹百年的树种;银杉、珙桐等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种群数量骤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水杉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野生植物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
21、力,属于容易题。 为研究甲地植物 a能否移植到乙地培养,雅礼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质壁分离法测定了植物 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 mol/L) 0 15 0 2 0 25 0 3 质壁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为保证植物 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你认为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 mol/L)应为 ( ) A 0 2 B 0 2 C 0 2 D 0 2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将不能正常生存。只有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才能吸水,这样才能保证植物 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原
22、理及应用。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以图表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转化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 B、 C、 D、 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 B、 C、 D、 E 五个基因。A选项缺少 D、 E两个基因; B选项多了 F基因; C选项缺少 D基因,多了 F基因; A、 B、 C 选项都是染色体变异; D 选项的 b、 c、 d、 e 基因是 B、 C、 D、E基因的等位基因,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
23、变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 丝分裂时,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观察洋葱很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高倍镜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 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 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实验,确保单一变量 A B C D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淮安 涟水县 第一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