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热带、温带、寒带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答案: A 试题分析:热带、温带和寒带都属于温度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 A项正确;湿润地区属于干湿度的划分;低纬度属于纬度位置的划分;江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 B项错误;黄河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干旱地区属于干湿度的划分, C项错误;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属于行政区划分,云贵高原属于地形区的划分, D项错误。
2、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能直接根据地域单元的名称判断其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即可判断。 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好 B矿产资源丰富 C腹地范围广 D毗邻香港澳门 答案: D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腹地狭小,而矿产资源不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读 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为监控焚烧
3、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 ,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数字地球 【小题 2】 2011年 6月 11日 ,焚烧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是 A福建 B江西 C吉林 D河南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监测并快速获取地面事物的影像资料,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 【小题 2】直接读图判断,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福建、江西省冬小麦收获期即可能焚烧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时间 5月中旬左右,而吉林省的冬小麦收获期即可能焚烧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时间大约在 7月。故 6月可能焚烧秸秆的着火点较多只能是河南省。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4、。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 “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和抓住图示的冬小麦收获期等值线分布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我国的主要省区分布位置。 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A搜索营救 B灾害预测 C环境评估 D城市规划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区域性的定位导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故 A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 “3S”技术的主要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所属的 “3S”技术的具体系统,属于常规考点。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 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
5、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而气象局获取卫星云图是使用了遥感技术,而对卫星云图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等是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监测并快速获取地面事物的影像资料,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而预报和处理图文信息是地理信
6、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 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在 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对同地点的交通通达度和消费人口进行比较,从而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决策依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GIS技术的应用和影响商业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 GIS系统 “分层 ”的基本特征,并结合
7、影响商业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分析即可判断。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地理信息技术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而“对灾情进行监测 ”即需要监测并快速获取地面事物的影像资料,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
8、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数字地球 ”是指 A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 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答案: B 试题分析:数字地球指的是建立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该模型将地球上每一角落的信息都收集、整理、归纳,并且按照地球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并且用网络联结起来,从而使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完整、形象地了解地球宏观和微观的各种情况,并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故 B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分析。
9、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 “数字地球 ”的基本涵义即可判断,注意 “数字地球 ”属于虚拟化的地球而非真实的地球。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运行安全,很多铁路沿线车站设有列车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和 RS B GPS和 RS C GPS和 VR D GIS和 GPS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而对
10、列车的监控需要借助 GPS技术,而车站应用 GPS技术,掌握和显示列车的运行情况则需要结合 GIS系统。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注意遥感和 GPS对地表物体的 “监控 ”功能的差异。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10题,每题 1分,共 10分) 【小题 1】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小题 2】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省区都靠海。 【小题 3】南水北调对调出区 的影响
11、都是不利的,对调入区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小题 4】荒漠化就是沙漠化,荒漠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小题 5】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小题 6】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小题 7】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主要由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形成的。 【小题 8】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 【小题 9】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 不同。 【小题 10】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
12、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答案: 【小题 1】正确 【小题 2】错误 【小题 3】错误 【小题 4】错误 【小题 5】错误 【小题 6】错误 【小题 7】错误 【小题 8】错误 【小题 9】正确 【小题 10】错误 试题分析: 【小题 1】区域发展阶段一般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期阶段:工业刚刚起步,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全面升级,二三产业比重大,且第三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 主导。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的基本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在区域发展三个阶段中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的发展概况等内容即可判
13、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小题 2】东部经济地带中的北京,不靠海。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属于无图考图型试题,学生只要能结合我国的省区分布掌握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即可判断。 【小题 3】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调入区的土地盐碱化加剧。 考点: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等基础内容即可判断。 【小题 4】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所有土地退化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概念。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狭义荒漠化和广义荒漠化的区别,且其
14、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即可判断。 【小题 5】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区别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区别即可判断。 【小题 6】流域综合治理 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开发。 考点: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河流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小题 7】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主要由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外资经济推动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
15、国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和其发展的基本优势区位条件即可。 【小题 8】珠三角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治理措施一般针对原因分析,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包括:环境质量下降、基础设施亟待完 善、大量占用耕地、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经济腹地狭小是其工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而不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高,学生需要掌握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注意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的区别。 【小题 9】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遥感即以此为依据发展起来的。 考点:本题考查 RS 技术
16、的基本原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 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小题 10】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不能获取基础数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读美国农作物带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小题 1】图中表示的农作物带分别是 A 冬小麦带 春小麦带 玉米带 乳畜带 B 春小麦带 冬小麦带 玉米带 乳畜带 C 冬小麦带 春小麦带 乳畜带 玉米带 D 春小麦带 冬小麦带 乳畜带 玉米带 【
17、小题 2】 农作带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A土壤肥沃 ,降水较少 B气候湿冷 ,无霜期短 C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市场需求量大 D无霜期较长 ,降水量较多 【小题 3】下列做法中 ,不利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限耕和休耕 B苜蓿与玉米轮作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美国的农业专门化地带分布图判断, 为五大湖周围,为乳畜业带; 位于乳畜带的西南部,为玉米带; 纬度较高,为春小麦带; 纬度略低,为冬小麦带。 【小题 2】 为玉米带,位于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且受五大湖影响,
18、夏季降水量较多,且纬度略低,故无霜期较长,适宜玉米种植。 【小题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包括:实施限耕、休耕、轮作等保护性技术;通过法律、法规,实行价格补贴等优惠政策。而大量使用化肥、农业即提高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C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美 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美国主要的农业专门化地带的基本分布,并掌握主要农业地带的区位条件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图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A
19、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小题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扩大了耕地面积 稳定了灌溉水源 避免了洪涝灾害 增加了土壤肥力 A B C D 【小题 3】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田纳西河流域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判断,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梯级开发为中心环节。 【小题 2】直接由图示提取信息,通过梯级开发兼顾了防洪和灌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小题 3】提取题干的基本
20、要求 “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水灾害 ”,比较选项中的内容,只有 C项兴建大坝 ,疏通河道与防洪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属于直接读图判断类试题,能抓住图示和题干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反映了干湿度地区的划分,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在于要能结合材料分析区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启东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