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38 备案号:16747-2005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DB11/T 2592005 黄芩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production technique operaration regulations2005-03-28发布 2005-04-28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2592005 0 前 言 为规范北京地区黄芩生产,提高黄芩的产量、品质及效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本标准起草人:王立平、贺建德、尹光红、黄玖勤、宋威克、
2、吴文强、曲明山。 DB11/T 2592005 1 黄芩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黄芩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物种和品种类型、环境质量要求、生产技术要求、包装运输 贮藏要求及生产记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黄芩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 版)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03) 3 术语和定义 3.1 土壤肥力 soil fertility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和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 3.2 商品有机肥 commercial manure 经过工厂化生产的商品化的有机肥料。总养分含量5%、有机质35%、水分20%。 4 环境质量要求 4.1 总体要求 产地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应达到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 4.3 农田灌溉水质量 水质应达到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5084 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 4.4 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 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 5 物种和品种类型 5.1 物种 DB11/T 2592005 2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 5.2 品种 目前生产上尚未培育出优良品种,种植群体花色以蓝色、紫色为主,偶尔有白花、粉花的天然变异 类型。 6 生产技术要求 6.1 种子质量 种子充分成熟,饱满,干燥,经过精选。要求
5、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 6.2 选地整地 6.2.1 选地 选择壤土、砂壤土,不宜选择重黏土、沙土。土壤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理化性状优良,疏松、透气、 透水、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并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 6.2.2 整地 播前深耕土层,耕平耙细,造好底墒。 6.3 繁殖方法 6.3.1 种子直播 6.3.1.1 种子处理 播前可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在 4045水中浸种 5h6h,捞出后置2025条件下,大 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6.3.1.2 播量 每 667m2 播种量 1kg 左右,播种前测定发芽率,根据发芽率适当调整播种量。 6.3.1.3 播期 春播、夏播、秋播均可。有灌溉条
6、件的春季播种,春播适宜播期为 4月上旬5 月中旬,应适时早 播。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夏季趁墒播种。秋季适宜播期为 8 月中下旬。 6.3.1.4 播种方式 先在畦面上按 25cm30cm 行距划出1cm2cm 的浅沟,种子拌适量细沙,均匀撒于沟内,播后覆土 1.5cm2cm,稍加镇压。 6.3.2 育苗移栽 6.3.2.1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阳光充足温暖的地块做苗床。 6.3.2.2 夏季育苗,播前可以进行种子处理,每 667m2 播量 1.5kg2kg,按 5cm10cm 行距进行条播, 株距 3cm5cm。播后注意保温、保湿。 6.3.2.3 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栽,按行距 25cm30
7、cm、株距 15cm20cm 移栽于大田,注意保持种苗根 系完整,45角斜载,根头稍露出,覆土后稍镇压,移栽后及时浇水。 6.4 田间管理 6.4.1 间苗、定苗、补苗 种子直播需间苗、定苗、补苗。 6.4.1.1 间苗 幼苗出齐后结合松土进行间苗,分(23)次间掉过密、瘦弱及有病的小苗,保持株距 10cm。 6.4.1.2 定苗 苗高 5cm10cm 时,按株距 10cm15cm 进行定苗,留苗密度 3万株/667m2左右。 6.4.1.3 补苗 缺苗部位应及时进行补苗,补苗应带土移栽,可用过密的苗移来补苗,栽后浇水,补苗时间应避开 中午,宜在下午三点后或阴天进行。 6.4.1.4 中耕除草
8、 DB11/T 2592005 3 出苗至封垄期间,中耕除草(34)次,第一次在直播出齐苗后,第二次在定苗时,浅锄为宜,此后 根据杂草生长情况中耕除草。第二年春季返青至封垄前中耕除草 23 次。保证田间没有杂草、土质疏 松。除草可与间苗、定苗、补苗结合进行。 6.4.2 灌溉 6.4.2.1 浇水 播种-出苗期间,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否则会出现缺苗现象。出苗后如果土壤水分不足, 在定苗前后应浇一次水,以后一般情况下不用浇水,但如遇持续干旱,应适当浇水。第二年春季返青时 应浇水一次,以后可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 6.4.2.2 排水 设置排水系统,在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清沟理墒,避免
9、田间积水,以防烂根死苗。 6.4.3 越冬管理 入冬后将地上干枯部分割除,除净田间的枯枝落叶。 6.5 施肥 6.5.1 施肥原则 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根据生长发育需要有限度地施用化肥。允 许施用经过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禁止施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有机肥和矿质肥,禁止 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禁止施用未经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登记认证及生产许 可的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有条件地区根据土壤测试和植株营养测试进行平衡施肥。 6.5.2 基肥 每 667m2 施商品有机肥 300kg400kg或腐熟农家肥 2000kg2500kg,氮肥
10、(N)6 kg 10kg,磷 肥(P2O5)5 kg7kg,钾肥(K2O)6 kg 10kg。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商品 有机肥以沟施为主,农家肥以撒施为主。 6.5.3 追肥 黄芩生长第一年不需追肥,第二年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追肥。 6.5.4 叶面喷肥 开花期叶面喷施 0.1%0.3%的磷酸二氢钾(12)次,时间间隔(710)天。 6.6 良种繁育 6.6.1 繁种田管理 黄芩繁种适宜在山区。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黄芩地块作为繁种田。繁种田与药材生产田管理 基本一致,但需加强花期管理。花期管理:开花前浇灌透水一次,结合浇水追肥,每 667m2 追施磷肥 (
11、P2O5)3kg5kg、钾肥(K2O)3kg5kg 或在开花期叶面喷施 0.0%0.3%磷酸二氢钾 2 次,同时 叶面喷施 0.1%0.3%硼肥 2 次,时间间隔(710)天。 6.6.2 种子采收 黄芩果期在(79)月,果实呈淡棕色、掰开后种子呈黑色时采收。黄芩结果期长,种子陆续成熟, 且极易脱落,结实期间应随熟随采。地上部全部枯萎后割除,集中晒干,拍打下剩余种子,除去种子杂 质,置干燥阴凉处保存。 6.7 病虫害防治 6.7.1 防治原则 按照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 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防治
12、、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进行化学防治。在必须施 用农药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 6.7.2 叶枯病(Sclerotium sp.)防治 从叶尖或叶缘发生不规则黑褐色病斑,逐渐向内延伸,并使叶片干枯,严重时扩散成片,高温雨季 容易发病。防治方法:实施轮作。秋后清园,清除带病的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菌源。发病初期用 1:1:DB11/T 2592005 4 120 波尔多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0)次。 6.7.3 根腐病防治 栽植两年以上者易发病,根部呈黑褐色病斑以致腐烂,全株枯死,雨季发
13、病较重。防治方法:实行 轮作。雨季注意排水。中耕除草,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灌根。 6.7.4 黄芩舞蛾(Prochoreutis sp.)防治 以幼虫在叶背作薄丝巢,幼虫在丝巢内取食叶肉,仅留上表皮,在北京一年发生 4 代以上,10 月 以后蛹在残叶上越冬。黄芩舞蛾是黄芩的重要害虫。防治方法:秋后清园,处理枯枝落叶等残株。发生 期用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6.8 采收加工 6.8.1 采收 6.8.1.1 采收期 以种植两年收获为宜,11 月份前地上部茎叶枯萎后采挖。 6.8.1.2 采收方法 选择晴天将根挖出,
14、避免雨天收获。大田生产可用单铧犁收挖,但应避免将根挖断。 6.8.2 加工 黄芩根禁用水洗,断口避免接触水分,去掉茎叶、抖净泥土。在自然阳光下晒至半干,放入麻袋或 用撞皮机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晾晒过程中避免暴晒过度使根条发红,防止被雨水淋湿导致 根条变绿发黑。最终根条含水量应13%。 7 包装、贮藏与运输 7.1 包装 7.1.1 包装材料 一般采用编制袋或麻袋等包装,包装材料采用清洁、干净、干燥、无破损、无异味以及不影响品质 的材料制成,易于回收利用或降解。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 7.1.2 包装记录 包装前应再次检查是否已充分干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包装应附有包装记录。包装记
15、录内容: 品名(药材名)、批号、等级、规格、重量、产地、日期、合格证、验收责任人等。有条件的应注明药用 成分含量、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 7.2 贮藏 包装好的商品要求存放在清洁、通风、干燥、避光、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置于货架上。仓库应具 有防鼠、防虫、防霉烂设施。地面为混凝土或可冲洗地面,货架与墙壁保持足够距离。定期抽查,防止 虫蛀、霉变、腐烂等现象发生。 7.3 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药材批量运输时,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等可能污染 其品质的物质混装。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污染。 8 生产过程记录 黄芩生产全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生产计划、合同、协议等,繁殖材料情况,生 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贮藏、运输,气象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