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锚杆、挂网、钢管桩).doc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锚杆、挂网、钢管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锚杆、挂网、钢管桩).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 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4 2.1 支护设计概况 4 2.2 场区周边环境 5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6 3、工程特点 . 7 3.1 支护设计工程量 7 3.2 工程特点及实施难点 7 4、施工组织管理 . 7 4.1 施工组织部署 7 4.2 施工协调管理 8 4.3 组织管理体系 9 5、 施工平面布置及各项目需用计划 . 9 5.1 总体布置 9 5.2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9 5.3 现场平面布置管理 10 5.4 主要材料物质计划 10 6、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 10 6.1 施工顺序 11 6.
2、2 主要施工方法 11 6.2.1 微型钢管桩施工 11 6.2.2 锚杆施工 11 6.2.3 锚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 4 土钉挂网 . 14 6.2. 5 喷射砼面板及钢筋网 . 15 6.2.6 土方开挖施工 16 6.2.7 坡顶、坡底排水 17 6.2.8 上层滞水处理 17 6.3 施工注意事项 17 7、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 17 7.1 工期目标 17 7.2 工期保证措施 18 7.3 施工人员安排 18 8、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 19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2 8.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9 8.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20 8
3、.3 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21 9、工期保证措施 . 21 10、安全保证措施 . 22 10.1安全目标 22 10.2安全保证措施 23 10.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3 10.4施工机械 安全控制措施 24 11、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 25 12、基坑监测及应急措施 . 26 12.1基坑监测 26 12.2应急措施 26 12.3应急措施安排 27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3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4 1、编制依据 1.1 深基坑支护设计书 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 湖北省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 DB42/159-2004) 1.4 建 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1999) 1
4、.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J27-88) 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 1.9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2、工程概况 2.1支护设计概况 根据基坑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放坡卸载、喷锚网、土钉挂网喷面、微型压浆钢管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5 2.2场区周边环境 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通过勘察查明,本场地土层 主要为 Q3冲洪积粘土、粉质粘土,上部为厚度不等的填土及 Q4 粘性土,局部分布有淤泥质粉质粘土,下伏志留系
5、泥岩。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区岩土层可分为 5 大层,各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 杂填土( Qml):杂色,褐红色,稍湿 饱和,上部为砼地坪,下部以碎石、砂等为主,含粘性土。松散状态,结构紊乱,不均匀。厚度为 0.3-4.5m,场地普遍分布。堆填时间不一。 2 素填土( Qml):褐红色、黄褐色为主,饱和,以粘性土为主,夹有少量碎石,松散状态,不均匀,地下水 位以下呈软 -流塑状态。局部分布,厚度为 0.2-6.5m。堆填时间不一。 1 淤泥质粉质粘土( Q4l):灰褐色、灰色、黄褐色,饱和。软塑 -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分布,厚度为 0.5-5.0 m。 2 粉质粘土( Q4al+pl)
6、:黄褐色为主,饱和,局部夹粉土薄层。可塑 -软塑状态为主。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局部分布,厚度为 0.3-5.1 m。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6 3 粉质粘土( Q4al+pl):黄褐色,饱和,含铁锰氧化物,呈可塑 -硬塑状态。切面稍光滑,干强 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属中等压缩性土。自由膨胀率在 30%-49%之间,不均匀的具弱膨胀潜势。局部分布,厚度为 0.3-6.5 m,层顶埋深为 0.3-7.8m。 粉质粘土( Q3al+pl):褐黄、棕红色,饱和,以粉质粘土为主 , 局部为粘土。含铁锰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呈硬塑状态。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高
7、韧性,无摇振反应。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自由膨胀率在 31%-50%之间,不均匀的具弱膨胀潜势。场地普遍分布。厚度为 0.4-10.5m,层顶埋深为 0.5-8.7m。 残积土( Qel):褐黄色,饱和,为泥岩残积土。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硬塑状态为主。属中等压缩性土。场地普遍分布。厚度为 0.3-4.0 m。 1 泥岩强风化( S):褐黄色,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块状,岩芯采取率 40% 50%。岩块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为 0.42-0.93MPa。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普遍分布。揭示厚度为 0.2-10.5 m。 2 泥岩中风化( S):褐黄色
8、,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块状, RQD=56%-75%。岩块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为 1.02-3.78MPa,沿裂隙破坏。属极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普遍分布。揭示最大厚度为 16.5 m。 2.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本场地地下水的类型为上部滞水,上部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及 2层粘土层中,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是其主要补给来源。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7 3、工程特点 3.1支护设计工程量 按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现场实际要求,主要工程量如下: 喷锚网(钢筋网部分): 平方米 土钉挂网喷射砼护面( 钢板网部分): 平方米 微
9、型压浆钢管桩 : 米 3.2 工程特点及实施难点 3.1.1 按现场实际情况,对应设计标高,其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 米不等。支护设计以放坡土钉挂网喷面、喷锚、钢管桩为主。对本基坑而言土方开挖是关键,土方施工必须密切配合支护施工单位施工。 3.1.2 该工程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基坑北面分别布置临建、道路及材料堆场,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土方开挖采取水平分段、垂直分层的方法施工,开挖一段、支护一段。 3.1.3 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主要由松散杂填土、老粘土组成,锚杆成孔困难。 3.1.4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4、施工组织管理 4.1施工组织部署 4.1.1 该工程施工组织以喷锚网支护施工为主。 4.1
10、.2 整个工程分锚杆施工、喷射砼施工、微型钢管桩施工和辅助施工,通过平衡协调及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8 4.1.3 整体施工锚杆施工、喷射砼施工、钢管桩为主体,其余工艺可交叉作业。一切施工管理到人、材、物首先满足主体施工,确保主工艺施工总进行计划的实施。 4.2施工协调管理 4.2.1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具体施工实施方案。 会同业主、监理根据现场 实际对设计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协调施工中需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其它问题。 4.2.2 与监理公司及业主的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及
11、监理公司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施工自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 严格贯彻执行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检查制度,并以此对各施工工序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均主动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交合格证及质保书,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对使用材料进行送检。 4.2.3 与监测单位的协调 会同业主及监理公司对监测方案提出合理建议。 及时掌握监测成果,采用信息法施工,针对监测成果及时会同监理及业主分析,及时指导下步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9 4.3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任务,我单位选配具有设计和施工
12、资质的分包单位(武汉华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基坑支护的施工,选配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工程管理人员,成立以钟祥君为首的项目班子,组成项目经理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部主要人员组成见下表。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组成 职 务 姓 名 职 称 主 要 职 责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工程总指导、总监督,全面负责整个工程工作 项目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负责设计、技术、质量 生产副经理 工程师 负责材料采购、现场调度、文明施工 质量员 工程师 质量检查、验收 5、施工平面布置及各项目需用计划 5.1总体布置 5.1.1 根据总平面布置要求,本基坑支护分包施工单位的生活及
13、办公区由总包统一规划。 5.1.2 在施工期间,根据土方需要在浅坑地段设置基坑支护施工进入通道。 5.1.3 现场材料加工区 可根据施工需要就近设置。 5.2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5.2.1 锚杆施工,会同土方开 挖,按设计要求分层进行,其水泥材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0 堆置于施工区边,临近拌浆设备。 5.2.2 喷锚网施工,钢筋加工置于场区周边,并会同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分层进行。 5.2.3 钢管桩施工:在西区基坑南侧和西侧布置钢管桩,要求在基坑开挖前施工。 5.3现场平面布置管理 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要求,支护施工和土方开挖交叉平行作业,其现场管理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5.3.1 对每一道
14、工序的施工,结合其施工特点,对排水沟、材料堆场,加工设备行进路线等应 合理布置,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必须考虑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布置,避免相互影响,浪费人力、物力。 5.3.2 设专人对现场统一管理,合理布置、调度。 5.3.3 对施工现场重要设施,危险区域张挂标志牌,避免出现事故或其它隐患。 5.4主要材料物质计划 基坑工程主要材料表 类型 型号 数量 钢材 12 T 16 T 8 T 钢管( 114) T 水泥 Po32.5 T 砂石 m3 钢板网 m2 6、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1 6.1施工顺序 根据本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结合本 工程施工特点,以及业主总工期进度计划要求,为
15、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其基坑支护的施工顺序确定为: 微型钢管桩施工 土方开挖挂网喷面、喷锚施工土方开挖挂网喷面、喷锚施工土方开挖结构施工 6.2主要施工方法 6.2.1 微型钢管桩施工 微型钢管群桩施工工艺 :平整场地标定桩位钻机就位、成孔放置钢管注浆 6.2.1.1 平整工作面 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物体搬迁和平整,便于施工。 6.2.1.2 成孔 可采用 XY-1型工程钻机成孔,成孔视微型群桩设计的直径而定,不采用膨润土或其他悬浮泥浆做钻进护壁。 6.2.1.3 放置钢管 微型钢管选用 159 0.8 钢管,间距为 1.5 * 1.0m;矩形布置 。 6.2.1.4 注浆 注浆液采用纯水泥浆
16、,注浆压力控制在 2 - 3 MPa 左右,水灰比为0.6,水泥采用 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中加入水泥重量 0.1的三乙醇胺及 0.2的食盐,以改善可注性和增加结石体早期强度。为保证注浆液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孔口处设里注浆塞。 6.2.2 锚杆施工 6.2.2.1、施工工艺及设备 ( 1)根据设计单位对锚杆参数的设计要求,本基坑锚杆采用了一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2 注浆锚杆。根据我公司在武汉市施工的经 验,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采用的施工流程为: 平整场地、三通一平 施工准备 设备就位、材料准备 定位放线 砂浆、焊接 钻孔 清孔 插入锚杆及灌浆导管 制作锚杆及除锈 预制水泥浆 一次灌
17、浆 ( 2)施工设备按排计划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 台 1 分包单位提供 2 螺旋钻机 台 4 3 冲击钻孔机 台 2 4 注浆泵 台 1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3 5 灰浆搅拌机 台 1 6 混凝土喷射机 Z-5 台 1 7 空压 机 9m3/min 台 1 8 电焊机 台 2 9 切割机 台 2 6.2.2.2、 锚 杆 施工方法 ( 1)钻孔 a、钻孔前要根据地层特点和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钻进工艺和技术参数。本工程采用全螺旋清水循环钻进工艺成孔 ,锚杆孔径为 110mm。 b、钻孔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好明显标记。同一排锚杆要拉线
18、,确保在同一水平线上,孔位垂直方向误差控制在 100mm。 c、螺旋钻杆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其是否堵塞,丝扣是否完好,严禁使用破损钻杆,以防断钻事故发生。 d、采用清水循环钻进,严禁泥浆循环 钻进。 e、钻孔终孔深度要比设计深度大 0.5m 1.0m,以利于杆体顺利下入。 f、采用全螺旋钻进,若孔壁坍塌,则利用套管护壁,以保证杆体顺利下放。 ( 2) 锚 杆体制作和安装 锚杆体制作前,应对钢筋及其焊接进行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应用。钢筋应平直、除油和除锈。 锚杆体采用 16螺纹钢,搭焊长度为 10d。钢筋架用 8 钢筋,沿杆体 0.3m 焊接一个。注浆管应比锚杆长 1.0m 左右,用皮筋固定在锚杆
19、上,止浆密封袋固定于锚杆体的孔口部位上,送锚杆时,止浆袋应完全进入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4 孔中 , 注浆压力应为 0.5Mpa 左右。杆体每隔 1.5m 设 置对中支架和导向钢筋头。 自由段采用涂油或缠塑料膜处理,保证和水泥固化体分离。 注浆管与杆体要理顺,不得互相缠绕。 杆体下放前,要仔细检查杆体质量,确保杆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 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弯、弯曲以及杆体与注浆管相互缠绕,杆体下放要快速、连续。 杆体下放孔内深度应不小于钻杆长度的 95%,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 ( 3)注浆 注浆以前,要对 Po32.5 水泥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用于注浆。 水泥要有防水、防潮措
20、施。 注浆之前,要仔细检查注浆管是否完好、注浆管是否畅通。 注浆材料采用水灰 比 1: 1: 0.45 的纯水泥 砂 浆。 注浆液应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要在初凝前用完,严防杂物混入浆液。 孔口溢出浆液,方可停止注浆。采用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分别为 0.5Mpa。注浆完后,采用清水冲洗注浆泵和注浆管路。 6.2. 3 土钉挂网 1、 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人工清坡铺设钢板网人工打土钉喷射砼坡面养护开挖下一层。 2、 施工工艺流程 坡面形成后,铺设钢板网 50 100 ,土钉为 16 螺纹钢筋长度 1m,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5 采用人工锤击法将土钉打进坡里面,间距为 2m,呈梅花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案 挂网 钢管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