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总课件.ppt
《旅游经济学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经济学总课件.ppt(3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旅游经济学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科 (系列概念体系、问题的出发点),授课人:邱代来,学科的性质: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两条发展道路(两条研究路线)旅游经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1。随旅游学研究而产生,侧重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2。从经济学实际应用新领域的角度,研究旅游问题。,问题是:,如何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旅游学科?,经济学不仅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资源配置,而且有独立的研究方法,虽然仅限于经院式的坐而论道(一些实际问题不能解决)但毕竟是成熟的、科学的。 1。如果旅游经济学仅仅是直接借用经济学现成的原理、方法和结论,旅游经济学则不成其为一门学科。(何况目前在此方面
2、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和错误) 2。如果旅游学科在推导原理和结论使用经济分析方法,此问题难度极大,目前这一问题还未解决。,关键词(基本问题),旅游经济学是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的。,1.经济学 2.旅游学 3.旅游经济学,第一节 经济学概说 一、经济学基本问题 1。“经济”:中国古代汉语的涵义: (1)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2)节约 (3)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4)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和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规律。 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2.经济社会的结构,主体 :经济人 关于理性“经济人”假设 企业:利润最大化 居民:效用最大化 政府:
3、公共目标最大化 客体:资源 内容:经济活动,基于一个简单的道理:市场的发展,如同草原上奔驰的骏马,顺着它奔跑的方向来驾驭就比较容易多了。,二、经济学分析思路 (一)人类需要是无限的、多样的、分层次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2.亚当斯密的人性论(1)人的行为受利己心支配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往(2)道德的约束:利己不损人大公无私的人是一项伟大的生物工程(3)法律约束:对损人者制裁(4)民富国强。国民经济由三部分组成:政府、企业、个人,(二)经济资源是稀缺的、多用途的,1.存在矛盾 2.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是两种资
4、源配置的方式,(三)集权的行政配置机制,政府,资源状况,需求状况,企业,决策,产出,投入,1.缺乏计算基础导致决策失误 2.缺乏动力机制导致僵化低效,(四)分权的市场配置机制 1.分权的决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 行为目标:利润最大化 2.自由的价格商品稀缺有用价格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价格信号)定价原则明码货真 3.良好的道德 利己不损人 4.完善的法律 如:飞机颠簸的恐吓费;被风吹倒的赔付。在以上条件下市场经济是:有效的利益协调、信息、激励、竞争机制 最经济、最节约的资源配置方式,(五)经济社会中政府职责拾遗补阙 1.建立市场秩序,维护平等竞争环境制定交易规则、执法、反垄断 2.经营
5、公共物品3.计划预测(服务于企业)4.宏观调控逆风向而动5.克服贫富悬殊,三、经济学学派和分类,1.作为地缘政治的“西方经济学” 发展前提:私有制、市场经济 2。为政治服务的“政治经济学” 理论基点:对人性的认识、对商品的认识,“西方”经济学体系分类,从研究的对象、内容上看: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制度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从研究的范围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 旅游学,一、旅游 IASET定义: 非定居者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
6、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 WTO1995定义: 人们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地停留的活动。,旅游定义的类型1.概念性定义或理论性定义2.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二、旅游活动,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1、社会现象2、文化现象3、经济活动4、政治色彩,现代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人的高层次需求; 人的精神活动;是天赋人权。对社会而言是一种长期的生存方式人的运动引起的市场运动;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三、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 :旅游者 客体:旅游资源 媒介:旅游业 目的:旅游产品或劳务,四、旅游学:
7、研究旅游产生、发展、活动的一般规律,旅游学的研究内容,1、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2、阐明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 3、探讨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关系 4、探讨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5、探讨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一)旅游条件(现实条件),收入水平 闲暇时间 交通的发展,以上能不能解释旅游产生的初始条件?,旅游为什么在英国产生?,机器对人性的摧残 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二)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初始条件),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很多的工作和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产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
8、系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2。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速度加快 运载能力提高 外出范围扩大 费用低廉,3。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1841年 组织“业余性”旅游 1845年 开办商业性的旅游义务 1855年 组织从英国到法国的国际旅游 1865年 成立专业公司 1872年 组织环球旅游,为什么说旅行社是旅游活动商品化的产物?(旅行社的作用),使旅游活动变成经济活动 使旅游活动大众化 使旅游购销方式质变,(三)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带薪假期的增加 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五、旅游学
9、科,其分类方法与经济学不同冠以旅游的其他学科,包括: 一般旅游学旅游学概论 (研究旅游产生、发展、活动的一般规律) 分支旅游学要素旅游学(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结构旅游学(旅游企业、旅游设施)属性旅游学(旅游文化、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功能旅游学(旅游法规、旅游营销、旅游市场、旅游政策),旅游学科科学解释旅游现象。,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 内容:包括“六要素说”旅游业的特征、“三体说”、“三支柱”旅游产业。,六、旅游学科与经济学的联系点,旅游学:研究旅游产生、发展、活动的一般规律,提示: “西方经济学”
10、前提:私有制、市场经济 旅游产生:经济发展,怎样联系?,产业革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时代 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1。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公理1: 旅游的起源和发展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意识转变。 产业革命开创了物质大生产、意识大转变的时代。 市场经济促进了物质大生产、意识大转变。命题: 旅游起源于产业革命,发展于市场经济。32,结论:,旅游活动反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规律,如果违反这种机制和规律,旅游的运行将受到扭曲和阻碍规律的惩罚。,2。从新审视旅游经济学性质:,在经济学交叉点上产生的新学科; 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其借鉴的基本方法; 在旅游领域存在的经济学问题是现有的经济
11、学理论解决不了的(除了遵循其他经济活动运行规律外,还有自身规律); 而这些问题又非解决不可。,3。从新审视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1)基础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体系。 (2)应用研究根据旅游实践,寻找经济学理论依据。,例:经济学理论的应用,(1)主体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2)机会成本为什么要使用此概念? 旅游资源用于好的用途。 (3)边际成本分析法 (4)需求供给分析 (5)生产函数 Qf(x,y) Q产量x,y投入要素,第二章 旅游产品,第一节 概念一、 旅游产品的定义二、 旅游产品的构成三、 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四、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一、旅游产品的定义,从需求方:一次经
12、历 从供给方:提供服务要素总和,全部服务; 一条线路; 一次经历;,侧重经济学的定义:满足旅游者需要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定义的问题:,从两方面给出有无必要?是否严格?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有无区别?旅游产品的单位是什么?,广义的旅游产品,从全社会角度考察的旅游产品, 即以接待地社会为供方,以一定时间内(如一年内)所接待的全部外来游客为需方,以接待 地社会有关的各类资源、因素和条件构成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生活和心理的全 部需要。广义的旅游产品在接待地社会各方面的协作下形成,并且体现了接待地社会的风貌、 情趣和素养。,狭义的旅游产品,它指的是旅游服务行业在旅游过程 中为游客实现旅
13、游目的分别提供的专项服务。从结构上来看,狭义的旅游产品的总和组成了 广义的旅游产品。,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P30,(一)书上的说法 1。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 2。旅游设施 3。可进入性 4。旅游服务 5。旅游地形象和价格,这样论述有无问题?什么问题?,(二)营销学的说法,核心产品 形式产品 延伸产品,(三)旅游产品吸引力三层次说,主体吸引力:旅游景区(primary products ) 辅助吸引力:其他设施及服务 secondary products 整体吸引力:形成几个推断,吸引力三层次说形成的推断,1.主体吸引力与辅助吸引力相互影响构成整体吸引力:过分强调主体吸引力的表现和危害 2.旅
14、游经济发展应该从“六要素”向目的地整体意义上的“路径回归”:大旅游 3.旅游产品发展创新三阶段论:景区(点)创新、 配套设施及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三、旅游产品关系,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该目的地在所在区域的旅游需求分享格局中之位置。(一)互补关系 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地间 (二)互代关系 同一类型的旅游产品地间旅游需求交叉弹性 Edc(Qx1Qx0)Qx0/(Py1Py0)Py0,(三)关系转化,问题: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转化?,旅游产品竞争研究回顾,1.张凌云(1989)从目的地交叉弹性分析空间竞争 2.保继刚、梁飞勇(1991)对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空间竞争分析 3.保继刚
15、、彭华(1995)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研究了名山旅游地间的空间竞争关系 4.保继刚(1995)以云南路南大小石林与乃古石林为例研究了喀斯特景观旅游地空间竞争关系,5.王衍用(1993,1999)先后提出“热影区”、“阴影区”概念 6.许春晓(1993)研究旅游资源非优区时提出“屏蔽”概念,并力图对主要要素和机制做综合反映 7.许春晓(2001)归纳了屏蔽类型:要素屏蔽、资源屏蔽、区位屏蔽、条件屏蔽、事故屏蔽;并构建了绝对和相对屏蔽指数模型 返回前页,四、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资源是一种原生状态,没有为旅游加工。产品对资源的加工(广义的加工)。在生命周期理论中出现悖论,人们通常把可以拿到市场上
16、去吸引游客的东西称之为旅游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旅游 资源和旅游产品就会很容易地被混同起来。,两者性质区别,旅游资源是 一种构成旅游产品的基本因素,其中的吸引物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主要 来源,但是单纯的吸引物资源在没有同其他的社会资源和因素结合并进入流通领域之前,它 仍旧是一种单纯的吸引物资源而不是旅游产品。,从现代旅游现象的涵义来说,旅游活动是综 合性的社会现象,因此旅游产品也必然是包括旅游资源在内的社会诸因素,在流通渠道中相 互凝聚形成特定效用从而成为综合性的社会商品(由于这种特定效用只能在流通渠道中形成, 在消费时被体现出来,因此习惯上仍称为旅游产品)。,在现实的旅游活动中
17、不容易看到广义的旅游产 品的整体形象,人们只能通过与狭义产品的接触而体验它的存在。 对广义的旅游产品的认识常常陷于抽象而忽略了它存在的重要意义。,关于旅游产品战略的讨论,旅游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是旅游产品,于是旅游产品问题应该放到和市场问题同等重要 的战略地位来考虑。这样,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探索旅游现象中各种关系的 新变化,揭示它们的新涵义,以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宏观管理。,广义的旅游产品可以被视作为一种概念,作为考察旅游现 象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旅游现象中较深层次间的各种关系,从理论上为狭义产品的形 成和运行作出机理和性质上的解释。因此,广义的旅游产品就成为制订旅游发展规划的核心
18、 问题。,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1。旅游资源的概念 达16种以上,类: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类: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2。围绕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展开的研究,陈健昌、保继刚(1988)归纳出旅游资源个体之间正负两种近邻效应; 王衍用(1993;1999)更是将这种效应发展成为“阴影区理论” ;,围绕旅游资源展开的研究,李涛(1993)认为旅游资源不可移动性观点是以偏概全;刘振礼(1994) 重申了资源不可移动的观点,并指出资源可移动观点对实践无
19、意; 许春晓(1995;1996)探讨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突变与适度开发的问题 ; 尹泽生、宋关福(1995)指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评价与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个体与旅游资源系统间的差别,杨振之(1997) 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构成有机系统;林红(1998) 从系统论角度进行了反驳; 张凌云(1999)强调两个旅游地的竞争实质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 叶伯平(1999)指出旅游资源除吸引物(核心)外还应含保障旅游活动正常运行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李海瑞(1995)、宋家增(1995)、申葆嘉(1995)等人提出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的观念;
20、孟鸿雁(1995)提出“地域原生旅游资源”的概念; 卢云亭(1995)提出“旅游产业资源”的概念; 刘德谦(1995)提出“地理资源(或原有的目的物资源)”的概念,第二节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一、定义旅游产品从进入市场经过流通渠道,经历初创阶段、发展阶 段、繁荣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直至退出市场,这个过程称之为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因产品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存在,因此保持和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就成为 延长其生命周期的唯一途径。保持或强化其吸引力主要依靠对产品定期改建或更新来实现。,当一个新产品(这里简化为一个具体的产品项目或 一个景点)投入市场时,也就是下一轮旅游发展规划开始进行工作的时候
21、。规划旅游地的发 展,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活动,而是一个连续的、永不停止的行动过程。,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Butler的六阶段说 (1)探索阶段 没什么销售渠道,少量旅游者,nature lover,喜冒险 被自然、文化或历史所自然吸引,没专门的设施,旅游相关供给厂商很少,基本无竞争,旅游者更喜贴近自然和原始风味,多为非正式部门,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Butler的六阶段说 (2)参与阶段 近冒险型旅游者、希望保持自然,并享受好的饭店等设施; 饭店、餐馆、娱乐设施等开始出现,市场范围基本确定,季节性开始出现;政府改善交通,强化了促销、拓展其分销渠道、使潜在旅游者获得目的地信息,,生命周期
22、理论的发展,Butler的六阶段说 (3)发展阶段 消费能力下降,人数仍上升;旺季超过当地居民,中间型旅游者成主流 可进入性显著改善,迎合旅游者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出现粗制滥造的纪念品;外来资本控制了供给,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Butler的六阶段说 (4)巩固阶段 旅游者增长速度下降但仍在增长 外来资本进一步控制供给,目的地对旅游依赖度很高 (5)停滞阶段 到访者多为低阶层,重访率高,停留时间短,花费少,目的地成本压力很大 几乎无新商机,供给厂商数量稳定,竞争非常激烈,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Butler的六阶段说 (6)后停滞阶段 维持 复兴 衰败,第三节 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3、本节学习目的:根据问题,引发思考 价值的定义 使用价值的定义问题:旅游资源有无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是什么?,旅游资源的价格是什么? 旅游资源耗费的收益权是谁的? 怎样操作?,第四节 旅游产品的特性,旅游产品独有的。,应用研究:标准与标准化的经济学解说,旅游产品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是一对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从旅游产品的历史进程还是逻辑进程来看,个性化服务都是以标准化为前题的,标准化服务又是以个性化为归宿的。 只有在对标准化有了科学的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从产业供给的角度来谈论个性化服务的生产与管理,也才有可能寻求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均衡发展,从而推进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
24、于标准化的内涵、演进规律、发展趋势的研究在旅游科学、特别是旅游企业管理科学的研究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一、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则是指在标准意识的指导下,管理者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项目、程序与预定目标的设计与培训,向消费者提供统一的、可追溯和可检验的重复服务。,二、功能,1。减少质量信息在供求双方的不对称 2。激励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从最初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非价格竞争 3。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变迁,标准化是推动旅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经济学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