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7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197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太平天国初期颁布的纲领性法律文件是_。(A)十款天条(B) 资政新篇(C) 太平刑律(D)天朝田亩制度2 义和团的反帝口号是_。(A)扶清灭洋(B)反清复明(C)反清灭洋(D)灭洋复明3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_。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魏、赵、齐、楚、燕 秦朝时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其中的“衡”指的是重量 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匈奴贵族南下(A)(B) (C) (D)4 现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_。(A)把反
2、腐败斗争深入持久进行下去(B)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D)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 某国有企业总经理总结自己多年任职经验,认为要当好领导必须做到“对上不要跟得太紧,对下不要陷得太深”,这样才能真正在上级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下级面前保持自己的威信。以下是有关管理理论研究者对于这种说法的几种评价,请问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_(A)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上不要跟得太紧”的说法有问题。(B)与群众打成一片更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存在“陷得太深” 的问题。(C)这种说法富有哲理,可以作为一种领导原则普遍应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
3、。(D)无法对上述说法给出明确意见,这里涉及“跟”与“ 陷”这两个概念的界定。6 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美国为保持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不惜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 视为潜在的敌人 ”,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出现了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这说明: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相互抗衡的根源(A)(B) (C) (D)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一篇报道里,赵小东说,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B)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
4、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 (C)将于 2010 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 6 个月。 (D)我们坚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这个宏伟蓝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8 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 (C)德国(D)美国9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 董昆是什么样子呢? 可像家乡的尚二叔?” (B)他看到我在注意地看他,就冲着我一笑说:“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同志你听到过这句谚语吗?” (C) “哦,哦,” 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 我也姓
5、过一回唐的。” (D)人们思考问题、说话、写文章,都要运用概念。我们经常说: “让我考虑考虑”,就是在头脑中运用概念对某种事物作出判断或进行推理。 10 在我国,有关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例只能由:(A)中级人民法院管辖(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C)最高人民法院管辖(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11 下面一段话有两种标点法,请指出哪一种是完全正确的: 上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 ) 这是我们的土地呵( ) 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 )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 )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 )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 )青春的大地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 )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A),。?,
6、 ?。,。(B) !?,?。,。(C) !。?, ?,。(D)!?,?,。12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13 下列各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教师安居工程今年将有三十套住房落成的消息传开后,广大教师弹冠相庆,称赞政府确实为他们办了件大实事。(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被地主老财逼得铤而走险,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
7、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14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C)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D)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15 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单位(D)肾脏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国家教育部行文,2000 年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科目将全面实行 3+X 制,国家将先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国家教育部对高考科目作出重大调整属于_。 国家的对内职能 国家的社
8、会管理职能 国家权力机关履行的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履行的职能(A)(B) (C) (D)17 卡尔森以前只有宾馆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管理经验,但在他被聘为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下述四条说法中_有明显错误。 (A)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就够了 (B)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以可以成功移植 (C)成功管理的关键是人,只要做好人的管理,就可取得成功 (D)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只说明卡尔森有特别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18 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一项是_。(A)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李尔王(D)罗密欧与朱丽叶19 可再生资
9、源是指可连续往复供应的自然资源,下列资源中的_不是再生资源。(A)太阳能(B)风力(C)石油(D)地热2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来,这里美丽的景物一直 _在荒野蔓草之中,幸而人们发现了它,终于捡回了这颗失落的明珠。 真正的友情是人类生活的结晶之一,它比宝石还要透明,还要_。 消灭一切形式的奴役、压迫和剥削,_ 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现象,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宗旨。 人们都说西湖的神韵在于 _,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碧水。(A)埋没 珍贵 根除 清丽(B)湮没 高贵 消除 清幽(C)埋没 高贵 消除 清丽(D)湮没 珍贵 根除
10、清幽21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课堂教学_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_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_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_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和心理位置错位,_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 的问题。(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B)既然 那么 而且 还 如果(C)之所以 是因为 还 如果 那么(D)虽然 但 由于 也 甚至22 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_,1858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_ 。(A)伊犁条约 北京条约(B)
11、马关条约 望厦条约(C)尼布楚条约 瑷珲条约(D)天津条约 南京条约23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A)元代石刻“ 天门铭” 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 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24 选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依次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_、_、_、_的合格者。(A)乡试 院试
12、会试 殿试(B)乡试 会试 院试 殿试(C)会试 乡试 院试 殿试(D)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25 是目前理论界较公认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A)集中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26 司马迁在_中陈说了写作史记的目的及史记包含的内容,反映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并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A)报任安书(B) 陈涉世家(C) 货殖列传(D)侠客列传27 “诗界革命 ”的口号出现于 _。(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2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几小时后,巴格达上空顿时炮声大作
13、,火光四射,地面不断_烟柱。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_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推断词义时,须看上下文,切不可_断定。尽管有的地方的 “政绩工程 ”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_没有受益,_加重了负担。(A)升起 督促 贸然 不仅/反而(B)升起 敦促 遽然 不但/而且(C)腾起 敦促 贸然 不仅/反而(D)腾起 督促 遽然 不但/而且29 (2003 年第 19 题)“_”是陶渊明所作的诗句。(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孤征越清江,游
14、子悲路长(C)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D)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30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他们仅用一年时间就 了连年亏损的势头,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短视和偏见会事业的发展,使其失去远大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对不了解那个时代的青年读者而言,这部作品难免使人有与生疏之感。(A)遏止 妨碍 隔阂(B)遏制 妨碍 隔膜(C)遏制 妨害 隔阂(D)遏止 妨害 隔膜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宋代学者称杜甫为“ 圣于诗者 ”,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 ”者
15、,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 (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 “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 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 显灵宫集诸公以麻城山林为韵中说“ 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 ,“ 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
16、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 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人士影响之深。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所以,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 杜甫以后,很少再有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 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杜诗中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中国
17、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31 对文中第二段加粗的“此” 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忧国忧民 ”的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B)提倡诗人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忧国忧民”。(C) “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D)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32 下列叙述中,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 的根据一项是:(A)杜甫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B)在诗歌创作上,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方面,杜甫为后代诗人做出了榜样。(C) “
18、忧国爱民” 的思想确立了杜甫的地位。(D)杜诗中充满了儒学思想内涵。33 对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 中可以看出袁宏道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B)南宋诗人大多数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忧国忧民 ”是诗人职分的原则。(C) “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这句诗表明袁宏道认为杜甫以后诗歌多为儿戏之作。(D)明代大多数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忧国忧民”的原则,袁宏道认为这也是事实。34 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
19、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35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对后人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巨大的。(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C)科举考试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帖诗,这是模仿杜诗中的“五排” 而产生的。(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35 汉字的优点是否即是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呢?笔者认为,汉字决非仅仅是象形文字。汉字不仅具象(象形) ,而且有想象(形声、会意、转注)
20、和抽象(指事、假借)。古人的“六书”法则早就指出了这一点。汉字是兼具象、想象与抽象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化文字。这恰恰道出了汉字永存于世的最根本的奥秘。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正因为缺少了这一点,从而变成了人类历史文明陈迹。汉字从它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不仅是信息运载的工具,也是中国人赋予美感的艺术创作对象。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民族(学习汉字的日本人等除外)像中国人这样,把书写自己民族的文字当作民族最崇高的艺术创作来对待。中国人的汉字书法,从甲骨文起,每一次字体的嬗变,都伴随着艺术美感的集约化过程。正是这种过程,逐渐造就了汉字的信息“ 集装箱” 功能。换言之,是中国人对美感的无穷无尽的追
21、求引领着民族文字的进化和发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实际上人类文明也是由人类的美感引导着向前进化和发展的。这是一个深刻的人性的真理。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一门从具象出发,而兼及想象和抽象的综合性视觉艺术,他给予人们的美感不仅是崇高、和谐。自由,而是集崇高、和谐、自由于一体的温柔敦厚、安定平和、淡泊隽永。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值得人们欣赏的是它的艺术品位、风味和韵味。味道离不开作品,也无不与作者的人品、文品具有千丝万缕的牵连。纵览古来的书法名家,很少有仅以书技名世者,钟张二王、欧虞颜柳、苏黄米蔡,赵董文祝,不是朝廷名臣,便是文坛名将。书法艺术的品位紧紧与人品、文品关联。如同汉字的贵族气,或言精英气更恰当,不过,
22、这种精英气也极易变成庸人气。在这里,高雅与低俗,往往在乎人。正因此,中国书法艺术有别于雕塑、绘画、音乐等再现自然美感的艺术,而是具有浓厚的人性美感、自我表现意味的艺术。人们通常说,书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极有道理的。写字不仅判断人,更能培育人,这与书法艺术的综合特点分不开。笔者认为,书法的美育价值更甚于它的审美价值,极有利于综合开发儿童(乃至成人)的空间具象、运动(时间、速度)想象和符号抽象的直觉能力,从而极有利于全面地调动人类感官和大脑两半球的智慧和潜能。(节录自黎鸣汉字:统一人类语言的最佳选择,略有删改)36 文章首段加点的“ 这” 指代的是:(A)汉字具象(象形)(B)汉字有想象(形声、
23、会意、转注)(C)汉字有抽象(指事、假借)(D)汉字兼具象、想象与抽象三者为一体37 下列关于汉字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汉字是象形文字,它具有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B)汉字是兼具象、想象和抽象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化文字。(C)汉字永存于世的根本奥秘在于它具有美感。(D)汉字被创造出来以后就具有信息“集装箱” 的功能。38 汉字书法的美育价值最重要的一项是:(A)汉字书法既能判断人,更能培育人。(B)综合开发青少年空间具象、运动想象和符号抽象的直觉能力。(C)开发人类大脑两半球的智慧潜能。(D)消除庸人气,培养精英气,培养高品位的人才。39 这两段文字的内容要点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A)汉
24、字的优点和汉字书法艺术的魅力。(B)汉字的美感及其书法的审美价值、美育价值。(C)汉字的美感和汉字书法艺术的特点。(D)汉字的优点及汉字书法艺术的价值。40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的信息“ 集装箱” 功能,是说汉字是文化信息、人类生活意义的载体。(B)汉字的学习规律与人类的认识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C)汉字的进化和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具有天然有机的契合(D)汉字的进化和发展的动力在于中国人对美感的不断追求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族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模拟 19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