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 ( )(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人本主义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进化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2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这段话表明费尔巴哈的观点( )(A)没有研究历史问题(B)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C)对历史研究是唯物的(D)对所有问题的研究都是唯心的3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全方位控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IT 行业也已经走过了泡沫、疲软期,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对于由此形成的网络关系、信息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属于经济关系的一种,是社会基本关系(B)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社会的发展(C)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是新型的社会关系,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D)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4 在世界历史上,19 世纪经济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社会意识( )(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3、(B)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不一致的(C)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D)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5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 )(A)价值观念(B)社会政治法律思想(C)意识形态(D)宗教和哲学6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之间的关系(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7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这段话反映了 ( )(
4、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法律对市民生活的作用(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D)法律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精神8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句话说明的是社会形态更替的( )(A)统一性(B)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C)多样性(D)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9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改革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B)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C)改革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D)改革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10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
5、出来。” 这种观点(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C)否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1 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A)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古代传统民本思想异曲同工(B)与西方人本主义在内容上差别巨大(C) “以人为本” 中的“ 人”是一般的抽象的人(D)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12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A)英雄史观(B)唯心史观(C)唯物史观
6、(D)宿命论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 的有( )(A)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生产方式(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14 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B) “心态” 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
7、的相对独立性(C)不同的“心态” 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D)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1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A)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16 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帮助其形成和巩固(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D)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17 下列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形态”
8、 理论范畴的是 ( )(A)社会形态就是社会(B)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D)社会形态就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18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B)决定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C)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19 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 )(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D)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20 20
9、14 年 1 月 11 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使我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这段话反映出( )(A)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B)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C)只要利用科学技术就能实现现代化(D)科学技术对中国实现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 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10、(B)人人创造历史(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22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这说明 ( )(A)每个人通过自己的人生活动谱写的个体历史并不能与社会历史等同(B)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C)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D)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23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B)相信群众的观点(C)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对人民负责的观点(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4 社
11、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表明( )(A)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 “分子”(B)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C)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D)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是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从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12、 B【试题解析】 题中内容是马克思的话。费尔巴哈是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却是唯心主义的。题中这句话批判的就是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是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 AD 项都是错误的。B 项错误在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非生产关系。
13、【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有时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因此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人类社会 及其 发展规律 模拟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