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5044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直观和反思的关系(C)实践和反映的关系(D)认识的“ 源” 和“流”的关系2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

2、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3 恩格斯说:“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4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这一著名命题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

3、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体现的相同哲学原理是(A)世界的永恒发展(B)事物的普遍联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6 平均利润规律是马克思的重大发现。在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下(A)所有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相同的(B)超额利润消失了了(C)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D)资本家严格按照预付资本多少参与利润分配7 基层群众自治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核心(B)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参与(C)全体公民广泛

4、而直接参与(D)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8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重点是(A)改善民生(B)发展教育和医疗(C)增加居民收入(D)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9 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他们认为 “三纲五常”是(A)吃人的礼教(B)专制政治之魂(C)奴隶的道德(D)保皇立宪的帮凶1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敌后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而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A)加强军队建设(B)加强减租减息(C)加强文化

5、建设(D)加强政权建设11 道德功能集中地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实现自我完善的(A)行为规范以及精神力量(B)法律规范和宗教力量(C)人生观和价值观(D)人生态度和时代精神12 2014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 周年纪念日,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是(A)全民族抗战(B)党的正确领导(C)伟大民族精神(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3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D)对历史发展起

6、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认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改变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推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回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

7、上升过程16 转基因食品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内容重点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 DNA 蛋白质过敏反应等方面。这类争论在短时间内不易得出结论,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反映出( )(A)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7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表明( )(A)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

8、实践相符合(B)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C)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D)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18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借鉴苏联的经验,在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也是因为它已经具备了相关条件,即(A)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比较强大(B)城乡差别比较小(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国家资本主义有相当程度发展(D)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但仍受到很大限制19 近年来,大学生“ 就

9、业难 ”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一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择业观。正确择业观要求(A)接受现实,先就业后择业(B)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C)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D)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20 2014 年 6 月 1525 日,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与中国有关的新获批为世界遗产的项目包括(A)大运河(B)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C)中国新疆天山(D)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21 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的道路22 下列观点违背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有( )(A)“天不变,道亦不变”(B) “五德终始”(C) “一切都服从注定的命运”(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3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 )(A)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B)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C)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D)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4 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 )(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D)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1、25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26 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27 1700 多年前,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时至

12、今日,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地震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A)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B)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C)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D)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28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9 试述社会意识对

13、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原理,并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9 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材料 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 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14、,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 3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

15、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请回答:30 对材料 1 中的观点加以评析。31 比较材料 1 和 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32 根据材料 2 和 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具体是考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ABC 三项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直

16、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的表述。整体上,认识都源于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间接经验的东西在整个人类仍是直接经验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实践标准的检验。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

17、识点是意识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题干最重要的话是“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很显然,题目是问人的感觉识别能力高于动物的原因,这是因为人有意识,能思维。因此,正确答案为 A。选项 BC 本身是正确观点,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不选。而 D 项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不仅人有感觉和心理,有些高等动物也有。【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回答此题,首先确定这句话是讲认识问题,这样就将 D 项排除掉。然后分析 ABC 项。题干是讲真理性认识,没有涉及感性认识,A 项又被排除掉

18、了。这样只能在 B 和 C 两项中选一。题干中的关键词“追求真理”,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问题,而不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问题(B 项),所以 C 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回答此题要求考生必须将这句话理解清楚,并抓住关键词“追求真理”,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的是严重的冰冻是长时间寒冷所导致的,量变导致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指的是无论目标如何远大,也应当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注重量的积累才能推动事物和人生发展质变。因此,二者反映的相同哲学原理是量变与质变的

19、辩证关系,D 项正确。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平均利润规律的实质就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正确答案为 C。平均利润并不是说所有资本家的利润都相同,平均利润也不会使超额利润消失,排除 AB 项。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并非资本家严格按照预付资本多少参与利润分配,排除 D 项。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是全体公民广泛而直接参与,因此,C 项符合题干要求。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

20、题。因此,A 项正确。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三纲五常”是“奴隶的道德”,忠孝节义是“吃人的礼教”,因此,C 项符合题干要求。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故 D 项正确。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德功能集中地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因此,A 项正确。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进行了全民族抗战。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概念的理解。

21、历史发展是有必然规律性的,所谓的伟大人物只是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历史发展,而不能改变历史。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发展过程原理。选项 ACD 都是关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意义的正确表达。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本身就包含着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环节,所以不能改变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只是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故而不选 B 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2、认为: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BC。AD两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及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说反了,所以不选。【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体现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 项正确,同时也能体现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D 项正确。由于实践及科技发展的限制,人们获得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

23、的,A 项正确。题目中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 项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

24、犯保守的错误。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在过渡时期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党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也是在具备一定条件下提出的,这些条件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但国家资本主义则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第三,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但是其发展仍受到很大的限制,故 ACD 项正

25、确。当时城乡差别比较大,所以,B 项与事实不符,被排除。19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二是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三是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所以,BCD 项正确。20 【正确答案】 A,B,D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人的历史活动起始于主体选择,社会发展表明,在同一历史时空内,往往并存多种可能,包括社会发展道路供人选择。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一定是 C 项“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和 D 项“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故选CD。而 A 项“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26、没有指明选择的是什么道路。B 项“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也是错误的,因为反动势力在一定时期是强大的,但他们选择的道路却是反历史潮流的。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社会发展规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D 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以不选。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以上各项都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表现。正因为其作用重大,所以,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很明显,以上都是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

27、命力量,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科学技术既不是社会发展中的唯一因素,也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中其他因素而孤立地发挥作用。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所以,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既不能绝对化,也不能孤立化,需将其放在社会生活中总体考察。B 、D 两项的失误正是对科技作用绝对化和孤立化理解的结果。2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这道不定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创造者全部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因此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 项。

28、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指“人人创造历史”A 项,也不是说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而是说“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D 项。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B 项,而不是哪个人或哪些人的事业,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2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A 项说法是一种不可知论。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要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2

29、)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 B 项错误。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一方面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另一方面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C 项正确。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决定人的认识也要随客观事物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因此,D 项正确。【知识模块

30、】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真理与谬误概念的正确理解。A 项的后半句即“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的结论,所以 A 项不选。C 项指出了真理转化为谬误的具体条件,与题意一致。D 项指出谬误转化为真理的条件,与题意相符。B 项是错误的,因为在同一范围内,对于同一问题的同一回答,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在同一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所以 B 项不选。依据上述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 C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

3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9 【正确答案】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二是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是观念形态文化的重要内容。(2)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80 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

32、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3)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删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4)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33、,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0 【正确答案】 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31 【正确答案】 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32 【正确答案】 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