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论断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断是( )(A)人踏入的永远是同一条河流(B)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C)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D)人根本不能踏人河流2 心情愉快,则感到“ 光阴似箭 ”;心情抑郁,则感到 “度日如年”。这表明(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3 2012 年 11 月 30 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干兴邦 ”所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是( )(A)物质性(B)实践(C)人的主观能动性(D)人的意识5 自从人类产生之后,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自然界的良性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坚持( )(A)正确的实践观(B)正确的唯物观(C)正确的运动观(D)正确的时空观6 恩格斯指出:“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
3、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上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说明( )(A)事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思想映像的不断变化(B)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C)世界的根源是变化而不是事物本身(D)事物的变化趋势是偶然的,无法预知的7 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实践的观点8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电流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强度才能使电灯泡中的白金丝发光,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白热点和溶解点,每种液体在已知的压力
4、下都有其固定的冰点和沸点,只要我们有办法造成相应的温度;最后,例如,每种气体都有其临界点,在这一点上压力和冷却能使气体变成液体。”这说明( )(A)否定是一种内部否定,是一种扬弃(B)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事物内部都有矛盾着的对立面(D)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9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必然性和偶然性(B)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C)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0 “白马非马 ”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 ( )(A)过分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B)过分强调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矛盾的
5、次要方面(C)过分强调了矛盾的对抗性,忽略了矛盾的非对抗性(D)过分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忽略了矛盾的同一性11 孙子兵法日:“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C)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12 构成复杂事物的矛盾群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贯穿事物发展始终,并规定事物性质的是( )(A)主要矛盾(B)次要矛盾(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
6、的次要方面13 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关键是( )(A)度(B)质(C)量(D)质变14 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但是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外因相互作用规律15 下面这则故事讲的是“狐假虎威” 的典故。“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
7、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文中的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 )(A)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B)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C)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D)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16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B)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反映(C)对立统一的(D)自然规律具有重复性,而社会规律没有17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培育很难。但仍有一些人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掠夺性地滥
8、挖草原上的虫草,进一步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这些破坏环境的做法( )(A)没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割裂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C)没有让实践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中起决定性作用(D)没有认识到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马克思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说明 ( )(A)意识可以改造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依赖于物质(D)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9 恩格斯在运动的基本形式中指出
9、:“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物质的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由此可见,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象的。”时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 )(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时空是无限的20 恩格斯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该论断表明
10、(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属性(C)运动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D)运动和物质不可分2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类社会方面主要的缺陷在于( )(A)只是强调作为个体的人,并未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B)不能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过多得强调意识
11、的作用(C)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割裂,否认人的自然属性(D)不能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22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 )(A)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23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包括( )(A)科学文化实践(B)哲学思考(C)阶级斗争(D)物质生产实践24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实践( )(A)是人所独有的活动(B)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和社会性(C)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D)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25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
12、包括( )(A)自在自然(B)人类社会(C)属人的对象世界(D)人化自然26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 )(A)敬畏自然、还原自然(B)通过实践协调两者关系(C)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D)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自然界的潜能27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内在地包含(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
13、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关系(D)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28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 时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 )(A)任何实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C)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D)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创造出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9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原因是( )(A)新事物出现在旧事物之后(B)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
14、条件(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否定了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合理因素(D)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30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B)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C)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中心线索(D)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3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B)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
15、着的对立面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D)矛盾着的对立面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3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两者的关系是( )(A)相互连接、相辅相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C)矛盾斗争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D)矛盾同一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33 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因为( )(A)它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它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它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它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34 工人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
16、义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伟大使命,是因为( )(A)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 有前途的阶级(B)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前身)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C)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其先进性进一步增强35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B)要
17、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C)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D)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而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将导致突变论(相对主义运动观) 的错误。“人踏入的永远是同一条河流”,即认为河流是不变化的,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而“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则属于突变论的观点。“人根本不能踏人河流”,是违
18、背生活常识的错误论调。“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正确揭示了水流的显著运动和河床的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对时间观念相对性的理解和把握。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题目中的描述,正表明了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这一原理。此外,这一题目也可以通过排除法,ABC 三项的观点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实践的属性。ABCD 四个选项都是实践的属性。其中
19、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意识直接变成物质,切合题意。因为“实干”即实践,“兴邦”即振兴国家改变客观世界。【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这是形成人类社会并与自然界分离的历史前提。而实践又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在一起,人类通过实践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所以实践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 项正确。物质性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有的特性,但是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会分化。所以 A 项错误,C 项和 D 项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强调人
20、的意识和人的主体性,但是只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实践,人类和自然界就不会发生联系,不会统一。而且人的意识本身就是因为劳动实践才产生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考查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永恒主题。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科学的实践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途径。因为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事物的永恒发展。恩格斯强调“过程的集合体”,实际上是在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21、过程,不能将事物视作静态的、不变的。A 项错误,思想映像其实就是指意识,事物的变化是因为事物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因为意识变化,A 项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B 项正确,变化的总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发展。C 项错误,它将运动变化和物质割裂开来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物质是变化发展的,物质和运动变化不能分割。D 项错误,变化中有偶然的倒退,但总趋势是发展。【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人类社会物质性以及人类社会实践性的关键,也是认识论中的重要观点,但不是辩证法的核心,
22、所以 D 项首先排除。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都得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前提,即都得首先认定事物是由矛盾着的对立面构成的。同学们一般都会把某一具体的事物当成内部质地均一的整体来看待,这样是很难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吸收了 19 世纪很多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比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些学科把某一个具体形态的事物分解成分子、原子、细胞来研究,不但研究分子、原子和细胞,还要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唯物辩证法与此类似,只不过它把具体的分子、原子、细胞抽象成了各种类型的矛盾,研究矛盾着的对立面以及相互关系。所以考生想要学好唯物辩证法,首先应该将事物看作是矛盾着的对立面构成的,而不是均一的稳定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9 答案 解析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