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0 16 个月婴儿,在 7 个多月只喂玉米粉,最后 3 个月体重不增。间断腹泻 10 余天才来就诊。入院时全身皮肤干燥,两眼都出现结膜干燥斑,角膜正常。1 该儿童最可能的诊断是(A)钙缺乏症(B)碘缺乏症(C)维生素 A 缺乏症(D)锌缺乏症(E)维生素 C 缺乏症2 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在膳食中可补充的食物是(A)海产品(B)米粉(C)橙黄色蔬菜与肝(D)瘦肉(E)动物脂肪2 10 个月男孩,母乳喂养,刚开始添加辅食,食欲差,偏食。体检:皮肤弹性尚可,腹部皮下脂肪减少,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均值减 2 个标准差。3 该儿童属于哪一型营
2、养不良(A)消瘦(B)体重低下(C)生长迟缓(D)轻度(E)重度4 预防该儿童营养不良的正确措施是(A)多吃水果(B)多吃蔬菜(C)满 3 个月添加辅食(D)满 6 个月添加辅食(E)一岁内体检 12 次4 患儿男,8 个月。近 1 个月面色苍白。患儿系 34 周早产,生后母乳喂养,未加辅食。查体:皮肤黏膜苍白,心前区可闻及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 3cm,脾肋下 1cm。红细胞 3010 12L,血红蛋白 71gL 。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变淡。5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珠
3、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 该患儿发病的原因主要为(A)未及时添加含维生素 B12 较多的辅食(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C)红细胞破坏增多(D)未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E)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7 根据目前诊断,主要治疗应是(A)铁剂+ 维生素 C(B)铁剂 +维生素 B12(C)泼尼松+ 丙酸睾酮(D)脾切除(E)铁剂+ 维生素 C+输血7 男婴,早产,生后 10 天。母乳喂养,为预防佝偻病,家长来医院咨询。8 医师给予家庭护理的指导不恰当的是(A)坚持母乳喂养(B)坚持日光浴(C)生后 2 周添加鱼肝油(D)合理补充钙剂(E)2 个月开始添加蛋黄9 当小儿出现哪些表现时,可考虑为佝偻病初期(A
4、)多汗、夜惊(B)方颅(C)乒乓颅(D)肋骨串珠(E)精神委靡10 为了预防佝偻病医师指导家长服用维生素 D 的方法和剂量应是(A)生后 1 周起每日口服 400IU(B)生后 2 周起每日口服 400IU(C)生后 2 周起每日口服 800IU(D)生后 3 周起每日口服 400IU(E)生后 3 周起每日口服 800IU10 一对准父母来妇幼保健院咨询有关孩子出生后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事情。医师的介绍正确的是:11 目前我国主要筛查的疾病是苯丙酮尿症及(A)枫糖尿症(B) 21-三体综合征(C)糖原累积症(D)肝豆状核变性(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12 采血的时间、取血部位分别为(A)生
5、后 24 小时、头皮(B)生后 48 小时、足跟(C)生后 48 小时、头皮(D)生后 72 小时、足跟(E)生后 72 小时、头皮13 苯丙酮尿症属于(A)染色体病(B)多基因遗传病(C) X 连锁隐性遗传病(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4 下列哪一项有关青春期的论述是不正确的(A)无论男女,出现生长突增都表明青春期发育已经开始(B)男女孩都在青春早期达到生长突增高峰(C)男女孩都在青春中期出现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D)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后身高增长速度减缓(E)女孩青春期发育通常快于男孩15 WHO 规定的青春期年龄范围是(A)1020 岁(B) 918 岁
6、(C) 1018 岁(D)718 岁(E)617 岁16 出生后第一个十年哪个系统基本不发育(A)淋巴系统(B)神经系统(C)生殖系统(D)内分泌系统(E)呼吸系统17 以下哪项不属于常用的反映儿童少年心肺功能的指标(A)心率(B) X 线胸片(C)脉搏(D)心电图(E)肺活量18 关于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离差法可分为等级评价和曲线法(B)相关回归法既能评价发育水平,又能反映发育的匀称程度(C)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可评价儿童发育状况(D)百分位数法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与离差法完全相同(E)身高标准体重可反映儿童现实营养状况19 有关个体生长关键期的正确描述是(A)该时期细胞的变
7、化以增生、增大为主(B)该时期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分化(C)若此时生长过程受干扰,会造成器官或组织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D)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关键期是相同的(E)在“ 关键生长期” 生长受到干扰的器官组织,只能通过赶上生长方式,弥补早期的缺陷和不足20 下列哪一项生长发育指标较少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A)身高(B)体重(C)坐高(D)小腿长(E)月经初潮21 儿童少年的营养需求特点是(A)生长发育的热能需要与总热量的比例相对恒定(B)开始青春期发育后蛋白质需要量明显增加(C)儿童每日摄入脂肪应占总热量的 2535(D)每天水的需求总量大于成人(E)维生素需求量较恒定,变化不大22 下列有关家族性
8、矮身材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个体身高低于其年龄标准的第 3 百分位数(B)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平行(C)不包括垂体性侏儒症等内分泌性生长障碍(D)骨龄显著小于实足年龄(E)能否实现理想成年身高和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无关23 下列关于婴幼儿阶段脑发育的年龄特征,有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出生时大脑结构接近成人,脑重量达到成人脑重 14 左右(B)婴儿期脑重量增长快,神经细胞数量增加,大脑加速髓鞘化(C)幼儿期脑功能的单侧化程度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指标(D)幼儿期脑神经突触联系加强,条件反射大量形成、巩固和稳定(E)生命早期大脑有良好修复性。一旦某侧脑半球受损,另一侧可出现代偿功能24 下列有关婴儿
9、期心理发育特征的描述有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心理发展从粗大运动、言语、精细动作等开始逐步扩展到社会性发展,形成有目的的记忆(B)动作的发育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逐步实现力量、速度、方向、平衡、协调等方面能力的提高(C)新生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有明显而稳定特征的个人气质(D)了解婴儿的气质及其类型,对预测其未来的个性发展有重要意义(E)依恋是婴幼儿获得安全感的基础25 以下有关疾病对生长发育影响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绝大多数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对生长发育有明显不利影响(B)寄生虫疾病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C)长期低烧可影响体格生长发育(D)心理性疾病也会影响生长发育(E)疾病是否
10、影响生长发育取决于病变累及的组织、器官和系统26 下列有关社会、家庭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对生长发育影响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体格发育也影响心理、智力和行为发展(B)家庭 “社会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同时有独立性(C)家庭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家庭气氛和生活制度等(D)家庭“社会经济因素” 中经济收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超过双亲受教育水平(E)“社会经济因素” 可以量表方式评估对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27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筛查儿童肥胖的方法是(A)年龄别体重(B)身高标准体重(C)身高体重指数(D)皮褶厚度(E)体重指数(BMI)28
11、下列有关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由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而成的智力正常发育正常(B)有时情绪愉快,有时不愉快,反应适度(C)不同年龄阶段都能表现出能被人普遍接受的心理特征,能集中注意力,耐受各种压力(D)行为协调,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有一定应变能力(E)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29 请指出以下有关“ 儿童多动症 ”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儿童多动症是以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的一组综合征(B)儿童多动症患儿的注意障碍、活动过度等表现大体和年龄相符(C)儿童多动症患儿的学习困难、社会适应力低下主要由非智力因素引起(D)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
12、女孩高于男孩(E)儿童多动症有明确的先天遗传因素,与家庭、教养等环境无关30 以下对常用儿童行为指导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逐步消除紧张、焦虑、恐怖等情绪反应为目的的 “系统脱敏法”(B)以奖励方式鼓励出现期望行为方式为主的“正性强化法 ”(C)以确定靶目标为主制订的行为矫治法(D)以帮助摆脱某种不愉快刺激,促使良好行为出现频率增加为主的 “负性强化法”(E)通过逐步增加进入个体大脑的视、听、触等感觉刺激信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组合的“ 感觉统合训练法 ”31 儿童青少年人群发生单纯性肥胖有四个较敏感的阶段。请指出下面列举的哪个阶段不属此列(A)孕后期(B)婴儿期(C)青春早期(
13、D)青春中期(E)青春后期32 下列有关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标准的描述,哪一条与该标准的实际要求不符(A)单侧采光时教室的室深系数不应小于 1:2(B)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6(C)教室与对面遮挡物的距离应:赶于该建筑物的 2 倍高度(D)教堂课桌面照度不低于 150lx;照度均匀度多数应达到或接近 07(E)黑板面平均照度不低于 2001lx;照度均匀度应达到或接近 1032 A、真性近视B、假性近视C、斜视D、远视E、散光33 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是34 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轴长度过长是35 婴幼儿时期绝大部分是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14、 儿童保健学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维生素 A 缺乏症为因体内缺乏维生素 A(即视黄醇)所致的全身性疾病。首先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患各种感染,临床表现可有皮肤、结膜、角膜干燥,严重者角膜软化。诊断本病需结合喂养史、病史、症状与体征。本例患儿 7 个多月只喂玉米粉,维生素 A 及胡萝卜素摄入量明显不足。有慢性腹泻病史,且皮肤结膜症状明显。【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预防维生素 A 缺乏症,就要确保小儿每日膳食中的维生素 A 及 -胡萝卜素量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每日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 A 及 -胡萝卜素的食物,如乳类、蛋类、动物内脏和深绿色与橙黄色
15、蔬菜与水果等。【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侧重于考查判断营养不良三种类型的能力,并能区别分型和分度的不同。 WHO 建议将营养不良分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三种类型。该患儿为母乳喂养辅食添加过晚,同时伴有食欲差和偏食,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而出现皮下脂肪减少的营养不良表现,其体检结果为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均值减 2 个标准差,符合营养不良分型中的体重低下,为答案 B。因未提供身高结果,故答案A 和 C 不予考虑。答案 D 和 E 为对程度的描述显然不合题意。【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主要是考查对预防婴幼儿营
16、养不良措施的理解和应用。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最主要的措施是科学喂养和合理营养,包括纯母乳喂养儿满 6 个月添加辅食,多吃动物性食物,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并进行干预等。本案例 10 个月婴儿刚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过晚而致能量不足,但答案 C 满 3 个月添加辅食又添加过早。目前我国儿童保健服务中科学地进行喂养指导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的关键。【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主要侧重考查贫血鉴别诊断。患儿有皮肤黏膜苍白、心脏杂音、肝脾大等贫血的临床表现,同时血红蛋白降低,不难做出贫血的诊断,从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然,这些形态特点可以进一步诊断为
1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而且,患儿为早产儿先天储存铁不足,加之未及时添加辅食,从病史上也支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侧重于考查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该患儿除了早产铁储存不足外,未及时添加铁含量丰富的辅食是发病重要原因。其他备选答案分别为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病的发病原因。如果 5 题答案正确这题就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侧重于考查贫血的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描述患儿属于中度缺铁性贫血,此时应首选铁剂治疗,维生素 C 与铁剂同服能够促进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患儿输血
18、治疗的指征是贫血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或伴有严重感染,故该患儿不需输血治疗。所以唯有 A 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主要考查新生儿期预防佝偻病的措施。答案 A、B 、C、D 分别从喂养、家庭护理、药物预防等方面给予指导,都是正确的,唯有答案 E“2 个月开始添加蛋黄”是错误的,母乳喂养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为满 6 个月时。【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侧重于考查识别佝偻病初期表现,以便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初期主要是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躁、夜惊,以及多汗。乒乓颅、方颅、肋骨串珠等骨骼改变均为佝偻
19、病激期表现。【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侧重于考查早产儿补充维生素 D 预防佝偻病的用法。早产儿、双胎、低出生体重儿于生后 2 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 D 800IU,连续服用 3 个月,以后改为每日 400IU。足月儿生后 2 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 D 400IU,至 2 岁。【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1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涉及的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在北京、上海开展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到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已覆盖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
20、减退症和苯丙酮尿症,部分地区根据当地疾病谱的特点增加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筛查。【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的是采血时间和方法。采血在新生儿出生 72 小时充分哺乳后进行,以避免因哺乳不足无蛋白质负荷时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假阴性,出生 72 小时的采血可避开促甲状腺素的生理性增高,以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的假阳性。采血部位在新生儿足跟。【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在血、尿、脑脊液、各种组织中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公共卫生 执业 医师 专业 综合 模拟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