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选用(A)五磨饮子(B)丹栀逍遥散(C)龙胆泻肝汤(D)柴胡疏肝散2 患者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宜(A)祛瘀通络(B)清热利湿(C)疏肝理气(D)养阴柔肝3 下列哪项为黄疸的重要特征(A)小便黄(B)目黄(C)皮肤黄(D)以上均是4 患者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
2、,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证属黄疸之哪种证型(A)热重于湿证(B)湿重于热证(C)胆腑郁热证(D)疫毒炽盛证5 下列哪项是黄疸与萎黄的鉴别要点(A)起病急缓(B)兼见虚损症状(C)目黄(D)身黄6 阳黄初起见表证者,治宜选用(A)茵陈五苓散(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大柴胡汤(D)茵陈蒿汤7 患者黄疸消退后,症见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苔腻,脉濡数。治宜选用(A)逍遥散(B)柴胡疏肝散(C)茵陈四苓散(D)茵陈五苓散8 患者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等。治宜选用(A)六磨汤(B)保和丸(C)枳实导滞丸(D)二陈平胃
3、散9 下列哪部医学著作论述鼓胀病机是,认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A)喻嘉言医门法律(B)朱丹溪丹溪心法(C)虞抟 医学正传(D)李中梓医宗必读10 患者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癥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治宜选用(A)中满分消丸(B)调营饮(C)实脾饮(D)少腹逐瘀汤11 患者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宜选用(A)麻黄附子细辛汤(B)桑菊饮(C)芎芷石膏汤(D)川芎茶调散12 患者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
4、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A)天麻钩藤饮(B)龙胆泻肝汤(C)芎芷石膏汤(D)川芎茶调散13 下类药物中,属于阳明头痛的引经药的是(A)苍术(B)白芷(C)川芎(D)吴茱萸14 患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当选用(A)当归龙荟丸(B)龙胆泻肝汤(C)天麻钩藤饮(D)半夏白术天麻汤15 患者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诞,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当选用(A)羌活胜湿汤(B)天麻钩藤饮(C)春泽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16 患者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喟动
5、。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治当选用(A)羚角钩藤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镇肝熄风汤(D)天麻钩藤饮16 A菌陈五苓散B大柴胡汤C茵陈术附汤D茵陈蒿汤17 阳黄,湿重于热证者,治宜选用18 阳黄,砂石阻滞胆道者,治宜选用18 A水肿B气鼓C血鼓D积聚19 腹部胀满,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其诊断为20 脘腹坚满,青筋暴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赤丝血缕,其诊断为20 A黄帝内经B 河问六书C 景岳全书D丹溪心法2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的论点出自何书22 “无虚不作眩 ”的论点出自何书22 A头痛而眩B头痛隐隐而晕C头痛而空D头痛如裂23 肾虚头痛的临床特
6、征是24 血虚头痛的临床特征是24 A气虚血瘀,脉络瘀阻之半身不遂B肝阳上亢,脉络瘀阻之半身不遂C风痰阻络之失语D肝阳上亢,痰邪阻窍之失语25 补阳还五汤的适应证是26 解语丹的适应证是27 下列选项中,符合臌胀病的危急症状有(A)腹大如瓮(B)吐血便血(C)腹壁脉络暴露(D)神昏抽搐28 下列选项中,符合胁痛辨证要点的有(A)痛剧喜温者多属血寒(B)隐痛绵绵者多属阴虚(C)胀痛无定处者多属气滞(D)刺痛有定处者多属血瘀29 治疗鼓胀时,适宜用逐水法的有(A)病程较短(B)正气已不足(C)腹胀殊甚,腹水不退(D)尿少便秘,脉实有力30 应用逐水法治疗鼓胀,忌用于(A)腹水较多者(B)高热或体虚
7、者(C)利尿剂有效者(D)有出血倾向者31 积证的特征是(A)结块有形可征(B)痛有定处(C)结块聚散无常(D)多为脏病32 治疗湿热黄疽可选用(A)茵陈蒿汤(B)茵陈术附汤(C)甘露消毒丹(D)茵陈五苓散33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瘕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宜选方(A)复元活血汤(B)血府逐瘀汤(C)一贯煎(D)大黄馈虫丸34 疟疾的发病主要是感受“疟邪” ,但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气滞(B)外感风寒(C)外感暑湿(D)饮食劳倦35 中风的辨证要点为(A)辨中经络、中脏腑(B)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C)闭证当辨阳闭与阴闭(D)
8、辨病期36 下列属于眩晕的治疗方法的是(A)平肝潜阳(B)清肝泻火(C)补益气血(D)滋养肝肾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胁痛之肝胆湿热证。其病机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治宜清热利湿。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胁痛之肝络失养证。其病机为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治宜养阴柔肝。代表方为一贯煎。故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其中目睛黄染尤
9、为本病的重要特征。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其病机为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开窍。证属阳黄之疫毒炽盛证(急黄)。故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是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故 C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6 【正确答
10、案】 B【试题解析】 阳黄初起见表证者,治宜清热利湿,兼以解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功用疏表清热,利湿退黄。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黄疸消退后湿热留恋证。其病机为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治宜清热利湿。其代表方为茵陈四苓散。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聚证之食滞痰阻证。其病机为虫积、食滞、痰浊交租,气聚不散,结而成块。治宜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其代表方为六磨汤。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明代喻嘉言在其著作医门法律中提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内科学 肝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