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句话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所体现的战略目标是( ) 。(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C)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科教结合3 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
2、规定的是(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费、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4 “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全民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C)特殊教育思想(D)精英教育思想5 在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领域基本要求的是( ) 。(A)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B)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3、6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A)“安全教育 ”(B) “艺术学习”(C) “体育与健康教育”(D)“研究性学习 ”8 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B)系别学习(C)言语联想学习(D)辨别学习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
4、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 是指(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技能、能力(C)观念、方法、态度(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11 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称为(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13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
5、)课程资源越多越好(C)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14 根据一节课所能完成任务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类,即( )。(A)讲授课和复习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15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16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17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
6、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D)完善学生的人格18 我国教育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B)重视智育(C)贯彻安全至上要求(D)坚持智育与体育并重19 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属于( )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20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法遵循的原则是( ) 。(A)长善救失原则(B)正面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从实际出发原则21 老师讲课时“ 抑扬顿挫 ”,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 )。(A)无
7、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22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3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A)建构主义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24 小学生刚学拼音时,容易记住声母表和韵母表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不容易记住中间部分,这表明遗忘受( )。(A)材料数量的影响(B)材料性质的影响(C)个人兴趣的影响(D)材料序列位置的影响25 一般而言,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
8、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型(B)抽象性(C)概括性(D)稳定性26 学生在读完淘气包马小跳后,在脑中出现可爱活泼的马小跳的形象。这一过程属于(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27 某学生冬天既怕冷不愿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28 小学生记汉语拼音常利用具体的事物来帮助自己记忆,如“m”就像两个门洞,“h”就像一把小椅子。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29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
9、涵是多方面的,由 8 种彼此不同、相对独立的智力构成,并由此提出了( ) 。(A)智力三维结构理论(B)智力群因素理论(C)智力的 PASS 模型(D)多元智能理论3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31 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下不属于生命教育的内容的是( )。(A)法制教育(B)自我保护教育(C)敬畏自然教育(D)人际关系教育32 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这种方式为( )。(A)概括(B)比较(C)变式(D)抽象33 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写作(B)跑步
10、(C)骑车(D)跳舞34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A)外部指导(B)预防与促进(C)补救与矫正(D)心理治疗35 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36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B)用一个词语造句(C)幻想成为“蜘蛛侠”(D)荡秋千37 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38 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39 下列表述中属于
11、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A)为了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而学习(B)为了超过同学而学习(C)为了赢得名次而学习(D)感到学习过程本身有乐趣而学习40 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通常称之为( ) 。(A)学习困难综合征(B)多动综合征(C)过度焦虑反应(D)厌学症二、判断题41 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等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 ( )(A)正确(B)错误42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 )(A)正确(B)错误43 小学生的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 ( )(A)正确(B)错误
12、44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 ( )(A)正确(B)错误45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 )(A)正确(B)错误46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因而没有好坏之分。 ( )(A)正确(B)错误47 孔子的“有教无类 ”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 ( )(A)正确(B)错误48 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 )(A)正确(B)错误49 备课就是写教案。 ( )(A)正确(B)错误50 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
13、的爱,反映了儿童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 )(A)正确(B)错误51 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 ( )(A)正确(B)错误52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参与课程的开发和使用。 ( )(A)正确(B)错误5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 )(A)正确(B)错误54 定势可能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 )(A)正确(B)错误55 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 )(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56 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57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8 上好课的基
14、本要求有哪些?59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60 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方法有哪些?61 简述谈话法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四、材料分析题61 腾讯网曾对教师的不当行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2 调查表中列举的教师不当行为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中的哪些要求?63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加强师德修养?64 材料 1:齐白石先生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材料 2:王安石有篇文章伤仲永,说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五岁能诗,“指物
15、作诗立就”,其父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方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方仲永 “泯然众人矣”。阅读材料,分析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6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政策和文件,都对减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减负的看法与态度不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认为现在的学生书包太重,学的东西太多,作业量太大,学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不足,应该减负;社会培训机构积极支持和推动学校减负,政府减负文件一出台,教育培训机构“门庭若市”;学校对减负 “爱恨交加”,一方面觉得可以减轻教
16、师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不少家长明确反对减负,认为减负是学校推卸责任。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5 你认为“减负 ”对促进学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66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减轻学生负担?2014 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教育机会平等,属于教育公平的内容。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主要有: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 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加
17、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等等。A、B、C 三项均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选项 D 属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措施。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第二条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因此,A 项表述错误。第七条中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因此,B 项表述错误。第三十二条中规定,县
18、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因此,D 项表述错误。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故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意指在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接受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终身教育思想。故本题选 B。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通识性知识领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D项属于职业理解与认识的基本要求。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
19、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故 B 项表述错误。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故本题选 D。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所谓辨别学习,是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属于辨别学习。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10 【正确
20、答案】 A【试题解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由四个层级构成: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由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总体要求,即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即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结合题干,本题
21、选 A。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或者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人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根据课程资源的定义可知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A、D 两项说法错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做到最优化,用最少的经费取得最佳效果,同时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要具有针对性,并不是越多越好,故 B 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 C。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一节课所能完成任务的数量,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一般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一般是指一节课内要完成几项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4 安徽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