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理论与实践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A实验法B演示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2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3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4 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
2、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5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法纪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教育D品德的教育6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 “情” 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 “行” 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7 实行“饥饿纪律 ”教育的社会是 (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9 提出“要尽量多地
3、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B马卡连柯C苏霍姆林斯基D加里宁10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 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1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2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13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有哪些?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德育过程这一基本规律。15 联系实际,论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16 德育过程是一个组织
4、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基本规律。17 联系实际,论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18 联系实际,论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19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试论述德育过程这一基本规律。20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论述德育过程这一基本规律。21 联系实际,论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德育理论与实践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2 【正确答案】
5、 C【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1 【正确答案】 (1) 校内正式途径,涉及教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等。
6、(2) 校内非正式途径,涉及学生友谊团体、校园文化氛围等。(3) 校外正式途径,涉及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4) 校外非正式途径,涉及邻里,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等。【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2 【正确答案】 (1) 说理教育;(2) 榜样示范;(3) 实际锻炼;(4) 陶冶教育;(5) 指导自我教育;(6) 品德评价。【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3 【正确答案】 (1)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 创办业余党校;(3) 通过网络进行德育;(4) 建立德育基地。【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4 【正确答案】 (1) “ 知”即品
7、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2) “情” 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3) “意” 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或者说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来解决矛盾与支配行为和力量)。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 “ 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5)
8、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 (6) 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品德教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 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5 【正确答案】 (1)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发展。(2) 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两种因素是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 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9、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要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6 【正确答案】 (1)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的思想是在活动和交往之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2)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品德,只有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精心组织、设计、实施的活动,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的品德健康发展。(3) 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广泛的教育影响,既有校内的、正式的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
10、响。(4)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教育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从而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7 【正确答案】 (1)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又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2) 这一原则是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总结,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要求。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3)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开展丰富多
11、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加强个别教育,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8 【正确答案】 (1)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坚定不渝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2)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条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3) 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 按照教育目的、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12、和教育。【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19 【正确答案】 (1) 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3) 教育者不能回避或代替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而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4)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也是他们思想内部斗争的发展过程。【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20 【正确答案】 (1)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它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其次,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通过长
13、期的积累才能实现;最后,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与错误思想的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上来。(2)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在品德发展中容易出现时高时低,甚至倒退反复的现象。(3)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绝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不断深化,带有逐步提高的性质。(4)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21 【正确答案】 (1)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理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2) 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是相辅相成的。(3)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知识模块】 德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