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 十七大代表的产生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代表候选人一般多于应选名额 15,扩大差额选举比例说明( )。(A)党坚持依法执政,认真贯彻执行选举法(B)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通过党内民主代替人民民主(D)党要坚持民主、依法、科学执政3 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B)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
2、以团结的力量(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改革开放,争取外援4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5 认为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B)机械唯物主义的(C)辩证法的(D)辩证唯物主义的6 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的(B)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7 在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A)国有资产的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体现出来(B)共有大型企业的和集团的规模和实力
3、体现出来(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现出来8 中国抗日战争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的根据是( )。(A)敌强我弱(B)敌小我大(C)敌退步,我进步(D)敌寡助,我多助9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 )。(A)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B)国民收入分配原则(C)生产资料分配原则(D)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10 社会进步的根源(内在根据)是( )(A)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B)人与人的协作共进(C)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D)人性的复归和完善11 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 )。(A)世界的本原问题(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问题(
4、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1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 21 世纪中叶(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3 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C)人人都有的世界观(D)终极真理的理论体系14 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5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议会制(C)委员会制(D)政治协商制16 1947 年 3 月,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团体的政
5、党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青年党(C)中国社会党(D)第三党17 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独霸世界(B)两极格局对峙(C)三足鼎立(D)多极化18 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土地革命(D)党的建设1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20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 邓小平
6、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22 为搞活国有企业,应当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23 新时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人民军队的总要求是( )24 邓小平提出“两手抓“ 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 )25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三、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26 旧事物27 真理28 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四、简答题29 简述道德的含义、特点和社会作用。30 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31 简述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32 简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33 简述科学的含义、特征和作用。五、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4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
7、湾问题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35 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六、论述题36 试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选择。37 试述关于“ 三个代表” 论述的重要意义。38 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辩证法的否定观承认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是把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继承下来。行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
8、定一切,没有任何否定;要么否定一切,不管是否有合理因素。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A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A,B,C,D22 【正确答案】 A,B,D,E23 【正确答案】 A,B,C,D,E24 【正确答案】 A,B,C,D25 【正确答案】 A
9、,B,C三、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26 【正确答案】 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27 【正确答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8 【正确答案】 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四、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l)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2)道德与政治法律思想相比较有如下特点: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依靠国家暴力机关强制执行的,是强调他律的规范体系;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
10、维持的,是强调自律的规范体系。法律凭借暴力这一物质力量的强制性,对社会的调节作用及时有力;道德依靠人们思想水平和社会风尚状况的影响,只能缓慢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法律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范围较道德为小,道德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范围较宽。(3)道德的评价标准。道德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继承性。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不同,但评价道德以是否有利于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为客观标准。(4)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能动的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先进阶级的道德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阶级的道德阻碍社会的发展。资产阶级道德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唯利是图、金钱万能为主要道德原则,它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11、阻碍社会发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0 【正确答案】 (l)二者的含义不同: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认识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发生;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2)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把认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作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把认识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以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为基本
12、前提和出发点。(3)二者的认识路线不同: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路线;先验论是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认识路线。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观点一切唯心主义都坚持先验论的观点(4)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二者分歧的根源和焦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31 【正确答案】 (l)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联合哪些阶级、压迫什么阶级。它说明国家的阶级本质,是区分国家类型的根据。(2)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组织形式组织政权机
13、关,实行专政,管理自己的国家。(3)国体和政体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区别:国体指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区分国体和政体可以使我们不被国家形式所迷惑而看不准国家的阶级内容。国体和政体的联系: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为国体服务;另一方面,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适应国体的政体对国体起维护和巩固作用,反之,则影响和阻碍统治阶级利益、意志的实现;再者,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条件、民族特点、阶级斗争情况的不同和统治阶级的需要,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不同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同一个国家在国体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可能采取不
14、同的政体。32 【正确答案】 (l)精神生产是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物质生产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2)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它们的区别是:其一,性质不同。前者属于社会意识领域,后者属于社会存在领域。其二,产品的属性不同。前者生产精神产品,后者生产物质产品。其三,生产的具体目的不同。前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后者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它们的联系表现在:其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主体都是人,都有一定的生产方式,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其二,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脱离物质生产的精神生产是不可
15、能进行的。同时,精神生产为物质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指导,脱离精神生产,物质生产也就不能顺利进行。33 【正确答案】 (l)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科学作为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2)科学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和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在实践基础上揭示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科学具有客观性、实践性、逻辑系统性、发展性等特征。(3)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6、科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使人类成为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科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是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的重要保证;科学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杠杆。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现在的生活和格局,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前景。五、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4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1)坚持按照“一国两制 “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现在,香
17、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能否按照“一国两制“ 构想实现和平统一,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2)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3)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 图谋的。(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的。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成为泡影。35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
18、裕是互为条件的。(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生产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六、论述题36 【正确答案】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
19、种必然的选择是因为:(1)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2)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谈自己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
20、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大量的事实说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37 【正确答案】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 论述的重要意义:(1)“三个代表 ”的重要论述,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
21、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的精辟论断;是深入结合我们党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而做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 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三个代表 ”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
22、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作用;创造历史的是人民,人民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在当代中国,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三个代表 ”的论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实践课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 ”,身体力行 “三个代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按照 “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把“三个代表” 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
23、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去,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38 【正确答案】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就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 而当事物经过量变的准备而面临质的飞跃时,要敢于并善于抓住机遇,推动事物走向新的阶段、跃向新的台阶。急躁冒进,会欲速则不达;过于保守,又会坐失良机,推迟发展进程。 只有二者辩证结合起来,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