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3 ,大小:868.15KB ,
资源ID:102425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24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I部分质量模型.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I部分质量模型.pdf

1、ICS 35.080L 77I i5E,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代替GB/T 16260-199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I部分:质量模型Software engineering-Product quality-Part 1 :Quality model2006-03-14发布2006-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目次一90 a1范围I2符合性,I3规范性引用文件.24术语和定义25质量模型框架.25.

2、 1质量途径25. 2产品质量和生存周期,.35.3需评价的项,.45.4质量模型的使用,.56外部和内部质量的质量模型,.,、.56. 1功能性,56.2可靠性.,66.3易用性66.4效率,76.5维护性,76.6可移植性,77使用质量的质量模型.87. 1使用质量,8附录A(规范性附录)度量,.10附录B(资料性附录)源自其他标准的定义13附录C(资料性附录)ISO/IEC 9126工作历史17参考文献,19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Au舌GB/T 16260(软件工程产品质量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即GB/T 16260.1):质量模型

3、;第2部分(即GB/T 16260.2):外部度量;第3部分(即GB/T 16260.3):内部度量;第4部分(即GB/T 16260. 4):使用质量的度量。本部分为GB/T 16260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 9126-1:2001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ISO/IEC 9126的本部分”改为“本部分,;b)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国际标准的引言;c)纠正了国际标准中的一些错误。ISO/IEC 9126-1:2001的第5章中,“这一质量模型的具体体现在第6章和7.5.1中给出”,但全篇并没有7.5.1,应改为第7

4、章。本部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6260-1996,本部分与GB/T 16260-1996的主要差别是:a)在结构上,GB/T 16260-1996包括软件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使用指南,不仅描述了软件质量特性,而且还描述了对软件质量的不同观点、软件过程评价模型和评价步骤,在本部分中有关软件评价的内容没有列人(这些内容已在GB/T 18905. 1-18905. 6中阐述);b)在内容上,GB/T 16260-1996提供了6个软件质量特性,将21个子特性作为参考信息列在附录A中。本部分提出了质量模型的概念,提供了两种质量模型:内部/外部质量的模型和使用质量的模型。其中,内/外部质量模型中保

5、留了6个软件质量特性,将子特性扩充为27个,均列在标准正文中。增加的使用质量模型中有4个特性,没有子特性。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三元、宗宇伟、陈森芬、冯惠、孔磊。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引言计算机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领域中使用,其正确的运作通常是业务成功和/或人类安全的关键,因此开发或选用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对软件产品质量的全面说明和评价是

6、保证足够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可以通过考虑软件产品的使用目的的情况下,定义适当的质量特性来实现。重要的是要规定和评价每个相关的软件产品质量特性,无论何时都要尽可能使用经确认的或被广泛接受的度量。GB/T 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是为支持这些要求而制订的,它定义了六种质量特性,并描述了一个软件产品评价过程模型。因为质量特性和相关的度量不仅可用于评价软件产品,而且也可用于定义质量需求以及其他用途,所以GB/T 16260-1996已经被两个相关的系列标准:GB/T 16260-2006(软件产品质量)和GB/T 18905-2002(软件产品评价)所取代。本部分定义

7、的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可用于说明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客户和用户的需求。本部分是对GB/T 16260-1996的修订,它保留了相同的软件质量特性。主要的区别在于:.规范性子特性的引入,其中大多数都是基于GB/T 16260-1996的资料性附录中的子特性;.质量模型的规格说明;.使用质量的引人;.删除了评价过程(现已在GB/T 18905-2002标准中对其进行了说明);.与GB/T 18905.1-2002的内容相协调。图1描述了GB/T 16260-2006和GB/T 18905-2002(见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资源与环场评价过程黑软件产品的效用评价支持评价过程内部度t外部度量使用质量的度量G

8、RIT 1890C二8905.引座夔7G./T 7N05干二不日巨亘二三巫习匕M/T 18905.6日三VT 18905.习GB/T 1626016260.316260.2116260.4】图1 GB/T 16260与GB/T 18905标准之间的关系GB/T 16260.1-2006八SO/IEC 9126-1:2001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范围GB/T 1626。的本部分描述了关于软件产品质量的两部分模型:a)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b)使用质量。模型的第一部分为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规定了六个特性,它们可进一步细分为子特性。当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时,这些子特性作为内部软件属性的

9、结果,从外部显现出来。本部分并没有在低于子特性的层次上详细阐述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模型模型的第二部分规定了四个使用质量的特性,但没有在低于特性的层次上详细阐述使用质量的模型。使用质量是面向用户的六个软件产品质量特性的组合效用。定义的特性适用于每一类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特性和子特性为软件产品质量提供了一致的术语,也为确定软件的质量需求和权衡软件产品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框架。附录A为软件产品度量和使用质量的度量提供了建议和需求。这些度量的实例包含在本标准的其他部分中。这些度量可应用于说明包括中间产品在内的软件产品质量需求和设计目标。关于在软件产品评价中如何应用这个质量模型的说明包含在GB

10、/T 18905.1-2002中。本部分可使软件产品质量从软件的获取、需求、开发、使用、评价、支持、维护、质量保证和审核相关的不同视面来确定和评价。例如它可以被开发者、需方、质量保证人员和独立评价者,特别是那些对确定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负责的人员所使用。本部分中定义的质量模型使用实例是:.确认需求定义的完整性;.确定软件需求;.确定软件设计目标;.确定软件测试目标;.确定质量保证准则;.为完整的软件产品确定验收准则注1:本部分可以和ISO/IEC 15504(与软件过程评估有关)一起使用以提供:.一个客户一供方过程中的软件产品质量定义框架;.在支持过程中对于评审二验证和确认的支持以及一个定量的质

11、量评价框架;.在管理过程中对于设置组织质量目标的支持注2:本部分可以和GB/T 8566-2001(与软件生存周期有关)一起使用以提供:.一个生存周期基本过程中的软件产品质量需求定义框架;.在生存周期支持过程中对于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支持。注3:本部分可以和GB/T 19001(与质量保证过程有关)一起使用以提供:.对于设立质量目标的支持;.对于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支持。2符合性遵照本质量模型的任何软件产品的质量需求、规格说明或评价应使用本部分第6章、第7章中的特性和子特性,其中,对于没有使用的特性和子特性应给出理由。否则,应描述软件产品质量属性的独特的分类,并给出相应于第6,7章特性和子特性

12、的映射包含用于比较的度量的软件产品质量需求或规格说明应陈述这些度量是否具有A. 4中规定的性质。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8905. 1-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概述(ISO/IEC 14598-1:1999,IDT)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

13、和定义以及GB/T 18905. 1-2002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的所有部分注:包含在GB/T 18905.1-2002中的术语和定义在附录B中列出性能级别level of performance要求被满足的程度,它由一组质量特性的特定值来表示。5质It模型框架本章描述了一个说明不同质量途径间关系的质量模型框架。这一质量模型的具体体现在第6章和第7章中给出。5.1质f途径过程软件产品的效用影响依放内部侧度厂5f办 藻火竺尸二丈几梦多MMAhle3fi$1*6BMI使用质量的 洲度图2生存周期中的质f用户质量要求包括在指定的使用周境(contexts of use)下对使用质量的需求。当使

14、用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和子特性来说明外部质量和内部质量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些被确定的要求注:使用周境的具体定义见GB/T 16260.4-2006中的4.10为满足软件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软件产品评价是软件开发生存周期中的一个过程。软件产品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内部属性(典型地是对中间产品的静态测度)也可以通过测量外部属性(典型地是通过测量代码执行时的行为),或者通过测量使用质量的属性来评价目标就是使产品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具有所需的效用(图2)0过程质量(即在GB/T 8566-2001中定义的任一生存周期过程的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又有助于提高使用质量。因此,评估和改进一个过程是提高产品质量的

15、一种手段,而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则是提高使用质量的方法之一。同样,评价使用质量可以为改进产品提供反馈,而评价产品则可以为改进过程提供反馈。合适的软件内部属性是获得所需外部行为的先决条件,而适当的外部行为则是获得使用质量的先决条件(图2)。软件产品质量需求一般要包括对于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的评估准则,以满足开发者、维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护者、需方以及最终用户的需要(见GB/T 18905. 1-2002,第8章)5.2产品质A和生存周期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的观点在软件生存周期中是变化的例如,在生存周期开始阶段作为质量需求而规定的

16、质量大多数是从外部和用户的角度出发的,它与如设计质量这样的中间产品质量不同,后者大多是从内部和开发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为获得必要的质量级别,使用诸如质量的规格说明和评价这样的技术需要支持这些不同的观点。为了在生存周期的每个阶段正确地管理质量,需要对质量定义这些观点和相关技术。因为目标是为了获得必须的和足够的质量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所以GB/T 6583根据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能力来定义质量。然而,用户所描述的要求并不总是反映该实际用户的需要,因为:(1)用户并不是经常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实际需要,(2)要求在被说明之后可能会变化,(3)不同的用户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环境,(4)特别是对于现货软件,

17、咨询所有可能类型的用户是办不到的。因此,质量需求不可能在开始设计前得到完整的定义。然而,尽可能详细地理解实际用户的需要并在需求中表示它们是必须的。获得完美质量的目标是不必要的,但是当产品被交付并由用户实际使用的时候,对于每个特定的使用周境,必要的和足够的质量却是必须的。用于质量需求度量的测量标度可以根据对于需求的不同满足程度细分为多个类别。例如,标度可以划分为两类:不能令人满意的和令人满意的,或者四类:超出需求、达到目标、最低限度地可接受的以及不可接受的(见GB/T 18905. 1-2002)。类别宜明确说明,这样用户和开发者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花费以及进度的超限在软件生存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着

18、关于产品质量和相关度量的不同观点(见图3),使用和反饭有助于确定确认有助子确定验证使用质量。注:此图是GB/T 18905.1-2002图4的简化版本,经修改与GB/ T 16260.1保持一致。图3软件生存周期中的质f用户质f要求可通过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有时是内部度量来确定为质量需求。当确认产品时,这些度量确定的需求应该作为准则来使用获得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通常需要一个可以不断从用户角度得到反馈的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外部质t需求从外部视角来规定要求的质量级别。包括用户质量要求派生的需求(包括使用质量需求)。外部质量需求用作不同开发阶段的确认目标。对在本部分中定义的所有质量特性,外部质量需

19、求应在质量需求规格说明中用外部度量加以描述,宜转换为内部质量需求,而且在评价产品时应该作为准则使用。内部质t需求从产品的内部视角来规定要求的质量级别。内部质量需求用来规定中间产品的特胜。这些可以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模型,其他的文档和源代码。内部质量需求可用作不同开发阶段的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确认目标,也可以用于开发期间定义开发策略以及评价和验证的准则。这可能会包括对于一些超出本标准范围的附加度量(如适合于可重用性的度量)的使用。具体的内部质量需求应使用内部度量加以定量地说明。内部质t是基于内部视角的软件产品特性的总体。内部质量针对内部质量需求

20、被测量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枝节部分可以在代码实现、评审和测试期间被改进,但是由内部质量表示的软件产品质量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除非进行重新设计。估计的(或预测的)外部质t是在了解内部质量的基础上,对每个开发阶段的最终软件产品的各个质量特性加以估计或预测的质量。外部质t是基于外部视角的软件产品特性的总体。即当软件执行时,典型地是在模拟环境中用模拟数据测试时,使用外部度量所测量和评价的质量。在测试期间,大多数故障都应该可以被发现和消除。然而,在测试后仍会存在一些故障。这是因为难以校正软件的体系结构或软件其他的基础设计方面,所以基础设计在整个测试中通常保持不变估计的(或预测的)使用质量是在了解内部和

21、外部质量的基础上,对每个开发阶段的最终软件产品的各个使用质量的特性加以估计或预测的质量。注:在适当的技术得到发展时,对于本部分中定义的每个质量特性,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可以在开发期间被估计和预侧。然而对于预测来说,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不能提供所有必需的支持,所以应该发展更多的用于显示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以及使用质量间相关性的技术。使用质t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时的质量。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而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使用质量在本部分的第7章中定义)。注:“用户”指的是任何类型的预期的用户,包括操作者和维护者,而他们的需求可以是不同的用户环境中的质量级别可

22、能与开发者环境中的不同,因为不同用户的要求和能力间存在着差别,以及不同硬件和支持环境间有差异。用户仅评价那些用于其任务的软件属性。有的时候,因为用户需求的改变,以及确定隐含要求的困难,所以在需求分析阶段由最终用户确定的软件属性,当产品投人使用时不再满足用户的需求。5. 3需评价的项项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来评价,或者通过测量它们的结果来间接进行评价。例如,一个过程可以通过测量和评价它的产品来间接地进行评估,而产品可以通过测量用户的任务性能来间接地评价(采用使用质量的度量)软件从不会单独运行,它总是作为大型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常常由其他软件产品组成,具有接口、硬件、操作员和作业流程等完整的软件产品可

23、在所选择的外部度量的层次上进行评价。这些度量描述了它与其所在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在运作中观察软件来进行评估。使用质量可以依据由具体用户使用的产品满足他们获得包括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在内的明确目标所要求的程度进行测量。一般可根据更多的规定的软件产品质量特性的测度来完成,这有可能在开发过程中比较早地被执行。在开发的最早阶段,仅能测量资源和过程。当中间产品(规格说明、源代码等)可用时,就可以在选择的内部度量层次上对它们进行评价这些度量可用来预测外部度量的值,也可以在自身的范围内作为外部质量的基本先决因素而被测量在软件产品评价和其执行时所在系统的评价之间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注1:例如,系

24、统的可靠性通过观察所有的无论何种原因(硬件、软件、人为错误等等)造成的失效来评估,然而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则是通过从所观察的失效中抽取那些山软件的故障(源于需求、设计或实现)引起的失效来评估。并且,系统的界限判定依赖于评价的目的和用户是谁注z:例如,对于具有基于计算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的飞机而言,若用户是乘客的话则他们所依赖的系统包括机组成员、机身以及飞行控制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然而如果机组成员作为用户的话.则他们所依赖的系统仅仅由机身和飞行控制系统所组成GB/T 16260.1-2006八SO/IEC 9126-1:20015.4质t模型的使用软件产品质量宜使用已定义的质量模型来评价质量模型宜在为软

25、件产品和中间产品设置质量目标时使用。软件产品质量应该按层次分解为一个由特性和子特性所组成的质量模型,该模型可作为与质量相关的问题清单来使用。第6章、第7章定义了一个分层的质量模型(虽然在特殊环境中其他的质量分类方法可能更合适些)。对大型软件产品的所有部分,测量其所有内部和外部子特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类似地,为所有可能的用户一任务方案测量使用质量通常也是不切实际的评价资源需要基于业务目标和产品与设计过程的性质在不同类别的测量间进行分配。6外部和内部质且的质皿模型本章定义了外部和内部质量的质量模型它将软件质量属性划分为六个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

26、特性(图4)这些子特性可用内部或者外部度量来测量。外部和内部质量效率。护性功能性易用性适应性易安装性共存性易替换性可移植性的依从性时间特性资源利用性效率依从性易分析性易改变性稳定性易侧试性维护性的依从性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可靠性的依从性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吸引性易用性的依从性图4外部和内部质f的质f模型对软件的每个质量特性和影响质量特性的子特性都给予定义。对于每个特性和子特性,软件的能力由可测量的一组内部属性所决定。内部度量的实例在GB/T 16260.3中给出这些特性和子特性可依据包含该软件的系统所提供该能力的程度从外部来测量外部度量的实例在GB/T 16260. 2中给出。注1:所有特性

27、都有依从性子特性因为这一原则通常适用于所有的内部和外部质量特性注2:本部分的一些特性与可信性有关。在IEC 60050-1”中为所有类型的系统定义了可信性特性,而本部分中的一个术语也在IEC 60050-191中被定义,所给出的定义具有广泛的兼容性。6.1功能性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注I:本特性与软件为满足要求要做什么有关,而其他特性则主要与何时满足要求以及如何满足要求有关注2: B.21中对于质量定义的注解适用于本特性中的明确和隐含的要求注3对于用户操作的系统,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和效率的组合可以通过使用质量从外部测量(见第7章)GB/T 1

28、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6.1.1适合性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功能的能力注I适合程度的例子如面向任务的由子功能构成的功能组合是否合适以及表的容量是否合适等注2:适合性相当于IS0 9241-10中任务的适合性。注3:适合性也影响易操作性。6.1.2准确性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度的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的能力6.1.3互操作性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注:用互操作性代替兼容性是为了避免可能与易替换性(见6. 6.们的含义产生混淆。6.1.4安全保密性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以使未授权的人员或系统不能阅读或修改这

29、些信息和数据,而不拒绝授权人员或系统对它们的访问。GB/T 8566-2001注I:这也适用于传送中的数据。注2:安全性(safety)定义为使用质量的一个特性,因为它不仅仅与软件有关,而且与整个系统有关。6.1.5功能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功能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以及类似规定的能力6.2可靠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注1:软件不会损耗或老化。可靠性的种种局限是由于需求、设计和实现中的故障所致。由这些故障引起的失效取决于软件产品的使用方式和所选择的程序选项,而不是经时时间注2:在ISO/IEC 2382-14:1997中可靠性的定义是“功能单元完成所需功能的

30、能力”。在本部分中,功能性仅是软件质量诸特性之一因此,可靠性的定义已被扩展为“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而不是“完成所需功能”。6.2. 1成熟性软件产品为避免由软件中故障而导致失效的能力。6.22容错性在软件出现故障或者违反其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注:规定的性能级别可能包括失效防护能力。6.2.3易恢复性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注1:在失效发生后,软件产品有时候会在某些时间宕掉,这段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其易恢复性评估注2:有效性(availability)是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软件产品处在给定的时间点完成所需功能的状态的

31、能力。有效性可以根据软件产品在全部时间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百分比进行外部评估.因此,有效性是成熟性(控制失效的频度)、容错性和易恢复性(控制每个失效发生后的宕机时间长短)的组合。因为这个原因,它没有作为单个子特性被包括进来。6.2.4可靠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可靠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的能力。6. 3易用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注1:功能性、可靠性和效率的某些方面也会影响易用性,但是按本部分的意图,它们没被分类为易用性注2:用户可能包括操作员、最终用户和受该软件的使用影响或依赖于该软件使用的间接用户。易用性必须针对软件所影响的所有不同的用户环境,这可

32、能包括对使用的准备和结果的评价GB/T 16260.1-2006八SO/IEC 9126-1:20016. 3. 1易理解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能将软件用于特定的任务和使用条件的能力。注:这要依赖于软件提供的文档和初始印象。6.3.2易学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注:该内部属性相当于工SO 9241-10中定义的对学习的适合性。6.3.3易操作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注1:适合性、易改变性、适应性和易安装性的某些方面可能会影响易操作性注2:易操作性相当于工S09241-10中定义的可控性、容错性和与用户期望的符合性注3:对于用户所操作的系统功能性、可靠

33、性、易用性和效率的组合可通过使用质量从外部进行测量。6.3.4吸引性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能力。注:这涉及到软件旨在使自身对用户更具吸引力的属性,例如颜色的使用和图形化设计的特征。6. 3.5易用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易用性相关的标准、约定、风格指南或法规的能力6.4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注1:资源可能包括其他软件产品、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以及物质材料(如打印纸,磁盘等)注2:对于用户所操作的系统,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和效率的组合可以由使用质量从外部进行测量6.4. 1时间特性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提供适当的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

34、率的能力。6.4.2资源利用性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使用合适数量和类别的资源的能力。注:人力资源作为生产率的一部分被包括进来(7.1.2)06.4. 3效率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效率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6.5维护性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修改可能包括纠正、改进或软件对环境、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变化的适应。6.5. 1易分析性软件产品诊断软件中的缺陷或失效原因或识别待修改部分的能力。6.5.2易改变性软件产品使指定的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注1:实现包括编码、设计和文档的更改。注2:如果软件由最终用户修改,那么易改变性可能会影响易操作性。6.5.3稳定性软件产品避免由于软件修改而造成

35、意外结果的能力。6.5.4易测试性软件产品使已修改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6.5.5维护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维护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6.6可移植性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外一种环境的能力。注:环境可能包括组织、硬件或软件的环境。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6.6.1适应性软件产品毋需采用额外的活动或手段就可适应不同指定环境的能力。注1:适应性包括内部容量的可伸缩性(例如屏幕域,表,事务量,报告格式等等)。注2:如果软件能被最终用户所适应,那么适应性就相当于ISO 9241-1。中所定义的个性化的适合性,而且可能会影响易操作性6.6.2易安装

36、性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注:如果软件由最终用户安装,那么易安装性就可能导致对适合性与易操作性的影响。6.6.3共存性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同与其分享公共资源的其他独立软件共存的能力6.6.4易替换性软件产品在同样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指定软件产品的能力。注1:例如,软件产品的新版本的易替换性在升级时对于用户来说是重要的。注2:易替换性用来代替兼容性,目的是为了避免可能与互操作性(见6.1. 3)的含义相混淆注3:易替换性可能包括易安装性和适应性的属性。由于此概念的重要性,故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特性被引人6.6.5可移植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可移植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7使用质

37、1t的质f模型本章定义了使用质量的质量模型。使用质量的属性分类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图5)。图5使用质f的质f模型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质量。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需的外部质量,而外部质量的获得则依赖于取得必需的内部质量(图2).测度通常在三个层次上都是需要的,因为满足内部测度准则的要求常常并不足以确保符合外部测度准则,而满足子特性的外部测度准则也常常不足以保证符合使用质量准则。使用质量的度量的实例在GB/T 16260. 4中给出。7. 1使用质f软件产品使指定用户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下达到满足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及满意度要求的特定目标的能力。注1:使用质量是基于用

38、户观点的包含软件在内的环境的质量,而且是通过在该环境中使用此软件的结果而不是软件本身的属性来测量的注2; GB/T 18905. 1-2002中关于使用质量的定义(参见附录B)目前还不包括“安全性”这一新特性。注3:按照与本部分中使用质量定义的同样方式,在IS0 9241-11中对易用性进行了定义使用质量可能会受到任何一个质量特性的影响,因此它比易用性的范围要广。在本部分中,依据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吸引性和依从性对易用性进行了定义7.1.1有效性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使用户能达到与准确性和完备性相关的规定目标的能力。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

39、:20017. 1.2生产率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使用户为达到有效性而消耗适当数量的资源的能力。注:相关资源可以包括完成任务的时间、用户的工作量、物质材料和使用的财政支出7.1.3安全性软件产品在指定使用周境下,达到对人类、业务、软件、财产或环境造成损害的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的能力。注:风险常常是由功能性(包括安全保密性)、可靠性、易用性或维护性中的缺陷所致。7. 1.4满意度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使用户满意的能力。注:满意度是用户对其与产品交互的反应,还包括对产品使用的意见GB/T 16260.1-2006/ISO/IEC9126-1;2001附录A(规范性附录)度tA. 1软件度且

40、A.1.1内部和外部属性已经发现某些内部属性的级别对一些外部属性的级别产生影响,所以大多数特性既有外部属性也有内部属性。例如,可靠性可以通过观察软件在试用期内一段给定的执行时间中的失效数从外部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审查详细的规格说明和源代码来评估容错性级别而从内部进行测量。内部属性被称为外部属性的指标。一个内部属性可能影响一个或更多的特性,而一个特性也可能受到多个属性的影响(图A.1)。在这个模型中,软件产品质量属性的总体分类为特性和子特性的一个层次树结构。结构的最高一层由质量特性所组成,最低层则由若干软件质量属性所组成。这个层次并不完美,因为一些属性可能对多个子特性起作用。子特性可以通过内部度

41、量或者外部度量来测量.内部属性和外部测度间的相互关系从来都不完善,一个给定的内部属性在相关外部测度上的作用是靠经验决定的,并且依赖于该软件使用的特定周境。同样地,外部属性(如适合性、准确性、容错性或时间特性)将影响观测的质量。使用质量中的失效(例如用户不能完成任务)可以追溯到外部质量属性(例如适合性或易操作性)和必须改变的相关内部属性。A. 1.2内部度量内部度量可以应用于设计和编码期间的非执行软件产品(如规格说明或源代码)当开发一个软件产品时,中间产品宜使用测量内在性质的内部度量来评价,这些中间产品包括那些从模拟行为中得到的。这些内部度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获得所需的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在G

42、B/丁16260. 3中给出实例内部度量使得用户、评价者、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可以在软件产品可执行之前就能评价软件产品质量和尽早地提出质量问题。内部度量通过分析中间的或可交付的软件产品的静态性质来测量内部属睦或指示外部属性。内部度量的测量使用呈现在如源代码语句、控制图、数据流和状态转变表述上的软件组成元素的数量或频率10GB/T 16260.1-2006/ISO八EC 9126-1:2001注:文档也可以用内部度量进行评价A. 1. 3外部度f外部度量所用的软件产品的测度是通过测试、运行和观察可执行的软件或系统,由该软件产品所在的系统行为的测度而导出。在获取或使用软件产品之前,宜在指定的组织和技术环境中使用基于与产品使用、广告和管理相关的业务目标的度量对产品进行评价在GB/T 16260. 2中给出的实例是主要的外部度量。外部度量使得用户、评价者、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可以在测试或操作期间评价软件产品质量。A. 1. 4内部度且和外部度f之间的关系当定义了软件产品的质量需求后,把有助于质量需求的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和子特性编列成表然后,确定适当的外部度量和接受范围来量化确认软件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