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本节讲述了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城市体系的知识,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教材结合案例,对上述因素逐一分析,并强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第一目“城市的区位选择” ,首先介绍了什么足城市区位,指出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之后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凶素两大类毛点讲述各凼素埘城市区位的影响。自然因素中,教材首先指出水对城市区
2、位选择的重要性。从城市用水、水路运输和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接着,从国地形与特大城了分布图人于,分析我国城市宏观分布与地形、气候条件之问的关系。在知识窗中以唐山为例介绍了地质条件对城市建没的影响。通过列举鞍山等城市的发展,阐述了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巾,重点分析了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在知识窗一_1以格尔木为例作r 说明。然后指出,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提醒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后的活动对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的关系进行了总结。第二目“城市体系” 。首先指出城市是区域的中心,不仪是管理中心、服务中心,还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接着说明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
3、导作用是冈为城市的基本活动,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的腹地以及其他城市,这些相耳联系足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接着给出_城市体系的概念和得到普遍与广泛运用的克罩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最后一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具体分析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数量、服务功能、辐射范幽办而的差异。教材配以两幅图来直观表述。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发展成熟的地区,4i 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了一个城市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足数日众多、规模较小的城市;越往塔尖,城市的数日越少、规模越大;到了塔顶,只有为数不多的少数几个甚至只有一个
4、规模最大的城市。教材通过这个例子,意在说明城市体系的现实意义。(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2.通过文字阅读、图象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有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自然条件之间空间联系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21.以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城市的形成、发展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城市区位的兴趣,能初步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2.从身边的地理事实材料出发,探究和分析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城市形成、发展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学生身边或
5、所处的城市与自然条件之间的联系。2.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地域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从而形成热爱家乡、热爱身边城市就要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三)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通过人口分布而产生的;城市临河分布的原因。(四)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建议安排 2 课时。进行“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时,不必拘泥于教材所列顺序,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本地或附近地区城市的发展变化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建议采用案例分析法。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两个方面。可举例说明,如株洲
6、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格尔木的兴起等。分布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旅游、军事等因素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以及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因素对今天的城市影响已经很弱。对于城市的体系,可结合本省、本地区的实际,归纳出城市体系犹如金字塔,塔基是数目众多,塔顶数目少,规模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是对城市体系的具体阐述。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图2-2-2 和 2-2-8 及课文相关内容,首先找出个大城市的位置和城市等级,其次找出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阅读分析图 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3它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导入二分析所在城市的位置,找出其位置的优越性。过渡:城市的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那么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有哪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