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37.41KB ,
资源ID:107906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790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基础训练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基础训练新人教版.docx

1、1九年级下册 3.1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基础训练1.“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 D.对付美国的“冷战”2.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 1921-1925 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它使 1921 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A.实施的背景 B.

2、实施的内容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4.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图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工业总产值的变化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C.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D.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5.苏联工业总产值由 1927 年的世界第 5 位上升到 1937 年的世界第 2 位、欧洲第 1 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 3%上升到大约 14%。这说明( )2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 B.C. D.6.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起,苏

3、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A.加速工业化建设 B.成立苏联 C.解决粮食问题 D.征收粮食税7.1956 年,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1936 年苏联新宪法公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C.1921 年新经济政策 实施 D.苏联模式建立8.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伟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如此重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 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4、.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苏联模式9.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有( )废除农奴制 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实施新经济政策 制定苏联新宪法A. B.C. D.10.阅读下表,分析苏俄(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37 年苏俄(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位次1913 年 1928 年 1937 年世界第 5 位 世界 第 5 位 世界第 2 位A.农奴制的废除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1 某班历史活动课上举行辩论赛,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表。该辩论赛的主题是( )正方:使国家由落后的

5、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应充分肯定。反方:权力高度集中,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长远发展。A.法西斯专政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经济全球化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 年采取了“新经济政 策” ,3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28 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

6、是非常令人失 望的。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 、使他们受损害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 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作出那么大的贡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7、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 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992 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值得仿效。(3)有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参考答案1.B 解析:根据题干中“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

8、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分析,新经济政策中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实施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2.B 解析: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一政 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粮食产量出现了图示中的变化。3.D 解析:根据题干中苏俄经济发展及政权巩固的描述,可判断题干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故答案选 D 项。4.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苏联工业发展快于德国,排除 A 项;至1937 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苏联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B 项正确、C 项错误;D 项从图中无法

9、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5.A 解析:1926 年起,苏联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领导实施的政策,斯大林执政后慢慢废除。据此分析判断正确。6.C 解析:1927 年底至 1928 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为此,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7.A 解析: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8.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

10、设的巨大成就。其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是斯大林开创的“苏联模式” ,故答案为 D。A、B 两项是列宁实施的;C项是中国的发展措施。9.B 解析:归纳所学知识辨析备选项: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和实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执政时期,制定了苏联新宪法。符合题意,答案为 B。10.B 解析: 1928 年至 1937 年,苏联先后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到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故选 B 项。11.C 解析:斯大林开创的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

11、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苏联模式。512.(1)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原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符合西方的价值观。(3)示例一:赞同此观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都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同时都允许多种经济成 分并存。示例二:不同意此观点。列宁认为市场经济、货币、商品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即使采用也是形势所迫的暂时性退却。邓小平则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 济手段,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把改革开放作为长期国策。示例三:认为此观点是片面的,理由综合示例一、二。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