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稳态与环境与 2018 年相比,2019 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 “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19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 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A 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正确;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C 正确;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故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D 错误。【试题评析】高考对内环境相关识的
2、考查力度很大,考查度有内环境的组成、稳态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等。2017 年课标全国卷第 31 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相关知识,足见其被重视程度。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生需知道哪些物质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组织水肿的机理、细胞呼吸中丙酮酸氧化分解的场所、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质与无机盐的含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备考中储备足够的知识,考生只有把相关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2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
3、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 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 一 组 注 射 生 理盐 水 , 未 见 小 鼠 有 异 常 表 现 。 对 实 验 小 鼠 在 第 二 次 注 射 A 后 的 表 现 , 下 列 解 释 合 理 的 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答案】C3图甲表示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当用一定强度刺激 B 点后引起 C 收缩。图乙是图甲中 A 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2A图甲中的 B 表示效应器,C 表示感受器,A
4、表示突触B兴奋在 A 结构传导时,会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结构中物质的释放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会消耗能量D中物质的合成与分泌一定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通过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图甲中的 B 表示感受器,C 表示效应器,A 表示突触,A项错误;兴奋在 A 结构传导时,会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 项正确;图乙结构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过程,会消耗能量,C 项错误;中物质是小分子物质,一般不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不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D 项错误。【试题评析】本题结合完整反射弧的模式图和突触的结构图考查了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
5、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在神经元间传递的速度不同;突触间隙充满了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等。本题体现了理性思维的生物 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体现。此外,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结构和演替时,注重对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填空内容注重对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命题趋势:预计 2019 年高考种群和群落仍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仍然以模式图、示意图、曲线图、数据表格等形式呈现,考查考生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等;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考查方向是(1)结合食物链和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
6、2)以生态农业、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重点关注能量流动相关计算方法及能量流动图解分析。1如图表示的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 5 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 200 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3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400 只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 5 年到第 9 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 200 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
7、后减,应为“S”型增长,A 错误;第 5 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数量为 K/2,由题可知,在第 5 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 200 只,所以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400 只,B 正确;第 5 年到第 9 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在减小,但种群数量增加,C 错误;防治鼠害时,要在 200 只之前处理,200 只左右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会出现鼠患,D 错误。【试题评析】本题借助坐标图,将柱状图数据信息综合呈现,考查了种群的特征等知识。本题难度较大,特别是对防治鼠害的时间段选择,体现了考纲中“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和理性思维的生
8、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A 正确;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B 正确;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错误;鹰在植物鼠蛇鹰这
9、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 正确。4【试题评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般不会单独成题,高考中常通过根据真实情境绘制以营养结构为中心的概念图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本考点在考查时常常渗透种群及群落等相关内容,题目设置非常灵活,要求考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题结合沙漠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和蚂蚁的食性调查实例,要求考生依据题干信息自行构建食物网及能量流动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试题的信息呈现形式及考查知识、能力的角度非常新颖。本题重点考查生物争夺空间的竞争关系,体现了生命观念等生物学核心素养。3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
10、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 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 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 b 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 c 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图中 d1/d 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 d/a,D 错误。【试题评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时涉及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传递等内容。本题的选项设计十分巧妙,试题难度中等较好地体现了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能量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此部分难点是能量来源和
11、去路分析及相关计算,考生在备考时可借助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以理顺其中的关系。预计 2019 年高考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考查的可能性较大。4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5(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
12、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5某地 100 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
13、演替类型是_。(2)研究表明,动物在 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答案】(1)次生演替(2)稳定型 保持稳定(3)活动范围广 偏高【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种群特征,标志重捕法相关知识。6(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2)研究表明,动物在 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
14、(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稳定型,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高。【试题评析】本题选自教材中“发生火灾后的演替”案例,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演替过程、类型、原因进行综合考查,全面体现了生命观念等生物 ) 越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据图分析:A 是生产者,B 是各级消费者,C 是分解者;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表示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5、A、各级消费者 B 和分解者 C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2)碳循环中碳元素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分解者 C 的作用是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森林在生态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5)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被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食物链或食物网的传递后,在最高营养级中富集,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试
16、题评析】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试题属于高考热点题型之一,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进行综合考查。近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常常渗透种群及群落,甚至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本题依托食物链把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本题的亮点在于创设一个情境让考生分析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分析消费者、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时本题第(2)小题答案较长,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的一大特点。试题难度适中,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究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1重视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的
17、理解和应用依据考试大纲划分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如稳态与环境有 4 个核心考点:人体内的细胞需要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高等动物和人体的稳态是通过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实现的;植物生命活7动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协调共同调节;具有复杂结构的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实现其相对稳定。围绕核心考点进行复习。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也常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素材直接进行命题或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熟知教材,夯实基础。2加强对各类图、表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培养由于诸多知识点在教材中以图形形式呈现,故高考中以图表题考查生态学知识属于热点。教材图形的变式较多,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类题型的解
18、题思路,学会从图表、图形中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在实际高考命题中,考查绘制曲线图、柱形图、物质循环图解、能量流动图解,等等。因此,建议在复习时要多关注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要搞清楚教材中所有主干知识的图解,学会从教材图表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图及绘图信息,并能拓展应用到具体的识图与绘图实践中去。3关注稳态调节、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事例此模块内容最容易与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方面的高新技术相联系,这些案例往往被命题者选做试题的命题背景,此类试题看似起点高,但作答的知识要求较低,往往是概念的判断或原理的具体应用。因此在复习中,考生应尽可能多关注与其生产实际的相互联系,训练自己筛选有效信息和
19、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尝试用生物学知识对之进行解释和作答。4注重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可以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知识的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从实验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图表识别与分析能力。它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激素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是如何发生的、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等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或验证。故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重视对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理解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对照考纲,全面复习。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
20、有必要,这也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必备的能力。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地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6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87既
21、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选择题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 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络,加强对教材中核心概念的解读,重视章首的导言,旁栏的思考题及小资料,课后习题思维拓展等相关信息。10关注科学史的复习,对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进行重点剖析。实验的复习重在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不能停留在实验结论的记忆,重在理性思维的训练,同时关注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11进行限时答题训练,提高答题速度与答题的规范性。12关注生命科学热点问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