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73.50KB ,
资源ID:108308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83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四)(实验班).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四)(实验班).doc

1、1寒假作业(四)一、选择题1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表述错误的是( ) A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近代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五四运动 黄海海战 国民大革命A. B. C. D.3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新的通商口岸

2、对其开放 B军队可进入华北地区C在华开设工厂 D获得军费赔偿 4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最恰当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 D滇缅战役5下列不平等条约组合中,搭配有误的是( )A.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B.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北京条约D.允许投资设厂马关条约6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

3、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7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2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毁下图建筑物的侵略者是( )A.日

4、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美国军队 D.英法联军9从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中 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10马克思在 1857 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 ”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任略的斗争精神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11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

5、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第一阶段(8 月 20 日至 9 月 10 日)是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华北交通要道的破袭;第二阶段(9 月 22日至 10 月上旬) ,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扩大战果;第三阶段(10 月 6 日至翌年 1 月 24 日) ,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1219 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相继发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都是要( )公开抢掠中国财富 强迫中国开放口岸 强迫中国降低关税 划分在华势力范围A B

6、C D13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14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火烧圆明园3“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5下图所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161940 年 9 月 4 日蒋介石发出一

7、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应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17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不畏强暴的精神 团结一心的精神 敢于造反的精神 抵御外侮的精神A. B. C. D. 18(2014广州调研)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上述现象发

8、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19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抗日联军20下图是 1948 年 5 月在一次“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的漫画。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七七事变4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定局二、材料题21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

9、料:材料一 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 156O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

10、始了长期的衰落。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39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 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得以扩张及其在 16 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522 “中国梦” ,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

11、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百年坎坷寻梦”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孙中山文集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

12、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 年 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 年,中共十三

13、大确认“温饱(到 1990) 小康(到 2000)基本现代化(到 2050) ”的三步走战略。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6河北安平中学实验部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寒假作业答案(四)1B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C、D符合史实;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点评:易错知识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B试题分析: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发生于 1895 年,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黄海海战发生于 1894 年,国民大革命发生于 1927 年,故选B。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3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军队可进入华北地区是辛丑条约 ;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 ,故BCD与题意不符;A项是 18

15、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所以答案选A。4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国民党正面战场” “著名战役”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有力抵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排除,本身属于太原会战里面的内容;BD两项不符合“抗战初期,国民党” 。进一步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5A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而不是天津条约 ,此题非常简单,而其他几个搭配是完全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

16、是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平等条约 6D试题分析:依据所学,从革命史观角度上说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它客观上却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逐渐的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接受到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两种文明形态开始碰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A、B、C说法均正确,D错误,从社会史观上说,主要指鸦片战争引起人们生活及习俗的变化,而不是民族工业兴起,民族工业兴起应该是从现代化史观来说的。所以应选D。7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到格雷斯顿认识到鸦片战争是非正

17、义的,A B两项不正确;但他也没有表示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D项排除;他只看到了维护鸦片贸易,没有认识到因果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故选C项。 。8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圆明园遗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所以答案选D。9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1948 年9 月 12 日开始,同年 11 月 2 日结束;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 6 日1949 年 1 月 10 日) ,国民党称“徐蚌会战”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

18、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 ,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 1949 年 4 月 21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1948 年 11 月 29 日至 1949 年 1 月,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 2、第 3 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所以答案

19、选D710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可知马克思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A符合题意,B、C、D的表述均不合题意,故选A。11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材料“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 、 “深入各抗日根据地”及阶段的划分可知指的应是百团大战;A、B、C三项都是以国民党为主力而开展的抗战初期的大会战。所以应选C。12C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 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急需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13A本题系否定式选择题,通过

20、比较民国初年三次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异同点,考查对三次斗争的熟悉能力。命题者把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纳入题干之中,要求考生确认四个选项中对三者共性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旨在考查考生把握有关知识的准确性和比较异同的能力。B、C两项正确表述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性质和目的。D项的干扰性很强,要害在于正确熟悉护国运动的结果。审阅D项关于三者的结果的表述时,要注重“最终”二字。护国运动虽粉碎了洪宪复辟,但未能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民主共和,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未完成,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最终”来看还是失败了,故D项也应排除。1913

21、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解散了国民党,所以 1915 年爆发的护国运动,1917 年爆发的护法运动都不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故A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14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所学的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属于基础题。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严禁人民进行反帝斗争,对于惩治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此条款的危害是:从此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也说明清政府从此成为“洋人的朝廷” ,故D项正确。15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此

22、图所示事件指的是七七事变,而七七事变产生的影响则是指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其他几个选项则不是七七事变所产生的影响。16D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40 年”及战役特点,A、B、C三项在时间上都不符合,百团大战的特点是交通破袭战。 答案为D。17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题干中可以得知是三元里抗英的事迹, 因此结合材料能够归纳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精神。而敢于造反与题干精神不符。 故正确,选D。18 B解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先后占领我国大片沿海地区,因此出现“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

23、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19 B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深入敌后” ,可判断这支军队是敌后战场中共带领的八路军或者新四军,再根据“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位于南方等信息,可判断此军队是集中在南方的新四军。20 D解析:抗日战争 1945 年即宣告结束,因此A项错误;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发生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即 1949 年初,故C项错误;根据漫画可判断图中人物蒋介石被解放军打得断腿伤臂,溃不成军,难以支持的局面。21(1)西、葡得以扩张的原因:濒临大西洋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的发达;西、葡两国统治者的支持。 (8 分)16 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封建统治制度落后;工商业经济发展落后;英法荷等国的打

24、击和竞争。 (6 分)(2)中国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先是以天朝上国自居,最后妥协退让。 (5 分)评析:晚清政府的态度加剧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同时,又使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明” ,向西方学习。 (6 分)822 (20 分) (1)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社会改革。 (6 分) 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 ,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4 分)(2)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 分) 中国梦的主体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任答两点)(6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