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牡一中 2017 级高二学年寒假检测考试政 治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30 题,每题 2.5 分,共 75 分)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具体的“器”中概括出“道” ,体现了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 )A部分与整体 B个性与共性 C现象与本质 D偶然与必然2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材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研活动都是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要用科学的
2、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活动A B C D3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是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无其器则无其道天地合而万物生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 B C D4时间总是按它的规律悄然动转,但它也总能够定格下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时间的特点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物质世界并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客观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在客观事物面前,人们是无能为力的 人类是无法感知时间的存在的A B C D5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
3、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 年 11 月 30 日,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从哲学角度看,以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A B C D6关于庐山瀑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2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下列对该诗句分析解读正确的一组是“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是诗人一种
4、纯主观想象“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的使用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人能有目的地改造规律A B C D7传统水稻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是无法正常生长结实的。9 月 28 日,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经过多项技术突破前提下,经过 153 天的精心培育,我国第一代“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 620.95 公斤!达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 “海水稻”试种成功表明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人们可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构建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通过科学实验深化人的认识可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5、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A B C D8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因为真理是相对的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真理是客观的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是错误的,因为认识是具体的A B C D9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奋斗 15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 15 年,到 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6、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表明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解决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总趋势认识和掌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推动社会进步正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任务A B C D10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两个“必须认识到”阐释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 “变”体现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不变”体现的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求我国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看到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从哲学上看, “变与不变”- 3 -的科学判断反映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7、发挥了先进社会意识促进新时代进步的作用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相互转化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 B C D1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 ,说明()“未病”与“已病”不存在严格界限,治 “未病”与治“已病”不应有所区别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未病”是量变, “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 ,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A B C D12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
8、“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A B C D13 “红船精神” ,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0 多年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这给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人生启示是:准确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坚定理想与信念,积极投
9、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以人民为中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贡献与索取的统一A B C D142017 年 12 月 5 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地球卫士奖”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环境优美的天然名苑,后来由于战乱和不合理的开垦退化为荒丘。55 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体现了-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能够相互转化 生产实践的变
10、化发展决定社会生活本质的变化发展A B C D15 弟子规有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孔夫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以上言论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们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是被动的、消极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特定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的文化品格A B C D16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会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于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
11、,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说明社会发展进步会推进人的发展我们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不再改变的确定方向性A B C D17 战狼 2以想象加特技的好莱坞方式讲述了一个中国海外撤侨的故事,把个人英雄主义与爱国情怀相结合,把华夏儿女的安危与伟大祖国的关怀相结合。观看这样的电影,使很多中国人心中产生了感动和共鸣,这表明( )电影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他们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优秀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票房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喜好,人民的选择才是文化创作的根本目的A B C D
12、18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位于浙江新昌的天姥山古驿道,是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座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450 多位文人墨客,都曾在那里游历吟诵,留下了一大批灿若星河的诗作。走进唐诗之路沿途的班竹村,立刻被诗风遗韵包围起来。班竹村巧打唐诗文化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高峰时日接待游客量有六七万人。靠发展文化旅游,现在村民年人均分红有 5 万多元。这体现了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 - 5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A B C D19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
13、,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有大魅力,这是因为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20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这是在央视春晚上演唱过的歌曲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经过最原始的记载,并在现代的歌曲中成为创作母题,忍让、宽容的精神在世代传扬。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塑造人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21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
14、总部的演讲指出,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以此来说明文化差异不是造成世界冲突的根源。下列说法与此思想相同的是A不约而同,不谋而合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2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的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6 -A B C
15、 D232017 年年底,央视推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 ,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以文化为内核、综艺为外壳,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 ,让文物“活”起来,口碑爆棚。这表明大众传媒的普及推动了考古技术的日臻完善“国宝”文物是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不同创作手法的融合能让“国宝”文物“活起来”挖掘文物背后丰富内涵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应A B C D24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文化部门认真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断完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保护名录制度,设立 21 个国家级文化生
16、态保护实验区。国家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给文化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够使我国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A B C D25看到美景时,我们可以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只会说“哇,真美” ;表达志向时,我们可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而不是满脑子只知道升官发财;遇到感情纠葛时,我们可以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而不只会说“蓝瘦香菇” 。这意在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而应内化为国
17、人的文化基因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在表情达意上有其特有功能而不可忽视A B C D26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行的动力- 7 -A B C D27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
18、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A. B. C. D. 28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 ,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
19、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 B C D29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A. B. C. D. 30
20、.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 ”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 “守正”是遵循、顺应、乃至敬畏市场力量和规律, “出奇”是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我们以前探索市场经济的初步经验,必须在创新开拓中“出奇制胜” 。下列正确理解的是“守正”与“出奇”相反相成、和合共生在“守正”中“出奇” ,树立了创新意识- 8 -“守正”是必要前提, “出奇”是必然结果“守正”与“出奇”相互联结, “守正”包含“出奇”A. B. C. D.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第一集 2015 年 8 月 4 日晚在英国广播公司( BBC)电视二台播放。片中“严苛”的中国教
21、师与“捣蛋”的英国学生相遇,引发网民对中外基础教育差异的讨论。在微博上,中国网友有的认为中国教师做得不够好,不够尊重学生,有的则认为英国学生太懒。有网友说:“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但学生懒的话,绝对不适合中国教育。 ”英国观众中有人认为中式教育管得过多过严,从而使学生缺少了质疑、批判和创新的能力;也有人认为英式教育管理过于宽松, “我们总是自欺欺人地认为,让孩子们做自己 ,他们就会成为有创造性的天才,但他们不会。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英国时也谈到了这部纪录片,他表示,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
22、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这部片子在中国网络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为什么会产生“化学反应”。 (13 分)32习近平总书记 2017 年 1 月到徐工集团考察,了解了近年来徐工集团牢牢抓住产品质量,自主研发的多种重型机械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产品销往世界。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
23、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就必须有信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 ”习近平勉励徐工集团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并能在全国推广。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总书记勉励徐工集团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并能在全国推广。请从对立统一观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原理加以说明。 (12 分)- 9 - 10 -高二政治寒假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D C A C B B C D B D C D B D16 17 18 19 20 21 22 2
24、3 24 25 26 27 28 29 30C B C A D D A C B C B B C A A二、非选择题(25 分)3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英两国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两国教育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5 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会使双方反思教育理念和思维,也会促进中英双方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5 分)大众传媒作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中英两国文化的精华,借助纪录片和互联网,促进各自文化在共享中的发展和进步。 (3 分)3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分)徐工集团作为国企的排头兵,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体现从矛盾特殊性中总结出矛盾普遍性;好模式、好经验能推广到全国各地,体现用矛盾普遍性指导矛盾特殊性。(6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